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為什麼我們經常會去做不該做的事

淨界法師  2019/08/0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為什麼我們經常會去做不該做的事

在整部《楞嚴經》的理論篇當中,佛陀主要是告訴我們兩個重點,菩薩:第一個,我們云何應住?就講到這個安住的問題;第二個,是云何降伏其心?就是你平常是用什麼來調伏你的妄想心。那麼在整個學佛的過程當中,在你還沒有開始修學之前,第一件事你一定要把自己安住下來。

為什麼我們學佛要安住呢?我們看印光大師也好,善導大師也好,他訶責我們是:生死罪障凡夫。當然我們對這句話,什麼叫生死罪障凡夫,我們剛開始也不懂,就這樣讀過去。

但是等到你開始發心受戒,你站在十方諸佛面前,許下你的心願:從今開始我某某某,我要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你許下你生命的目標,你希望能夠很正確地走向大乘的光明之道,這個時候你就發覺,我們果然是生死罪障凡夫。為什麼呢?

雖然我們受了戒,但是我們這個明瞭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不該做的事還是做了,不該講的話還是照講。當然,我們剛開始的對治就是懺悔嘛,還有什麼方法?但是這樣子不斷地做、懺悔、做、又懺悔,你永遠沒辦法去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所在。

《楞嚴經》它就是很真實地去面對─我們的障礙從什麼地方來?

為什麼我們經常會去做不該做的事?為什麼我們會去說不該說的話?這問題出在哪裡?當然本經的意思,就是因為你安住妄想—— 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

當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我們的心有所住,住在那個心中的影像;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色塵有色塵的影像,音聲有音聲的影像,我們就住在這個影像上,然後就開始打妄想,然後就開始啟動我們無量無邊的生死的業力。

你看,聖人為什麼他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他不會啟動他無始的生死業力?佛陀在大乘經典說:阿羅漢證得無生,但是他無量無邊的生死業力並沒有結束,為什麼他不會啟動生死的業力呢?因為他的心跟境接觸的時候,他「無住」,所以這個業力不能得果報。

所以很多事情都是本來無一物,我們自己去惹塵埃啊!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仁者心動,然後就住在外境、就打很多妄想、就開始變成一個生死罪障凡夫,就是這樣出現的。

現在我們第一個重點:就是把心帶回家!

你一定要把你那種活在妄想的心,要回歸到你不生不滅的心,這是你學佛最重要的。你看有些人他的心啊,起起伏伏的,有時候修得很好,有時候情緒變化很大,這個人沒有真正安住嘛!

正如阿難尊者在本經講到的,他自己跟佛陀錶白:身雖出家,心不入道。我發心出家,但是我那個聖道一直進不去。佛陀說你為什麼進不去,你知道嗎?為什麼大眾修行,大家共修你也參加,那麼別人進去了聖道,你進不去呢?因為你依止生滅心。

聖道是不生不滅的!諸位要知道,你用生滅的心,你根本進不去聖道的,你在佛法當中頂多是修福報,你跟聖道就像海公說的連夢都夢不到!

依止生滅心的人,尚未夢在,就是你連作夢都夢不到,不要說平常。所以我們不調整我們的心態,我們不斷地去三寶中用功,真的是事倍功半,總是一個門外漢,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啊!

所以智者大師說,依止生滅心修學三寶謂之緣修,跟三寶結個緣,點點頭,彼此認識一下,對整個三寶當中安樂、解脫的甚深廣大的功德,你就是在門外看一看,如此而已。不是我們不夠用功,我們的心態有問題,因為我們習慣性就是打一個妄想——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可以這樣子!

修行人你不能跟著你的情緒轉,你不能跟著外境轉,你不是說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可以!

你修首楞嚴王三昧,你要改變你的心態:重點不是說我喜歡做什麼,而是我應該做什麼,要把那個我喜歡做什麼的心態,改成我應該做什麼,你就成功了!

你不要管外境怎麼變化,你該做什麼你還做什麼,天塌不下來的!所以你一定要把你的心,在外境裡面攀緣的心,慢慢地收回來,這是第一個;你一定要把心從外境攀緣執著的心,全部的把心帶回家,然後在不生滅心安住,你才可以進入到整個佛法的、大乘甚深的這個功德之道。所以我們修學佛法第一個,你要先把自己安住啊!

古人說:你上路了沒有?你找到高速公路了沒有?你還在市區打轉,你一輩子就在市區打轉。我上路了以後,雖然我這個人修行懈怠,但好歹我是正確地走在這個高速公路,到達我的目標是遲早的問題。所以一個人安住的時候,你的心是外面的風怎麼吹,該做什麼,你還做什麼,因為你心中不再被這個外相所轉,這第一個。

我們學習這個「七處破妄,十番顯見」,那麼從這當中了解到「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就是讓你安住,你是不是真實的安住了?

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初學者,我們一見面說,哦,你今天拜幾拜佛?念幾聲佛號?其實這個都是枝末。你看古代的禪師——云何應住?你心住在哪裡?這才是根本問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到此放開手來用工,處處是得力處

參禪人,在散亂心中參禪,不是妄想打工夫叉,即是工夫...

一念熏修雖然短暫,但卻是真實的力量

一念熏修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如何自欺,尚...

【推薦】顛倒凡夫如何得到臨終的正念

我們佛教的修學,相對於其他的宗教來說,算是比較多元...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覺

一位國王,為了抵禦鄰國侵擾,而訓練一批精銳的良馬,...

魔障出現的原因及對治

昨天我們講了修行中會出現的魔障。所謂的魔就是障礙,...

第六意識是眾禍之門,但也是眾妙之門

我們如果沒有深入的研究唯識,對我們內心的狀態很容易...

如何能達到妄念減輕的境界

問: 如何能達到妄念減輕的境界? 大安法師答: 你首...

明明知道是妄想,為何不收拾乾淨

參禪的目的就為著開智慧,求解脫。要專心致志來參念佛...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了解戒律真正的意義

當我們提起戒律這個名詞,對現代講究自由,很不喜歡受...

怎樣懺悔才能消除自己的業力

問: 數年前我因車禍傷身,現在行走還是不便,我雖已...

不求生淨土,會產生兩種過失

假設我們今天不考慮求生淨土,菩薩會產生兩種過失: 第...

念觀音菩薩能不能使命不苦呢

有一個居士來問我,他說:我覺得我的命非常的苦。命苦...

善導大師弘法的二則傳奇故事

善導大師(西元613681年)中國佛教淨土宗第二代祖師,...

佛為何說「富貴學道難」

問: 四十二章經裡面有佛說二十難,其中之一是富貴學...

讀楞嚴經、持楞嚴咒的功德

讀《楞嚴經》,持《楞嚴咒》,功德很大,因為《楞嚴經...

專訪淨旻法師:出家人,大丈夫

刀剃下娘生髮,除卻塵勞不淨身,投入到大覺法王的懷抱...

什麼是般舟三昧

各位有緣,阿彌陀佛,在淨土法門中,有一種特別的修法...

大安法師:至誠到了極點之人,就可以感物

如果真的有至誠心的話,那各種不可思議的神妙都會出來...

工作如何才能不手忙腳亂

人不可能離開工作,而且愈是有理想,愈是對生活保持積...

淨心十要

總持戒律伏客塵,永斷淫根去無明。 永消億劫顛倒想,...

覺得唯識學很沉重,可以看看《楞嚴經》

我個人學《法華經》有一段因緣,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讀...

人欠你的,天會還你

剛剛一開始的時候我們講到學佛要先學吃虧,世間絕對沒...

如何成就一心不亂

九心住(欲界定) 一、內 住 於一切外境攝心令住內境。...

善用心者,即可以苦為樂,以禍為福

原文: 然苦樂禍福,本無一定。善用心者,即可以苦為樂...

【佛教詞典】六宗

(名數)是耆闍寺凜師所立。一因緣宗,二假名宗,此二...

【佛教詞典】大史(Mahavamsa)

Dashi   佛教史籍。早期巴利文的斯里蘭卡王朝與佛教...

【視頻】大安法師《楊傑與王仲回的念佛公案》

大安法師《楊傑與王仲回的念佛公案》

【視頻】大安法師《佛說阿彌陀經》的現代啟示

大安法師《佛說阿彌陀經》的現代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