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蓮池大師自行化他之妙德

大安法師  2024/12/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蓮池大師自行化他之妙德

明蕅益大師亦曾偈讚蓮祖:「世競貴奇特,師專守平常。人盡尚高峻,師獨存謙光。旋萬法而指歸淨土,憫五濁而廣作津梁。聞慈風兮寬鄙敦薄,積善化兮源遠流長。仰遺規以私淑,愧嗣德之未遑。」(《靈峰宗論》)

蕅益大師於此蓮祖像讚偈中,拈出蓮祖自行化他三大特質,一者守平常,二者存謙光,三者專修淨業。茲分述如下。

一者,守平常。蓮祖深解「平常心是道」的義蘊,行為處事,一味庸常,平生遠離奇特顯異之事。蓮祖於《警眾》中自述出家行腳,與同參道友,至京師參訪遍融善知識,膝行再請,師曰:「你可守本分,不要去貪名逐利,不要去攀緣,只要因果分明,一心念佛。」

蓮祖受教恭退。同行者大笑,以為這幾句話哪個說不出,千里遠來,只道有甚高妙處,原來不值半文。蓮祖卻正色曰:「這個正見他好處。我們渴仰企慕遠來到此,他卻不說玄說妙凌駕我們,只老老實實把自家體認過切近精實的工夫,叮嚀開示,故此是他好處。」蓮祖一生認真恪守遍融禪師的教誨,深得受用。(《蓮池大師全集》)

蓮祖臨終前所立《囑語》云:「吾平素守愚抱拙,未曾有大徹大悟,未曾作大緣大福,未曾具三明六通。但老實念佛,求生淨土。眾等不得裝虛捏怪,設為神奇,以誑一時,欺後世,重吾不德。」

又特別交代後事處理:「扶龕入塔,塔高五尺,不得過量,違背佛制。」「不得張羅孝堂,不得廣陳供養,不得披麻帶白,不得四出報訃,不得糾合施主眷屬多作俗格道場。」(《蓮池大師全集》)

臨終時,預於半月前入城別諸弟子,但曰:「吾將他往矣。」人皆莫測。半月後,示微疾,瞑目無語,眾弟子方省覺蓮祖「吾將他往」的話義。通報城中諸弟子至,圍繞。蓮祖復開目云:「大眾,老實念佛,毋捏怪,毋壞我規矩。」(《古杭雲棲蓮池大師塔銘》)

言訖,面西念佛,端然而逝。蓮祖素誡弟子貴真修,勿顯異。亦是自己一生躬行之寫照。

二者,存謙光。蓮祖一生卑以自牧,不居師位,不升方丈,雖沙彌來頂禮,亦回拜。年老時,有沙彌投五,猶合十而加顙於席,曰,弗有寧也(意為不能回拜,心不安寧,深表歉意)。對沙彌尚且如是禮敬,何況諸方大德尊宿乎。

蓮祖平實家風,體現在嚴持戒律上。茲因海內衲子歸心,雲棲寺遂成十方叢林。蓮祖悲末法教網滅裂,禪道不明,眾生業深垢重,佛設戒定慧三無漏學以化群生,戒為基本。思忖欲住持正法,利導大眾,必先固本根,踐行佛戒律制,因令眾僧半月半月誦梵網戒經,及比丘諸戒品,以精嚴律制為第一行。著述《沙彌要略》《具戒便蒙》《梵網經疏發隱》,以發明依戒基生定慧之法義,以及以持戒護國牖民之價值。

諸如,每日要誦念「上報四重恩」。但如何報國家恩呢?蓮祖曾論及此題云:「故知國家本有大恩,僧徒自宜報德。而或故違聖訓,肆作非儀,穢德彰聞,善事沮革。一惡而污連同類,積愆而禍及法門,是乃國不負僧,僧自負國,可悲也夫。」(《梵網經心地品菩薩戒義疏發隱》)

意謂,國家護持佛教,開萬善戒壇,使四眾弟子咸得受戒,故知國家本有大恩,僧徒自宜報答國家恩德。如何報恩呢?僧徒嚴持戒律,即是報答國家恩德。而或有僧徒故意違背佛陀明訓,肆無忌憚地廣作破佛戒律的行為,穢德彰聞於社會各階層,損害佛教形象,令正法傳播受阻。一個比丘破戒而污連僧團其他比丘,此類少量比丘的邪惡行徑,禍及佛法僧三寶在世間的存在與發展,從而波及社會的穩定與人心的淨化。

出現如此結局,國家並未辜負僧徒,乃僧徒有負於國家恩德,可悲也夫。蓮祖這段論述,對現代僧徒如何愛國愛教,亦有著重大的指導價值。吾輩淨業行人宜步武蓮祖芳躅,存謙光,持戒律,弘范三界,光揚正教。

三者,專修淨業。蓮祖善根深厚,自青少年始,志在出世,每書「生死事大」四字於案頭。茲因鄰家有一老嫗,日日念佛名,蓮祖問為何天天念佛,老嫗回答,先夫持佛名,臨終無病自在往生,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蓮祖聞語,頓萌信種,矢志淨土。

蓮祖二十七歲父喪,三十一歲母亦喪,因涕泣曰:「親恩罔極,正吾報答時也。」於是離俗出家修道之志決定,作《一筆勾》七首,茲錄三首:「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賢孫,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封章一筆勾。」

又曰:「鳳侶鸞儔,恩愛牽纏何日休。活鬼喬相守,緣盡還分首。嗏!為你兩綢繆,披枷帶杻。覷破冤家,各自尋門走。因此把魚水夫妻一筆勾。」

又曰:「獨佔鰲頭,謾說男兒得意秋。金印懸如斗,聲勢非常久。嗏!多少枉馳求,童顏皓首。夢覺黃粱,一笑無何有。因此把富貴功名一筆勾。」(《蓮修必讀》)

蓮祖此《一筆勾》七首,乃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之真實寫照,為日後厭離娑婆,欣慕極樂,專修念佛法門,打下了堅固的基礎。

蓮祖出家後,雖參學各宗善知識,亦曾於宗門參究,僑寓東昌,聞鐘聲有悟,乃有頌云:「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擲戟渾如夢,魔佛空爭是與非。」(《古杭雲棲蓮池大師塔銘》)憨山大師推允此為蓮師開悟偈。

蓮祖不唯於宗門悟明心地,於教下之賢首、天台、法相亦無不通達,然亦不以大通家自居,自述「平生所務,惟是南無阿彌陀佛」。蓮祖深感念佛求生淨土一法,至簡至易,又至圓至頓,普攝群機,仰賴佛力,圓證無上菩提。故慇勤以此無上妙法,普勸各色人等精修淨業。

蓮祖婆心大切,慇勤化導云:「若人看經,經是佛說,正好念佛。若人參禪,禪是佛心,正好念佛。若人悟道,悟須佛證,正好念佛。普勸諸人,火急念佛。九品往生,華開見佛。見佛聞法,究竟成佛。始知自心,本來是佛。」(《蓮池大師全集》)

恆常教誡門人學子云:「蓋淨土一門,乃十方如來之所共讚。而天台(智者大師—注)永明(延壽大師—注)諸大宗匠咸願往生。有不信者,非吾徒也。」(出處同上)

又《竹窗二筆》記「後身」三則,云:「讚西方者,記戒禪師(五祖師戒禪師—注)後身為蘇子瞻(蘇東坡—注),青草堂後身為曾魯公,遜長老後身為李侍郎,南庵主後身為陳忠肅,知藏某後身為張文定,嚴首座後身為王龜齡……為常人,為女人,為惡人,則展轉下劣矣。即為諸名臣,亦非計之得也。甚哉,西方之不可不生也。」

又《竹窗隨筆》云:「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願力輕微,又不求淨土。是人來生多感富貴之報,亦多為富貴所迷,或至造業墮落者。」有鑒於此,蓮祖平生專以念佛一法,自行化他,道盛德隆,遂爾成為蓮宗第八代祖師。

蓮祖之平生德業,讚莫能盡。茲援引憨山大師一首偈讚,聊申高山仰止之情。偈讚曰:「乘願力來,居堪忍界。開淨土門,了慈悲債。建光明幢,秉金剛戒。八十餘年半利生,臨行落得空無礙。若識吾師住世心,是則名為觀自在。」(《雲棲大師像讚》)吾人吟詠思惟此偈讚,於蓮祖自行化他之妙德,思過半矣。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東林聖賢往生畫傳

一、東林蓮社,高賢雲集 在廬山東林白蓮社念佛求生西方...

妙華法師追憶「佛門三鐵」

性空法師 大約是九五年前後,性空法師到中佛協,要求收...

弘一大師與太虛大師的法緣

弘一早年是才子,中年是藝術家、教師,晚年是一代高僧...

紀念本煥長老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好好修行

眼裡要有大眾的影子,耳裡要有大眾的聲音,心裡要有大...

虛雲和尚開示錄

二十二日,師開示云:修道不難,但能放下萬緣,人法雙...

印光大師與諦閑大師的蓮友緣

近代高僧印光大師(1861~1940)和諦閑大師(1858~19...

華嚴三聖與華嚴五祖

華嚴三聖 即《華嚴經》所指華藏世界之三位聖者。 (一...

本煥老法師開示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今天座上的幾位大居士要我來給...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彌勒下生經

佛說彌勒下生經...

【大藏經】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大藏經】【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憶佛念佛,自得心開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十方諸佛都在自己剎土,宣揚讚歎阿彌陀佛名號

仰仗佛力 由通途佛法仗自力之難,我們再來觀照淨土法門...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勝的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勝的。 淨土法門特別談到出世...

大安法師:怎樣做到凡事都能隨遇而安

問: 怎樣做到凡事隨緣,隨遇而安? 大安法師答: 要...

四點建議避免學佛走偏

對於學佛人來說,這幾個重要的概念一定要搞清楚,不能...

切忌用「臨終十念」賭往生

有人說,《觀經》講臨終十聲就都能往生,那我現在就可...

天下第一菜:大白菜

慈禧晚年時,得了一場重病:高燒不退,且口乾舌燥、咳...

邪見造的業是最重的

不如理就是說,你聽聞了一個邪法以後,你自己在寂靜處...

妙高禪師

妙高,字雲峰,長溪人,他家世世以儒學為業,他母親臨...

培養第二念的覺悟

我們一生當中你的造善造惡,就是第六意識決定了。當它...

下半場的人生需要做一些減法

天有黑白,月有圓缺,就人的健康和體力精力而言,人生...

修習淨土的人常犯兩個毛病

整個淨土成敗的關鍵,就是在發願。我們心中都有很多的...

跟佛菩薩感應道交,必須具備一些條件

為什麼我們要打佛七? 因為要跟佛菩薩感應道交,必須具...

三界之中,無非牢獄;暫時快樂,終歸無常

三界之中,無非牢獄。暫時快樂,終歸無常。眾生燕雀處...

火災、水災、地震、海嘯的因果

這一次的災難,我們就不禁要問,地震到底是什麼因果?...

受完戒後要經常憶念你的戒體

就是說我們曾經造了罪業,當然我們應該要懺悔改過,重...

【佛教詞典】牛醐

(雜名)取自牛之醍醐味。秘藏寶鑰上曰:驢乳牛醐,不...

【佛教詞典】七見

(名數)一邪見,二我見,三常見,四斷見,五戒盜見,...

【視頻】聖嚴法師《經營人生》

聖嚴法師《經營人生》

【視頻】大安法師《憶佛念佛》

大安法師《憶佛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