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家裡出事,你要給他迴向

夢參老和尚  2019/12/0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家裡出事,你要給他迴向

大乘經教好多都是,最初你所學的經論,都要你好好地保護你這個心。

怎麼樣保護呢?等你學到論裡頭就說了。如果我們大家讀《華嚴經》的時候,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在你修菩薩道的過程當中,消除業障當中,有什麼方便方法,使諸菩薩能進入,能夠成就?」

文殊師利菩薩就總結四個字,「善用其心」。跟我們這講的善護其心一樣的,善護其心,就是保護你這個心,不被外頭境界把它幹擾,不讓它起煩惱。

現在我們每個人檢查我們自己功力的時候,你遇到一切境界相,你煩惱不煩惱?

我們有好多道友,或者自己媽媽過世了,或者自己媽媽生病了,或者父母、家庭有什麼不如意災難事情了,找到你了,你檢驗檢驗你的本事吧!我看很多就哭哭啼啼了。

家裡出事,你要給他迴向的啦,要把你的修行分給他一份,使他災難很快解除了。我們有的道友或者念念佛,或者念念經,給家裡迴向。你就盡你的力量,你只能這樣做。

你的功力不夠,求求道友,或者請請供供齋。目犍連尊者功力就不夠,他就沒辦法救他母親,佛說大眾僧清淨結夏安居自恣日,請大眾僧給他迴向。這假眾僧的力量。

如果你有這些事,你人在普壽寺,我們普壽寺裡方便。不是打齋供眾的錢非要好多好多不可,若我們同學供,哪怕供一塊豆腐丟到那菜鍋裡頭,一人沾一點味道,也算消災了。量你自己的力量。你到那裡給磕個頭,請大眾師父幫著你迴向一下。

如果你自己修行好的,遇到一切障礙因緣,六親眷屬障礙因緣,那你就靜坐下來吧,或者禮個懺,或者念一部《地藏經》,或者念一部《彌陀經》,你修什麼法門就做什麼法門。這不但護自己,也護他人。

但是必須得正確對待。遇到這個逆境現前了,你又沒有善巧方便,你把你所學的完全都用不上。所謂用不上者,你不知道如何是好。你遇到這種境界相的時候,你應當心裡不要隨著境界相轉。你靜下來,各有各的業,你父母、你家庭眷屬,他有他的業,你有你的業。

我經常這樣想,我們學習,學習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去做;做的目的,做就是修行;修行的目的,就是讓我們斷煩惱,得解脫,證菩提。就是這樣子,很簡單。若沒有外頭境界相現前,你還不曉得你的功力如何;有了境界現前了,你才知道,你自己修行沒有得到利益。

夢參老和尚《大乘起信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夢參老和尚文章列表

不是業障消不了,而是虔誠心不夠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怎麼樣來修行禮拜的功德呢?我...

拜佛禮懺之要訣

無論那一宗都講拜佛,禪教律密淨都講拜佛,拜佛是最基...

病人臨終神志錯亂惡境現前,應如何開導

問: 病人於臨終時,若神志錯亂、惡境現前,比如:看到...

冤親債主是指哪些

問: 請問冤親債主都是指已經去世的人嗎? 體恆法師答...

父母和子女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問: 從佛教的角度來看,父母和子女之間是一種什麼樣...

業障的來源與對治

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罪在哪裡?或者叫:業障在哪裡?...

【推薦】先生在外面有第三者該怎麼辦

問: 師父好,現在外面社會上,有第三者的現象很多,...

沒事要念佛,有事更要念佛

對不信佛的家人、朋友,末學只是勸:沒事念念佛吧!反...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捨...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婆提城祇樹給...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藥師寶懺

慈悲藥師寶懺...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給亡者做佛事為何要做七七四十九天

【無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內...

菩薩終日度眾生,但不見眾生相

菩薩雖然利益眾生,看眾生受苦,終日度眾生,但不見眾...

自己不相信自己,怎麼了生死

現在講念佛的方便。念佛就是方便。我念阿彌陀佛,在這...

吉凶禍福不是定論,隨時可以轉變的

遠離一切妄執吉凶,常見斷見,我我所見,如是有情來生...

庸醫治僂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已經是庸醫了,醫病增病,越醫越...

聖嚴法師:如何看待「只在乎曾經擁有」

電視上曾經流行一句廣告詞: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

真學佛者視一切眾生為父母

新都王自安居士,有子應辰,幼業儒,一日思生死事大,...

穿越情緒的風暴

以呼吸照顧憤怒 當憤怒、嫉妒與絕望的能量生起時,我們...

大安法師正月初三新春開示|真空妙有二偈

南無阿彌陀佛!今天是大年初三,祝大家新年吉祥!今天...

造佛菩薩形像有十六種功德

【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畫形像。或土石膠漆...

佛源老和尚的故事:祈晴法會與遣蟻法會

當時,寺裡放生池因年久滲漏嚴重,佛源老和尚決定修理...

一生成佛的捷徑

淨土法門,三根普披,利鈍全收。即便等覺菩薩也不出淨...

日用而不知

玄沙師備曾說∶我們好像是全身沒入大海里,卻伸手向人...

一別成永訣

一直不願意承認這樣的事實,身邊的人是會走的,就在所...

沒有遠離這「五蓋」,休想得定

修禪定的方法有很多種。按照佛教的禪定修法,不管修哪...

印祖對青少年的教誨

人之一生成敗,皆在年幼時栽培與因循所致。汝已成童,...

【佛教詞典】師子吼

(雜語)佛在大眾中為決定之說而無所畏,謂為師子吼。...

【佛教詞典】阿毗達磨藏

梵語 abhidharma-pitaka。又作論藏、對法藏。三藏之第...

【視頻】2019年平興寺淨人剃度出家現場實況

2019年平興寺淨人剃度出家現場實況

【視頻】阿彌陀佛(淨界法師五點記數法)

阿彌陀佛(淨界法師五點記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