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十念記數法」與「都攝六根」

大安法師  2025/03/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十念記數法」與「都攝六根」

問:印光大師的十念法即是從一念到十、再從一念到十……,直念下去。又,大勢至菩薩教導的念法:即從心裡想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耳朵聽得清清楚楚,這樣念下去。我們究竟怎麼念?

大安法師答:一般來說,念佛就是念清楚、聽清楚,能念的心和所念的聲音產生相依的關係、能夠攝心就可以。那印祖提出的「十念記數法」是他在念佛的實踐當中,針對有時候念佛心很散亂、妄想紛飛,雖然口裡念著佛號,心裡還在想其他的東西,所以,怎麼做到攝心,他就用這麼一個方法:你口裡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心裡就記一個數字一,念「南無阿彌陀佛」,默記二,「南無阿彌陀佛」,三……,一到念到十,再倒過來從一念到十。這樣你就去體會一下,當心很散亂,妄念很多的時候,你用這個「十念記數法」,心就能攝過來。

就是你給你的那個心猿意馬的妄心,給它派一個任務——記數,不讓它跑。如果你念得清楚、記數清楚,那就是心就在當下,叫「念茲在茲」;如果你的心又跑了的話,一般數字你就一定記不清楚,數字記不清楚的話,你就、當下你就察覺你的心跑了,再把它攝回來,再從一記,從一數到十,從一數到十,這「十念記數法」。

那大勢至菩薩告訴我們的,他是先以念佛——生滅心,以眾生心憶佛念佛。眾生心都是生滅的、都是散亂的、都是染濁的,但你就從眾生心來系緣萬德洪名。「憶佛」,憶佛就是你心裡憶想、回憶阿彌陀佛的功德——名號功德、淨土極樂世界莊嚴、他的本願的慈悲。那「念佛」就是你沒有什麼用心的時候,這時候你就專心來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其目的就是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把六根都攝在這句佛號當中,這句佛號不打失、不間斷。

由於這句佛號是清淨的念,叫淨念相繼,通過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方法,最後能得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這時候,你全心即佛、全佛即心了,心佛打成一片,心佛的界線消泯,開始有一個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號,念到功夫得力,能念所念打成一片,就契入到我們不生不滅的法性理體,這就入無生法忍了,證得自性的圓通常,這就是念佛三昧了,現前見佛了。那眾生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是表達念佛有兩種情況,功夫得力、得念佛三昧,現前見佛。

但對大部分眾生來說,憶佛念佛但還是有能念、所念,甚至還有散亂的心,但他就屬於當來見佛的範圍了。就是臨命終時見阿彌陀佛,乃至於到極樂世界,華開見阿彌陀佛。

大勢至菩薩的「都攝六根」的方法,以及印光大師給我們開示的「十念記數法」——都是我們念佛過程當中要善巧方便使用的一些方法,方法必須要多種,就好像我們打仗上戰場,你不能只有一個武器,應該有多種武器。你要根據什麼情況相應地用什麼武器來殺敵制勝,也就是根據我們心裡的狀況、煩惱的程度,我們選擇相應對治的方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享受五欲的快樂,求生信願就不真切

佛一代時教所說的大乘經典,特別是般若系經典都是要讓...

北宋高僧元照律師

人世間常有一句俗話:叫有多少錢,過什麼樣的日子。其...

修行為何要遠離惡友

問: 師父,為什麼我們修行要遠離惡友呢?那些惡友,...

四弘誓願該如何理解

問: 什麼是自性?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

早晚課的內容合在一起念可以嗎

問: 請問師父,弟子下班很晚,沒有時間做晚課,把早...

念佛法門是實有法還是虛無法

問: 念佛法門是實有法還是虛無法? 大安法師答: 我不...

尊者阿姜曼治療弟子們身心疾病的方法

當尊者阿姜曼住在清邁的時候,生了好幾次病。如果依賴...

一句彌陀最方便

一句彌陀最方便 不費工夫不費錢 但求一念無間斷 何愁...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大藏經】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大安法師2024年正月初二開示|觀音悲智度生

諸位法師,諸位居士! 我們今天來介紹一下憨山大師對觀...

深信切願就是無上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發成佛的心。菩提是佛果的意思,心是能發之...

依四聖諦來發心

首先來看 依苦諦發心 。這是要用圓教的智慧來觀照三界...

佛弟子需要學《周易》來免過嗎

問: 請問法師,孔子晚年尚學《易》以免大過,作為一...

【推薦】奧秘來自我們的日常生活

有父子倆是開飯館,賣打滷面的。打滷面的調料調配得特...

大安法師:現代人心裡空虛迷茫的原因

問: 現在社會上大多數人心裡都很空虛,這是什麼原因...

免受外力奪走精氣、被外力所害,要用這個方法

彼藥師琉璃光如來得菩提時,由本願力,觀諸有情,遇眾...

人生當前之所受

人一生、自出生到死亡,中間就是用痛苦來聯繫的,所謂...

【推薦】地藏菩薩慈悲拯救父親出危險

此文的寫作,緣起於《淨土》雜誌上的一篇題為《感觀音...

如何控制自己的傲慢

問: 我慢高山,不留法水。面對傲慢我總是無法控制,傲...

信仰不能被消費

一些生活在類似狀態中,但對宗教信仰又心存好感的人士...

要怎麼樣憶佛念佛才會去佛不遠

問: 這樣的話,日常修行當中,要怎麼樣憶佛念佛才會去...

【推薦】應在福中更修福,切莫福報造惡業

有的人不明白,為什麼做了惡事,卻沒有惡報。比如說生...

聖嚴法師:追求更高層次的快樂

所謂「欲樂」,是因外界刺激而得到短暫的快樂感受。然...

貧窮人知因果

有一個極其貧窮的人,他住的是破草屋,穿的是破衣服,...

彭鑫博士:認為SY無害於健康的誤區

傳統西醫認為:精液的主要成分:蛋白質、核酸、葡萄糖...

【佛教詞典】低迷宜羅

梵語 timivgila,巴利語 timingala。又作帝彌祇羅、提...

【佛教詞典】人身

人的身體。人的身體是由色(物質)受想行識(精神)五...

【視頻】南無阿彌陀佛聖號(華藏)

南無阿彌陀佛聖號(華藏)

【視頻】《淨土宗日課》文殊講堂唱誦

《淨土宗日課》文殊講堂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