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什麼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財富

2019/11/0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什麼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財富

你是「月光族」嗎?你是否認為「錢只有花掉了,才是自己的」?一旦擁有了財富,你將如何使用它?什麼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財富?其實,錢財積累得越多,人的執著和妄念就會越多,如何正確使用自己的財富呢?那就得明白什麼才是真正屬於你的財富,首先福德是你的財富,其次信、戒、慚、愧、聞、捨、慧這七種財富是真正解決人生問題的財富。

有一次,一位容貌、形色絕妙的天界眾生,到祇樹給孤獨園問佛陀說:「什麼東西火燒不掉?風吹不散?即使大地全毀了,也不會流散?連專門搶奪別人財物的惡王與盜賊,也搶不走?哪種寶藏始終不會亡失?」

佛陀回答說:「福分是火燒不掉,風也吹不散,惡王與盜賊,任他搶也搶不動,即使大地全毀了,也不會流散。福分樂報寶藏,始終不會亡失。」

有一次,佛陀到喬薩羅國的首都舍衛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樹給孤獨園。一天近午時分,喬薩羅國波斯匿王來見佛陀,佛陀招呼他說:「大王!都中午了,您從哪裡忙完過來的?」

「世尊!今天舍衛城有一位名叫摩訶男的大財主去世了,他的財產沒有兒子可以繼承,我就是去接收他的財產,剛忙完過來的。世尊!您可知道他有多少財產嗎?光黃金就有八百萬,白銀更是不計其數。可是,世尊!您知道嗎?這麼富有的大財主,吃的竟是發酸的雜米粥,穿的只是三片粗麻布縫成的衣服,乘坐的是一輛老舊破車,車子的遮陽傘蓋,還是樹枝、樹葉搭成的。不曾聽說他會布施給沙門、婆羅門,也不見他幫助過貧窮、急難的人,每次吃東西時,一定關起門來,不讓那些人看到。」

「大王!這樣的人,不是堂堂正正的人,不論他多富有,充其量也只是個卑賤的窮人罷了。有財富而自己不用,也不供給家人使用,不用來體恤僕役、結交朋友,也不用來供養沙門、婆羅門,以廣植讓自己生天的福田,不做這樣正當的花用,財富也無法一直留在身邊,不是遭國王沒收,就是落入盜賊之手,或者毀於火災、洪水,再不,就是被自己不喜歡的繼承者接收。

大王!財富不作正當的分配運用,就等於是沒有用的東西一樣。就像在一個無人能到之處,有一池甘美甜淨的水,但沒有人能夠享用,最後,漸漸乾涸消盡,又有何用?

所以,大王!應當善用自己的財富,讓自己、家人、僕役、好友能夠受用而喜樂,並且布施供養沙門、婆羅門,廣植自己生天的福田,這樣,才能使財富成為有用的東西,而不致於到最後變得一場空,浪費了有用的財富。」

有一次,一位名叫郁伽的大臣來見佛陀,告訴佛陀說:「真稀有啊,大德!此地的財主彌伽羅,真是富有啊!」

「郁伽!彌伽羅長者怎麼個富有法?」

「大德!他擁有上億的黃金,白銀就更不計其數了。」

「郁伽!這些黃金、白銀,算得上完全是他實在的財富嗎?我不是說這些不是財富,但是,郁伽!你所說的這些財富,是火、水、王、賊、怨敵、繼承者所共有的啊。郁伽!只有信財、戒財、慚財、愧財、聞財、捨財、慧財等七種財富,不會與火、水、王、賊、怨敵、繼承者所共有。」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有一種積蓄,是自己能帶的去,別人奪不走

世間人都要講積蓄,那積蓄的東西大概有三種類別:有一...

【推薦】每天投五毛錢作救人基金

四十多年前,我出家時就一直在想,佛陀出生在人間是為...

慳貪的苦果

人生沒有真正的所有權,因、緣、果、報的道理要切記啊...

【推薦】把寬廣的人生釘在求財享樂的一角上

當今社會,人們認為只有豐裕的物質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

錢是一味藥

《全唐文》中收錄了一篇唐人張說的奇文《錢本草》,全...

應該用什麼態度來布施

我們再看正修。應該用什麼態度布施才能夠構成波羅蜜。...

孔雀王

過去無數劫前有一孔雀王,它擁有五百位孔雀妃子,經常...

「布施妻兒和頭目腦髓」是怎麼回事

問: 請問師父,佛經中提到的布施妻兒和頭目腦髓是怎麼...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大藏經】佛說玉耶女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生命中的貪慾苦

有一個美麗得讓人感到心酸的故事: 在物質條件極度匱...

把家庭作為修行的道場

我和先生結婚三年了,基本上都是挨著先生的媽媽住,媽...

調伏我們的心,就像馴服一頭牛

有一次,佛陀在拘睒彌城東南的瞿師羅園,告訴比丘們說...

子真牧牛

石鞏慧藏禪師隨馬祖道一禪師出家修行,一日在廚房工作...

懺悔常識問答

問: 何為懺悔。 答: 於三寶前發露已罪,痛責悔改,...

【佛學漫畫】水中月

自性時時刻刻顯現在我們的面前,無時不見、無處不見。...

老比丘得四果

過去,有一位老比丘,身體衰弱,神智愚鈍、糊塗。一天...

得悟人正宜往生淨土

【原文】 或問:某甲向修淨土,有禪者曰:但悟自佛即已...

斷除淫慾心是修道的一個重要根本

淫戒的重點是在「其心不淫」。什麼叫『其心不淫』呢?...

內心的善法比外境的物質更重要

我們一個人做事,往往在一念之間,首先你要在你內心當...

怎樣讓抑鬱症患者走出困境

問: 法師您好!弟子三十多歲的兒子由於工作及家庭矛...

清明節應該怎樣正確的祭奠祖先呢

問: 每年的清明節,我們都會祭奠我們的祖先。請問,應...

遇到冤家對頭千萬不要生氣

我們每個人都有冤家對頭,但碰到冤家對頭我們千萬不要...

身心愉悅的秘訣在於能夠放得下

一定要從現在開始,就要用佛法的般若妙慧,把我們對這...

三十七菩提分

三十七菩提分也叫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覺支等。指佛陀教...

沒有垃圾的人,只有垃圾的心

當我們眼裡看到這個是垃圾人、那個是垃圾人時,我們應...

【佛教詞典】高僧傳

Gaosengzhuan   《高僧傳》簡稱《梁傳》、《皎傳》。...

【佛教詞典】中有生時有衣無衣

【中有生時有衣無衣】 p0363 大毗婆沙論七十卷六頁云:...

【視頻】東渡傳法-鑒真大和尚傳

東渡傳法-鑒真大和尚傳

【視頻】不倒單與苦行(慧律法師)

不倒單與苦行(慧律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