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行最重要是明心見性了解真妄

淨界法師  2018/10/26  大字體  護眼色

修行最重要是明心見性了解真妄

古德說:不識本心,修法無益。我們的法門有很多選擇,你可以去拜佛,你可以去念佛,你可以去持咒。但是從《楞嚴經》的角度來說,重點不是你修什麼法門,重點是能修的那一念心——到底你是依止真實的心還是虛妄的心,你的心永遠是主導者。

你看,同樣一句佛號,跑到不同的心中,產生的效果就不一樣。所以,把《楞嚴經》參透以後,你說這個人他有什麼樣的殊勝的妙法,我都不相信。再好的法門,你沒有用真實的心去修,心是虛妄的,所有都是虛妄的,因為你的「根本」就是虛妄。你是一個沙,你用很高的溫度去烤,一輩子還是一個沙,因為你的本質是沙。問題就在於你的本質是沙,你的本質是虛妄的。不是說你溫度有多高,不是說你一天拜多少佛,就怎樣怎樣。不是!重點不在這裡。所以六祖大師講得很清楚,只問明心見性,不問禪定解脫。

禪定再高——後面五十陰魔會講到,天魔外道禪定高的多的是。為什麼他變成天魔外道呢?因為他是依止妄想心在修行,所有的加行都在加強他虛妄的力量。他不修行還好,他越修行越嚴重,因為他本質是虛妄的。

所以,我們修行第一步就要走好,就是你到底要用什麼心來修行。古人講修行第一件事情——明心見性很重要。了解你心中的真妄很重要——什麼是真實的心,你應該要不斷地去加強;什麼是虛妄的心,你要慢慢地捨離。

我覺得我們《楞嚴經》一個觀念很重要:你剛開始要先有判斷力,你產生一個念頭,什麼是你的主人、什麼是賊,你要搞清楚。你連什麼是主人、什麼是賊都搞不清楚,那你怎麼辦呢?哪些念頭是要消滅的,哪些我們的願力是要增長的,你都不知道,你這個是標準的盲修瞎煉。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什麼樣的心態是我們要不斷加強的、跟涅槃相應的;什麼樣的心態是要慢慢遠離的。

雖然我們剛開始做不到,但是我們要知道,至少我要知道它是賊,至少要知道哪些心是妄想。你要先能夠分別真妄,你才有希望。所以,整個修行過程當中,明心見性、了解真妄,這是最重要的。至於修行,那個慢慢來,先把心調端正。否則你越修行(後面會說),越變成天魔外道;越修行越變成阿修羅法界。那就完了!所以,我們剛開始先把這個妄想的心破除。

當然,破除妄想,你看這個地方,佛陀都沒有要你怎麼去對治它,都沒有。你不要對治它,你找它的處所,你找得到它的處所它就完了,它自己就消失掉,你不要對治。所以,你看佛陀他只問一個問題:你從什麼地方來。你找找看。到目前為止,佛陀一直在提問題,說你的心在哪裡。他只是提出這個問題就好。這是非常高明的。他沒有說讓你去對治,他只問一個問題:你這一念出家的心在哪裡,你從什麼地方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濟群法師:在浮躁時代中尋找調心之道

很多人都在說,今天是一個浮躁的時代。這種浮躁表現在...

老實念佛的人是什麼樣的

祖師大德總是苦口婆心勸人老實念佛。這句看似簡單,實...

時刻自我「觀心」

人的心念,快如瀑流,念念不停。念,非常重要,有善念...

慧律法師:要站在別人的立場著想

心理學家說: 我們一定要了解別人的立場,人與人之間...

什麼樣的修行人是魔子魔孫

一、什麼樣的修行人是魔子魔孫 印光大師在佛教徒中威望...

心靈蒙塵了該如何清掃

我們知道,衣物髒了,可以用水清洗。心靈蒙塵了該如何...

一切修法都是修心

《金剛經》上須菩提問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褥多...

平時就要訓練,信願才能堅如金剛

何為重心。我輩修習淨業,信貴於深,願貴於切。以信深...

戒淫念的五個方法

1、呵斥法: 用盡全身的力氣,對著淫念大呼一聲呸!(...

從醫學角度談臨終三要

在醫院重症監護室(ICU)中,接觸最多的莫過於生死別離...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今天是母親節,是兒女孝敬母親的日子,令我想起了佛教...

這才是究竟的快樂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前面是修行...

由心靈來引導外境的,一定有美好的未來

我們講過我們生命有二種力量:一個是外境的力量,一個...

水泡花蔓的故事

南無阿彌陀佛。諸位大家吉祥。我們又在道場白華庵,今...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在我們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佛陀的慈悲開了很多很多的...

聖嚴法師《日日是好日》

一、日日是好日 日日是好日,你們看過這句話吧。日日...

帝釋桓因修忍辱

過去,天人和阿修羅們常常為了爭奪酒色而征戰,這天,...

【推薦】欲明心見性,先改個性

★欲明心見性,先改個性。個性那麼暴躁,那就不要講見...

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學佛

世間是因緣和合的,不能說學了佛法就壞了世間的相,只...

什麼是念自性彌陀,生唯心淨土

問: 請法師給弟子通俗地解釋一下,什麼是念自性彌陀,...

知天命就是知因果

富貴、貧賤,這種因果是跟你的善惡業力直接關聯的,這...

佛教不是宿命論,而是創造命運

釋曰:上句標下句釋,謂諸聖人,名正性定聚。造五無間...

【佛教詞典】加行位

【加行位】 指加功力進修之位。此乃唯識五位修行的第二...

【佛教詞典】順後句

【順後句】 p1106 雜集論十五卷十頁云:順後句者:謂卽...

【視頻】早課(妙嚴精舍)

早課(妙嚴精舍)

【視頻】慧律法師《心平境自平》

慧律法師《心平境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