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念佛閉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

印光大師  2019/12/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念佛閉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

原文:

念佛閉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眼皮垂簾(即所謂如佛像之目然),則心便沉潛不浮動,亦不生頭火。汝念佛頭上若有物摩撫,及牽制等,此繫念佛時心朝上想,致心火上炎之相。

若眼皮垂簾,及心向下想,則心火不上炎,此病即消滅矣。切不可認此為工夫,又不可怕此為魔境。

但至誠攝心而念,並想自身在蓮華上坐或立,一心想於所坐立之蓮華,則自可頓愈矣(若不敢作蓮華上坐立,恐致或有魔事,但向腳底下想,此種心火頭火,均可不生矣)。

復沈彌生居士書

如誠法師白話譯文:

念佛閉上眼睛,容易昏沉,如果不善用心,或者會有魔境。只要眼皮垂下(就是所說的:如佛像的眼睛一樣),那麼心就會沉潛不浮動,也不生頭火。你念佛時,頭上好像有東西摩撫,以及牽制等情形,這是念佛時,心朝頭上想,導致心火上升的情況。

如果眼皮垂下,以及心向腳下想,那麼心火不會上升,這個病就消滅了。千萬不可以認為這個是工夫,又不可以害怕這個,認為是魔境。

只要至誠攝心而念,並且觀想自身在蓮華上坐或立,一心觀想自己所坐立的蓮華,那麼自然可以頓時痊癒了(如果不敢作蓮華上坐立的觀想,恐怕導致或有著魔之事,只要向腳底下想,這種心火、頭火,都可以不生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文章列表

禪觀了解過去,淨土規劃未來

當我們談現在,其實是離不開過去,也離不開未來;如果...

極樂淨土去此不遠

沒有得念佛三昧的眾生,帶業往生的眾生,他臨終感應道...

修此五念門,畢竟得生安樂國

【原文】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行成就,畢竟得生...

真信願持佛名號能否避免困苦?

問: 真信願持佛名號能否避免困苦? 印光大師答: 須...

【佛學漫畫】阿彌陀佛是一尊什麼樣的佛呢

阿彌陀佛是一尊什麼樣的佛呢...

唯有阿彌陀佛才稱得上這七個字

稽首西方安樂國,接引眾生大導師。蓮池大師《西方發願...

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來

大家念佛的時候要觀想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這四種...

念阿彌陀佛而成就的古月禪師

佛教裡面佛法是心法,你心能體會到的話,一切法都在運...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印光大師談往生極樂的條件

1、有信願,無論行之多少淺深,皆得往生 淨土法門,以...

真實辦道方能獲得法益

往昔古人參訪善知識,動輒需跋山涉水數月,艱辛之至。...

喝臘八粥的因緣

今日諸位啜臘八粥,是何等因緣?須知即是慶祝佛成道的...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何含義

原文: 《觀無量壽佛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

粗布衣換高貴衣服

過去有一位窮人,為人工作,得到一件粗布衣。有人看見...

十奢王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閻浮提有個國王,名叫十奢王。國王的大...

阿彌陀佛四十八種德相

茲據淨土三經及祖師之釋,略明阿彌陀佛四十八種德相。...

修行人應如何看待所見境界

接手書,知日誦精勤,欣慰無似。所言黑影,非佛菩薩之...

淨土法門不談風險很大的轉世

通途佛法談到菩薩道慈悲心的問題,可能有人會發願要生...

道人與正常人之間如何做個平衡

問: 道人感覺像是有一個出離的部分;我們還是要成為一...

念佛有何竅門

弟子:閉關時,在吃的方面是否要越吃越少呢? 老和尚說...

念這句佛號就夠了嗎

諸佛功德智慧雖皆平等,而施化則有難易。淨土成菩提易...

池中大蟲宿世的因緣果報

佛陀住止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城邊有一汪污泥不淨的...

自己撓癢自己笑

有來訪者問弘一大師:何時是你最高興的時候? 回答:...

為善勿貴人知

示陳定耑曰:小人之為惡也,唯恐人知。君子之為善也,...

在這個禪堂中坐一坐就有好大的功德

佛法傳到中國來,唐、宋大興的時期,多少文人、偉人在...

【佛教詞典】獨覺乘補特伽羅

獨覺乘補特伽羅者,謂住獨覺法性若定不定性是中根自求...

【佛教詞典】忿怒鉤觀世音菩薩

梵名 Amogha-krodhāvku?a-rāja。音譯阿目佉句路馱央...

【視頻】2024年法師們的新年祝福

2024年法師們的新年祝福

【視頻】《佛說父母恩難報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