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題耆羅與那賴的故事

2020/01/06  大字體  護眼色

題耆羅與那賴的故事

過去有兩位菩薩,志行清淨,心境寂然,無所欲求,光明磊落。他們遠離人群,在山林水畔鑿山壁為室,悠閑自在,以菅草為衣,草蓆為榻,食野果,飲山泉,清淨無為。

兩位菩薩志行弘大,清淨無為,已證四禪,具有五種神通之智:一能徹視,無論距離多遙遠,皆能清晰鑒識;二能洞聽,即使輕細、微隱之聲,也能清楚聽聞;三能騰飛,出入無礙;四能通達知曉十方眾生心中所念;五能知曉無數劫以來,宿命的變更。所以梵天、帝釋天、仙人、聖者及諸天龍鬼神,都很敬仰他們。

這兩位菩薩一位名題耆羅,另一位名那賴,在山澤壁室已六十餘年,時時悲念眾生愚癡昏眛,不知道因果,造惡業必有惡報,若能行善,少欲知足,敬奉三寶,福報具足,必有善報。為啟發眾生智慧,決定幻演一事……

有一天,題耆羅夜誦經教,因為疲憊而睡臥地上。那賴當時也在誦經,不小心踩到題耆羅的頭,題耆羅立即起來說:「是誰?是誰踩了我的頭?明日清晨,太陽一出來,我一定要破此人的頭顱七分!」

那賴回答:「是我不小心踩到你的頭,你何必這麼生氣,而發如此毒誓?瓦器不動等物品,也會有相互碰觸的時候,何況人與人共處,怎麼可能從來沒有出差錯或疏忽呢?你向來說話信實,言出必行,明日清晨一旦日出,我的頭必會被你破為七分!我只得遏制太陽不再如往常一樣升起。」

隔天,果然太陽不再東昇,大地一片漆黑。

太陽已經五天未升起了,全國都在黑暗當中,必須不斷地使用火把或燭光照明,大臣與地方官吏無法治理政事,君民恐懼不安,於是百官開會討論如何應對,又請教道士。

國王問:「太陽不再出現,災殃起於何處?」修得五神通的道士回答:「山中有兩位修道人起了紛爭,其中一位遏制太陽不再升起。」國王問:「兩人為什麼發生糾紛?」道士向國王報告事情的經過,國王問:「那現在要如何解決呢?」道士回答:「請大王率領文武百官及百姓,迅速至山中向兩位菩薩頂禮,並祈求兩人和解,他們一定會慈悲的接受。」

國王隨即詔令文武百官及百姓,至兩位菩薩所住的山澤壁室前頂禮,國王說:「國家豐裕,百姓安和,是兩位菩薩的潤澤。而今兩位不和,天下失去本來時序,祈求你們和解,使百姓生活回歸正常。」

那賴說:「大王已經了解事情的緣由,如果題耆羅願意解除他的誓言,我就使太陽如以往一樣升起。」於是國王向題耆羅說明那賴的意思,題耆羅答應解除他的誓言,國王與百姓們都很歡喜。

兩位菩薩藉此因緣,向國王建議治國之道,應當以四無量心,悲憫一切眾生,並應持守五戒、修十善行。國王返回王宮,即下詔:「全國人民,無論尊卑,必須持五戒修十善。」之後,國王及臣民皆虔誠受戒修善。

從此,國王慈心潤澤遍及一切,大臣皆忠誠清廉、謙和無諍,父輩以五戒十善為處事法則,母輩賢淑端良,家庭成員各主其事,遵守道德規範,誠實正直,恪守信義,子皆孝順。

佛說:「兩位菩薩因為觀察到國王不知佛法僧三寶,臣民們昏昧愚癡,邪知邪見蒙蔽了自心,猶如在黑暗中閉著眼睛行走。悲憫他們一生不曾聽過佛法,所以幻演了這個事件,藉此因緣,使他們開啟本具的智慧光明。」

佛告訴比丘們:「那賴,是我的過去身;題耆羅,是彌勒的過去身。菩薩應正心、專意、合會眾善,以廣度無量眾生。」

典故摘自《六度集經·卷第七·禪度無極章·八十二》

省思:

菩薩已看清世間一切都是無常與假相,總是創造因緣、運用因緣,啟發眾生出離煩惱,破除執著,契入無上菩提。如同故事中的兩位菩薩,悲憫眾生沉迷顛倒,以致生死輪迴不止,為勸化眾生,以智慧方便,遊戲神通,藉此因緣,使國王及臣民奉持五戒十善,免墮惡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誠實是隨順法性的善行

佛言:其四惡者,世間人民,不念修善。轉相教令,共為...

現報、生報、後報

現報 就是我這一世行善或者作惡,就我這個業報身去做,...

知天命就是知因果

富貴、貧賤,這種因果是跟你的善惡業力直接關聯的,這...

一念貪慾成豬身,一念瞋心變赤蛇

姑蘇南濠街,有一人常作陰隸,每數日,輒往值班。鄰有...

努力工作為何就是賺不到錢

偷盜的情況,嚴重的話來生會墮落到地獄、餓鬼、畜生。...

為什麼業力在得果報之前還有機會

為什麼這個業力在得果報之前還有機會?我們來看看種子...

因果重重迭迭沒有窮盡

關於因果,疑惑的人還真不少,周頌堯居士請教大師說:...

善惡果報看似不相應的原因

如何正確認識善惡因果報應?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講講...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百歲奇僧預知時至,選定奇人繼任住持

剃度出家在年齡上有何要求?一般說來,我國當前對於出...

巨人與螞蟻

從前,在瀾滄江邊的大山深處,有一個美麗富饒的寨子。...

以敬信之心聽法

一日,佛陀從俱薩羅國回到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此時,...

與敵人做朋友

曾看過一則故事,美國的林肯總統在選舉前,到參議院演...

助念是往生最大的增上緣

弘一大師在《人生之最後》當中說道:吾人臨命終時,乃...

這樣的人心特別狡詐和陰險,而且城府很深

隨煩惱二十:諂者。 謂罔他故,矯設異儀,諂曲為性。能...

一念淨心成正覺

若人靜坐須臾頃,勝造浮圖七寶塔, 寶塔究竟化為塵,一...

人生七苦

第一苦:生 作為七苦之首的生,就是活著。生乃是所有...

佛法的大要--因果

今天承劉典獄長之邀,來和各位講講佛法。佛法的大要,...

六道輪迴裡,每個人都在進行這種比賽

某居士世代篤信佛法,早年常親近虛雲老和尚,這次來台...

《地藏經》二種迴向文

每次誦經前和迴向前應稱念三聲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名號...

莫讓泥沙迷住眼

近日網上一則有趣而又發人深思的帖子,引起了網友的極...

調適四大,除眾病的方法

有師言: 常止心足下,莫問行住寢臥,即能治病。所以者...

顧源居士往生紀

明朝顧源居士,又稱寶幢居士。少年時性格豪放,善於寫...

自己的一座佛堂

在路上遇到一位陌生人, 自稱是我的讀者, 他說: 聽說林...

圓因法師:蓮池警策

(一) 放下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經典就是...

【佛教詞典】修行道地經

(經名)七卷,天竺沙門眾護撰,西晉竺法護譯。有三十...

【佛教詞典】滅諦有三

【滅諦有三】 p1214 成唯識論八卷二十二頁云:滅諦三者...

【視頻】淨界法師《法華經的核心思想》

淨界法師《法華經的核心思想》

【視頻】地藏菩薩的故事《兩個國王》

地藏菩薩的故事《兩個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