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為何佛的恩德還超過父母的恩德

大安法師  2019/12/31  大字體  護眼色

為何佛的恩德還超過父母的恩德

諸佛的恩德很難報答,他超過父母的恩德。那父母之恩對我們來說,是至為深重,那現在為什麼說佛的恩德,還超過父母的恩德呢?它的依據在什麼地方呢?

這裡提出五點來說明。第一,父母對子女的恩德也只是在這「一世」,那諸佛對我們的恩德是「盡未來劫」,他的時間長。

第二, 父母的恩德只是養我們的「色身」,那諸佛對我們的恩德是救濟我們的法身「慧命」,他恩德的對境不一樣。

第三, 父母對我們的教育—— 也有教育,庭訓,教誨,但大多數都是引導我們怎麼事業成功,無非離不開名和利。如果對這些教誨「誤用」了的話,反而去「造業」。

父母對子女期待很高,那子女為了符合這個期待,可能會用不正當的手段。那諸佛菩薩給我們的教化,是給我們究竟圓滿的利益,給我們微妙的「法門」。

如果我們聽從如來的教誨,就能快速的出離「輪迴」。這跟父母給我們教誨的這種效果不一樣。

第四, 從態度上來說。父母如果遇到的是一個「逆子」——不聽話,那麼可能這個父母還會有「瞋恨」心。頑劣的子女老不聽話,可能父母就覺得:「算了,我不管你了!你就不是我的兒子!」可能會這樣。

但是諸佛菩薩對眾生的態度:哪怕是遇到了誹謗佛、誹謗法的人,甚至是出佛身血的人,都是「悲憫」心,沒有一念的瞋恨心。就好像歌利王這麼一個殘暴的人——國王,那忍辱仙人對他那種殘忍的行為沒有瞋恨,只有悲憫。只有發願,「等我成佛了,我要度你」。

第五, 除了前面四種之外,父母愛他的子女,從本源上來說,還有希望他回報的心,所以養子防老哇!養兒防老,還有求回報之念想。那至於諸佛菩薩對一切眾生的幫助,沒有絲毫的「希望」——希望他回報的心。他以一種般若的空性,雖然度一切眾生,但無一眾生而得度,心非常清淨。

所以這樣來看,諸佛對我們的恩德超過父母。所以世間上第一等負恩的事情,無過於誹謗佛陀呀!所以呂公不願這種謗佛的人生到自己家裡作子孫,這樣的見識確實非常卓越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自古佛門多孝子,願父母究竟安樂

記得電影《一輪明月》裡,弘一大師未出家前,他在母親...

星雲大師開示孩子的教育問題

有一個小孩,早晨上學之前,到寺廟裡,見到香燈法師,...

人生相報十大恩

1、父母養育之恩。十月懷胎,冒險分娩,精心餵養,嘔心...

知恩感恩報恩的人生觀

用心思惟──知恩感恩 佛法言: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什麼是盂蘭盆會?它和孝道有什麼關係

問: 什麼是盂蘭盆會?它和孝道有什麼關係? 濟群法師...

六道眾生皆是父母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

【推薦】當你的父母漸漸老去....

哪天,如果你看到我漸漸老去,反映慢慢遲鈍,身體也漸...

懷孕時可以念什麼經

問: 請問師父,我現在已經懷上第二個孩子三個月了,想...

「清珠投於濁水」與「喊破喉嚨也枉然」如何理解

問: 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

只要老實下來,就能得到利益

【都言念佛是愚夫,得作愚夫亦已夫。龍樹辯才還拙否,...

誠實是隨順法性的善行

佛言:其四惡者,世間人民,不念修善。轉相教令,共為...

對眾生要有仁愛慈悲之心

一個學佛行人,得要有一個助人的道德情操,在家裡要孝...

順境逆境都不能忘記求生西方

諦法師專修淨業,予料其必得大利益。以彼撐持道場種種...

刀口之蜜--人生的實相

佛教有一段譬喻,說人生如一座枯井。 有一位旅人,在...

一念淫心禍無央

一日,鄰近舍衛城的村莊中,有位婦人抱著孩子、拿著水...

暫時停下匆忙的腳步

釋迦牟尼在尚未成佛之前,經歷許多的修練,因而獲得極...

佛法宇宙觀之六道

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的一個概念,接著上一次的三界,我...

【推薦】為什麼我們經常會去做不該做的事

在整部《楞嚴經》的理論篇當中,佛陀主要是告訴我們兩...

初學念佛不可散念,必須計數

念佛的人,切忌散念,因為散念不能攝心,念成習慣,就...

秋季最佳的5種潤肺止咳食物

1、柿子 中醫認為,柿子性寒味甘微澀,歸肺、脾、胃、...

【推薦】念佛法門的專修與雜修

我們看蕅益大師的傳記剛好是第十九願的印證,你看蕅益...

外境永遠沒有錯

佛教把整個生命分成兩部分:一個是外境,一個是內心。...

【佛教詞典】人鳥

(雜名)人與鳥也。顯密二教論上曰:文隨執見隱,義逐...

【佛教詞典】塗香

【塗香】 p1255 瑜伽二十二卷十二頁云:有處世尊宣說屍...

【視頻】心經(愉悅唱頌)

心經(愉悅唱頌)

【視頻】《往生咒》萬晴法師唱誦

《往生咒》萬晴法師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