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在生死中得大自在

2015/10/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在生死中得大自在

黃龍慧開禪師有一首詩偈,廣為流傳。偈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偈中所表達的意境可謂禪人追求的參悟後的大境界,最能表達禪者「法爾隨緣」的自然灑脫的精神。這種境界亦是長沙景岑禪師所說「要眠即眠,要坐就坐,熱時取涼,寒時向火」的沒有分別造作的自然狀態。《臨濟錄》中亦有言:「求心歇處,即無事」只要心中無事就天下太平,就不會有捨不掉放不下的人和物,人生就會透脫自在,即便面對生死亦如是。

儒家大師孔子在回答學生子路的關於生死的問詢時答:「未知生,焉知死?」在孔子看來,人在活著的時候只需要考慮好好的生存就行了,畢竟死與活著的人並無關係。他認為當人活著的時候,死亡並不存在,而當死亡來臨時,生命亦不存在。也就是說人在活著的時候,是不會體驗到死亡的滋味的,那不是生命中的事件。這應當算是一種積極樂觀的生命態度了,提倡的是珍惜此生,熱愛生命,肯定當下的生活。

其實,人的一生,生死是相伴而行的。生與死始終是生命中對立平行的兩條線,對生的態度影響著對死的態度,而對死的認識也影響著對生的認識。如果既能熱愛生命,而又看參透死亡,那樣的人生才會是真正有意義的人生。正如道家所說的「生若可樂,樂在盡人事,死亦可樂,樂在安息歸大化」,這種「了生死」,「齊萬物」思想在莊子那裡得到了極大的發揮。

莊子的一生,不敬畏死,但也沒有隨便的活,他的一生是那樣的可貴。而且從本質上來說,他超越了死亡,也忘卻了生命,因而他的精神是那樣的愉快。當他的妻子死了的時候,莊子失去了相依為命的伴侶,但是他拋開了塵情,讓內心的悲痛化為對生死的達觀和對世俗禮制的蔑視,鼓盆而歌,歌曰:「生死本有命,氣形變化中。天地如巨室,歌哭作大通。」後來,惠施死了。莊子又失去了平生最好的朋友和最大的學術對手,他又以文章來代表自己的悲傷,在寫《天下》篇的時候,傷心往事,長想惠施,不知不覺為他寫了五百餘言,作為最好的紀念。

之後梓慶死了,莊子也只是大哭三聲。再後來,莊子覺得自己真的要與造物者相游了,他心情平靜接受了生命大限的到來,並勸他的門人不要傷心。當弟子們提出想厚葬老師時,莊子倒覺得有些難過了:弟子們在這關鍵時刻並沒有勘破生死關。於是他說:「我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陪葬的)美玉,以星辰為珍珠,天地用萬物來為我送行,我的葬物還不齊備嗎?」弟子們不覺垂淚,說:「我們怕烏鴉和老鷹吃您的遺體。」莊子笑道:「天上有烏鴉和老鷹來吃,地上也有螻蟻來吃啊,要是奪了前者的食物給後者享用,不是太偏頗了嗎?」莊子終於悠然而去,很有詩意。當他在擁有生命的時候,並沒有覺得多麼可喜,而在死亡來臨的時候,也沒有覺得多麼可怕。這就是一個真正了脫生死的人,對生死的態度:從來是不刻意的,不追問自己從哪裡來,也不擔憂自己往哪裡去,因為生和死只不過是一個形態的變化。

佛教說一切無常,因無常故,世界有成住壞空,自然有寒暑冷熱,人類有生老病死,山河大地及一切自然現象都有變壞的一天。佛經云:「須彌雖高廣,終歸於消滅;大海雖淵曠,時至還枯竭;日月雖明朗,不久則西沒;大地雖堅固,能負荷一切;劫盡業火燃,亦復歸無常。」這說明佛陀所看到的生命是無常變滅,無窮無盡的,如同江河之水滾滾不斷,是剎那不停的變化著。舊的滅去,新的又來。如果我們了知人生與萬有諸法互相為緣,互相生成,對於生死就不覺得可怕了,好像世俗的搬家一樣,只不過換了一個軀殼而已。

在《佛說五無返復經》中有一個《愛子死蛇》的故事,常被用以體現佛教對生死的某些觀點:

有一個修士,到舍衛國訪道,見到一條蛇咬死了一老農的兒子,老農依然耕地,不為所動,而且叫修士入城傳話給家人說只需要送一人的飯就可以了。那修士見了老農兒子的母親,告訴她兒子已死,但那母親一點也不悲傷,修士很不解,於是那母親譬解道:「兒子如過客,暫時來相見,來時固不拒,去時亦無戀,來去兩無心,此中有時限,悲哀何大癡,敢為客進諫。」修士知兒母也無回轉心,便轉身告訴死者的姊道:「你的胞弟已經不幸死了。為何不涕哭?」

姊向修士進喻言道:「兄弟與姊妹,投生在一家,譬如彼樵漢,入山伐木柴,暫用繩束縛,安置在水涯,風勁吹繩斷,隨流逐落花,彼此難相顧,何用空悲嗟。」修士知其姊也無回轉心,更對死者的新婚婦說道:「卿夫已死,卿頭上的一方青天崩卻了,為何不悲啼?」婦對修士某也設譬道:「我等夫與婦,會集僅須臾,緣熟暫作合,緣盡便相離,譬彼林中鳥,晚來共枝棲,向明分路去,南北各高飛,壽緣有定限,去矣復何疑?」修士知其婦也無回轉心,更對他家的老奴說道:「你的小主人沒造化死了,你為何不痛哭?」老奴也曉喻修士道:「主人如大牛,家奴如小犢,奴從主入食,如犢依牛活。大牛遭難時,小犢苦無策,人壽本無常,悲苦有何益?」

修士一腔熱血,聽得這許多冷言冷語,頓感大失所望。之後修士見到佛陀,要佛陀的金口對五個人逆倫背理來個判決。但是佛陀卻讚美這五個人,說他們深明大道、能樂天知命,曉得諸行無常。並說:「不論富貴貧賤智愚賢不肖,都有這蛻化的一天,斷斷乎非憂愁悲痛所能挽回。況且死了死了,並非真了。無量劫來流轉生死,軀殼拋棄,神靈常住,忽死忽生,捨身入身。出入六道,如車轉輪;脫胎換骨,無有休息;背死向生,不出七七。餘福餘殃,自藝自食;業重眾生,沉淪長劫;修十善業,致人天福;享盡仍墮,無地歇足,滔滔皆是。逐妄在迷,或縛或解。盡在心機。性海不波,方得出離。如彼五人,其殆庶幾!」修士聽了佛陀的這番話語才豁然開悟。

現實生活中,困擾我們人生的最大苦惱就是生離和死別,因為我們只是塵世中的一個凡夫俗子,沒有佛陀的慧眼,能看得透生死流轉,五行輪迴,因果報應。我們認為死是一種結束,離別是一種割裂,而人生就是由這些生生死死,離離別別構成的,這讓我苦惱不已。而佛告訴我們,生死離別只不過是個輪子上一個點,而並不是凡人眼中的一根線,從這點到那點就完了。那麼就沒什麼開始和結束,這世的果可以從前世中找到因。如佛所說,那麼故事中的死者幾個親人無疑是具有慧根之人。蒙田說過:「學習哲學,就是學習如何去死。」

佛教「十二因緣」的教理,是對生命現象、生死流轉的系統解釋,同時也是為了說明「生死一如」——生就會有死,死亦會再生,生就是死,死就是生。

佛教非常正視生死問題,學佛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了生脫死,如何把握今生,不再受生死輪迴,向來是佛門修行的課題。佛法所提供給眾生的「解脫之道」,主旨在使人們有一合理的安排。正如黃檗禪師云:「豫先若不打徹,臘月三十日到來,管取你腳忙手亂。」

所以禪宗立足於當下的解脫,趨向於對這個「十二因緣」的當下超越。在禪宗的公案中,有許多是直接面對生死問題的。下面我們來看幾則公案:

唐代禪師漸源仲興,耒悟時是道吾宗智禪師的侍者。一日隨道吾去居士家弔慰,漸源撫棺材曰:「生邪、死邪?」道吾曰:「生也不道,死也不道。」漸源曰:「為什麼不道?」道吾曰:「不道,不道。」歸至中路,漸源曰:「和尚今日須與某甲道,若不道,打和尚去也!」道吾曰:「打即任打,道即不道。」漸源便打。道吾歸寺院曰:

「汝宜離此去,恐知事得知不便。」漸源便禮辭,隱於村院。經三年後,一日忽聞童子念《觀音經》至「應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現比丘身而為說法」,忽然大悟,遂焚香遙禮曰:「信知先師遺言終不虛發。自是我不會,卻怨先師。」

若言生,是誰生?生從何處來?若言死,是誰死?死往何處去?實無有生死可言,因而道吾說「生也不道,死也不道」,讓漸源自己發疑去悟。只有切實自悟無生,才能真了生死。道吾之「不道」,恰是極妙之「道」。漸源因經文啟示而大悟,方明道吾「生也不道,死也不道」之遺言「終不虛發」。若問生死假相歸於何處?證悟無生,妙「無生」處即是歸處。無生,即生也不道死也不道;無生,並非抽像的道理、觀念;無生,是最妙的真實的「存在」;無生,方能現種種身;無生,亦即所現種種身。

《五燈會元》卷六中有則「問殺首座」的公案:

九峰道虔禪師。嘗為百霜侍者,洎霜歸寂;眾請首座繼住持。師白眾曰:」須明得先師意,始可。「座曰:」先師有什麼意?「師曰:」先師道:休去,歇去,冷啾啾地去,一條白練去,古廟香爐去,念萬年去。其餘則無。「問:」如何是一條白練去?」座曰:「這個只是明一色邊事。」師曰:「元來未會先師意在。」座曰:「你不肯我,那但裝香來,香煙斷處,若去不得,即不會先師意。」遂焚香,香煙未斷,座已脫去。師曰:「生脫立亡即不無,先師意,末夢見在。」這個首座和尚,能在一柱香的時間內說走就走,「坐脫立亡」,說明他的修行已達到了對於生命自由來去的火候了。雖然九峰道虔禪師對此不稱道,但是首座和尚用生命作為答卷的公案,卻說明禪者對真理的追求,已經到達視死如歸的境界了。

下面再看一則公案:

法慶禪師的侍者因讀了《洞山錄》這本禪書以後,感慨地說:「古人在生死中,那麼任性自在,實在好奇怪!」之後法慶禪師又道:「我坐化時,你可用話喚醒我,如果叫得回來,就是生死自在之士。」侍者看看禪師,禪師作yu yan頌云:今年五月初五,四大將離本主;白骨當風揚卻,免佔檀那地土。

時光迅速,到了五月初五,禪師就將所有的衣物交給侍者供僧結緣,剛聽到初夜的鐘聲,就趺坐圓寂,脈搏停止,呼吸全無。

侍者記得當時的談話,就喚道:「禪師!禪師!」

許久,法慶睜開眼睛,問道:「做什麼?」

「禪師為什麼不將衣帽鞋襪穿好而去?」「當初來時,我根本就不曾帶什麼呀!」

侍者一定要將衣服給法慶禪師穿上。法慶禪師穿上衣服,寫了一個偈頌交給弟子後,又奄然而化了。所以說修行的人,對於「死」是胸有成竹,無憂無懼的。而禪者雖有生死,卻在生死中得大自在。

雲岩禪師病重的時候,道吾問他:「如果離開了這個臭皮囊,我們會在什麼地方相見呢廣雲岩說:「不生不滅處相見。」道吾說:「你怎麼不說不生不滅處,也不求相見呢。」

當我們對於「現在」也放下而不執著於境的時候,還有什麼對生死的疑惑呢?這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只有自己才可以解決。

洞山禪師面對生死下了不少轉語,而當他直接面對死亡時,情景又如何呢?

師(洞山)不安,令沙彌傳語云居(道膺),乃囑日;「他或問和尚安樂否,但道雲岩路次相絕也(準備與早去世的雲岩禪師會面了)汝下此語須遠立,恐他打汝。」(知子莫如父)沙彌領旨去,傳語聲未絕,早被雲居打一棒,沙彌無語。師將圓寂,謂眾曰:「吾有閑名在世,誰為吾除得?」眾皆無對,時沙彌出日:「請和尚法號」(有眼不識泰山,則非泰山)師曰:「吾閑名已謝。」(清掃乾淨)

僧問:「和尚違和,還有不病者也無?」師日:「有。」曰;「不病者還看和尚否?」師日:「老僧看他有分。」日:「未審和尚如何看他?」師曰:「老僧看時,不見有病」(這個「我」,那個「我」須看得明白)師乃問僧:「離此殼漏子,向甚處與吾相見?」僧無對……乃命剃髮、澡身、披衣,聲鐘辭眾,儼然坐化(真是從容不迫)。時大眾號慟,移辱不止。師忽開目謂眾日:「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勞生惜死,哀悲何益?」覆命主事辦愚癡齋,眾猶慕戀不已,延七日,食具方備,師亦隨眾齋畢,乃曰:「僧家無事,大率臨行之際,勿須喧動。」遂歸方丈,端坐長往。

可以說,洞山禪師圓寂是極為風光的,「預知時日,安然坐化」對他而言大概早就是到家本領。洞山是自覺自由的,並非被動的、不自由的如此這般。這既是禪師們如實修煉和體證的自流露,也具有很深刻的內涵--超越了生死的界限,活就能活的自在,死也能死的安然。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憨山大師開示持咒之方法

禪人以持明(持咒)為專行,從事者三十年,心地未有發...

【佛學漫畫】禪病

輪迴中的眾生就像是生病的人,每個人都犯有執著的病,...

別把般若妙法轉為世間福報

《楞嚴經》裡面說,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就是說你這個...

不肯仗佛力了生死,怎能不反思

參禪一事,不是小根基的修行人做得到的。即使大徹大悟...

修行人一定要閉關嗎

閉關,又稱掩關,這名詞和風氣,在印度並沒有,在中國...

提前釋放出獄的比丘

想一想善導大師,在盛唐之際,最好的時候,他都有那麼...

靜藹法師示身不淨往生西方

靜藹。俗姓鄭,河南滎陽人,少年時到寺院遊玩,看到描...

龍褲國師的故事

昔日漳州有一貧苦的人在寺出家,心想修行,苦不知如何...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破妄念佛說(一名直指心要)白話淺譯

破妄念佛說(一名直指心要) 明四明鄞江沙門妙什著 法...

如果有功夫的話,哪還有個情色動

這用功,昏沉大的人,話頭不得力,是沒有用力參,沒有...

如何消除對寺院的不敬之心

問: 不敬來自些外在的因素,尤其是兩次去九華山時,...

不要只求順緣,還要求點違緣

我從小就有很多的疑問,也喜歡問。長大以後去讀書,老...

虛雲老和尚除夕普茶開示

諸位上座,今天又是臘月三十日了,大眾都認為是過年。...

濁亂惡世成就易往卻非易

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橫...

安住在無所得的心

我們再往下看什麼是生滅的相狀,什麼是不生滅的本體。...

如不念佛,每日造作獲罪無量

菩薩謂查母曰:汝何不勤勤念佛?答曰:因添兒孫,時常...

原諒別人才能解除內心壓抑

有的人即使不學佛法,也同樣堅持做人的基本原則,這就...

無異元來禪師的參禪警語

元來禪師的《參禪警語》,言簡意賅,言無虛發,對如何...

菩薩有兩種因緣會失去戒體

《業疏》云:於本藏識,成善種子,此戒體也。簡單講:...

大安法師:述而不作話念佛

記者: 我們這些眾生是迷惑顛倒、無明障重、有很多的...

學佛正確的八種發心

【然心願差別,其相乃多,若不指陳,如何趨向。今為大...

【推薦】【佛學漫畫】佛陀早把「量子」整明白了

在量子力學領域,竟然印證了穿牆術的存在,還給起了個...

天地廣闊,不要畫地自限

天地廣闊,人不能只想著自己佔有一席之地而自尋煩惱。...

精進破懈怠

懈怠一定墮落。懈怠就是人沒有自信,身體很懶,懶得不...

【佛教詞典】佛為阿支羅迦葉自他作苦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佛為阿支羅迦葉說苦非自...

【佛教詞典】主人公

禪林用語。指人人本具之佛性。無門關第十二則(大四八...

【視頻】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法藏法師唱誦)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法藏法師唱誦)

【視頻】妙境法師《佛法不光嘴講,還要發揮作用》

妙境法師《佛法不光嘴講,還要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