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地藏法門裡面一個重要的內容

明海法師  2019/08/18  大字體  護眼色

地藏法門裡面一個重要的內容

地藏法門裡面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要教我們(認識)業果。業果的教授是釋迦牟尼佛教法中最核心的。虛雲老和尚講:三藏十二部就講兩個字——因果,苦集滅道也是兩個字——因果,輪迴的因果,解脫的因果。地藏法門教我們的是做人的因果。所以《地藏經》不可不學,不學《地藏經》,做人造很多業,你不知道怎麼做。

我們看《觀眾生業緣品》,這一品要跟第五品經一起,它裡面都講了地獄中的相狀。「爾時,佛母摩耶夫人」,摩耶夫人是這個法會的當機眾,「恭敬合掌問地藏菩薩言:聖者,閻浮眾生」,閻浮,就是南瞻部洲,又叫閻浮提,「造業差別,所受報應,其事云何?地藏答言,千萬世界,乃及國土,或有地獄、或無地獄;或有女人、或無女人;或有佛法,或無佛法,乃至聲聞、辟支佛,亦復如是,非但地獄罪報一等。」

摩耶夫人特別問說,閻浮提眾生哪,他們造業,他們受的報這種規律是什麼?地藏菩薩回答說,哎呀,這個世界很複雜呀,閻浮提還有很多其他世界呢,他們情況不一樣。摩耶夫人就特別地請說,您給我講講閻浮提眾生的罪報,他們所感的惡趣。「地藏菩薩答言:聖母,唯願聽受,我粗說之。佛母白言,願聖者說。爾時地藏菩薩白聖母言」,下面就是地藏菩薩講閻浮提眾生的罪業、苦報。

下面講無間地獄,這品經著重講無間地獄,講無間地獄的因,因相,因果的因,因相。無間地獄的果報相。這品經就是講這個內容。這裡我們要講一下佛教講的造業。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所有眾生的命運,所有眾生生命的境界不是有一個造物主來主宰的,佛也不主宰我們,所有眾生的命運也不是沒有因果規律,混亂、雜亂無章的。所有眾生的命運和生命境界呀,是由他們自己身、口、意三業,造作的業所感召的。

簡單來說,每一個眾生的生命中,他是導演,大家知道演電影的導演嗎?導演就是總指揮呀,寫劇本的,指揮的。每一個眾生的生命境界中,他自己是導演,然後他自己是演員,他寫劇本,他自己演,他自己是觀眾。這就是釋迦牟尼佛開示給我們的業果規律的核心。

我們每個人是我們生命這一本戲,這一齣戲的導演、演員和觀眾,然後我們的戲一出一出的,我們這一生是一齣戲,下一生是一齣戲,再下一生是一齣戲,上一生還有一齣戲。總而言之我們在六道的境界中,從無量劫以來,無始以來到現在,一齣戲一齣戲,所有這些生命的戲劇,我們是寫劇本的人,我們是演劇本的演員,我們是看劇本的觀眾。

我們的一切是我們自己造就的,別人不能替代我們,也沒有一個主宰神主宰我們。如果有一個主宰神,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討好、賄賂他,跟他把關係搞好,讓他給我們安排一個好的狀態,那不是佛教的修行。可能有的宗教是這樣,佛教不是這樣。

在佛教裡,如果你要修行,你就改變你的身、口、意三業,這就叫修行,修正行為。修正身、口、意三業的造作,行——造作,不光是行為,還有語言、心念,造作。生命的一切不斷在造作、遷流之中,我們要修正的就是這個造作、遷流的生命之流,這就是修行。為什麼要修行?因為我們的一切是我們自己造的。

再引申一下,造作這些業的時候,有幾個重要的環節會影響到我們所受的果和報,第一個環節是我們所對的境;第二個環節是我們對這個境的認識,我們知道這個境,是人?是非人?第三個是我們的發心,我們的心念,我們供養、佈施,我們罵、誹謗、打,造這些業的時候,我們的心念——造完以後的心念,造的過程中的心念,最初發心的心念,這個決定業、果報。第四個是我們用的方法(方便),會影響我們的果報。

比如說你從美國帶一個木魚來送給我,和你從北京給我帶一個木魚送給我,都是木魚,但不一樣。北京到這兒很方便,從美國來很麻煩。你給文殊菩薩磕頭,在柏林寺文殊閣去磕,和你三步一拜到五台山,到黛螺頂的頂上去磕,不一樣,方便不一樣。你用的手段方法不一樣,這會影響果報,越費力果報越大。其實這教給我們什麼?如果我們要造善業的話,我們越費勁,遇到的障礙越大,未來我們善業的果報就越大。

為什麼我們不要怕障礙呢?因為障礙就是讓你的方便的能量級增長。由於有障礙,你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由於你付出更大的努力,你的善業的果報就會更大。當然造惡業也是一樣。有的人要去殺人,很多人勸他,他不聽,很多人阻攔他,他不聽,他克服所有障礙他的人,非要去執行,那這個業就比沒有人障礙的要重得多,乃是因為方便不一樣。再有一個環節就是做了以後的結果。

所以任何一個業都有我說的這幾個環節:對境、對境的認識、心念(包括前、中、後)、用的手段和方便、之後的結果,這些會決定我們的果報的輕重和狀態。

那麼無間地獄的因相呢?地藏菩薩在下面開示我們有五類因。首先要考量的是什麼樣的對境,如果我們造了惡業會導致我們到無間地獄裡呢?第一個因相是以父母為對境,因為父母對我們是有恩的,是恩田。第一個對境是父母,而且是殺害。

第二個對境是三寶,以佛寶為對境,就是出佛身血(身業),譭謗是口業,不敬是心(意業),以三寶為對境,有身、口、意的惡業。這是第二個因相。

第三個因相是特別的以三寶中的僧寶為對境,這裡說「侵損常住,玷污僧尼,」(玷污僧尼又叫破壞梵行)。還有在寺院內不可以淫慾,寺院這個伽藍內是不可以行淫的,或者是殺害。

第四個無間地獄的因相是以戒法為對境。釋迦牟尼佛的法中戒法是最殊勝的,因為戒法住世,三寶住世。這裡是講一類特殊的人,「若有眾生,偽作沙門,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違背戒律,種種造惡。」那麼現在這種相在這個世界已經出現了,就是有一些人明明不是和尚,但是他穿和尚的衣服去化緣,到寺院裡去接受供養,這叫賊住,像賊一樣住在僧團中的。這也是無間地獄的因相。

五個因相是常住物。常住是指像柏林禪寺這樣開放的寺院,它面向十方僧,十方僧都可以來住、來修行。寺院所有的不動產,固定資產、財物,都是十方僧辦道的資糧。如果對這個東西有損害、有偷盜的話,這個罪是依十方僧來結。

我們這個平面只有八方,加上上下就是十方。上下的僧是指聖賢僧,因為阿羅漢、菩薩可以飛,從天上、地底下來,所以是十方僧。那麼這個寺院的一切所有,其實是屬於十方僧的。誰知道今天中午吃飯的有沒有阿羅漢來啊?很有可能來啊。如果你對他們辦道的資糧有偷盜,有嚴重損害的話,那麼你這個業就得根據十方僧來結。

所以佛陀千叮嚀萬囑咐,不要「偷竊常住財物、谷米、飲食、衣服」,因為這些是十方僧辦道的資糧,「乃至一物不與取者」,不與取就是偷盜的定義。這是無間地獄的因相。

在這幾個因相中,我認為我們大家都要小心,包括我在內,其實相比較而言當住持、當班首執事更容易犯錯。為什麼我不願意當住持啊?就是害怕犯這個錯誤。因為在釋迦牟尼佛的教導裡面,你去當執事,最好是證了聖果,或者是深通戒律,這兩種情況可以去當執事,因為可以避免犯錯。

犯的錯裡面,就是這個「侵損常住」讓人心中不安,你不知道你有哪一個動作不對。當然我想無意跟有意還是不一樣的,但是它也有果報啊,未必是無間地獄的果報,但是也有果報。這是無間地獄的五種因相。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明海法師文章列表

「碎碑刻碑」的典故

碎碑刻碑的典故,是在《感應篇注》裡面談到的。 孫思邈...

孝行得善報的幾則故事

《孟子 梁惠王上》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以惡言罵詈,比丘墮為水牛

佛陀在驕薩羅國境內,帶領著比丘們,將前往勒那樹下。...

知天命就是知因果

富貴、貧賤,這種因果是跟你的善惡業力直接關聯的,這...

星雲大師《不能不信的因果》

信佛重要,還是信因果重要?我個人認為:寧可以不信佛...

命運的好壞是如何產生的

有人說:胎兒一旦離開母體,呱呱落地之時,就注定了一...

「索命」的甲魚

我只有一個堂哥,比我大不了多少,由於他父母死得早,...

往世惡業,今生病因

我們如果生病了,我們要思惟,它不是無緣無故的。生病...

【大藏經】【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如何改掉不孝頂撞父母的惡習

問: 請問師父:如何才能打開心量,改掉不孝順、頂撞父...

計較,是貧窮的開始

假設你在40多歲時失業了,你會怎麼辦? 下面我們來看...

美滿的家庭,要做到尊重與包容

家庭如果要達到和諧,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尊重對方...

盛者,衰之始;福者,禍之基

悖凶類 悖是違背、違逆的意思,悖凶指違背事物發展的自...

【推薦】拖尸人的慚愧與懺悔

本是骷髏骨,曾將誑惑人。昔時看是假,今日睹方真。省...

殺子求子

天下父母心古代的人都希望多福多壽、多子孫。子孫多即...

放生分為三品

很多人都想去祈祈福,燒燒香、拜拜佛、放放生。佛教非...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佛家有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後世果,今生...

應病與藥

人之病,有肉體之病,亦有心靈之病; 治病之藥,有物...

處世不求無難,謀事不求易成

處世不求無難。 你處在這個世間不要求沒有苦難,沒有厄...

梵行王的寶馬

在佛陀時代,一天,佛陀向弟子們說了一段本生故事──...

如何克服瞌睡的習氣

問: 我整天瞌睡多,上早課都起不來,一天到晚看到床...

淨界法師:淨土念佛與大乘教觀

我們大乘的菩薩,如何把淨土宗皈依的心跟大乘佛教裡面...

如何當好一個佛教徒醫生

近年來我與中醫師頗有緣分,先後認識十幾位中醫師,大...

峨眉山鎮山之寶通永老和尚精進念佛開示

踏實修行 精進念佛 簡單介紹: 上通下永老和尚,是當今...

紀念本煥長老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好好修行

眼裡要有大眾的影子,耳裡要有大眾的聲音,心裡要有大...

【佛教詞典】念佛免摩竭難

(傳說)五百賈客,入海采寶。值摩伽羅魚王開口,海水...

【佛教詞典】水塵

【水塵】 p0382 積七金塵,為水塵量。如踚繕那等量中說...

【視頻】淨界法師《菩薩為何要發願代眾生受苦》

淨界法師《菩薩為何要發願代眾生受苦》

【視頻】聖嚴法師《懂得惜福才有福》

聖嚴法師《懂得惜福才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