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有所求都是痛苦的開始

瞭然法師  2019/05/0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有所求都是痛苦的開始

有所求即遭受苦,沒有想要求時就快樂。

菩提達摩在論中說: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故於諸有,息想無求。

經云:有求皆苦,無求則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菩提達摩禪法中的無所求行,就是修學佛法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對待世間萬物所應抱的正確態度。在佛教看來,世間萬物都是如夢幻,如聚沫水泡,緣生不實,根本不值得貪戀和執著。

所以菩提達摩指出,世間人由於受無明習慣勢力的影響而長期沉迷,不通達世間萬物緣生不實之理。因此,處處貪求執著為真實,這就是平常說的「求」。而對於有大智慧的人來講,能體悟到佛法緣生無性的道理,正好與世俗人相反,讓自己的內心安住在無造作無取捨的狀態。

因為有形之物都是處在運動化中的,而世間萬物都是空無自性的,沒有什麼值得貪求快樂的東西。善業和惡業經常交織在一起,由於有漏善業和惡業的原因,永遠處在三界輪迴中,其實就像住火宅中一樣痛苦。

身體就是痛苦的根源,誰人能在三界中得到真正的安樂呢?如果能通達這種道理,對於外界萬物,滅除妄想而無所貪求。正如佛經所說:有所求都是痛苦的開始,無所求就能得到快樂。

如果能認識到無所求,對世間萬物了知緣生無性而不執著,才是真正的修習解脫道,這就是菩提達摩所說的「無所求行」。

簡單地說起來,「無所求行」就是在現實生活中通達萬物緣生無性的道理而不執著貪求,世間萬有也不是執著貪求能得到的,如果真能在生活中做到這樣,「人到無求品自高」,自然就能證得解脫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五欲猶如大賊,急當遠離

在佛法中主張人們要在生活中對名利、物質上的追求要時...

人生的幸福,並不僅僅是外在的東西

我們常常將幸福建立在一個未知數上,建立在我們不曾實...

以淡定心去面對煩惱事

怨起於心,結於心,所以當了於心。以一顆淡定的心去面...

情,為什麼那麼難以放下

佛法是如何理解愛情的? 世間的男男女女都會因為感情的...

【推薦】沒有生死懇切心,念佛參禪都是搞著玩的

問: 師父,您剛才告訴我們當下一念,我們也知道當下一...

一直善良下去,總會離幸福更近

30年前,美國華盛頓一個商人的妻子,在一個冬天的晚上...

毘舍闍鬼喻

從前,有兩個毘舍闍鬼共同擁有一個竹簍、一根木杖和一...

尋找真正的快樂

這天,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中,對眾比丘們提起過...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大藏經】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進寺院沒拜佛是否要負因果

問: 皈依後進寺院必須要禮拜每一位佛嗎?若沒拜是否...

要聰明多食素,素食者智商高

食素已在世界各地流行,有些人是從健康的角度選擇食素...

放下自作多情所捏造的妄想

佛印禪師有一天跟蘇東坡在散步的時候,看到一個少婦走...

人生不是平白無故就能幸福

明白人生道理,處之安然,幸福自是可得。不因愚癡無知...

臨終十念是十聲念佛嗎

問: 印光法師十念法,是十口氣念佛還是念十聲?臨終十...

北宋高僧宗賾法師

宗賾法師是宋朝人,宗賾法師的法脈是從禪宗一脈下來,...

【推薦】你有業障,但是你不要去刺激它

當我們在建立佛教的思想來建立正見的時候,當然我們就...

菩薩的四錯謬與四正道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錯謬。何謂為四?不可信人與之同...

吃素所創造的數字奇跡

1、一個素食者至少拯救3隻羊、11頭牛、43頭豬、1,10...

你東想西想,定不下心來,最後毫無所得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內想。不著外想。...

八歲的沙彌

很久以前,當時的印度由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所統治。有一...

身體不能自主的時候要靠誰

我們學佛需要明白,做任何事情,必須心口如一。比如我...

天人丈夫眾,恭敬繞瞻仰

天人丈夫眾,恭敬繞瞻仰。此二句,名莊嚴主功德成就。...

司馬光的人品和家風

司馬光生性不喜華靡,素以儉朴自守。在洛陽編修《資治...

不畏艱險的學問僧

學佛要精進,而精進需要忍辱與耐力;其實做什麼事都一...

堅持為什麼這麼可貴

很小的時候,就聽說滴水穿石的故事。一滴水,看起來微...

【佛教詞典】天壽國繡帳

日本古物。又稱天壽國曼荼羅。日本推古天皇三十年(62...

【佛教詞典】義門差別五相

【義門差別五相】 p1240 瑜伽八十一卷十三頁云:義門差...

【視頻】南無阿彌陀佛(共修繞佛)

南無阿彌陀佛(共修繞佛)

【視頻】晚課簡略版(文殊講堂)

晚課簡略版(文殊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