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菩薩修行六念,把念佛放在第一

大安法師  2020/06/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菩薩修行六念,把念佛放在第一

如菩薩六念,念佛第一。又云:繫念思惟因緣力故,得斷煩惱,是《涅槃》義。如佛告父王:汝今當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常勤精進,當得佛道。——《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涅槃經》講,菩薩修行六念——「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六念把念佛放在第一。念佛、法、僧前三者是「念他」,念施、戒、天是「念自」。

「念自」有自因自果:能佈施、持戒就能得生天的果報。戒就是要止一切惡,佈施就是積極地修一切善,所以菩薩六念,念佛第一。如果站在淨土法門來看,念佛就是念阿彌陀佛;念法就是念《阿彌陀經》;念僧就是念觀音、勢至,以及蓮池海會諸菩薩。

念施、戒、天,要常常談到佈施,不僅財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而且要放下一切,連「佈施」也徹底地佈施。由淺到深,由事到理。戒是大小乘行人必須共同尊重、遵守的一件事情。

戒為佛法大地,一切善法都靠大地而生長。為什麼淨業三福第二福就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所以,我們不能由於說有阿彌陀佛願力救度,反正我持不持戒沒有關係。不是這個道理!

淨業行人一定要奉持戒律。阿彌陀佛成就淨土,他也是清淨身、口、意三業來莊嚴的,這個名號是至為清淨的。如果我們用染濁的心、甚至破戒的心去念這句佛號,由於煩惱固結,也很難跟清淨的佛號感應道交。

念天,天有近的就是二十八重天,遠的就是第一義天。第一義天是佛菩薩所證的境界。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談到六念,談「念天」他有一個解釋,很多天的天王,比如大梵天王、摩醯首羅天王,很多都是大菩薩所示現的。

所以「念天」就想到無量劫來,我也跟這些大菩薩一樣發心修道,由於自己懈怠、放逸、煩惱重重,還在這裡輪迴不已;這些菩薩們則精進努力,破煩惱得解脫,他們成就了這樣莊嚴的功德。通過這個「念天」生起了大慚愧之心。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十法雲地…佛子!菩薩住此地,多作摩醯首羅天王,於法自在,能授眾生、聲聞、獨覺、一切菩薩波羅蜜行,於法界中所有問難無能屈者。——《大方廣佛華嚴經》

佛言:「從一地乃至後一地…若菩薩住百佛國中,作閻浮四天王,修百法門,二諦平等心化一切眾生;若菩薩住千佛國中,作忉利天王,修千法門,十善道化一切眾生。」——《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念天者,即是最後身十地之菩薩,…行者等,既念知已,即自思念:「我身無際以來,共他同時,發願斷惡,行菩薩道。他盡不惜身命,行道進位,因圓果熟,證聖者,踰於大地微塵;然我等凡夫,乃至今日,虛然流浪,煩惱惡障轉轉增多,福慧微微,若對重昏之臨明鏡也。」——《觀經四帖疏》

《涅槃經》又談到,由於我們繫念佛、法、僧等,就是念他、念自的「思惟因緣力故」,「因」是我們自性本具的一體三寶,「緣」是借助這些已經成就的外緣、強緣,因力和緣力,能夠令我們斷種種煩惱。

能念的心,是具有佛性的,所念的對境是佛、法、僧、施、戒、天。能念和所念相應、符合的話,就能有很大的斷煩惱的力量。我們如果不去系緣這六種作為所念的對境的話,我們自然就會念五欲六塵、念人我是非。

這種染濁的念就加劇了我們輪迴的速度,增進了我們內心的無明黑暗,以及造作惡業的盲目的推動力量。所以一個人的人格、修行怎麼去判斷?看他日常的心安立在哪個對境上、哪個境界上,他所念的是什麼。這是很關鍵的。

如果我們天天所念的都是阿彌陀佛名號,那自然地我們的煩惱就會輕薄,我們的佛性就會增顯,我們的福德就會提高。如果每天都是念財色名食睡,必定身心憔悴,生命是向下走的,是墮落的。

所以繫念勝妙的對境,而且去思惟,產生一種力量斷煩惱。這是「涅槃義」。涅槃就是大滅度的意思,是如來的斷德,具足常樂我淨。這是佛最後宣說的一部經典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略述淨土法門之殊勝

諸佛如來以慈悲利物為本懷。故示現人間,說無量法門,...

這句佛號念得孤明歷歷,這裡面就有觀

問: 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的本身是否就有觀想...

四十八大願——(第4願)形色無有好丑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覺。...

心隨諸佛往生去,無去來中事宛然

省庵大師,是淨土宗第十一代祖師。這位祖師在世的時間...

只要往生極樂,所有的願都能實現

天親菩薩在作《往生論》的時候,談到一切十方的眾生,...

念佛如何做到一心不亂

問: 念佛不能專心,不能夠做到一心不亂,怎麼辦? 大...

一用功便有境界,此實多半是魔境

問: 小女現年廿二歲,矢志不嫁,吃素念佛,業已數年...

為耳聾昏迷癡呆者助念,有功效嗎

問: 若有耳聾或重聽之人,或昏迷,或患老年癡呆症者,...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藏經】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大安法師:念佛如何解決當下的煩惱

問: 請問法師,念佛對解決當下的現實煩惱有什麼作用...

在家出家都要報答四恩

四恩是哪四種恩呢?對在家居士來說,就是天地、君、親...

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

無垢莊嚴光,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 佛...

大安法師:如何降伏淫慾心

問: 現在的人淫慾心都比較重,應該如何降伏這顆淫慾...

我們為什麼喜歡習慣性評判別人

當你的心去接觸境的時候,第一個念頭就是感受,第二個...

當代僧伽的職志

一、要有求學的志向 當代青年僧伽應有的職志是什麼呢?...

三災八難

三災有「大三災」,指水、火、風之災,以及「小三災」...

如何如法的念佛

南無阿彌陀佛你這句佛號從哪裡來?從心而起,從我內心...

婚姻過得很痛苦該怎麼辦

問: 師父好!前面幾個月,心情都很平靜,諸事比較順...

《華嚴經》的四種法界

這個《華嚴經》的境界呀,談四種法界。事法界,就是從...

佛舍利是結石嗎

問: 最近有幾位高僧大德相繼圓寂,網上有很多關於佛捨...

心的容量

古時候,一位老和尚有個老是愛抱怨的弟子,老和尚決定...

為什麼不能隨便去評論別人

以前我有個毛病,很喜歡對別人下結論,就是評價某人怎...

「邪因緣論」與「無因緣論」

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出世時,當時的印度是一個文化非常發...

皈依與出家有什麼區別

鳳凰網: 謝謝宗舜法師剛才對佛教給我們的解釋。社會...

龍褲國師的故事

昔日漳州有一貧苦的人在寺出家,心想修行,苦不知如何...

【佛教詞典】俱胝一指

禪宗公案名。又作俱胝豎指、一指頭禪。此公案述唐代俱...

【佛教詞典】異熟障

(術語)謂自然之果報,不能修行佛法之境界也,如三惡...

【視頻】慧律法師《出家人的本份事》

慧律法師《出家人的本份事》

【視頻】佛教動畫:兩個小孩

佛教動畫:兩個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