佛弟子文庫

不論你修行哪個法門,這四個心都至關重要

宗性法師  2019/12/0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不論你修行哪個法門,這四個心都至關重要

人的「心」很多。過去的人把人心定不下來,叫做「五心不定」,就是說你的心到處亂跑。而修行人把「發心」作為一句口頭禪。我們一出家,師父就說:「你要好好發心!」還有在座的居士們,到了廟裡不管做什麼事,師父都要你好好發心。

那麼,發心到底怎麼發呢?你的心是從哪兒發出來的?像發豆芽那麼簡單嗎?事實上,發心需要培養。我想從四個方面來講:第一,信心;第二,出離心;第三,菩提心;第四,般若心。不論你修行哪個法門,這四個心都至關重要。

修行淨土法門要具備三資糧。首先是信,其次是願,最後是行。我們就先談談「信心」。

不論修學哪個法門,最重要、最難邁出的第一步,就是信心。你的信心生起來了嗎?這需要了解三個問題:第一,你對自己有沒有信心;第二,你對三寶有沒有信心;第三,你對整個佛法有沒有信心。如果把這三個問題解決了,我想你只要念一句阿彌陀佛,就能當別人念十年。

首先,你有沒有自信心?

常有居士來找我,我就跟他們講:「好好念佛,將來一定要往生,然後回來給我打個電話。」結果他回答我:「不行,我業障深重!」我問:「你怎麼知道?」他說:「我一天到晚這也不順,那也不順。」我又問:「你的業障重到什麼程度?有沒有用秤去稱過多少克,多少噸?」

這種心態很普遍。我有時候出點問題,心裡也會琢磨:「我這輩子到底行不行吶?」當這些心態產生時,首先表明的就是你對自己沒有信心。

為什麼你老是覺得自己業障深重呢?就是因為你老是惦記過去。惦記過去的人,是屬於賊心不死的人。老是想著未來的人,是空想家。佛法讓你不要寄希望於將來,也不要老惦記著過去,而要你看著當下,看著眼前。

學佛的人應該想:我現在怎麼辦?因為過去的已經成為過去,過去有的業障,也都是過去時候的身口意三業造成的。你老是想自己業障深重,能把它想掉嗎?想不掉的。你只能從現在開始,清淨自己的身口意三業,才能讓過去的東西不起作用。

換個角度,如果從未來講,如果你想自己的未來真的有個好的去處,生命有個好的歸宿,那麼你也必須從現在開始種下好的因。

曾經有人跟我說:「我要去幹大事兒!將來要護持佛教!」我說:「你不要說將來對佛教作什麼,你現在能夠為佛教做什麼?」還有人說:「等我將來發了財,有了辦法,一定要供養你!」我告訴他:「你供養我不行,要供養寺院。」他說:「那行,我一定要供養寺院!」

但是這麼多年了,這些人老是沒有實際行動。後來我就琢磨,可能他們是覺得:現在可能做不了了,還是等到將來吧。將來哪天時機成熟了,可能做個更大的事兒!

這和大家平時發願是一樣的,今天看見這個寺院不好,就發個願:將來有錢了要護持這裡;明天看見哪尊佛像不莊嚴,又發個願:下次有錢了一定把這個佛像修繕好。結果是空願發了一籮筐,實際的願一個也沒有。

願不能亂發,一定要根據自身的現狀,認真想好。不要總是說:師父,等我賺了錢再來供養你!我對你唯一的希望,就是現在回去清清白白地做個好人,能夠好好地幹點正事!如果有人聽我講了以後,臨走前能說:師父,你講得很好!我回去要明明白白做個好人!」我是最高興的。

所以,我們不要寄希望於未來,也不要老是惦記過去,佛法講重在當下。而講到當下,首先就是對你自己要有信心!你自己對往生都沒有信心,自己的雙腿都在打顫:「我業障深重恐怕去不了了,不知道阿彌陀佛要不要我呀?」你總是拿你的心去和阿彌陀佛的心比,這種心態是凡夫的心態,不是阿彌陀佛的心態。如果阿彌陀佛和你一樣,還會有極樂世界嗎?

到底有沒有信心,我們此時此刻就可以檢討。我常常檢討自己,你別看我有些時候提著念珠念一念,其實心裡面一不留神就會鑽出個念頭來:「萬一念的這個阿彌陀佛不管用怎麼辦?」因為我們是凡夫,肯定會有這些念頭出現,但只要檢討自己,就能進步。

所以,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讓自己對此深信不疑:我此生一定能夠成就!此生我不用坐火箭,自己去!

常常有些人想皈依,學佛。你問他:「你來幹嗎呀?」他向周圍望一望,等沒人了才悄悄說:「我想學佛。」難道你就這麼點兒出息?連大聲說「我想學佛」的勇氣都沒有?你的自信心到哪兒去了?如果有一天,你敢拍著胸口在大雄寶殿中間嚷:「我今生今世一定能往生!」恐怕你的信心就差不多了。

我最佩服六祖大師,他沒多少文化。用現在的話講,至少九年製義務教育是沒有學習過的。可他為什麼能夠成為一代祖師呢?就憑他第一天到寺院去的舉動。他一到寺院門口就碰到了五祖。五祖問他,「你來幹嗎的?」他回答:「我來作佛的!」這句話你敢說嗎?

我們今天學佛,修行淨土法門,你內心的底氣足不足?信心生起來沒有?這一關過得了,你念佛的質量就上進了一步。因此,不管是念佛還是做其他的,你都會一步一個腳印,不指望將來怎麼樣,而結果是自然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宗性法師文章列表

不管生命中發生什麼,你觀察你的心就可以了

前面我們講到庚六識大圓通,識大圓通它的重點就是,不...

何可心靜,何可忘情

問: 何可心靜,何可忘情?心燥由萬事起,情卻為一人...

沒有人可以傷害你的心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聽到諸如此類的話語:你說...

除了有形的房屋外,身心要住在那裡

我們經常會被問到:你住在那裡?為了住的問題,有的人...

為什麼讀《地藏經》之前,要先讀覺林菩薩偈

為什麼讀《地藏經》之前,要先讀覺林菩薩偈頌?一切境...

身患苦,心不患苦

佛住在婆只國設首婆羅山的鹿野深林時,有位一百二十歲...

這一念心就是一切的法

大概禪在當下,大體上是要回答這樣的兩個問題。 一個是...

不僅要將心打開,還要請佛住心

修行,就是要將心打開。如果背誦了很多佛經,知道了很...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念佛一法,有事念與理念

念佛一法,有事念、理念。 何謂事念?以能念之心,念所...

如何克制內心的浮躁

問: 如何克制內心的浮躁? 明證法師答: 修定,內心...

不受戒,犯了錯是否就不嚴重

有些人聽說受戒後所犯的罪要比不受戒所犯的罪還要大,...

品味智者的境界

一、最困難的事。 有人問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你認為...

感應道交有四種差別

感應道交跟我們眾生的修學機感的情況,智者大師分成十...

怎樣才能堅固往生淨土的信願

問: 在您的開示中一再提到信願的重要性,然而能發出...

念東林佛號起妄念昏沉如何對治

問: 在念東林佛號時由於每兩句佛號之間的停頓時間較...

云何心能得明淨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淨?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

【推薦】有婚外情該怎麼辦

問: 我看到一位女同事有婚外情,我是佛弟子,我該怎...

信仰不是尋找奇跡 不要過分感性狂熱

玉琳國師曾經有過這麼一段話:作為大德善知識,為眾生...

為什麼有的人一生盡享福

要富貴得先修供養,不佈施怎麼感果呢?為什麼今生有窮...

不多游化之人有五種功德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為比丘們開...

文殊菩薩十大願

一、若有一切眾生,所生三界,或我作他作,隨緣受化。...

造了很多的罪,臨終聞到佛的名號能解脫嗎

【長者。未來現在諸眾生等。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一...

佛教的戒律在當今時代

何謂戒律?戒是有所不為,用來防非止惡:律是有所當為...

宿業現前,怕之豈能消滅

宿業現前,怕之豈能消滅?惟其不怕,故正念存而舉措得...

【佛教詞典】稟教

(術語)稟承佛之教法也。止觀輔行一曰:受化稟教,須...

【佛教詞典】百福莊嚴相

(術語)如來之三十二相,為一一以百福之業因感得者,...

【視頻】大安法師《燒出舍利就證明一定往生嗎》

大安法師《燒出舍利就證明一定往生嗎》

【視頻】行善改變命運

行善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