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勢至菩薩與念佛法門

本幻法師  2019/08/1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勢至菩薩與念佛法門

大勢至,梵語摩訶那缽,此雲大勢至。《思益經》言:「我投足之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故名得大勢。」《觀無量壽佛經》云:「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當地動處,有五百億寶華;一一寶華,莊嚴高顯,如極樂世界。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大勢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在西方三聖中,阿彌陀佛是教主,大勢至菩薩與觀世音菩薩皆有攝護念佛行人的願力,在臨終時隨佛來迎行者往生極樂世界。對於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普通百姓幾乎是人人皆知。但大勢至菩薩的知名度並不高,這和專門介紹大勢至菩薩的經典不多恐怕有直接關係。大勢至菩薩所開示的念佛之法,對後世的淨宗行人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淨土聖賢錄》中說到:「夫大勢至菩薩,以念佛入道,乃至修菩薩行,化度眾生,皆不離此法門。修淨土者,當知傚法焉。」由此,亦可見大勢至菩薩對念佛方法的指導意義。

在佛經中,《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描繪大勢至菩薩開示念佛法門的篇章。按古大德的判教,《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可以分為三部分,即第一部分敘禮白儀,第二部分為正陳所證,第三部分為結答圓通。在第二部分正陳所證中,大勢至菩薩詳細開示了念佛之法。

在經文中,大勢至菩薩首先回憶:「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大勢至菩薩於往昔劫中,遇到十二如來,這十二尊佛相繼在一劫中出世。最後一尊佛,名號為超日月光佛。這十二尊佛都以念佛法門教示大勢至菩薩。所謂的 「念佛三昧」,如果按靜權大師的說法,念佛達到一心不亂就是「念佛三昧」。

誠如大師所講:「又念佛亦有四種分別:一、持名念佛,二、觀像念佛,三、觀想念佛,四、實相念佛。此四種念佛,皆名念佛三昧;因下手雖異,得果全同,故同名念佛三昧。又念佛三昧,為一切三昧中王,而能統攝一切三昧。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即成念佛三昧;因一心不亂之義,即正定、正受故。我們念佛,妄想紛飛,不能一心不亂;若依勢至菩薩開導念佛法門,即得深入念佛圓通,定心修持,最易成就一心不亂之念佛三昧。」

在四種念佛方法中,清朝續法大師認為,末法時期,人的根機陋劣,應當要持名念佛,而不是修前三種念佛之法。持名念佛相比前面三種念佛方法,是徑中之徑。大師在《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言:「雖念佛三昧,古稱徑路。而持名一法,逕而又徑。何者?觀像,則像去還無,因成間斷。觀想,則心粗境細,妙觀難成。

實相,則眾生障重,解悟者希。至於無盡,則境界深廣,從何領荷。唯此持名,最為簡捷。但能繼念,便得往生。如驥驟(餘門念佛也)雖超群馬(餘門修行也),未及龍飛(持名念佛也)。鶴沖(餘門念佛也)已過凡禽(餘門修行也),爭如鵬舉(持名念佛也)。

故龍樹毗婆沙論雲,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譬如跛人,陸道步行則苦,一日不過數里。水路乘船則樂,須臾便過千里。易行疾至,應當念佛,稱其名號,本願如是。」由此,亦可知大勢至菩薩所開示的念佛之法,依然是持名念佛。

近代有人提出,《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講的念佛之法是在四種念佛方法之外的,這種講法顯然不符合經文本義。

關於如何念佛,經中先用了兩處比喻。經文言:「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經文的譬喻,是借近明遠、假淺入深,令讀經之人易於領會。譬如甲乙二人,甲專門想念乙,但乙不想念甲,如同忘記了甲一樣。這樣的兩人,雖然遇到,甚至對面相見,卻如同未逢未見。今就專忘方面而言,二人雖逢等於未逢,雖見等於未見。若是二人相憶,二憶念深,那相見就不難了,這是從互憶方面言。是故乙憶念甲,如同甲憶念乙一樣,這樣的二人,必定如影隨形,不會分離。不但今生不會分離,乃至生生世世亦不會分離。因為彼此念念相憶,心心相合,自然生生世世,不相捨離。所說一專為憶的人,即喻佛憶念眾生。一人專忘,即喻一切迷惑的眾生,心不向佛。

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不欠絲毫。若肯真實念佛求生西方,未來皆可成佛。但因眾生迷惑顛倒,捨佛逃逸,誤入娑婆濁惡苦海,生生世世受盡各種苦惱,直至於今。阿彌陀佛與此娑婆眾生特別有緣,所以憐念的心也就更加深切,念念想度化眾生,接引眾生出離苦海、往生樂邦。可惜眾生大都無心向佛,辜負佛恩。沒有聽聞佛法與不信佛的人,固然不必說。就是已聞法信佛者,也有許多人並非真信。

雖然念佛,不是真念,與此專忘的人相比也沒有太大差別。所以佛雖念念不忘眾生,奈何眾生無心向佛,雖與佛逢,等於不逢;雖則見佛,亦如未見。所以念佛人多,生西方的卻少。如同浪子在外習慣飄流,不想回家,自然終不能回。而終不能回的原因,全是由於專忘。

如果眾生真能心心向佛,如同久客思鄉,一心想要回家去,往生西方決定不難。這正合經文所說「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不但今生與佛相近,生生世世,決定不相分離。

後面的比喻是母子喻,則更顯親切。經云:「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母子骨肉相連,關係更密。

正如續法大師所說的:「世間慈念最切者,莫如母親。子若悖逆,忘恩負義。母念或衰,心生悔恨。佛念眾生,更過於母。逆惡重者,佛念愈深。乃至入於阿鼻地獄,代此眾生,受無量苦。又母念子,慈止一世。佛念眾生,慈心無盡。世世相隨,無有退轉。

故云佛念眾生,如母憶子也。若子逃逝者,喻眾生不念佛,而墮惡道苦也。雖憶何為者,喻如來單憶無益也。子若下,後喻雙憶不離。初二句,即上相憶念深。末二句,即上生生不異。謂六道眾生,慕念如來。猶如如來,憐念眾生者。然方得感應道交,生佛不二也。」

父母之愛,只止一世。而佛對我們的憐愛,卻是生生世世不相捨離。可惜眾生迷惑顛倒、違負佛恩,逃逝於生死海中,輪轉六道受苦無窮。我們現今幸得人身,得聞佛法,更有幸聽聞求生極樂世界的念佛法門。更要如子憶母,念念求見,心心不忘。從今以後,將阿彌陀佛作大慈悲父想;將觀音、勢至及清淨海眾諸大菩薩,作極樂蓮友想;將極樂國土,作安樂故鄉想;將真信切願持佛名號,作預備資糧想;將臨命終時,作歸家日期想。

是故經文言:「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由「眾生心」三字,可以看出念佛重在心念,不是只限於口念。念佛,是指心裡真有佛、真想佛。而憶佛、念佛這兩者之間,祖師認為是有區別的。

在《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中言:「眾生心者,揀口念而心不念也。憶,記持不忘也。念,係緣在懷也。又初時偶然勉強記憶,曰憶。後時長久熟脫緣念,曰念。又憶是暫念,一憶之謂。念是數憶,常念之謂。若事憶念,則專心注意、毫無雜緣。若理憶念,則唯妙覺明,圓照法界。」

大家果能這樣重視念佛,時時憶念在心,那決定可以見佛;或現在見,或當來見。所謂現在見,或在夢中、或在定中,或見真佛,或見佛像。如淨土宗初祖廬山遠公大師,曾於定中三度見佛。又淨土宗三祖和淨土宗四祖修十六妙觀,常於定中見佛,聞佛說法。

又天台宗智者大師,修法華三昧,一日定中,忽然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以上都是現在見佛,所見的也是真佛。古時候見佛的情況挺多,今人能見佛的不多,縱然見佛,大多數情況下見的是佛的肖像,這是因為現在人的功行遠不及古人。

至於當來見佛,是指念佛行人信願念佛,臨命終時,見佛來迎,往生淨土。

最後,大勢至菩薩結答圓通說:「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是淨土宗行人常講的念佛要點。關於這一內容,近代淨土宗祖師印光大師有獨到的見解。大師言:「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

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猶湧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耳。印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

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盡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

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捨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見《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一·復高邵麟居士書四》)

詳閱印祖開示,則何為「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更加明瞭矣。人說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的化身,蓋不是虛語。

印祖言:「楞嚴五卷末,大勢至菩薩章,乃淨宗最上開示。只此一章,便可與淨土四經參而為五。」(見《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一·復永嘉某居士書四》)淨宗最上開示,這六個字足以看出《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對修學淨土法門的重要性。是故,淨宗行人於此章節不可不細加研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聞佛名號即得大利益

【凡夫眾生身口意三業以造罪,輪轉三界,無有窮已。是...

念佛的最大障礙是什麼

我們念佛的最大障礙,是把它想得太難了,好像生極樂世...

凡夫靠自力修行,在生死關頭最難得力

我們再看一段:丁三的臨終加持。這個地方講到淨土宗的...

臨終開示的技巧

還有一件事要提醒大家的:我們常常會勸臨終人萬緣放下...

淨土行人要通達淨土的教理

一、印光大師勸人要通達淨土教理(除了老年人最好一心念...

信忍、悟忍、喜忍

只要仰信佛的知見,把它轉為自己的知見,我們也就大悟...

極樂淨土,人人不再設防的世界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之第三十九願:受樂同於漏盡願 第三...

詩人白居易的一生佛緣,暮年潛修淨業

白居易是唐代繼杜甫之後最偉大的詩人,也是一位極虔誠...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推薦】誘人的菜名背後 都有一個殘忍的故事

有一種花鱸魚,耐熱最久。湯鍋裡面正在加熱的時候,它...

人生一百種病

以佛法來講,一切人生理上的病,多半是由心理而來,所...

業力的成就要有五種的相貌

在《瑜伽師地論》上說,業力的成就要有五種的相貌。十...

小事不小,小中見大

前幾天,有工人師傅過來給宿舍門安裝鎖牌,一陣電光火...

惟賢長老《學佛的基本精神》

作為一個人,能夠學佛,走佛法正道,是很有價值的。你...

【推薦】怎樣把福報留住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一切都是福報的化現。福報可以化...

佛經原文查不到的就能予以否定嗎

問: 淨土宗學人常見這麼一句話,《大集經》云:末法...

休念功名唯念佛,但憂道業勿憂貧

少年頃刻老還衰,須信無常日夜催。 九十六家邪智慧,百...

越追求物質享受,心就越散漫

現在高科技,電腦,尤其是手機,可以上網。我看到許多...

羅漢托空缽

在過去久遠前,有兩兄弟。他們都是窮人。哥哥心想:生...

為什麼要恭敬尊重並不持戒的出家人

問:為什麼我們要恭敬、尊重所有的出家僧人呢?含(受...

末法時代怎樣尋找善知識

問: 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們怎麼樣去尋找自...

志公禪師勸世歌

南來北往走西東。看得浮生總是空。 天也空。地也空。...

修行是自己的事,沒有一個人可以把「道」送給你

其實修學是不能取代的。我再講一次,沒有一個人可以把...

造惡與造善之間的不同反應

有一個人當小偷,過了不久。他看上去賊頭賊眼、賊腳賊...

【推薦】這些牛都是過去在寺院住過的出家人

有人覺得:我們這裡規矩太嚴,動不動就打香板,這樣打...

【佛教詞典】四論

(名數)一中觀論Prā?yamūla-?āstra?īkā,四卷,...

【佛教詞典】眼根

【眼根】 p0997 集論一卷三頁云:何等眼根?謂四大種所...

【視頻】濟群法師《心,人生的導演》有聲書

濟群法師《心,人生的導演》有聲書

【視頻】妙境法師《頓捨貧窮的畫師》

妙境法師《頓捨貧窮的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