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教育小孩要講三世因果

大安法師  2015/03/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教育小孩要講三世因果

教育小孩要講三世因果,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因果的規律真實不虛,講人的生命有輪迴的,輪迴的對境是六道,講這些。這些在傳統社會當中,都是啟蒙的教學內容。小孩子他由於心很純真,還沒有受到社會的污染,分別心也不強,你跟他講這些他馬上就能相信。然後再讓他進一步知道自己當下的心跟天地鬼神佛菩薩的心息息相通,是一體的。舉心動念天地鬼神都會知道。

如果他相信這一點,他就有敬畏感了,就能做到慎獨,沒有別人在場的時候,自己也不敢胡來,也得要按照八德來做事。起一個邪念,做一個惡行,早已被天地鬼神佛菩薩悉知悉見了,這種悉知悉見就好像對著明亮的一面鏡子,你的長相在這個鏡子裡面一覽無遺呀。所以我們誦戒,都說誦戒就像一面鏡子,你持戒,道德力量好,顯現的是好的形象;你犯戒了,做了邪惡的事情,顯現的就是丑陋的形象,這是無可逃避的。我們的一言一行,舉心動念,都在阿賴耶識裡面存了檔案了。

在《華嚴經》直接告訴我們:與生俱來就有兩個神跟隨著我們,叫俱生神。一個同名男,在左邊,記我們的善行;一個同生女,在右邊,記我們的惡行。我們的善惡行為都是記錄在案的。所以輪迴靠什麼?就是靠你一生的善惡行為,已經記錄在案的業力,來決定你到哪裡輪迴了。所以閻王殿有一面鏡子——業鏡,你站在這個鏡子面前,你的阿賴耶識就好像一個電影的拷貝,它自然就開始放映了。就映在這面鏡子當中,你一生的行為,你很希望保密的隱私,都顯現出來。所以閻羅王判人是公正無私,你不得不心悅誠服,你做的事你還能狡辯嗎?你能躲過凡夫的肉眼,世間的法律,但是陰間的這些記載你是一點都逃不掉的,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所以一個兒童,能夠接受這些教育,他馬上內心就有所畏懼了,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就是治心之法呀!如果沒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那人的內心有很多邪惡的衝動,他就無所畏懼,他就什麼都敢幹啊,所以現在我們的道德是這樣的低迷,吃這碗飯、這碗菜,用個醬油都不安全,都是用工業鹽水來弄的。做這些事情的人就是不信因果,不信輪迴的人。如果他信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他不敢做,做了要下地獄的啊,他敢去做嗎?

現在他不相信有地獄了,這就宋明理學家種下的禍根,宋明理學他就是覺得人是(氣)之聚,人之死,氣之散,哪有什麼地獄啊?即便有地獄也沒有受罪的主體,氣都散掉,宣揚這些斷滅見,人死燈滅,在很多人的觀念當中,很有市場。你跟他講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他不相信,他認為是迷信,哪有前生後世啊?奉行斷滅見的人,他沒有道德的底限,沒有道德可言。雖然口頭上講道德,都是假的,都是應付外面的。

所以人心惡的一面,就要靠三世因果,六道輪迴,讓他畏懼,勉強讓他去做善行,這就是道德的堤壩。慾望的水沒有在道德的堤壩流,它會氾濫的,它會淹死自己,淹死他人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買果子

古時候有位大富長者,家中流行風寒,惟有形似檳榔的庵...

為什麼有些人做壞事反而能發達

問: 為什麼一些人做了很多壞事,反而能發達。有一些...

正知因果才能獲得大吉祥

有種子為因,就會有果報,不是吉祥之力使然,因此不應...

規範身口意三業

敬畏因果就要規範我們的身口意三業,身業不能去殺生,...

站在佛法的角度,要讓小孩能夠吃虧

現在一些做父母的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把子女作為自我的...

輕毀出家人會成熟極重惡報

佛曾經說:任何眾生如果對身披袈裟的比丘產生恶心,因...

業是怎麼來的?造完後又跑哪裡去

我們講因果同時,借緣顯現。從因果轉變的角度,佛教是...

能夠弘揚因果輪迴觀念,他的功德是巨大的

為什麼清末民初的知識分子那麼痛恨儒家?實際上它最遠...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念佛是要為你的死後做準備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是我們的神識借助著父母的緣來投胎...

大安法師:如何辨別護法和附體

問: 在學佛的居士身上,如何辨別護法和附體?居士們...

【推薦】難道您還沒有玩夠嗎

何不棄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

不要去找善知識的毛病

我們末法眾生由於煩惱重,煩惱重的根本就是我執,我執...

雍正皇帝著書破邪護正法

清朝的雍正皇帝在歷代的皇帝中是非常了不起地一位,參...

朝暮課誦的意義

課誦是寺院每天必不可少的修行儀式,即指定時誦經、持...

懂得低頭

被稱為美國之父的富蘭克林,一生功績卓絕,這與他的一...

念佛決定往生的依據

念佛之人,若是一心念佛,不念世間家業兒女,決定可以...

《善生經》為現代人提供的保富法

追求財富是世人普遍的希望和目標。然而,世間的富人,...

此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

今人研究佛法,多多皆欲作一通家。擬於一切大眾前,清...

心量要大而自我要小

做更大的事業、追求更大的榮譽、賺更多的錢,每個人都...

今天的人不是太傻,而是太聰明。

善意的微笑是禪,熱情的幫助是禪,無私的奉獻是禪,誠...

半碗稀飯的故事

出坡,你不要走,你要參加這個勞動,這叫普請,掛了牌...

善擇正法

當摩竭提國的頻婆娑羅王得知佛陀來到善住天寺祠祀林中...

妄想造就了我們的業力

我們因為不悟到自心,所以我們的妄想就造成了我們的業...

27件會讓自己開心的事

引導語: 人們看慣了日昇月落,春秋代序;習慣了一年...

【佛教詞典】三大乘

指大乘所具之三義。此係金光明經玄義卷上所言。即:(一...

【佛教詞典】百頌詩集

梵名 ?ataka。又作百詩章。為梵文文學中,由百首左右所...

【視頻】《佛說太子墓魄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太子墓魄經》風柯月渚讀誦

【視頻】南無普淨佛(楮訾)

南無普淨佛(楮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