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往生這樁事情,不要等死後再請人來助念

大安法師  2019/09/0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往生這樁事情,不要等死後再請人來助念

有一些磁帶講臨終助念,當然精神很可嘉。也是有不少居士來提出問題,說那個助念團:他說他自己的願力要超過這個病人的業力,要成立「念佛敢死隊」,幾十人幾百人跪在那裡念阿彌陀佛,要把阿彌陀佛念過來,把這個病人接走。精神可嘉,但這是不是符合淨土的道理?這要思惟。

為什麼我們要強調這個病人自己念?為什麼《觀經》的九品往生——特別是下三品往生,都是善知識要勸這個病人、惡人念佛求往生,介紹阿彌陀佛的威神力量,介紹名號功德,介紹淨土法門的這種殊勝,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為什麼要跟他介紹這些?就是要啟發這個病人自己的信願。

這個病人自己有信願,他感通上了,他才往生。如果這個惡人、這個病人,自己沒有信願,你這個善知識自己有信願,你這個善知識說「我把阿彌陀佛請過來,把他接引去」,這就不符合淨土的道理了。

為什麼叫助念?助念是幫助的行為,幫助這個病人自己產生信、願、行的正念。不能喧賓奪主,不能:自己是一個助念的輔助行為,變成你唱主角。所以如果不是自己念,而是死了之後再請他人來念,那能不能往生就很難說,這時候他就進入中陰身階段。死亡進入中陰身階段,當然你也可以開示,也可以念佛。如果在中陰身階段他能夠生起信願,也可以往生。

但是中陰身階段,他的業力太大:他很難作主宰,他也會執著中陰身是他的一個真實的身體——漂浮狀態。有時候信願不一定能起來。他沒有信願,你再喊破喉嚨,他也往生不了。所以這裡引用經文:你死後——「身後」,請人來作功德,無論誦經、念佛、作超度,七分當中這個亡者只得到七分之一,六分屬於助念的那個人所得;但如果生前自己來念佛,誦經,他就能得千百倍的善報。

所以往生這樁事情,一定要靠自己生前信願稱名。每天十聲念佛,不要等到死了之後再請人來念。現在很多人確實就有一種投機取巧的心理。聽說哪個助念團,經過他們助念,百分之百都能往生。他就覺得:「哎呀!好辦了!我跟這個助念團搞好關係。我不念也沒有關係,他能保證我往生。」哪有這麼便宜的事啊?一定要自己感通啊!各人吃飯各人飽。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休念功名唯念佛,但憂道業勿憂貧

少年頃刻老還衰,須信無常日夜催。 九十六家邪智慧,百...

淨土法門是有相的,如何能契入中觀呢

問: 請問淨土法門執著有相,那怎樣契入中觀法門、緣起...

什麼叫臨終的正念呢

在淨土宗的往生因緣當中,有兩種的差別。 第一種叫做隨...

電視如夢 念佛醒夢

兩年前,一位師兄在學佛小組分享的時候說,她已經不看...

信願行的過程與差別

心即是佛,是禪宗的根本,無論講到哪裡都離不開,因一...

隨業往生與隨念往生

從今生的角度來看,我們今生造了很多的業,到底什麼業...

極樂世界絕不是化城

化城是《法華經》裡講,為了引誘那些根機暗鈍的眾生,...

【推薦】念佛行人病重時不能有的念想

若氣促,則只念阿彌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

【大藏經】【註音版】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大藏經】梵網經

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

念佛之人當吃長素

【原文】 念佛之人,當吃長素。如或不能,當持六齋或十...

大安法師:精進念佛後為什麼家庭和事業更不順

問: 原先不怎麼精進念佛事事順利,從今年我每天三萬...

持名念佛,殊恩中之殊也

疏文:而於其中,復出念佛一門。不論大根小根,但念佛...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事一心不為見思所亂,理一心不為二邊所亂,即修慧也。...

甘心忍受消業障,業障就會消失

若當來世佛諸弟子,已佔善惡果報得相應者,於五欲眾具...

大悲讚

娑婆爭鬥似屠場,生命如草如牛羊。 大悲能息瞋恚念,...

佛教對社會自殺行為的預防

一、前言 自殺就是自己主動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一般...

神通的本質和類別

持咒誦經,以之植福慧,消罪業,則可矣。若妄意欲求神...

聖嚴法師《建設人間淨土》

要使我們所處的世界變成淨土,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不管...

拍攝葷腥菜譜會涉及到間接殺生嗎

問: 法師您好!弟子修行淨土法門並且吃長素。一個朋...

自信原本就是一種美麗

別看它是一條黑母牛,牛奶一樣是白的。 格言 珍妮是個...

超薦父母,當發真實之心

原文: 佛法真利益,唯恭敬至誠者,能得其全。其餘則隨...

什麼是佛法當中的真富貴

問: 什麼是佛法當中的真富貴?它的含義是什麼? 惟覺...

大安法師:信得越深,念得就越切

這句名號我們要念呢,要有一些前提:第一是信願,第二...

家庭和睦之法

謙以待人,放下人我心 我以謙往,彼必以和來,大率家庭...

大安法師:轉業改命的原理和方法

【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

【佛教詞典】龍王兄弟經

梵名 Nandopananda-nāga-rāja-dhamana-sūtra。全一...

【佛教詞典】紅蓮地獄

八寒地獄之第七,因其處寒冷,皮肉裂開如紅蓮花,故名...

【視頻】地藏菩薩的故事《兩個國王》

地藏菩薩的故事《兩個國王》

【視頻】《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白話譯文

《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白話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