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是大智精進善巧,證無言法獲妙辯才,是處非處不相違反,善調身心具諸解脫,常游三昧不捨大悲,慚愧為身智慧為首,多所饒益如大寶洲,了知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說,於真俗門洞達無礙,深明實際不住其中,善能分別而無所受,雖厭生死常護世間,週遍十方有大名稱,於真妙藏寂然宴息,雖現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諸有勉濟眾生,平等教誨志常賢善,平等憐愍心無染著,能令自他莫不清淨,成就如是無量功德——其名曰:勝思惟菩薩、法震音菩薩、妙身菩薩、法輞菩薩、辯積菩薩、持地菩薩、持世菩薩、大名稱菩薩、具諸辯菩薩、千容相菩薩、功德山菩薩、蓮華眼菩薩、蓮華面菩薩、珠髻菩薩、妙音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皆如童子色相端嚴,於此眾中而為上首。

爾時觀自在菩薩與恆河沙等紹尊位者諸菩薩俱;殊勝見菩薩與無央數天帝釋俱;虛空藏菩薩與無量菩薩及無量四天王眾俱;大勢至菩薩與無量億梵天眾俱;遍吉祥菩薩與無量婇女俱;普賢菩薩、不空見菩薩、星宿王菩薩、離疑菩薩、息諸蓋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各與無量菩薩眾俱;其中亦有無量諸佛自變其身作菩薩像;尊者舍利弗、摩訶目乾連、摩訶迦葉,如是等大阿羅漢,各與無量聲聞眾俱;那羅延等無量天眾,乃至恆沙國土日月諸天,威光照耀悉來佛所。至佛所已,彼天威光不能復現,猶如聚墨對閻浮金。婆樓那龍王、德叉迦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美音乾闥婆王、無擾濁迦樓羅王,各與無量諸眷屬俱,來入此會。十方世界如恆河沙所有菩薩,咸於本土啟請如來,與諸四眾同時到此,各持種種出過世間殊好供養,奉上於佛、諸菩薩已,即於會中坐蓮華座。

爾時勝思惟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欲請二字之義,惟願如來垂哀見許。」

佛告勝思惟菩薩言:「善男子!欲有問者隨汝意問,如來不為一眾生故出現世間,為欲利益無量眾生而出現耳!」

於是勝思惟菩薩即白佛言:「世尊!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何者一法,是諸如來現所覺了?」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如來威神之力,乃能問我如是深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善男子!有一種法菩薩應離,所謂欲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瞋怒,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愚癡,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我取。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疑惑。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憍慢。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懈怠。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惛眠。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愛著。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

「善男子!汝復問我:『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善男子!謂諸菩薩非己所安不加於物。若諸菩薩守護此法,即是能持諸佛如來一切禁戒。何以故?自愛身命不應殺生;自重資財不應偷盜;自護妻室不應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善男子!若有敬順如來語者,於此一法常當憶念。何以故?無有眾生愛樂於苦,凡有所作悉求安樂,乃至菩薩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為自他皆得樂故。善男子!以如是義我說此言,非己所安不加於物,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

「善男子!如汝所問:『何者一法,是諸如來現所覺了?』善男子!無有少法是如來覺。何以故?如來覺者無所覺故。善男子!一切法無生是如來覺;一切法無滅是如來覺;一切法離二邊是如來覺;一切法不實是如來覺。善男子!諸業自性是如來覺;一切法從因緣生是如來覺;因緣之法猶如電光是如來覺;以因緣故而有諸業是如來覺。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是如來覺。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懷子,故名為藏。若智生時反照其本,如是法性為般若波羅蜜之所攝藏,是故名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來覺。善男子!諸法實性一味解脫是如來覺,一味解脫是即名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相法是如來覺。云何一相?所謂諸法不來不去、非因非緣、不生不滅、無取無捨、不增不減。善男子!諸法自性本無所有不可為喻,非是文詞之所辯說。如是一法,是諸如來現所覺了。」

當佛說此莊嚴王離文字普光明藏法門之時,有十地菩薩所見微塵數眾生,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有如是微塵數眾生,皆發聲聞、辟支佛心;復有如是微塵數眾生,在地獄者皆得離苦生人天中;無量菩薩得入初地,無量菩薩得百千三昧;無量眾生悉蒙利益,無空過者。

爾時佛告羅睺羅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當受持。」

說是語時,會中有九十億菩薩摩訶薩,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世尊!我等誓當受持如來所說法要,於此娑婆國土最後時中,見有其人流通為說。」

爾時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經典者,我當擁護,令其志願皆得滿足。所以者何?能持此經是法器故。」

爾時世尊普觀眾會而作是言:「諸仁者!我此所說甚深方廣希有法門,非諸眾生有少善根而能聽受,能聽受者即為承事供養於我,亦為荷擔無上菩提。是人當得辯才無礙,決定生於清淨佛土;是人臨終定得親見阿彌陀佛、菩薩大眾而現在前。我今在此耆闍崛山,諸菩薩眾所共圍繞,彼臨終時亦如是見!當知是人即為已得無盡法藏;當知是人得宿命智;當知是人不墮惡道。

「善男子!我今說此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設有眾生作五逆罪,聞是經已書持、讀誦、為人解說,所有業障咸得消除,終不受於惡趣之苦,斯人即為諸佛菩薩之所護念,在在所生諸根具足,蒙佛灌頂五眼清淨。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見是人已成佛道。」

佛說此經已,勝思惟等一切菩薩,及諸聲聞、天龍八部,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上篇:無字寶篋經

下篇: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

0:00 / 0:00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旃檀居士)
隱藏音頻列表
播放音頻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禪秘要法經

禪秘要法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肇論

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

如來師子吼經

如來師子吼經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譯 如是我聞: 一...

佛說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

佛說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卷上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

佛說佛醫經

佛說佛醫經 吳天竺沙門竺律炎共支越譯 人身中本有四病...

了本生死經

了本生死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佛說是:「若比丘見緣...

【註音版】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如來師子吼經

如來師子吼經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譯 如是我聞: 一...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佛說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

佛說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卷上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

【註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註音版】永嘉大師證道歌

永嘉大師證道歌...

大方等無想經

大方等無想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大雲初分大...

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

法海經

法海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瞻波國,...

【佛教詞典】五蘊與四諦相攝

【五蘊與四諦相攝】 p0283 瑜伽五十五卷十三頁云:復次...

【佛教詞典】閻曼德迦

(明王)Yamāntaka,又曰焰曼威怒王,閻摩德迦尊,降...

梵網經菩薩戒為何如此殊勝

從教理上來看 天台祖師把佛一代時教分為四種教,叫藏、...

歷代放生詩選

一、唐 白樂天 香餌見來須閉口,大江歸去好藏身; 盤渦...

聖一老和尚《地藏經略說》

前言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各位善知識: 今日地藏經法...

「今天」是我們擁有的唯一財富

一個青年去尋找深山裡的智者,向他請教一些人生問題。...

凡是這種的夢境,都是宿世眾生在惡趣未能出離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乃...

三界無安,以苦為樂

【原文】 廁蟲之在廁也,自犬羊視之不勝其苦,而廁蟲不...

好色縱欲就是自殺,不但害己也害人

影響人壽命長短的因素很多。刀槍水火,天災人禍,這些...

把妨礙修行的事統統放下,功夫自然就現前

說一個故事你們聽,我聽虛老和尚他自己講,他在安徽黃...

彎腰拾起的尊嚴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過海到了法國,他要報...

大佛與大罄的對話

有一間大佛寺裡面,供養了一尊很大尊的銅製佛像,在大...

蕅益大師開示的三種念佛

念佛理觀與事修之應用: 一、惟念他佛──專注佛境──...

聖嚴法師《禪的入門方法》

中國禪宗的修行方法,是頓超直入的,不假次第的,不像...

【視頻】《觀音菩薩普門品》善音居士念誦

《觀音菩薩普門品》善音居士念誦

【視頻】普門頌(音樂唱誦版)

普門頌(音樂唱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