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至簡至穩,莫若信願專持名號

淨界法師  2020/01/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至簡至穩,莫若信願專持名號

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蕅益大師《彌陀要解》

念佛法門,我們講本尊相應,它的一個基本觀念,就是你要想盡一切辦法,使令你這一念心,跟佛菩薩的那一念大悲心能夠接觸,就是感應道交。這當中基本上有三種的方法:第一個,觀想佛菩薩的相狀,觀想、或者觀像、或者持名,你憶念它的名號。就是說你去觀想、觀像、持名,都能夠跟佛菩薩的大悲心相接觸。

但是這三個「法門」當中,我們如果要加以簡別的話,就是它要能夠「至簡易」,下手最簡易,它的成就最「穩當」,萬修萬人去,成功率最高,那就是「信願專持名號」。執持名號,它有簡易跟穩當的二種功德。

簡易跟穩當這件事,我們可以從二方面來說,第一個從平時的修學方面來說。在叢林古時候有一個叫冬瓜和尚,冬瓜和尚他歡喜吃冬瓜,所以人家稱他叫冬瓜和尚。這個冬瓜和尚他的工作是採購,古時候的叢林,「天下名山僧佔多」,這高山上,從山上走下來四個小時,上去四個小時,來回八個小時,他哪有時間去念佛堂用功呢?他整天都在外面跑來跑去。

但是他想: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有一天,隔壁來了一個參學客的比丘,他就去找他說:我一天到晚在外面跑來跑去,你可不可以告訴我一個方法能夠修持。這個客比丘說:你好好的專心念阿彌陀佛。這個人也是老實、厚道,他一聽就相信了。他就在這個工作當中跑來跑去,心中就好好的念阿彌陀佛,「信願專持名號」。

有這麼一天,大家早課做完要下殿,冬瓜和尚就站出來說:大眾師慈悲,我今天要往生淨土,請大家先不要下殿,送我一程(呵──)。大眾師心想:你平常念佛堂也沒看到你來參加,你現在說你要往生淨土?大家半信半疑。大家想:好嘛,看看嘛。

那冬瓜和尚就在中間坐著,大家為他念佛。念一段時間以後,冬瓜和尚就講了一個偈頌:「終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皆不知,別有一天堂。」講完以後,就安然坐化。

這當中就把他一生的修因,因地的修行跟他果地的功德表達出來。看他的因地是怎麼修的?他的因地是「終日走街坊」,我這個人工作隨緣盡分,我的工作範圍是一天到晚在外面跑,在街坊、在菜市場當中跑過來跑過去,不像你們有這個福報在念佛堂、禪堂用功。

當然這是我身體的狀態,我的身體在這個街坊當中跑過來跑過去,終日走街坊。但是我內心是什麼境界呢?「心中念佛忙」,內心當中念念的憶念彌陀的名號。這件事情是不容易的。

我們看《釋禪波羅蜜》,任何止觀的修學,一定要閑居靜處、息諸緣務,把所有塵勞的事情都要放下,沒有說什麼終日走街坊的。因為淨土法門它的所觀境最簡易,因為你這個佛號一現前,一句彌陀念、誦、聽,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經過這三個次第,這個佛號從你信願的心裡生起,從嘴巴的震動產生一個聲相,再把它聽回去。誒!這件事就相應了,就跟你的本尊相應了。

所以說他最後成就了,「世人皆不知,別有一天堂。」你看我一天到晚在外面跑來跑去,我內心的境界、我心中的佛號是什麼境界,「世人皆不知,別有一天堂」。所以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來,這個淨土法門的方便。你在佛堂用功當然是好,但是你在動中也可以跟彌陀相應,那這是約著平時的用功來說。

第二個約臨命終,這個臨命終就是我們一生最關鍵的時候,古人說:「臘月三十算總帳」。印祖說:我們一個人,平常什麼事情都能夠作假:你沒有修行,也能夠裝出有修行的樣子;你造了很多罪業,也能夠現出慈悲善良的樣子。平時是可以作假,但是臨命終的時你作不了假的。

臨命終你現出什麼相貌,善業起現行、惡業起現行,你作不了主,你沒有辦法作假,那你這個叫算總帳了。那這個算總帳就會影響到我們下一輩子的投胎,善業起現行,或者惡業起現行。

這當中有二個因素會決定我們來生的果報:第一個隨業往生,我們會隨順過去的善惡業去投胎,如果善業起現行就到人天法界去,惡業起現行就到三惡道法界去,隨業往生;第二個隨念往生,就是臨命終的時候,你能夠栽培一個強大的心念,去改變你的業力,在這個業還沒有成熟之前。

比如說你憶念你一生曾經做過什麼樣的善法,那以這個強大的善念,能使令這個善業先得果報,隨念往生。或者你在這個淨土法門當中,你這時候專心的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個時候會有這樣明確而堅定的心念,這個時候也是隨念帶業往生。

但是這個隨念的標準,這個念力一定要能夠強過你的業力,這個念力一定是非常明確、非常堅定的念力。

那在臨命終的時候,在這樣一種散亂心的狀態,我們要栽培一個明確而堅定的念力,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是最簡易、最穩當,因為它的所觀境最簡單。你在臨命終的時候,色身的敗壞、內心的散亂,你要去觀想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依報莊嚴可就不容易了,不像平常身體健康、心情愉快在念佛堂當中那麼容易。

所以站在臨命終的時候,這個至簡易、至穩當就非常重要。不管是平時、不管是臨終,我們講這個下手最簡易、成功最穩當的,就是信願專持名號,把這個念佛當中加以簡別。

《阿彌陀經要解》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福報越大越危險,還是要欣求極樂

沒福報容易個性偏激 布施是一個福報,跟佛道其實沒有直...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的方法

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當然是多善根、多福德非常重...

淨業行人的遺囑樣本

XXX、XXX、XXX,我的親人們、孩子們: 今天我趁著身體...

念佛後不想看書、做事的心態對嗎

問: 弟子越來越歡喜念佛,感覺念佛時心容易得定。但時...

唯有這句佛號,是應當盡心竭力的

世間的眾生,正當處在急難痛苦的時候,號叫父母,呼天...

極樂世界以意為食,為何還要上大供

問: 《無量壽經》說極樂世界意以為食,那為何還要上大...

虛雲老和尚:參禪要旨

一、參禪的先決條件 參禪的目的,在明心見性;就是要去...

上智不如下愚,弄巧反成大拙

我以闡提出家,自己揣摩根性庸劣,罪業洪深。因此於禪...

【大藏經】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大藏經】【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打坐的基本方法

打坐時首先要選擇僻靜的地方,遠離憒鬧和紛擾,在家可...

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

佛陀開悟之後,第一件事情,回到苦行林去度了五比丘。...

遺忘別人的「不好」

生活中,總有一些事情需要我們牢記於心頭,而又有另外...

四種毫無意義的修行

岡波巴大師在《勝道寶鬘論》中用十四個比喻來說明什麼...

真心究竟在何處?就在念佛當中

聖人、佛、菩薩跟我們凡夫的差別,就在一念之間。為什...

在家學佛男眾女眾的模範人物

在家學佛男眾的模範人物 佛法住世,全靠出家僧眾的主持...

念佛求往生如何發菩提心

問: 頂禮法師,淨土法門是大乘佛法,印祖在開示中反覆...

六欲天以男女的慾望來作指標

阿難!如是六天,形雖出動,心跡尚交,自此已還,名為...

夜夜好眠

北風颯颯,寒冷的冬天已經到來,樹木凋零,大地一片死...

聽聞隨轉修心要

第一個「聽聞」:聞所成慧 當然現在有一些文字的檔案,...

富貴的正因和助緣

富貴有兩種:一種是相對的,一種是絕對的。富甲天下、...

至誠念名號,度一切苦厄

一九二三年,袁海觀有一個二媳婦,年紀已經是五十多歲...

念佛能得到十方諸佛的護念

能得到十方諸佛的護念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哪。我們每個...

在世間,唯一有意義的事便是修行

江南的冬忽然來臨,乾燥而寒冷,人們紛紛口鼻上火,這...

佛教與環境保護

古人說:世上好話佛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中土佛教一...

朋友有四種

朋友好比一面鏡子,善友可以規過勸善,惡友可以引以為...

【佛教詞典】預流

【預流】 p1231 瑜伽八十七卷九頁云:又行趣向逆流行者...

【佛教詞典】法量

指佛、菩薩等諸尊像之丈量(像高),一般有丈六像、半...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祺雲法師唱誦

《佛說阿彌陀經》祺雲法師唱誦

【視頻】經典佛曲系列-早課

經典佛曲系列-早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