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切眾生皆得度脫之道

大安法師  2019/09/03  大字體  護眼色

一切眾生皆得度脫之道

靠自力修行,我們解決不了見惑思惑的問題。沒有遇到出離之緣,就是沒有遇到佛力加持的強緣、增上緣。所以雖然也有點修行,但是對付不了浩浩的見惑、思惑、塵沙惑。常常退轉,常常在三惡道裡面,不能出來。所以度脫的因緣不在我們這裡,而是在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裡。

我們信受了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能夠老實念佛求生淨土,那我們度脫之道就獲得了,這一生的修行就能成就。如果沒有遇到這個法門,那就是未為得度脫者,就不能稱為得到度脫的人。靠自力修行難得度脫。

要了解這樁因緣,阿彌陀佛的大願是他因地發的,大力是他果地上的展示。這種大願、大力是針對我們這些苦難的眾生而生髮。在他果地上,垂出金色的手臂,頭頭接引,頭頭救拔。我們這些輪迴的眾生,遇到這樣的大願大力,沒有一個不能得度的,萬修萬人去,無所不度。

無論你是什麼樣的生命形態,無論你造了多大的惡業,無論你在哪一道裡面受苦,乃至於在阿鼻地獄裡面遭受劇烈的痛苦,你只要信願稱名,阿彌陀佛的大願、大力都能救拔我們出來,這就叫皆得度脫之道。

這個皆是包括九法界眾生,地獄道的眾生,地獄道最苦的是無間地獄的眾生,都能得到救度。

所以我們看十二光如來,有炎王光,非常熾盛的光明,穿透到阿鼻地獄最黑暗的深處。地獄眾生透過炎王光,能夠把他宿世的淨業種子激活,能夠厭離地獄的苦,懇求往生,從阿鼻地獄最深邃的底部,循著這個光明直接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有這樣的威神力量。那麼阿鼻地獄的眾生都能得度,更何況我們人道的眾生了。

阿彌陀佛果地上要實施他救度九法界眾生的悲願,他的報身在西方極樂世界,但是阿彌陀佛有無量無邊的應化身,在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教化度脫無央數諸天人民,以及蜎飛蠕動之類,這就是我們唱的阿彌陀佛偈頌,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阿彌陀佛的無量光裡面又能變化無量無邊的化佛,法身、報身、化身是三身一體的。他變化了這麼多的身形,隨形九法界來令眾生得以超度,得以解脫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他分身到諸天、人道、天道,我們都能理解。阿彌陀佛悲心還分身到蜎飛蠕動之類的世界裡面去。蜎飛就是飛蟲,天上微細的飛蟲。蠕動就是微細的爬的昆蟲。佛都要應化過去,這個慈悲就太廣大了!

表現出了大平等的圓頓的法義,一方面阿彌陀佛大平等地普度一切眾生,另一方面也正因為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乃至蜎飛蠕動這一類眾生佛性也沒有少一點,也跟十方諸佛,跟阿彌陀佛平等不二,由於這個平等的體性,他才能得到救度的依據。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歸心淨土的楊傑居士

楊傑,字次公,安徽無為人,自號無為子。北宋神宗元豐...

信是世間最稀缺的資源

淨土往生法門的宗旨就是信願行,我們一定要在信願行三...

古大德持誦《阿彌陀經》的感應

天樂迎空 在宋代有一位唐世良居士,他以誦《阿彌陀經》...

口說愛語可助我們攝化眾生

善護口業,不出惡言,可令我們內心保持清淨無染。口說...

如何對淨土法門生起信心

念佛法門是難信之法,生真信極難。釋尊說,我這次來娑...

能如是者,壽已盡則決定往生西方

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有一篇開示《與方聖胤居士...

游名山不願西方

【原文】 游五台者曰文殊在,游峨嵋者曰普賢在,游普陀...

阻礙解脫的十種業障

究竟是那一些業障纏繞我們解脫不了呢?歸納起來,有下...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

一輩子造罪業,為何臨終十念就能往生

那有人也許看到這個經文就問了,他一輩子造了這麼大的...

為什麼要修淨業三福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

大安法師:往生到邊地疑城

我們看到《無量壽經》裡面講邊地疑城有這麼一種情況,...

「無我」與「我慢」是什麼關係

問: 金剛經所說的,無我是什麼?無我與我慢是什麼關...

欣求極樂的兩個修觀方法

怎麼欣求極樂呢? 思惟依正莊嚴,成就內心的安樂;思惟...

聖嚴法師《瞋心與慈心》

有人說現代人的嗔心很重,所以我們的社會才會充滿了暴...

淨土法門與發菩提心

我們修淨土宗的,如果把一句阿彌陀佛名號,當做阿伽陀...

四大菩薩的坐騎及象徵意義

我國佛教中的四大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

以今生之苦海,渡涅般之舟

苦難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成就一個時代。知苦識苦,...

回歸純真的本性

晉朝時,有一位名叫毛寶的小男孩,家境十分貧困。有一...

一位20歲出家僧人的心路歷程

和大部分同齡人比我是幸運的。幸運的是自己在童年聞到...

年輕人如何權衡好念佛與學業、工作的關係

問: 作為一個年輕的佛弟子,如何權衡好念佛、學業、...

福報大的人怎麼厭離娑婆

有些人厭離娑婆有困難,為什麼他對於厭離娑婆有困難?...

文珠法師《生命壽命與慧命》

一、生命的組織 世間事物,由無而有謂之生,能令生起...

怎麼樣做好佛教徒

一、前言 我們信仰佛教,皈依三寶,皈依後怎麼去做?我...

世間之樂虛誑不實,禪定之樂永離生死

四者巧慧:籌量世間樂,禪定智慧樂,得失輕重。所以者...

【佛教詞典】二十億耳

梵名 ?ronakotīvij?a 或 ?rotravij?atikotī。譯作室...

【佛教詞典】雜行

為「正行」之對稱。謂除發願往生阿彌陀佛淨土之外,並...

【視頻】浙江溫嶺金山福慧寺

浙江溫嶺金山福慧寺

【視頻】大安法師《淨土易行》

大安法師《淨土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