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任你有多大能耐,也留不住這三樣東西

一誠老和尚  2019/09/29  大字體  護眼色

任你有多大能耐,也留不住這三樣東西

《心經》裡有一句「心無罣礙」,意思是內心沒有任何的牽掛和負擔,這個境界很不容易達到。人來到這世上,總是有所追求的,有所求,心裡就一定會有所思所想,求而不得時,所思所想就容易變成執著。

一旦有了執著心,內心就有了罣礙,沒辦法獲得自在。所以說要做到心無罣礙很難,尤其在現實,人的牽掛和負擔很重,工作、家庭、生存的競爭,生活的壓力,環境的壓抑,都讓人的身心時刻處於緊張狀態,很難放鬆下來。

歸根結底,心裡的負擔重、牽掛重,是因為我們向外的攀求太多了。期求事業成功,生意興旺;希望父母、伴侶、孩子完全符合自己的喜好;夢想財富加身,越多越好;或者總想從別人那裡得到更多——整天計算著這些,當然不可能有放鬆的空間。

更何況世事又是十之八九不如意,求的東西越多,失望和痛苦也就越大,如此這般,該上哪兒去找自在?

一個人白天工作時心神不寧,吃飯味同嚼蠟,晚上睡不好覺,噩夢連連,人際上也處得很緊張,那就說明他心裡有很多的思慮,很多的慾望,這樣的人往往心眼小,看不開,不能通達,身心也難以安住。反過來,內心通達的人,遇到什麼事都不會慌張,好事也好,壞事也罷,都不會念念不忘,沒有什麼能夠真正地動搖他,束縛他。

這樣的境界就好比《心經》裡另一句話所描述的那樣:「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心裡頭沒有罣礙,所以沒有恐怖,不會用「顛倒」的觀念去看待世事人生,任何時候都活得坦然、自在。

當年四祖禪師到南京的時候,看到山上的氣與其他地方不同,就知道有高人在那裡。山中住的是一位叫懶融的禪師。他住的地方,竟然有老虎替他看門。平日他也不用自己做飯,因為有天人給他送飯。

兩個人見了面,就互相參禪,參到很晚。四祖睡覺時打鼾。懶融禪師聽到呼嚕聲,睡不著。他醒著時,發現身上有虱子,就把虱子抖到地上。天亮之後,他對四祖說:「咳,什麼祖師,一晚上打鼾,打我的閑岔。」四祖道:「打閑岔?你把虱子抖到地上,害它摔斷了腿,叫了一夜,還打我的閑岔呢!」

呼嚕響著,還聽到虱子叫,這就是功夫。四祖之所以有這種「功夫」,是因為他的修為已經精深到「心無一物」的境界。一定是人的心裡有什麼不好的東西存在,然後生活、情緒、人際才會出現問題。如果內心乾乾淨淨,不留一物,那麼任何事都不會成為你的障礙。

現在有很多人,心裡頭很怕啊,有很多的恐懼,害怕權力不能長久,金錢不能長留,生命無法永恆。其實,這些「怕」都怕得沒有道理。任有多少能耐,誰又能永遠地留住權力、金錢和生命?誰都留不住。既然無論如何也留不住,那又何必害怕失去這些東西。明知道這世間的一切都無法永恆,偏要死死攥在手心裡,不肯放手,這不是自尋苦惱麼。

可是偏有許多人被貪慾蒙蔽了心智,不能夠明瞭這個很簡單的道理,以至於時刻在恐怖和顛倒之中,活得沉重,煩惱多多。

古人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如果我們白天有很多的貪慾、追求不得實現,心裡頭累積了很多的害怕、恐懼,晚上睡覺的時候,很可能就會做噩夢。我不會解夢,但是偶爾聽人提及自己的夢境,多少也能從夢中的情形推斷出這個人當時的心境。

比如,一個人總是夢見自己身陷迷宮,怎麼也找不到出口,這很可能就代表著這個人內心的迷惘和無路可走;若有人經常夢見自己遭遇很恐怖的災難,這就意味著在他的意識裡,隱藏著很多不好的念頭,他的內心不夠淨化。

假如說,我們真的有全然的善心,用全然的善念去對待一切人事,不苛責,不抱怨,不貪求,讓心中三分田地,平平坦坦,不負人,不負己,少些計較,歡喜度日,那我們心念深處的噩夢就會消失不見,生活能少一點焦躁恐懼。

《平常心:簡約是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出家之後的事更多

我們生在這個時代來出家,你若沒有個主宰,還是會入邪...

放下、放空、放平、放心

新來的小沙彌,對什麼都好奇。秋天,禪院裡紅葉飛舞,...

七難、七不淨,四無常

1.凡人皆有七種不淨,因而對自身不必過於執著,有這樣...

聖嚴法師:身心自在

諸位台大醫院的工作人員,今天我要講的主題是「身心自...

能知天下本來無事,便是萬事如意

由於現代資訊傳播迅速,帶給人們焦慮的夢魘也相當多,...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問∶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慧律法師答∶ 看破,...

不要透支明天的煩惱

現在很多年輕人沉迷於網絡遊戲,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

讓心房中多開幾扇窗

有個男子好不容易存了足夠的錢,買了三層樓的獨棟房子。...

憨山大師:八識規矩通說

唐三藏法師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門 德清 述 八識規矩者,...

尊重對方,檢討自己

見到在一起共事的人,埋怨對方不能和自己溝通。是別人...

依止無明煩惱來修學,都不能成就聖道

我們對於因緣所生法,在《楞嚴經》講到兩種根本:一個...

去除體內濕氣的十八法

人體的病來源於身體內的濕氣 一、濕氣:萬惡之邪 現在...

心如弦直,可以入道

佛說二十難中云:得人身難,生中國難,得遇佛法難,親...

老是碰到跟你過不去的人

一般人對家親眷屬都是很親愛的嘍,沒有問題。對冤家對...

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

心之本覺曰佛,心之始覺曰念。顧本覺之在人心也,似異...

常常看人不順眼,就像生活在垃圾場

我們要訓練自己,就是要訓練我們的這顆心。從行上,我...

從痛苦中覺悟,往生的力量才能堅定

佛陀出世以後,先講生死流轉的果報。我們前面講人天乘...

藥師灌頂真言的功德

「藥師灌頂真言」是出自《藥師琉璃光本願功德經》。藥...

在家學佛男眾女眾的模範人物

在家學佛男眾的模範人物 佛法住世,全靠出家僧眾的主持...

每個人的春秋大夢

小時候,每個人都有夢想,有的人但願像小鳥一樣,能夠...

佛教對「食」的定義

生活中離不開衣食住行,其中和我們關係最密切的是食。...

炒股障礙修行

張居土學佛很精進,十幾年如一日,嚴持戒律,誦經拜懺...

【佛教詞典】觸支差別

【觸支差別】 p1450 瑜伽九卷二十頁云:眼觸云何?謂三...

【佛教詞典】攀覺

攀緣覺知之意。謂散亂之心於外境攀緣覺知。摩訶止觀卷...

【視頻】觀音聖像(上海玉佛禪寺)

觀音聖像(上海玉佛禪寺)

【視頻】《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聆志居士

《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聆志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