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地藏法門裡面一個重要的內容

明海法師  2019/08/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地藏法門裡面一個重要的內容

地藏法門裡面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要教我們(認識)業果。業果的教授是釋迦牟尼佛教法中最核心的。虛雲老和尚講:三藏十二部就講兩個字——因果,苦集滅道也是兩個字——因果,輪迴的因果,解脫的因果。地藏法門教我們的是做人的因果。所以《地藏經》不可不學,不學《地藏經》,做人造很多業,你不知道怎麼做。

我們看《觀眾生業緣品》,這一品要跟第五品經一起,它裡面都講了地獄中的相狀。「爾時,佛母摩耶夫人」,摩耶夫人是這個法會的當機眾,「恭敬合掌問地藏菩薩言:聖者,閻浮眾生」,閻浮,就是南瞻部洲,又叫閻浮提,「造業差別,所受報應,其事云何?地藏答言,千萬世界,乃及國土,或有地獄、或無地獄;或有女人、或無女人;或有佛法,或無佛法,乃至聲聞、辟支佛,亦復如是,非但地獄罪報一等。」

摩耶夫人特別問說,閻浮提眾生哪,他們造業,他們受的報這種規律是什麼?地藏菩薩回答說,哎呀,這個世界很複雜呀,閻浮提還有很多其他世界呢,他們情況不一樣。摩耶夫人就特別地請說,您給我講講閻浮提眾生的罪報,他們所感的惡趣。「地藏菩薩答言:聖母,唯願聽受,我粗說之。佛母白言,願聖者說。爾時地藏菩薩白聖母言」,下面就是地藏菩薩講閻浮提眾生的罪業、苦報。

下面講無間地獄,這品經著重講無間地獄,講無間地獄的因,因相,因果的因,因相。無間地獄的果報相。這品經就是講這個內容。這裡我們要講一下佛教講的造業。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所有眾生的命運,所有眾生生命的境界不是有一個造物主來主宰的,佛也不主宰我們,所有眾生的命運也不是沒有因果規律,混亂、雜亂無章的。所有眾生的命運和生命境界呀,是由他們自己身、口、意三業,造作的業所感召的。

簡單來說,每一個眾生的生命中,他是導演,大家知道演電影的導演嗎?導演就是總指揮呀,寫劇本的,指揮的。每一個眾生的生命境界中,他自己是導演,然後他自己是演員,他寫劇本,他自己演,他自己是觀眾。這就是釋迦牟尼佛開示給我們的業果規律的核心。

我們每個人是我們生命這一本戲,這一齣戲的導演、演員和觀眾,然後我們的戲一出一出的,我們這一生是一齣戲,下一生是一齣戲,再下一生是一齣戲,上一生還有一齣戲。總而言之我們在六道的境界中,從無量劫以來,無始以來到現在,一齣戲一齣戲,所有這些生命的戲劇,我們是寫劇本的人,我們是演劇本的演員,我們是看劇本的觀眾。

我們的一切是我們自己造就的,別人不能替代我們,也沒有一個主宰神主宰我們。如果有一個主宰神,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討好、賄賂他,跟他把關係搞好,讓他給我們安排一個好的狀態,那不是佛教的修行。可能有的宗教是這樣,佛教不是這樣。

在佛教裡,如果你要修行,你就改變你的身、口、意三業,這就叫修行,修正行為。修正身、口、意三業的造作,行——造作,不光是行為,還有語言、心念,造作。生命的一切不斷在造作、遷流之中,我們要修正的就是這個造作、遷流的生命之流,這就是修行。為什麼要修行?因為我們的一切是我們自己造的。

再引申一下,造作這些業的時候,有幾個重要的環節會影響到我們所受的果和報,第一個環節是我們所對的境;第二個環節是我們對這個境的認識,我們知道這個境,是人?是非人?第三個是我們的發心,我們的心念,我們供養、佈施,我們罵、誹謗、打,造這些業的時候,我們的心念——造完以後的心念,造的過程中的心念,最初發心的心念,這個決定業、果報。第四個是我們用的方法(方便),會影響我們的果報。

比如說你從美國帶一個木魚來送給我,和你從北京給我帶一個木魚送給我,都是木魚,但不一樣。北京到這兒很方便,從美國來很麻煩。你給文殊菩薩磕頭,在柏林寺文殊閣去磕,和你三步一拜到五台山,到黛螺頂的頂上去磕,不一樣,方便不一樣。你用的手段方法不一樣,這會影響果報,越費力果報越大。其實這教給我們什麼?如果我們要造善業的話,我們越費勁,遇到的障礙越大,未來我們善業的果報就越大。

為什麼我們不要怕障礙呢?因為障礙就是讓你的方便的能量級增長。由於有障礙,你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由於你付出更大的努力,你的善業的果報就會更大。當然造惡業也是一樣。有的人要去殺人,很多人勸他,他不聽,很多人阻攔他,他不聽,他克服所有障礙他的人,非要去執行,那這個業就比沒有人障礙的要重得多,乃是因為方便不一樣。再有一個環節就是做了以後的結果。

所以任何一個業都有我說的這幾個環節:對境、對境的認識、心念(包括前、中、後)、用的手段和方便、之後的結果,這些會決定我們的果報的輕重和狀態。

那麼無間地獄的因相呢?地藏菩薩在下面開示我們有五類因。首先要考量的是什麼樣的對境,如果我們造了惡業會導致我們到無間地獄裡呢?第一個因相是以父母為對境,因為父母對我們是有恩的,是恩田。第一個對境是父母,而且是殺害。

第二個對境是三寶,以佛寶為對境,就是出佛身血(身業),譭謗是口業,不敬是心(意業),以三寶為對境,有身、口、意的惡業。這是第二個因相。

第三個因相是特別的以三寶中的僧寶為對境,這裡說「侵損常住,玷污僧尼,」(玷污僧尼又叫破壞梵行)。還有在寺院內不可以淫慾,寺院這個伽藍內是不可以行淫的,或者是殺害。

第四個無間地獄的因相是以戒法為對境。釋迦牟尼佛的法中戒法是最殊勝的,因為戒法住世,三寶住世。這裡是講一類特殊的人,「若有眾生,偽作沙門,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違背戒律,種種造惡。」那麼現在這種相在這個世界已經出現了,就是有一些人明明不是和尚,但是他穿和尚的衣服去化緣,到寺院裡去接受供養,這叫賊住,像賊一樣住在僧團中的。這也是無間地獄的因相。

五個因相是常住物。常住是指像柏林禪寺這樣開放的寺院,它面向十方僧,十方僧都可以來住、來修行。寺院所有的不動產,固定資產、財物,都是十方僧辦道的資糧。如果對這個東西有損害、有偷盜的話,這個罪是依十方僧來結。

我們這個平面只有八方,加上上下就是十方。上下的僧是指聖賢僧,因為阿羅漢、菩薩可以飛,從天上、地底下來,所以是十方僧。那麼這個寺院的一切所有,其實是屬於十方僧的。誰知道今天中午吃飯的有沒有阿羅漢來啊?很有可能來啊。如果你對他們辦道的資糧有偷盜,有嚴重損害的話,那麼你這個業就得根據十方僧來結。

所以佛陀千叮嚀萬囑咐,不要「偷竊常住財物、谷米、飲食、衣服」,因為這些是十方僧辦道的資糧,「乃至一物不與取者」,不與取就是偷盜的定義。這是無間地獄的因相。

在這幾個因相中,我認為我們大家都要小心,包括我在內,其實相比較而言當住持、當班首執事更容易犯錯。為什麼我不願意當住持啊?就是害怕犯這個錯誤。因為在釋迦牟尼佛的教導裡面,你去當執事,最好是證了聖果,或者是深通戒律,這兩種情況可以去當執事,因為可以避免犯錯。

犯的錯裡面,就是這個「侵損常住」讓人心中不安,你不知道你有哪一個動作不對。當然我想無意跟有意還是不一樣的,但是它也有果報啊,未必是無間地獄的果報,但是也有果報。這是無間地獄的五種因相。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明海法師文章列表

竺摩老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話》

第一章 講述的微誠 地藏經在我國流行之盛,其情形可...

榮華富貴不是爭來的,是積德來的

中國古代傳說每年過小年的這一天,灶神要上天,而除夕...

七天報恩的故事

南無阿彌陀佛。各位吉祥。 歡迎大家來道場白華庵聽法,...

縱欲是以消耗福報為代價

當慾望的享樂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風尚時,一些在傳統道...

何故臨終十念可滅一輩子罪業

十念往生,在這樣的一個修行法門當中,它確實非常奇特...

把念的地藏聖號和《地藏經》供養十方諸佛,福德不可思議

在第十二品《見聞利益品》,不只地藏菩薩,就是觀世音...

為何說地藏菩薩早已成佛

大家經常念的《覺林菩薩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福報不是靠爭搶,而是由辛苦培植而來

有一對親兄弟從小關係很好,各自成家後也經常往來,但...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燒香是價格越高越好嗎

有同學問,燒香是價格越高越好嗎?當然不是。我們學習...

生命感悟法語系列

生命感悟之一 佛陀教我們,好好運用今生為死亡早做准...

般般不如意,正好降伏其心

會得了,一切處都是道,會不了的,就被時光境界轉,這...

遠離惡口的十種功德

諸仁者!於彼遠離惡口因緣,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

依「三法印」來學佛

我們依誰學佛?依三法印來學佛。 若有佛教徒十幾年甚至...

靜波法師:蒙山法會開示

一,蒙山法會的緣起 感恩佛陀,大家辛苦。今天是我們...

范仲淹的另類救災方式

宋神宗時期,江浙一帶髮生大饑荒,很多普通百姓流離失...

佛教勸我們不殺生的四個意義

佛教勸我們不要殺生,其意義有四種: 一、殺生害命,...

兩座寺廟山泉乾枯,念觀音菩薩泉水突然湧出

福建莆田廣化寺有一個附屬的小寺,名叫元龜寺,地址在...

地藏菩薩的威神力不可思議

地藏菩薩的威神力、神通力、智慧力都是不可思議。特別...

「五福臨門」的因是什麼

有一句話這樣說:各有因緣莫羨人。一個人得到福報,都...

彌勒菩薩與一具腐爛的狗尸

無著菩薩前往雞足山,他想面見彌勒菩薩後可以請求學佛...

業因為何會增長廣大

問: 業因為何會增長廣大? 大安法師答: 業因就是你...

良友目犍連

神通第一的目犍連,還沒有出家的時候,是一位長者子,...

這些病都來自於身見

[壞諸欲塹],這也是一個比喻。塹就是護城河啊,它很...

為什麼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

我們看丁七的普等三昧願。 這一段我們講到本尊的功德。...

【佛教詞典】中論(Madhyamika-sastra)

zhonglun   佛教論書。又稱《中觀論》或《正觀論》,...

【佛教詞典】愚癡

梵語 moha 或 mūdha。又作癡、無明。即無智無明,闇愚...

【視頻】妙境法師《迷惑假名 超越假名》

妙境法師《迷惑假名 超越假名》

【視頻】大安法師《做佛事最好念佛》

大安法師《做佛事最好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