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出家之後的事更多

體光老和尚  2019/10/03  大字體  護眼色

出家之後的事更多

我們生在這個時代來出家,你若沒有個主宰,還是會入邪道。一定要持戒,佛不是說嗎?佛法存在不存在就在於出家人持戒不持戒,到這個末法時候來了,這邪裡邪氣的人到處都有,偽裝呀!

出家之後事更多,你像這持戒坐禪在家人不幹,很早起來上殿,在家人也不幹,這都是事啊,你說什麼工廠學校人家跑香坐香啊?這就是不出家沒有事,一出家這事情還更多。

要知道,學佛法,學修行,叢林裡這一切制度就是佛法,這一切制度就是要去掉我們在社會上染的習氣毛病,你一定得接受,二時功課,一定要學,不學就不行,這還有點強制!你到這裡出家,是想了生死的,這都是了生死的方式方法,如果不用這些上殿過堂出入往返的教規來治你的話,你還是在家的習氣毛病。

這個清規戒律,你要學,你要行,輾轉地進入佛教,這是佛教度人的方式方法,也是成就初發心的一個開端。你不接受這個不行,那就辜負了祖師的道場,也辜負了你們來出家的本願。

你既然來出家,就要把你領到實際的修行道路上來,這就是叢林的責任,叢林的義務!要改變你的行動,內改外改一切改,思想念頭行動都是出家人,在內在外都是佛法,都是修行,那你才是一個真正的佛教徒。你若是不按佛教的正規前進那就不行,就是住一個人也是這個樣子,一定要這麼搞!

你們是來出家的,你不是來發財的,不是來學這雜七雜八的外道典籍雜論的,你要搞這個不行!這裡跟你們打個招呼,我若看到你看這個外道書籍,我馬上就趕你走,不准在這裡住!這是學佛法的地方,要時時刻刻在佛法上走,把你在家的觀點、思想、毛病輾轉消除,成為一個真正的佛教徒!

你受了戒,你就是一個比丘,要持戒坐禪,要認真,一時一刻也不放過,這才是個修行人哪!三個兩個在那裡說長說短,你說什麼?都是人間的習氣毛病,都是障道的事情,要處處都在道中,時時都在靜中,不要染!

出家人的目的要知道,就跟那《焰口》所說:出塵上士,飛錫高僧,清修五戒淨人,梵行比丘尼眾。本來我們出家人都是出塵上士,我們自己迴光返照,是不是出塵了呢?什麼是塵?如何能出?那就是放不下的事情能放下,丟不開的事情能丟開,不被人間這一切名利財色所約束,這才叫出塵上士,塵是塵勞妄想啊!

我們現在都在這裡過 ,不覺就是暑往寒來無常至啊!你們現在說年輕,我呀,也在那個年輕的時候過過,那就是一時一日一月一年,時光易度幻體非堅,這時光很容易就過去了,道業難成,為什麼?就是我們放不下呀!

染塵容易離塵難!叢林下這些制度,上殿、過堂、坐香、出坡,都是佛事,在這一切佛事中,能夠表示我們所做的出世法,你若以煩惱心、妄想心來接受,這出世的道場就被你變成世間法了。要常做佛事,就是在這一切行動之中,不貪不染,無愛無慾,雖然做的這一切是生滅法,生滅法也是出世法。

你看有些人根本還不懂得修行,他不願意,一說上殿,他在後邊站著,看那個樣子想念就念幾句,不想念就不念。應當發起心,這是佛事,佛事是了生死的事,那就不是俗事。敲木魚,敲鈴鼓,敲罄,敲小木魚,這都是音聲佛事,用以佔領我們煩惱心、妄想心的陣地。

應當認識上殿這是出世法,要以出世法來體會這個,你偷懶就會墮落。叢林下有這個好處,你偷懶別人看到可以警策一下,自己沒有力量,要靠大眾慈悲攝受,大眾在一起熏修出世法,要時時刻刻不忘菩提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歲月年華,不與人期

為何不能棲心道業呢? 我們有種種執著,雖修學佛法亦不...

下半場的人生需要做一些減法

天有黑白,月有圓缺,就人的健康和體力精力而言,人生...

【推薦】愛不是佔有,放手不是拋棄

古代有個很有名的關於放手的愛的公案,說有兩個婦人在...

懂得捨棄便是擁有

有些東西一旦擁有了就是負擔,擁有的越多,負擔就越重...

身外之財終捨離,所造之業如影隨

有位喜歡收藏古玩的中年居士說:以前喜歡古玩,碰到看...

阿含經故事:誰受苦樂

有一次,佛陀與眾多比丘在前往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的途...

懂得取捨更靠近成功

孟子的這段話大家都很熟悉: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

因家庭不如意而想出家可以嗎

家,其實就是道場;家,也是真正好用功的地方。可是很...

真正的人情味

我們常用人情味這三個字,卻有許多時候把人情味的意義...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在以下的經文當中,佛陀都...

自相實無,唯有遍計所執可得

自相實無,唯有遍計所執可得,是故說名遍計所執。 這個...

藥王藥上菩薩因嘗藥而開悟

第三段就正式講到他破妄顯真,看到藥的總相。看第三段...

達照法師:三種人生

第一種人生是平面的, 平得就像一張紙。這樣的人生很...

念佛號時是否還需要觀想

問: 念佛號,是否需要觀想?還是只需自念自聽? 大安...

聖嚴法師《否極泰來》

一般人只知道無常是損壞、消失、死亡等消極面的現象,...

「庵」一定是女眾所住的地方嗎

阿彌陀佛。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我在的這個地方呢...

怎樣品出年味裡的菜根香

農曆新年臨近,開始進入了中國味道的倒計時。記憶中過...

學會轉換你的生活態度

人生如夢,歲月無情,人活著其實是一種心情;窮也好,...

學會接受所有的不公平

○ 沒有人會理會你的委屈,沒有人會理會你的無奈。當...

免費吃素悄然流行 徐州首家免費餐廳開張

俗話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可是7月23日,徐州卻開了...

海鮮的飼養內幕

據媒體報導,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陳志武在北大演講時,...

想到這末世還有阿羅漢,我才不會孤獨

前些天,我領著一個小朋友參訪一座古寺,古寺歷史厚重...

【佛教詞典】功德

【功德】 p0529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頁云:功德者:謂我宣...

【佛教詞典】阿娑頗那伽三摩地

(術語)又作阿娑婆那伽三摩地。定名。數息觀也。金剛...

【視頻】怎樣才叫做活在當下(懷化蓮華寺)

怎樣才叫做活在當下(懷化蓮華寺)

【視頻】怨是病之根

怨是病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