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教故事
慧律法師
大安法師
淨界法師
印光大師
夢參法師
佛經咒語
阿彌陀佛
觀音菩薩
地藏菩薩
佛法入門
佛學問答
念佛
智慧
福報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懺悔
全部文章(第28頁)
【隨機推薦】
末世眾生依淨土法門,決定可了生脫死
原文: 若欲此生親得實益,當依淨土法門,信願念佛,求生...
念佛人臨命終時,該怎樣面對病苦死亡
今天我們講的是《臨終切要》,《臨終切要》呀,就是講念佛...
發菩提心方能消宿業
今之世道,乃患難世道,雖曰念佛能滅宿業,然鬚生大慚愧,...
出家之後的事更多
我們生在這個時代來出家,你若沒有個主宰,還是會入邪道。...
【薦】
我們今生的使命是什麼
你知道我們今生的使命是什麼嗎?有兩件事,人生只有做兩件...
患難不必求鬼神
邪魔外道有一種非常蠱惑人的方法,就是他給你消災,給你免...
應時時精進,切勿懈怠放逸
經云:不為時自恣,能制漏得盡,自恣魔得便,如師子搏鹿。...
塵情淡然心,矢志西方人
清代萬緣法師。俗姓喬,湖州長興人。平日為人愚昧遲鈍。 ...
【薦】
臨命終時是我們最困難的時候
我們臨命終時是我們最困難的時候,無量劫以來乃至今生我們...
忍一切的勞苦,也要忍一切的辱
上午,慈航堂某法師等師徒六,七人,上山參拜老和尚,在參...
在公門修行,不專指誦經持咒念佛而已
原文: 所言公門修行,不專指誦經持咒念佛而已。必須盡己...
念佛的人,隨緣不動心最重要
大家來打佛七,難免一時間不適應。因為環境和生活條件,一...
任你有多大能耐,也留不住這三樣東西
《心經》裡有一句心無罣礙,意思是內心沒有任何的牽掛和負...
可憐那條被釣的魚,也別忘了慈悲釣魚的人
我是一個嗔心比較重的人,平時各種看不慣別人的不文明行為...
清福難享,感到不安就是業障發現
咱們現在是末法時期,感這十善業道的眾生要生,他都生在正...
堅持堅守和遵守,必定就有解脫的結果
不理解佛法自做自受這樣的一個原理,說來說去不是佛救我們...
貧窮布施難?在乎一念之間
昨日說《四十二章經》中的二十難,會過來,難會變易。難易...
《楞嚴經》與《法華經》的側重點有何不同
《楞嚴經》到了後面二十五圓通的時候,它偏重在空觀,從假...
平時念佛與臨終念佛的利益
【世尊,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
古人修善積德改命的故事
一、孫泰 唐朝的孫泰是山陽人,少年時代從師皇甫穎,操守...
不孝父母不敬三寶的苦報
地藏菩薩首先說到南閻浮提典型的罪報情形,不同於其他三洲...
菩薩能開娛樂場嗎?如何認識他是菩薩
菩薩利益眾生的時候有種方法,叫四攝法。 四攝呢,同事,...
寧可坐著聊天,為何不去念聖號
《地藏經》多數都講事,沒有講理,沒有講性空,不是空,在...
【薦】
正確的臨終關懷,應該要提前做
凡修淨業者,當成全人之正念,及預為眷屬,示其利害。 我...
攝受十方一切有情不思議淨土
此前六講給大家介紹了一共有九種的淨土視野,種類。若一日...
依他淨土與諸方淨土
我要告訴大家,《莫到老來方修道》系列,你一定要連續看的...
真信切願並不容易
信願這兩個字,對於我們現在的眾生來說,也不是很容易的。...
【薦】
地藏菩薩慈悲拯救父親出危險
此文的寫作,緣起於《淨土》雜誌上的一篇題為《感觀音菩薩...
為什麼這個願非常了不得
第二個願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願。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
《地藏經》是什麼樣的境界
《地藏經》的當機眾全是大菩薩示現 如果你念地藏王菩薩,...
居士披僧衣,不但沒功德反而有罪過
【原文】 圓頂方袍,則知三衣①,僧服也。發其首而僧其衣...
如果不犯這個戒,財寶則永遠沒有短缺
【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離不與取。即是施...
業海茫茫,誰為眾生擎起慈航
有人說,世上最美的微笑,是拈花一笑,那麼,世上最美的音...
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諸經如是說
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為成佛妙道,諸經如是說: 世間...
成佛的三個步驟
我們現在怎麼去成佛?分三步走: 第一步,先解決往生的問...
藥師法門的意義及修持儀軌
第一:我們為什麼要修學藥師法門 我曾給我的《藥師經》講...
一心四種淨土
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的淨土見解,是叫做一心四種淨土。所有...
寄報淨土與分身淨土
今天繼續介紹淨土部類。第一個要說的叫做寄報淨土,就是寄...
念佛放光明的道昂法師
念佛放光明 道昂法師,唐朝魏郡人。法師風神清沏,對佛法...
讀誦哪一部佛經最好
下一篇叫至誠持經。就是志誠的讀誦經典,汝問何經最好。他...
凡修行人,心要有主宰
又凡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見好境界,不生歡喜,見不好境界...
念佛能洗掉犯戒過失,是否就可以放心犯戒呢
有人認為:既然念阿彌陀佛就可以把以前所錄的犯戒的影像洗...
消業障最快最好的方法
首先無論是初學者還是久學者,我們都是業障深重的。業障深...
佛菩薩天天都在跟前,是我們不能夠理解
無著菩薩在印度的時候,修彌勒菩薩慈心觀。他在山裡坐了十...
酒戒的開遮持犯有哪些
前面的四條戒,我們叫作性罪,就是殺盜淫妄,它的本質就是...
高僧得觀音菩薩勸導,精勤修行淨土法門
慧日法師,俗姓辛,東萊人(今山東掖縣)。唐中宗時(公元...
【薦】
如何增強對淨土法門的信心
淨土法門,唯信能入。信根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珍貴的。蓮...
欲速脫輪迴之苦,莫如持名念佛
念佛求生淨土,乃一門圓攝百千法門,非舉一廢百也。但必一...
修淨業人,不以種種境界為事
修淨業人,不以種種境界為事。 修淨土法門念佛求往生的人...
念阿彌陀佛就是念十方一切諸佛
我們大家念阿彌陀佛觀想的時候,一定要想到我就是阿彌陀佛...
我們的色身從何而來
明色陰相 首先看色陰─就是一切的物質世界,包括內在的根...
破戒跟著魔的差別
假設我們用攀緣、迷惑的心,來面對五陰魔境,這個過失是非...
這個壽命不值得我們去貪戀
眾生濁,三緣和合(父緣、母緣、自己的業緣)為體,色心陋...
希望莊稼長得好,可以念地藏菩薩聖號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以諸種子植於荒田或熟田中。若勤營...
邪淫邪欲,會障你家室的平安
【 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離欲邪行。即是...
為什麼這麼用功還會生病
有病,你怎麼樣對待病?當然我們要看、要治、要吃藥。為什...
恆真淨土變現淨土
今天我們講的淨土的第三個概念,叫恆真淨土。也就是釋迦牟...
「唯心淨土」的正確含義
這個唯心淨土,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下。首先在這裡往往會有一...
遍一切處的毗盧遮那淨土
整個無邊無際的廣大宇宙中,我們怎麼樣來認知和建立根本的...
【薦】
只要能至心念佛,病沒有不痊癒的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厭乃得樂之基。宿因厚而現善濃,則...
【薦】
投足震動魔宮殿的大勢至菩薩
大勢至菩薩音譯摩訶那缽,又名得大勢、大精進、無邊光菩薩...
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問: 一位法師說本師釋迦牟尼佛沒有在任何一部經典上說念...
素食者滋養身體的方法
原文: 先後天衰弱,當以善於保養為事。若欲靠食物滋養,...
【薦】
天竺十四祖龍樹菩薩
在佛教的歷史上,大成就者數不勝數。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
天竺十二祖馬鳴菩薩
今天要講的這位祖師是西元一世紀時期的中天竺國人,人們稱...
高僧倓虛法師的故事
我們所說當代的一些高僧大德的弘化因緣,也不知道為什麼,...
這六個符號,承載了一切諸佛的功德
佛號雖然很好念,但是很多人卻不肯念,不僅是今生有罪惡疾...
承事善知識應發的二十一種心
復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識, 應發如大地心,荷負重任...
什麼是「普賢行」
壬二、普賢觀耳識 普賢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
福報太少障道,太多也障道
當我們在念想極樂世界的功德的時候,我們可以分成三塊:一...
過去造了很多惡業,怎樣消除這些恐懼
我們過去造了很多很多的惡業,想想因果不虛的,如果一件一...
把「空性」當成休息站
問: 請師父開示,為我指點迷津。比如今天一整天的塵勞,...
中國的佛塔有幾種類型
1、樓閣式塔: 在中國古塔中的歷史最悠久、體形最高大、...
菩薩終日度眾生,但不見眾生相
菩薩雖然利益眾生,看眾生受苦,終日度眾生,但不見眾生相...
這兩種若離了,你的生死就了了
在意業當中,貪慾是最重的。貪慾,欲就是愛好。愛好,愛好...
就這麼一個功德,百千萬劫不墮三途
在《佛說華聚陀羅尼經》上,佛又說了這麼一段話。佛言,若...
我們為什麼要建立正見
為什麼要建立正見?正見當然就是菩薩的智慧。 因為我們的...
禪堂法器與規矩詳解
寺院的中心為禪堂。禪堂有四大法器:鐘板、香板、散香、慧...
這個生死的怨賊你認識到嗎
要想成佛,一切求心都得歇下來,自然相應,求是苦追求,越...
念一佛名,換彼百千萬億之雜念
茲欲勉強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動歸止,止更彌動。縱粗念暫...
觀身罪重故,不敢不生淨土
經典云:犯一個突吉羅小罪,如四天王的壽命五百歲的時間墮...
【薦】
十念往生通平時也通臨終
往生的情況我們一定要注意一個基本點:不能僅僅站在凡夫的...
妙蓮老和尚傳奇
淨土法門中,有一種大精進,大勇猛,大行持,非一般人能夠...
當代高僧廣欽老和尚
出塵 廣欽老和尚生在清朝末年,從小身世坎坷,四歲的時候...
婆提唎迦比丘的快樂
長老婆提唎迦出家之後,精進用功,在夏安居三個月內成就道...
【薦】
皆是識心分別計度,心態決定你的狀態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
法華會上為何會有五千人退席
這段經文,幾乎所有的古德都是扣住兩個重點在解釋:第一個...
想要消弭災禍,應從五戒十善做起
在座諸位,我們在淪陷期間,受敵人蹂躪,水深火熱,今幸國...
憍梵波提尊者——受天供養第一
憍梵波提,此雲牛呞。宿生為牛,食已轉哨,故受此名。《彌...
【薦】
靠自力修行的道路,真是險象環生
多諸障難者,行人於禪觀中,擊發陰魔,如《楞嚴》開五十種...
【薦】
學道須具足五種正信
第一要信自己方寸中一個喜怒哀樂底主人翁,覿體與三世諸佛...
勸進行者的四種功德利益
你勸勉他人修淨土,有個前提,你必須自己有堅定不移的信心...
臨命終時,唯此十大願王不相捨離
普賢者,梵雲邲輸跋陀。據《悲華經》所載,阿彌陀佛往昔為...
如何以念佛來對治雜念
如何以念佛來對治雜念? 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把這...
居士恭敬護持三寶,定獲無上福田
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將軍武功高強可...
「上根人」看電視,「下根人」進禪堂
修行,最主要一個根本的東西就是要有信心、要有道心。信心...
奉獻的方式有很多,不是只拿錢
現在的人一提奉獻就怕。1993年我曾經遇見過。那時出去...
不因預設成見而輕信
不因預設成見而輕信:不要因某事與個人預設的觀念或理論相...
【薦】
往生這樁事情,不要等死後再請人來助念
有一些磁帶講臨終助念,當然精神很可嘉。也是有不少居士來...
一句佛號圓融四法界
一句彌陀,圓融法界。覿體全真,交羅無礙。徹悟大師 一句...
造了五逆重罪和誹謗正法,還能往生嗎
問曰,無量壽經言,願往生者,皆得往生,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道人與正常人之間如何做個平衡
問: 道人感覺像是有一個出離的部分;我們還是要成為一個...
你東想西想,定不下心來,最後毫無所得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內想。不著外想。不著...
生孩子難產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
【何以故。是產難時。有無數惡鬼。及魍魎精魅。欲食腥血。...
【薦】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漫畫版
印光大師開示: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念佛秘訣 都攝六根,...
何故臨終十念可滅一輩子罪業
十念往生,在這樣的一個修行法門當中,它確實非常奇特,難...
【薦】
用力少而收效大,淨土法門適合一切修行人
用力少而收效大,淨土法門的這個特點是適合一切人去修行的...
一切眾生皆得度脫之道
靠自力修行,我們解決不了見惑思惑的問題。沒有遇到出離之...
比丘為塔作棖因緣
過去在竺叉尸羅國有一座塔寺,波斯匿王時期,門柱被火燒燬...
不論哪部經,你都不要去執著
佛說法是對緣的、對機的,不是佛想說法。大家看每一部經,...
【薦】
虛空是從什麼地方來
這以下我們就從這個地方去追究這個虛空是從什麼地方來。征...
娑婆世界的苦,一刻也住不下去
原文: 娑婆之苦,不可一朝居。當通身放下,一心念佛。並...
想出離六道生死,先要把這三法修好
我們要想出離六道生死,得成佛道,首先要把三皈法、五戒法...
佛弟子應如何選擇才不會被誤導
問: 在科技發達的傳媒時代,佛教的雜誌五花八門,身為一...
念佛有何竅門
弟子:閉關時,在吃的方面是否要越吃越少呢? 老和尚說:...
地藏菩薩誓願宏深,常居幽冥界救拔地獄眾生
原文: 地藏菩薩,誓願宏深。雖則久已證窮法性,而復不住...
定課多少不重要,但堅持很重要
當我們能夠修忍辱,把既有的功德保持住以後,不能夠得少為...
禪宗六祖惠能生平壁畫欣賞
唐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二月初八子時,一個體重稍輕...
遇到鬼魅擾害,應至心念誦供養地藏菩薩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顛狂心亂。鬼魅所著。有能至心稱名...
女人學佛須知
念佛人想要往生淨土,首先要對治自己的煩惱習氣。佛經多處...
兩種力量會讓正法毀滅
兩種力量會讓正法消滅,會消滅正法,兩種力量: 一、惡性...
如何擺脫死亡的恐懼
我在東林寺接待一些居士,包括一些社會人士,都是來問得了...
【薦】
這麼簡易的法門,為何你卻不修
龍樹菩薩對我們一代時教的判教,判為難行道和易行道。靠自...
這四個字非常重要,念佛行人應該這樣用心
淨土法門,別無奇特,但要懇切至誠,無不蒙佛接引,帶業往...
救拔母親脫離地獄的婆羅門女
過去,久遠阿僧祇劫前,有位覺華定自在王如來,住世四百千...
【薦】
全家人往生西方,成為真正的淨土眷屬
陳性良,字錫周,是印光法師的在家弟子,與印光法師因緣甚...
為什麼看不破呢?一切都有啊
心無罣礙,就是得到的。罣礙就是苦果,假如有罣礙了就要受...
十奢王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閻浮提有個國王,名叫十奢王。國王的大王后...
【薦】
觀音菩薩在佛經中的事蹟故事
觀世音。梵語稱阿那婆婁吉低輸,現今在西方極樂世界,是一...
令心明記不忘為性
二別境五者:言念者,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
大小乘經典對提婆達多的描述為何不一樣
是故當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則身與觸,及身...
「六大根本煩惱」是眾生輪迴之根本
煩惱濁,天台宗稱之為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以貪瞋癡慢疑...
比丘的五類
在毗奈耶雜事卷一三中,比丘分為五類:經師、律師、論師、...
人生的自在,就在於去留自便
歷史上的中國禪者,僧,我特欽佩慧能;俗,則是傅翕。這傅...
如何處理爭執不下的狀況
與人相處發生問題時,可以當成是對我們智慧的一種考驗,讓...
為什麼要多念觀音地藏兩位菩薩的聖號
為什麼在我們這個世間要多念觀世音菩薩、念地藏王菩薩,什...
慈悲喜捨,我們平時可以這樣做
第一個慈心。這個慈心,先發一個減少別人的負擔,減少負擔...
弘一大師開示寫字的方法
一、 這一次所要講的,是這裡幾位學生的意思要我來講關於...
廣州具備臨終關懷的護理醫院—廣東頤年護理院
一直以來,當家裡有癌症病人或年老即將臨終長者時,都是作...
兩土世尊一個遣一個接,為我們保駕護航
善導大師在給《觀無量壽經》著疏的時候,對一個修淨土的人...
念佛愈癬疾
潘萬宗居士。吳江(江蘇)黎涇港人。中年喪子,因此發出世...
想要接觸到這個光明,就一定要念佛
阿彌陀佛是無限量、無邊際,要對治我們的心和我們凡夫的毛...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會離你而去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會漸漸離你而去。你能看見全身各部...
念到一心不亂,還會遇到惡因緣現行嗎
問: 法師曾提到說,我們今生可能是八識田中眾多的種子中...
放生牛的奇報
明朝江山人朱愷,字壽仁,性情淳厚好學。他們家裡不吃牛肉...
如何對治自己的情執貪慾
問: 請問如何對治自己對於情執的貪慾? 答: 情慾是緣...
算命說流年不利該怎麼辦
有一個居士寫信給我,就是今年是庚辰年,這個辰和戌是衝突...
行善如果求回報,心就有了罣礙
從過去佛到現在佛,諸佛關於佛教的教義,有一個概括,大家...
五陰無我,虛偽無主
這個地方講五陰無我,也就是講前面五蘊(色蘊、受蘊、想蘊...
有些人遇到障礙時,為何三寶沒有出現
佛在世的時候在舍衛國,有一個大富長者的兒子,這個兒子長...
淨土法門是一切法門歸根結頂之法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處處宣說淨土法門,處處勸勉大家...
如何對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緣違緣
問: 請問如何正確對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緣、違緣? 答:...
拔苗助長急功近利,都是有副作用的行為
佛法告訴我們的是:向佛陀學習,常隨佛學。現實需要提醒自...
阿彌陀佛普遍接引,為何那麼多人還往生不了
問: 念佛的人都想生西方,阿彌陀佛大慈大悲要普遍接引,...
不論老少美丑,心都要平等對待
從前印度的阿育王信佛非常虔誠。有一年,他要舉辦供僧法會...
修淨土者皆不妨一切世務,人何為而不修乎
原文: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覓安下處,卻出幹事,抵暮昏...
《阿彌陀經》的三部重要註疏
古往今來《佛說阿彌陀經》有諸多的註疏,這些註解裡面有三...
《無量壽經》之衣食自然
阿難,彼佛國土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淨色身、諸妙音聲、神...
關於開悟的三種錯誤觀念
一些禪修多年並有所體驗的人,可能會認為自己已經證得清淨...
心境決定你的處境
我們講說心境決定你的處境。這句話一點不假。說我現在很痛...
地藏法門裡面一個重要的內容
地藏法門裡面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要教我們(認識)業果...
不該你得的財,拿了就是災禍
諦閑老法師講過一個公案,在上海有個所謂的大善人死了,有...
人類普遍的一種的悲哀
我們一般人的生活情態,從早上睜開眼睛離開床鋪,到晚間再...
張掄的奏摺
宋代官員張掄。不清楚他的出身。官至浙西的副都總管。平日...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三祖大師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所謂至道,一是至極之道...
任職70年的香燈師:一位平凡比丘尼的覺悟之路
修行本就是貫穿在日常生活中,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是一...
容易發怒,乃福氣淺薄之人
韓忠獻公曾經說:無論遇到君子或小人,都應當誠懇對待他們...
兩座寺廟山泉乾枯,念觀音菩薩泉水突然湧出
福建莆田廣化寺有一個附屬的小寺,名叫元龜寺,地址在湄州...
臨終助念家屬須知
一、病者靜聽佛號,實為至善之事,大命未盡,可以卻病延年...
六根之相是生滅的影像,沒有真實的體性
我們再看第二段,破異。異就是彼此不同體。 若此見精,與...
正因為向外貪求,才把本來佛遺失掉
我們眾生向外貪著、妄想執著這一切事物,在這一切事物上起...
參禪之四易四難
《佛印了元禪師痛諭文》,其略曰:一念靜心,終成正覺;蛙...
如何是念佛止觀
念佛止觀就是執持南無阿彌陀佛名號。 何為止?就是遮止一...
教化第一的迦留陀夷尊者
迦留陀夷,此雲黑光,其形粗黑故。《彌陀略解圓中鈔》 這...
淨土法門的特點從法藏菩薩的時候就開始了
《無量壽經》裡法藏菩薩忽然提出了一個不一樣的思路,法藏...
寧肯老僧墮地獄,不把佛法作人情
而菩薩為利養故。應答不答。倒說經律。文字無前無後。謗三...
極樂世界為什麼不在東邊
有人問,阿彌陀佛的國土為什麼在西邊?這樣的問題回答起來...
破除的是心中的執著,而不是破除相
我講一個禪宗的公案,諸位體會一下。禪宗平常都是打坐,觀...
先以欲鉤牽,漸令入佛道
每一個佛利益眾生的善巧方便不同,成佛的道果是一樣的,每...
24小時念持地藏聖號的方法
地藏菩薩告訴我們,你念我的名號念到夜分了。次至夜分時,...
世間人都要想修福,應該怎麼修
一者施福業事,二者戒福業事,三者修福業事。 就這麼三種...
大勢至菩薩與念佛法門
大勢至,梵語摩訶那缽,此雲大勢至。《思益經》言:我投足...
姨父與鴿子的故事
姨父性格內向,沉默寡言,不喜歡跟人打交道,幾乎沒有什麼...
蓮宗助念的殊勝利益
蓮宗助念利益之殊勝,非世俗送終陋習所能比。對有緣的臨終...
要對病人隱瞞病情嗎
問: 弟子正在學醫,在醫院裡難免會說謊,對病人及家屬會...
大乘的空觀與小乘的空觀有什麼不同
這個地方,值得一提的就是這個空觀。幾乎所有的調伏煩惱都...
在「不幸」之中獲得覺悟的機會
在一個父母離異、舅舅癡傻、爺爺病痛大半生、奶奶跳樓自殺...
不知道妄想是空的,就很難改變它
《楞嚴經》就是從今開始改變我們的心態,這個時候你來生的...
古代帝王護生放生的故事
《列子說符篇》記載趙國邯鄲城民眾在正月初一貢獻斑鳩給趙...
善導大師兩種的深信
善導大師兩種深信是對於觀經,這種圓發三心的深心。深心就...
【薦】
肺癌晚期的父親念佛往生
我的父親,一位慈愛祥和、意志堅強、博學多才、倍受家人尊...
【薦】
為什麼我們經常會去做不該做的事
在整部《楞嚴經》的理論篇當中,佛陀主要是告訴我們兩個重...
假借生滅的因緣,成就不生滅的清淨功德
我們更進一步了解,其實真妄是不二的。 佛陀剛開始是把真...
修十大願王為何能往生極樂世界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
阿彌陀佛是在自心之內,還是在自心之外
問: 《阿彌陀經》有言: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
人們為什麼會懼怕死亡
人都害怕生病,害怕死亡,因此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願望。秦...
真正的布施,要達到無私奉獻
真正的布施是無私的奉獻,你如果沒有達到這個,你也是布施...
豪貴學道難,英雄到老皆歸佛
所謂豪貴學道難:意思是,富貴的人,他不關注無常,不會為...
什麼才算是真正的「大」
舉世之人大概都喜歡大,大文豪經典傳世;大丈夫氣概沖天;...
如何判斷修行有沒有進步
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上說: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
上一頁
第28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第46頁
第47頁
第48頁
第49頁
第50頁
第51頁
第52頁
第53頁
第54頁
第55頁
第56頁
第57頁
第58頁
第59頁
第60頁
第61頁
第62頁
第63頁
第64頁
第65頁
第66頁
第67頁
第68頁
第69頁
第70頁
第71頁
第72頁
第73頁
第74頁
第75頁
第76頁
第77頁
第78頁
第79頁
第80頁
第81頁
第82頁
第83頁
第84頁
第85頁
第86頁
第87頁
第88頁
第89頁
第90頁
第91頁
第92頁
第93頁
第94頁
第95頁
第96頁
第97頁
第98頁
第99頁
第100頁
第101頁
第102頁
第103頁
第104頁
第105頁
第106頁
第107頁
第108頁
第109頁
第110頁
下一頁
妙法蓮華經
觀音菩薩
定力
界詮法師
弘一大師
心靈解脫
戒殺放生
涅槃
倓虛法師
李炳南老居士
般若
離苦得樂
工作事業
大悲咒
斷除口業
佛學問答
佛弟子文庫 fodizi.tw
文庫首頁
返回頂部
全部欄目
網站郵箱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