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你有這麼一念心,就能使你度過一切苦難

夢參老和尚  2019/12/3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你有這麼一念心,就能使你度過一切苦難

有一個道友問我,說我曾經講過「假使熱鐵輪,於汝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這是什麼含義?這是說我曾經在監獄住幾十年,他說:「你用什麼降伏你的心啊?」我就用這個心。

《楞嚴經》上講,說是一位佛子,受了三皈依,皈依佛了,他遇到一些災難了,還信不信佛呢?就是這麼一句話,他堅定不移,還是信。就像什麼似的呢?就像在我們頭頂上,一個熱鐵輪在那邊轉,這種苦是受不了的。不能因為這個苦,把我們的菩提心退了。這叫菩提心。

因為你有這麼一念心,就使你度過一切災難。在你想苦的時候是苦,但你一想到「我是佛子」,佛子就不因為世間苦,失掉清淨的真心,不會在威武、金錢的面前,否定自己的信仰,含義就是這樣。

他問我當時在那個環境,什麼因緣想起來的。這有什麼因緣呢?苦難一來了,皈依三寶了,例如我勸大家念佛、念法、念僧,當你苦難一來了,你想起來:「佛要加持我啊,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因為在你心裡有這麼一個種子,遇到那種機緣,就顯現了。

例如你肚子餓了,想吃飯吧?這很簡單,肚子餓了想吃飯。當你苦難的時候,你會喊媽媽,好多人:「哎呀!我的媽啊!」自然流露的。任何人在苦難的時候,著急了,他會想起他的媽媽,別的想不起,因為是慈母。所以我們天天迴向的時候,要報母恩。

我跟很多的道友談過,要是對他媽媽抱怨了,或者說不好的話,我說,你這是極大錯誤的,你要是信佛的道友,佛不承認你是佛子。為什麼呢?你媽媽生你的時候,在媽媽的胎藏,媽媽所受的痛苦,你是沒法體會,你是不知道的。

「四重恩」第一就是父母恩。大家學《地藏經》,地藏王菩薩就是報他母親的恩。有兩段,第一品乃至於到第四品,都是報母恩。

因此,你要是問我為什麼想起來呢?就是你過去的種子,到你苦難的時候自然就想到了,想到佛怎麼教導我的,我應該怎麼樣做。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夢參老和尚文章列表

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我們修行人很怕聽到障礙這兩個字,諸位你的障礙是哪裡...

大安法師講述的5個念佛感應真事

念佛治癒肺結核 古往今來,淨業行人在念佛的實踐中,治...

明明是苦事,他卻認為是樂

身一定要受,一天飲食、起居、睡眠都叫受。吃得好、睡...

一切的權勢、財富、享樂都是無常

佛要教化的眾生是什麼呢?是剛強眾生。我們這些眾生都...

苦樂勿忘念佛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

勤轉念,證菩提 -- 善於修這顆心

當我們不好的念生起來的時候,我們就煩惱了。貪慾煩惱...

這是我們修行的第一個心態

信的四種內涵。首先是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我們所處的這...

你不快樂是因為活得不坦蕩

戒律當中,每一條戒都有其制戒的緣起。例如淫戒的製定...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註音版】供燈儀軌

供燈儀軌...

【大藏經】【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地藏菩薩最初是怎麼發心的

【文殊師利。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於過去久遠不可說不可...

不精進,業障很重該怎麼辦

問: 弟子不精進,業障很重。 夢參老和尚答: 你自己...

父母未生之前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

菩薩雖然利益眾生,看眾生受苦,終日度眾生,但不見眾...

做任何事情都要善用其心

諸位菩薩慈悲,諸位道友慈悲。凡是發心的到了這個法會...

如何得到佛力加持

問: 聽說佛祖的慈悲力量不可思議,怎樣才能得到慈力...

三十三觀音

楊柳觀音 又稱藥王觀音。左手結施無畏印,右手持楊柳...

為什麼要念「南無阿彌陀佛」

我在前面的博文 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 中提到: 南...

人類的奇怪之處

弟子問老師:您能談談人類的奇怪之處嗎? 老師答道:...

是供佛好,還是供菩薩好?

問: 供釋迦牟尼佛好,還是供菩薩好,比如供觀音菩薩...

芝麻紫菜補鈣不輸牛奶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固定印象:說到補鐵就想到豬肝、提...

自他交換,化解對立

比如說,你跟你兒子兩個發生了不愉快,你現在先不要管...

當知頓等所用,總不出藏等四味

當知頓等所用,總不出藏等四味。 就是說,頓等就是頓、...

為何現在的佛教一天不如一天

常說雪峰的飯頭,溈山的典座,堂裡參禪堂外參禪,總是...

【佛學漫畫】布施

從本質上來說,並沒有什麼東西真正的屬於我們,所以說...

要常常好運氣,須自心覺悟

要常常好運氣,須自心覺悟。明白深解人世間之理,以及...

「十念法」到底怎麼念

問: 印光法師十念法,是十口氣念佛還是念十聲?臨終十...

【佛教詞典】納得

領納受得戒體之謂。戒體系發自受戒者之心中,有防非止...

【佛教詞典】惡趣

(術語)眾生以惡業之因而趣之所。俱舍論世間品曰:趣...

【視頻】夢參老和尚《煩惱時,讀誦大乘經典》

夢參老和尚《煩惱時,讀誦大乘經典》

【視頻】慧律法師《2015新春開示:求心安 得幸福》

慧律法師《2015新春開示:求心安 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