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淨土者皆不妨一切世務,人何為而不修乎

大安法師  2019/08/2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修淨土者皆不妨一切世務,人何為而不修乎

原文: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覓安下處,卻出幹事,抵暮昏黑,則有投宿之地。先覓安下處者,修淨土之謂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來之謂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蓮華中,不落惡趣之謂也。

又如春月遠行,先須備雨具,驟雨忽至,則無淋漓狼狽之患。先備雨具者,修淨土之謂也;驟雨忽至者,大命將盡之謂也;無淋漓之患者,不至沉淪惡趣受諸苦惱之謂也。

且先覓安下處者,不害其幹事;先備雨具者,不害其行遠途。是修淨土者,皆不妨一切世務,人何為而不修乎?

王日休《龍舒淨土文》

譯文:

譬如人到大城市中,必定首先尋覓好旅館安頓好住宿,然後才出去辦事,即便到天暮昏黑時,也有投宿之地。首先覓好安頓的住所者,即是修淨土之意;天暮昏黑,好比死亡到來;有投宿之地,好比在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託生蓮華中,不再墮落到三惡道。

又比如陽春時節去遠行,首先須準備好雨具,遇到暴雨突然下起來,則不會有淋漓狼狽的憂患。先準備雨具者,即修淨土之意;暴雨忽然來到,好比大命將盡;沒有淋漓的憂患,好比不會沉淪惡道遭受諸多苦惱。況且首先尋覓安頓住所,並不妨礙辦事;首先準備雨具,並不妨礙行走遠路。

如此看來修行淨土法門,全不妨礙一切世間事務,人為何還不去修持念佛法門呢?

【按】

修淨土法門,即是安心立命。佛法與世間法。不唯不相妨礙,甚且相輔相成。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

無論做消災延壽還是薦亡的佛事,印祖別具慧眼,提倡:...

把自己帶到人生的懸崖邊

有一個人撿到一隻小鳥,就將這隻小鳥帶回家裡,給他的...

持戒布施者易生淨土

持戒者容易往生是遠離諸染故。 持戒對於我們居士來說至...

隋唐高僧善導大師

諸位,大家吉祥。我們都聽過佛門有一句話,叫做放下屠...

說著蓮邦雨淚垂,閻浮苦處實堪悲

徹悟大師曾經寫過一個偈子,這個偈子前面兩句是:說著...

佛號與菩提心之間有何關係

問: 請開示念阿彌陀佛名號與菩提心的相互關係。 大安...

如何開示妻子同生極樂世界

蓮池大師在未出家之前,他是示現一個結婚好了之人。他...

公主的髮夾

國王有七個女兒,這七位美麗的公主是國王的驕傲。她們...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大藏經】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這樣的學佛思路對不對,能真的幸福嗎?

問: 我的母親接觸佛法後,大事小事忙不停,把自己搞...

【推薦】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怎樣才能達到這個要求

問: 什麼叫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具體落實在念佛的時候...

如何理解「以攝心專注而念」

問: 如何理解徹悟大師以攝心專注而念,為下手方便一...

大安法師:一函遍復講記

第一部分 背景資料的介紹 應劫而生的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

星雲大師親述韋陀菩薩顯靈救人的奇跡

星雲大師說:我向來不喜歡講神通,但我相信神跡是有的...

南懷瑾先生談「算命」

八字就是所謂算命、這個是命根。那麼但是八字是不是准...

如何對治第六意識的粗重分別

在第六意識分別當中是否也有輕重的不同?對有些事情我...

有三障能敗戒德使信心退沒

聽講不得徒事口耳,先應諦思,佛為何事說經,我為何事...

碰到緊急關頭要記得佛號

念頭一起來就是佛號,碰到緊急關頭也是這個佛號。這個...

助父母往生西方

一個念佛行人,要把念佛的利益為有緣的眾生,尤其是父...

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心中的影像

成就相違識相智。如餓鬼、傍生及諸天、人同於一事。見...

虛雲老和尚《參禪警語》

心即是佛,佛即是覺,此一覺性,生佛平等,無有差別,...

惟賢長老:淨土教的殊勝和修法

各位師父、各位居士: 我於四月二十六日由重慶到蓬溪...

【推薦】在世間中得解脫,要按四個步驟來修行

如何在煩惱痛苦迷惑的惑業和一切的魔境中解脫,五欲六...

四祖道信禪師的念佛禪

道信禪師根據《觀無量壽經》的教誨闡述了心與佛的關係...

大乘生命緣起正見的兩個重點

復有十二支緣起,是名分別愛非愛緣起。以於善趣惡趣,...

【佛教詞典】癡聚

(術語)多種之愚癡也。楞伽經二曰:外道癡聚。...

【佛教詞典】二智(三)

二智者:   一、如理智 為佛菩薩真諦之理之智也,或...

【視頻】《金剛經》妙蓮華

《金剛經》妙蓮華

【視頻】淨界法師《八識規矩頌》

淨界法師《八識規矩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