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論哪部經,你都不要去執著

夢參老和尚  2019/09/01  大字體  護眼色

不論哪部經,你都不要去執著

佛說法是對緣的、對機的,不是佛想說法。大家看每一部經,除《阿彌陀經》之外,都有請,三請而後說。佛說法的因緣是為眾生。哪一類的眾生,給他說哪一類的法,不是一切眾生,都普遍得聞的。

這我們大家讀這個《地藏經》,大家讀《地藏經》感覺到沒有?《地藏經》上沒有一個阿羅漢,當機的也沒有,聞法的也沒有。說法的呢,配合,跟佛一唱一合說法的,全是等覺菩薩,都是我們講《華嚴經》十一地菩薩。因此那一部經論,是屬於「華嚴」系統的。只有在《地藏經》上說,佛囑託觀世音菩薩,囑託文殊師利菩薩,囑託定自在王菩薩都是,每逢都是每個菩薩跟佛一唱一合的,說的《地藏經》。那是對那一類根機,那一類根機。

而說法處所呢,不在人間,在天上。《地藏經》全部,從始至終都在天境,忉利天。說法的處所、地點、條件,說法的因緣都不同,都不同。那麼的就是隨眾生緣。佛出現於世間,是度一切眾生,是為一切眾生說法。所說的法,不要去分別說法的相,法相,不要分別它的相;應當無分別的,猶如虛空,沒有差別相。各個經,各個的處所,是眾生的分別,佛沒有分別。

佛在他的定力當中,無量定的遊戲三昧自在莊嚴住持。這樣子給眾生說的微妙法,讓眾生莫取執著,無所執著。你是個什麼根機,你能入到哪一乘。「令於三乘隨宜趣入」,你應當進入哪一乘,你就學哪一乘的法。具大甲冑的菩薩摩訶薩,那大菩薩內心清淨。內裡的胄,外披盔甲,那叫甲。甲冑說外相無障礙,內心無障礙,內外都無障礙。所以那些大菩薩摩訶薩給眾生說法的時候,一切無障礙,對機說法。

能「令諸眾生,聞此最勝甚深法已,於三乘中隨其所樂」。你心樂什麼,你就學什麼好了,隨趣一乘,三根普被。乃至於對於我們這一生,種善根的眾生,種種善根就令你成熟,成熟這個善根。

我們每位道友,自己都會體會得到。怎麼樣去體會呢?比如說你看到大乘經典,你心裡非常地欣樂,一看就能進入,進入而後不捨,不捨就是每天不斷地,乃至念那個菩薩的聖號也好,修他所說的法也好,聽他所說的話,記載的記下來也好。大家可以看,每個人都可以這樣想,看看許多的道友,各個人愛好不同,愛好不同。

咱們認為住在五台山,文殊菩薩大智慧,很好了。有人向我講,他說文殊師利菩薩好像不大慈悲。我說那誰慈悲呢?他說是還是觀音菩薩慈悲。我說那你到普陀山去,到那普陀山去吧,我們這是五台山。菩薩有分別嗎?菩薩沒分別,眾生的心,分別很大。

也有一個道友,我勸他說,你念念《地藏經》吧。我才不下地獄呢。他怎麼理解的,他說要念了《地藏經》是下地獄的,他說我才不下地獄,他就說我不念《地藏經》。一切眾生,個人的體會不一樣的。所以佛所說的法,隨眾生心。

佛說的《華嚴經》,咱們看見是究竟的佛果德不思議。但也有人把它看成是什麼呢?他說佛教的《華嚴經》,這部小說真好。他看成是小說。不是一般的人,北大教授胡適之,後來到台灣去,他就說《華嚴經》簡直是最好一部小說。他把它當成小說,當成神話,當成故事來看。也好啊,也種種善根。

「隨於一乘,極善安住」。就是隨緣吧。能入大乘的,就住大乘法上。你想了生死的,那你就先知苦斷集,你也得別造惡。知苦斷集,就是把世間的惡因緣,都把它斷了。知道這些都是苦的,沒有一個甜的。這苦是你招感來的,你先不招感了,這個就斷了。現滅、寂滅的道理。去修道,修道證到寂滅理。

也有些人,他一入佛法之門之後,他說這法子太好了,光我一個人得到不行,我讓大家都得到。起碼讓我六親眷屬,再縮短了,讓我父母,讓他們也都入道。他的想法,一聞到法,他想到不是自己,想到一切眾生。所以隨遇哪一乘,能都把他運載到安住,到極善的地方去,都把他運轉。

「終不令其於生死中,增長種種惡不善法,令於涅槃堅固不退」。這一段經文告訴我們,千萬莫要執著,一切都不著,於一切法都不要執著。給眾生說的不執著法,就看破了,假的,空的。過去我們說假、大、空。假的,空的,但是很大。什麼大呢?圓滿無缺的。

這一切法,佛所說的一切法,你應當知道,第一個是世間因果,一個出世間的因果,一個是善惡的因果。你對哪一類機的,應該說個善惡因果,或者是給他說個世間的因果相,乃至出世間的因果相。但是最後告訴他,虛空裡頭沒有一切相。說佛所說的法,一切相的本身,不存在的。這進入大乘,這進入究竟。

因為如來以無量的定力,遊戲莊嚴,利益眾生,住持佛法,利益眾生。那這個無量莊嚴住持什麼呢?就是這些法。凡是我們所聞到的法,都是佛所住持的法。

佛告訴我們,在一切經裡頭,不論哪部經,你都不要執著。求經上所說的解脫,不要給自己找麻煩。我說這是什麼道理?學一部經,執著一部經,學得越多,束縛越多。不但沒解脫,還增加了一個束縛。跟佛的教授給我們的恰恰相違背。佛教我們無縛、無著、解脫、自在,而我們是增加煩惱。學什麼,煩惱什麼,增加煩惱。佛教我們說是斷煩惱,證菩提。我們是增加煩惱,趣向於三道,這三道就是三惡道,增加煩惱。

這個道理很深的,很深的了。所以個人的悟得、認識不同,認識不同呢,他所有的看法就不同。像那個宋朝的張無盡居士,他說了,斷除煩惱增重病,趣向真如也是邪。他說,假使你有意去斷煩惱,有意地想證真如,錯了。煩惱不但斷不了,真如你也達不到。應該怎麼樣呢?無作、無著、無縛、解脫、自在。

夢參老和尚《地藏十輪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夢參老和尚文章列表

什麼才算是真正的「大」

舉世之人大概都喜歡大,大文豪經典傳世;大丈夫氣概沖...

粗布衣換高貴衣服

過去有一位窮人,為人工作,得到一件粗布衣。有人看見...

顛倒的人生

世尊涅槃轉眼兩千五百多年了,世尊在經典中所懸記的末...

愚癡無知,實在苦惱

以前在印度有一間古寺,寺裡住了一百多位修行者。鄰近...

許多人學佛很多年,連正知正見都搞不清楚

現在信佛的人這麼多,出家人也不少。但是真正修持正道...

笨有笨的辦法,就這樣去堅持

我們現在念佛,從哪兒開始念?一定要從當下的這一念心...

觀音聖號能解眾生三毒

【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

生活在別人的口中,這樣的人多沒智慧

我們學《地藏經》就知道,佛菩薩都是在利益眾生,而凡...

夢參老和尚自述

我從小就不服管,有叛逆性格,十三歲時小學沒畢業,由...

貪瞋癡放不下,八苦離不開的

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於眾生的事不作,不利於眾生的...

不至心念聖號,是不是就沒有功德

地藏菩薩是普遍加持的,但是在這個地球上的六十多億人...

為什麼這麼用功還會生病

有病,你怎麼樣對待病?當然我們要看、要治、要吃藥。...

【推薦】淨業行人今世修行的唯一目標

我們信解、領納這個理念,自然就能建立一個矢志不移的...

精進以持戒為第一

百丈禪師的從林二十法則中說:從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

追求它是傷痕累累;逃避它卻也非常可惜

佛陀真正的智慧,叫作安住心性、歷事煉心。就是說人生...

宣化上人:念地藏菩薩聖號

念地藏菩薩的名號,要清清楚楚地念,叫地藏菩薩知道我...

度眾生苦,一切要從利他的角度出發

我們的一切遭遇都是自己過去業報所感,要追求幸福,不...

點燃我們的心燈

心要像明月一樣,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樣,雲開見...

佛陀為何把成佛之道分成兩階段

佛陀來到人世間以後,他看到了兩件事情:第一個,就是...

貧窮困苦種種逼迫,你該怎麼辦

【復次。若未來世諸眾生等。雖不為求禪定。智慧出要之...

戒律中為何反對飲酒

佛教是反對飲酒的,無論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

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佛說阿彌陀經》 為...

【佛教詞典】於惠施中不自策勵

【於惠施中不自策勵】 p0750   無性釋八卷五頁云:若...

【佛教詞典】三事衲

(衣服)又曰三事衣。言五條七條九條之三衣也。禪林之...

【視頻】聖嚴法師《用慚愧心看自我》

聖嚴法師《用慚愧心看自我》

【視頻】佛說雨寶陀羅尼經(寺院唱誦)

佛說雨寶陀羅尼經(寺院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