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楞嚴經

淨界法師  2024/03/0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八十八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193面,丑一、立壇方法。

這一科是說明,假設我們是生長在末法時代,末法時代就是我們內心的煩惱也特別的粗重,煩惱它會產生一種干擾,對我們持戒、修三昧,會產生一定的干擾,這是第一個障礙。第二、末法時代的鬼神、魔境也特別多,很多妖魔鬼怪都在末法時代出來活動。所以在內在的煩惱干擾跟外在魔境的干擾之下,我們修學三昧就很難成就。怎麼辦呢?就必須要建立一個佛菩薩來保護我們的壇場,依止這壇場來持咒,來破除這兩種障礙。

我們講到壇場,先講到壇場的大地,土地是怎麼成立的。前面講到取雪山大力白牛的糞便,這是第一個方法。我們看第二個方法:

[若非雪山,其牛臭穢,不堪塗地。別於平原穿去地皮五尺以下,取其黃土,和上栴檀、沉水、蘇合、薰陸、郁金、白膠、青木、零陵、甘松、及雞舌香,以此十種細羅為粉,合土成泥以塗場地。]

我們到末法時代要找雪山的白牛就有困難。那應該怎麼辦呢?另外的替代方式,另外在整個平原之地,壇場不能有高山或低窪的地方,必須要找一個空曠而且是很平的土地,然後把這土地穿去地皮五尺之下,取其黃土;用挖土機將地挖大概五尺,大概深一百五十公分左右,上面的地皮挖掉以後找到黃土。「黃色」是代表中道的意思,中道的佛性。

你就必須把這黃土跟以下的十種香加以混合:一、白栴檀香,指白色栴檀香;二、沉水香,這香的木質特別堅硬,入水即沉;三、蘇合,由很多、很多的香用水去煎制,把它熬成膏,就叫作蘇合,是很多香所組合成的;四、薰陸,生長在沙中一種白色帶黃的花(台灣沒有);五、郁金,郁金花;六、白膠,白色的膠樹,這也是一種香;七、青木,我們一般說的草根;八、靈陵,又叫薰草,長在二個山谷當中的一種薰草;九、甘松,甘松也是和合眾香煉製所成;十、雞舌香,又叫丁香,因為你吃到身體以後,你的身體跟嘴巴都充滿香氣,叫雞舌香。將這十種香磨成粉,磨成粉後再跟前面的黃土混合起來,來當做壇場的大地。

在表法上,這「大地」,我們都知道大地是我們的依止處,你整個三昧依止的因地發心,就是我們講的「不生滅心,真如佛性」,不依止攀緣的妄想。大地的產生有兩種因素:第一個是利根人,利根人只要內心當中一心行道,我們講「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當下就能夠跟不生滅心相應。就像前面說的,阿難尊者他根本就不需要建立壇場,他也不需要持咒,因為他沒什麼煩惱,也沒什麼魔境干擾他。所以利根人就直接從大地當中,直接能夠正念真如。第二種人是鈍根人,鈍根人他只是靠理觀是不夠的,他必須要有十種香混合,他必須把中道佛性混合十種香,這十種香是表示菩薩的十波羅蜜,菩薩必須要借事顯理,他必須從十波羅蜜當中積集兩種智慧資糧,來幫助他開顯真如佛性。

這種觀念不但《楞嚴經》有,〔大智度論〕也有這個意思。龍樹菩薩說:一個人福報太薄,你修學大乘的般若很難入道。你說般若波羅蜜是善根,這跟福報有什麼關係?理論上是沒關係,但是你福報太薄,你障礙特別多。我們這樣講,般若的智慧是不怕障礙的,但是你要生起它的過程當中,如果你障礙太多,你生不起來。光明一旦堅固的時候,它根本不怕黑暗,但是它還沒生起的過程當中,你一天到晚搖它,你根本生不起來!

金剛般若、《楞嚴經》它根本就不怕煩惱,問題是它生長的過程當中,你還沒有生起的時候,你煩惱太重、福報太薄你根本生不起來,問題在這個地方!所以必須要假借「十波羅蜜」的懺悔業障,積集福德、智慧兩種資糧來幫助,幫助你成就這個大地。蕅益大師的解釋這兩種大地,有利根菩薩跟鈍根菩薩兩種差別,利根菩薩直接理觀就契入,鈍根菩薩必須假借事修。這地方指的是壇場的大地,這大地指的是我們所依止的真如本性或者講性德。

設定壇相

方圓丈六為八角壇。

壇場的相狀:壇場的大地建立以後,壇場是什麼形狀呢?亦方亦圓,它的直徑是丈六的八角壇場。前面指的是我們依止的不生不滅的性德,這地方講依止性德所生起的修德。為什麼要亦方亦圓變做八角呢?你說:八角它不是方也不是圓,但是它又很像方又很像圓。「方」表示是事相的修學,「圓」表示理觀。

也就是說: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當中,理觀跟事修要同時的俱足,「理事無礙」。理觀就是六根當中迴光返照,正念真如;事修就包括你要禮懺、要發願、要持咒,用種種的事相來助成理觀。所以它整個壇場就變成亦方亦圓的八角壇,表示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是要理事俱足的。

這地方等於是把壇場的土地跟造型先做說明。它這壇場你往後看你會知道。我們一般講到壇場好像是到裡面去修行,我們一般的受戒,是你真的要到壇場受戒的,但是本經的壇場它不是,你不能進去的,它是完全供佛用的,裡面放很多的供品,我們修行是繞著壇場的四週修行的,壇場是不能進去的。好,這個八角壇建立以後,我們看下一段:

丑二、供養方法(分二:寅一、壇中供物。寅二、壇外莊嚴)我們怎麼利用它來供養諸佛菩薩,乃至於龍天護法?分兩段:一、壇中供物。二、壇外莊嚴。

寅一、壇中供物

淨界法師:楞嚴經

壇中供養物品應如何擺設。

所設莊嚴

壇心置一金銀銅木所造蓮華,華中安鉢,鉢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隨安所有華葉。取八圓鏡各安其方,圍繞華鉢。鏡外建立十六蓮華,十六香爐,間華鋪設莊嚴,香爐純燒沉水,無令見火。

壇場主要是供諸佛菩薩還有龍天護法,供品我們把它分成三段:

一、蓮華莊嚴。

「壇心」八角壇有一個中心點,中心點要放一個大蓮華(蓮華有大蓮華跟小蓮華,這地方指的是大蓮華),而這蓮華的結構是金銀銅木所成(這就看經濟情況,你若福報很大,你就用金銀所成,經濟不夠的用銅跟木,而現在都是塑膠的蓮花也可以,只要那一份虔誠的心)。蓮華表示我們眾生本俱的中道佛性,也就是我們這一念修行所依止的心,就是你要捨離生滅的攀緣心,要安住在不生滅心,來當作你整個持咒因地的發心。

在大蓮華的中間安置一個圓型的鉢,在鉢當中要盛放八月十五號早晨的露水。你要事先在八月十五早上的時候,拿很多的器具來收集露水,然後放在鉢當中,再把鉢放在蓮花中間。八月十五剛好是一年當中的中間點,水當然是表示三昧,這表示「中道的妙定」;也就是說,你依止清淨心,除了離相清淨以外,你內心要像水一樣非常的調柔,調柔清淨,不能太剛強。水剛好在蓮華中間,以調柔的心性跟你的清淨心結合在一起,來當作你持咒的因地發心。在露水的中間再安置很多很多的華,還有很多很多綠色的樹葉來供養十方諸佛菩薩。這地方講到蓮華莊嚴,蓮華中間有一個鉢,鉢當中有八月的露水。這是先講到你因地的發心。

二、圓鏡莊嚴,你要拿一些圓形的鏡子。

[取八圓鏡各安其方,圍繞華鉢。]

你要準備鏡子,找八個圓形的鏡子,在八角壇八個角的地方,每一個角安立一個鏡子,圍繞著大蓮華以及鉢。前面講到蓮華,當然講說跡塵不染的清淨心,圓鏡是依止清淨心所生起的空假中的智慧。你持『楞嚴咒』,觀想每一個咒語都是即空即假即中,都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相妄性真。鏡子表示一種光明的智慧,空假中的智慧。這空假中的智慧是怎麼來的呢?是從蓮華生起的,它圍繞蓮華而住。

三、香爐莊嚴、

[鏡外建立十六蓮華,十六香爐,間華鋪設莊嚴,香爐純燒沉水,無令見火。]

有八個鏡子,要建立十六朵蓮華,一面鏡子二朵蓮華(小蓮華)也包括了十六個香爐。蓮華跟香爐是怎麼擺設呢?一個蓮華接一個香爐、一個蓮華接一個香爐、一個蓮華接一個香爐…,來構成一個莊嚴的壇場。香爐表示我們的戒香,前面的四種清淨明誨。除了你的智慧觀照以外,你的戒行不能有所虧損。香爐純燒沉水,而且無令見火。「無令見火」的道理是說,火是燥動的煩惱,也就是說你在燒的過程中不能有火只能有煙;你在持四種清淨淨戒的時候,你不能讓煩惱產生活動,有煩惱火馬上要熄滅,就是只能夠有香而不能夠見火。

壇場莊嚴我們可以觀想一下,它有三個主題,壇場中間是一朵大蓮華,就是我們因地的一念清淨心,清淨心當中有八月的露水,清淨心是非常調柔的,你隨時保持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隨時調整自己。依止蓮華下面那一層就是鏡子,圓鏡就是智慧,鏡子的外面有香爐的圍繞,就是戒律,持戒清淨。它這個修行剛好是,由一念清淨心產生智慧,而智慧產生清淨的戒行,所以我們說「不迷、不取、不動」。由智慧產生不迷,而產生不取,最後產生不動。這都是表法的。它所設供佛的莊嚴是這樣安排的,包括蓮華,包括鏡子,我們現在一般沒人用鏡子,都是用水晶球,道理是一樣的,也是一種智慧。

前面是擺設的莊嚴,這以下講供養:

所設供養

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為煎餅,並諸砂糖、油餅、乳糜、蘇合、蜜姜、純酥、純蜜,於蓮華外,各各十六,圍繞華外,以奉諸佛及大菩薩。

前面講到蓮華,蓮華外面是鏡子,鏡子外面有香爐跟小蓮華,然後在香爐小蓮華的外圍要準備十六種供養。供養的物品有八種,我們講八供養、八吉祥。

[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為煎餅。]

第一個就是雪山大白牛的牛乳,牛奶要把它做成煎餅(就像我們現在做成一塊一塊的起士,是固體的不是液體的。二、並諸砂糖,甘蔗所提煉的糖;三、油餅,面粉用油煎製成餅;四、乳糜,牛奶煮成粥;五、蘇合,用種種的香把它熬製成膏;六、蜜姜,生薑把它泡製在蜂蜜當中,產生一種蜜姜;七、純酥,用牛奶提煉成酥;八、純蜜,純粹沒有雜質的蜂蜜,這八種供養。前面我們講到大蓮華外面是鏡子,鏡子外面是香爐跟小蓮華,它就在小蓮華的外面,把它分成十六份,這八種物品每一個都把它分成十六份,圍繞在小蓮華的外圍,來供養十方諸佛菩薩。

為什麼我們供養用八供養、八吉祥呢?這表示八正道。因為你整個身口意的造作都必須要安住在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正道其實就是戒定慧。不過它的戒定慧是從智慧所帶動起來的,正見、正思惟而產生正確的行為,最後產生正念、產生正定。我們修行者應該安住在八正道的禪悅法味當中,這叫做「八供養」。

二時上供

每以食時,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壇前別安一小火爐,以兜樓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熾,投是酥蜜於炎爐內,燒令煙盡,享佛菩薩。

供養之法:一天要有兩種上供,有兩個時段:食時,佛菩薩用餐的時間,就是中午的時候,中午的時候就用前面八供養直接上供(大供養)。其次是在中夜子時的時候,子時的時候因為佛菩薩不用餐了,所以你只能用香,而這香是有考究的,用什麼香呢?

香的製造過程:「取蜜半升」拿純的蜂蜜,蜂蜜是花中的精華,再用「酥」,酥是牛乳的精華,一個是動物的精華,一個是植物的精華,蜂蜜是採取百花所成,牛乳是整個動物中的精華。把動物的精華三合(三小湯匙),把蜂蜜跟酥,在八角壇的外面另外安置一個小火爐(壇外,壇的前面),這小火爐以都樓婆香(中國沒有印度有,類似我們現在的香茅草)。香草用水去煎,煎了以後把煎取的香水泡製木炭,然後將泡過香茅草水的木炭用火燒,把它燒得很猛熱,在猛熱的過程當中,把前面的蜜半升,酥三合,再把它丟到燒得很熾盛的火爐當中,使令它產生煙,用煙來供養諸佛菩薩,直到煙燒盡為止,把蜜半升,酥三合全部燒完,就算一個供養。

酥跟蜜都是精華,蜂蜜是植物的精華,牛奶是動物的精華,表示我們中道的佛性,以中道的佛性來投入火焰當中表示……蕅益大師說:「以如如理,而生起如如智;由如如智再生起香煙,而產生清淨的戒香」。也就是說:我們在稱性起修當中,依止不生滅心而生起空假中三觀的智慧,先產生不迷、乃至於不取,最後產生清淨不動的相;由清淨心產生不迷,而不取、不動。這就是為什麼要把蜂蜜、酥丟到火裡面的關係就是這樣,蜂蜜丟到火裡面而轉成清淨的香,這都是借事顯理。基本上它每一個壇場都有它的表法,因為道理在事相當中。

「借事顯理的公案」:孔夫子有一次帶著子貢去辦事情,他經過蒲縣,那時候子路在蒲縣做一個縣宰(縣長)。當然在孔夫子的教育當中,他是希望弟子們讀書的目地…在當時是要做官的,「學而優則仕」。他有一個弟子問孔夫子說:要怎麼種菜,怎麼種田?孔夫子就很生氣說:讀書人是不能去種菜種田的,這是不務正業,讀書人最大的目的就是做官,為什麼要做官呢?要實踐你的正知理想。所以在弟子當中只要有因緣,孔夫子很鼓勵弟子去做官。子路好不容易得到蒲縣縣長的因緣,所以他就很努力的去做。做一段時間以後,孔夫子剛好帶子貢路過蒲縣,孔夫說:我們去看子路做得怎麼樣。

到了這縣外圍的環境,到外面鄉村道路的時候,孔夫子看這道路做得整整齊齊的,兩邊的排水溝也挖得非常的深,沒有偷工減料。孔夫子點點頭說:子路在這個地方的表現,謙恭有禮。然後又到縣城城市的地方,孔夫子看到這城市的房子蓋得非常得朴素,沒有很多複雜奢華的雕刻。他說:子路在這地方做官,非常節儉朴實。到了衙門的地方,看到那些做官的,每一個人都各安其位,都在做他自己的事情,遇到人都很親切的打招呼。孔夫子說:子路在這個地方,非常勤政愛民,非常的用功處理政務,而且對人民很親切。

這時子貢就覺得很奇怪說:老師!你老人家來到這個地方,你連子路的面都沒有見到,你就知道子路在這地方有三種功德,這怎麼說呢?孔夫說:子貢,不知也!你看道路變得那麼整齊,兩邊的水溝挖得這麼深,表示子路在這個地方對他的手下謙恭有禮很得人心,所以他做什麼事很多人不敢偷工減料;到了城市的時候,每一間房子蓋得都很整齊而且很朴實,表示子路這個人以身作則,非常的節儉朴實,所以民風才會這麼朴實,借事顯理嘛!第三個、到了辦公的衙門,每一個人都各安其位,表示子路這個人非常精進,很早就到辦公室以身作則,勤政愛民。

從它的事相就知道三種道理,所以我們講看到你的壇場,真的明眼人到你的修行的佛堂一看,我大概知道你是修什麼法門,我看看你的本尊就知道你修什麼法門,當然修淨土的一定要供養西方三聖。不過以前我的老師性公長老他也是專修淨土,他一再強調一個觀念,他說:佛弟子你一定要供養本師,很多人不供養『本師釋迦牟尼佛』,這是不對的!我們修淨土宗的本尊當然是『阿彌陀佛』,但是阿彌陀佛的法門是誰告訴我們的?是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的,你不能忘本!我們可以本師釋迦牟尼佛稍微小尊一點,阿彌陀佛大尊一點,但是你修淨土的人完全不供養『本師』這是不對的!所以我們看看你的壇場知道你這個人,你心中的皈依境很清楚。第二個你平常有沒有在做功課,也可以看得出來,看看你壇場的擺設,有在做功課你佛堂的磁場會不太一樣。

所以我們從事相當中,很容易看到你內心的道,看到你的道,你心中的道。就像孔夫子一樣,他不用看子路,他只要看他治理的國家,看過去他就知道他是什麼相貌。蕅益大師在這地方再三強調說:壇中的供物一一你都要會事入理,否則變成無義的苦行,你就變成心外求法。這是講到在壇場中供養的物品,乃至於我們二六時中應該怎麼去做供養。

寅二、壇外莊嚴

淨界法師:楞嚴經

八角壇只是其中一個供養的壇場,壇場的外面它必須有一個佛堂,佛堂要擺設諸佛菩薩的莊嚴,這叫壇外莊嚴。

總  標

令其四外,遍懸幡華,於壇室中四壁,敷設十方如來及諸菩薩所有形像。

前面是舉出供養的物品。供養誰呢?供養十方諸佛,所以必須要有所擺設。你要使令在壇場的四邊之外,普遍的懸掛幡(幡是扁平的,幢是立體的)跟華蔓;在壇場的佛堂牆壁的四面,要安置十方如來還有諸大菩薩所有的形像。這只是總標,後面會詳細說明:

別  明

供奉聖像

應於當陽,張盧舍那,釋迦、彌勒、阿閦、彌陀,諸大變化觀音形像,並金剛藏,安其左右。帝釋、梵王、烏芻瑟摩,並藍地迦,諸軍茶利,與毗俱胝,四天王等,頻那、夜迦,張於門側左右安置。

佛菩薩應該怎麼擺設比較如法呢?[應於當陽],「當陽」指的是中間。在佛堂當中,理論上菩薩沒有資格坐中間的,一定是供養諸佛,所以你要供養菩薩,你一定要供養二尊才對稱。「當陽」指的是牆壁的中間,最中間是供養圓滿報身盧舍那佛。《梵網經》千華台上,盧舍那佛坐的是千葉寶蓮,現出無量光明、無量相好,然後是本師釋迦牟尼佛,這一定要供養,我們的『本師』,本師釋迦牟尼佛是指應身佛;彌勒菩薩是當來下生的彌勒尊佛;阿閦佛,阿閦鞞佛指的是不動,表示我們在修行過程當中,身口意不迷、不取、不動;阿彌陀佛是我們來生的皈依處,這都是屬於比較中間的佛陀。

在旁邊的是諸大菩薩,諸大變化觀音形像,觀音菩薩為什麼講諸大變化呢?指的是『千手觀音』,因為觀世音菩薩在前面說過,他的首是一首、三首乃至八萬四千爍迦羅首,他的手臂二臂、四臂,乃至八萬四千母陀羅臂,這等於是千手千眼。所以我們在修學『楞嚴咒』的人,你要持『楞嚴咒』,你一定要供養千手觀音,因為他是本尊,整個耳根圓通他現出是『千手觀音』,諸大變化觀音形像。諸大變化簡單的講就是『千手觀音』,你不能供養滴水觀音或送子觀音,要供養千手觀音。還有金剛藏菩薩,安其在佛陀的左右二邊,一邊是千手觀音,一邊是金剛藏菩薩。金剛藏菩薩後面會講到,在持『楞嚴咒』的時候,是專門護持『楞嚴咒』。

這地方講菩薩的安置,以下講護法:帝釋,欲界天的天王;大梵天王,三界之主;烏芻捨摩,火頭金剛,他是發願護持修行者;並藍地迦,青面的金剛神,這都是護座的善神。諸軍茶利與毗俱胝,軍茶利也是金剛神,毗俱胝也是護法神,這兩種神都是屬於金剛藏菩薩的眷屬,四天王等。頻那,頻那是現出豬的形狀,豬頭使者;夜迦是象鼻使者。護法神就是佛堂的門側,前面是在牆壁;牆壁是供佛,兩邊是供養菩薩,護法是供養在佛堂進門左右兩側的地方。

取鏡照映

又取八鏡覆懸虛空,與壇場中所安之鏡,方面相對,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再取八面的圓鏡懸覆虛空,與壇堂中所安之鏡,方面相對。我們前面講到壇場之內,壇場中間是蓮華,蓮華外面有圓鏡子,那圓鏡是朝上的,它的鏡面是朝天空的,你現在又拿八面鏡子,懸覆虛空,它的鏡面是朝下,跟壇場前面所安的八面鏡子是面面相對,上面鏡子的面跟下面鏡子的面,兩個是上下相對的,使令鏡子之間的形影互相重迭,互相的涉入。蕅益大師在這地方他特別提出,所謂的「形影重重相涉」的觀念。他說:這是很重要的,你要持咒得到滅除罪障的關鍵點,就是在這幾個字:「形影重重相涉」。上面的鏡子表示佛的心,下面的鏡子表示眾生的心;我們講是,面面相對互融互涉,表示我們的心進入到佛的心,佛的心也進入到我們的心。這表示什麼?表示感應道交的意思,「能念所念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

這個地方可以看得出來,其實整個『楞嚴咒』的滅惡功能,是完全仰仗佛力的。到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仰仗佛力是沒有錯,但是,我們看這個擺設它是先有下面的鏡子,然後才擺設上面的鏡子。也就是說,佛力這個咒語是不可思議,但是你一定用你這一份虔誠的心力去帶動佛力,佛力才能夠產生加被的效果。印光大師在講念佛人,他說:念佛人你不是念佛念得多就往生,念佛人最重要要產生決定的信願,你的心態是很重要,決定的信願。你要透過你經典上的聽聞思惟,對娑婆世界的觀察,對極樂世界的觀察;娑婆世界是苦空無常,極樂世界是常樂我淨,產生不斷的對比,然後不斷的說服你自己,改變你的觀念,從佛法的聞思,去調整你過去貪戀娑婆的種子。

所以這〔淨土法門〕你要怎麼樣?你要跟自己溝通,用你現在的我跟你過去的我溝通,因為我們不能否定過去。什麼叫做現在?有過去才有現在。你說為什麼你有今天?因為有昨天嘛!昨天創造今天,今天創造明天,所以昨天的我創造今天的我,所以我們不能離開過去的我,那過去的我是什麼相貌呢?貪戀娑婆。這個心態你不能改變,你不能往生!很多人只是重視佛號的多寡,這個方向是錯誤的。你真正能夠感應道交,真正能夠往生淨土,是你要決定的產生真正的信願。在這個地方,我們今天持咒能夠滅除罪障,也在於一種決定的信心,跟決定的菩提願望,你有成佛的願望跟你誠實的相信,這個咒語有不可思議的加持力。蕅益大師這一段,諸位可以看一看,他很強調所謂的「方面相對,形影重重相涉。」他認為這是整個持咒滅罪成敗的關鍵。

這是我們講「感應道交」,當然感應道交主要是我們自己內心的準備,我們心態的準備是很重要。他說:你心態沒有準備好,你前面的供養形同虛設。至於如何做心態的準備,下堂課再做詳細說明,這地方是把壇場佛菩薩的供養,先擺設出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心和大腦有什麼關係

問: 《楞嚴經》中佛問阿難心在何處?心是不是大腦,...

佛陀如何破斥心不在身外

我們看第二段的破斥。佛陀的破斥,是先安立一個例子,...

魔境生起時應如何保持正念

佛陀訶責十種魔境的過失。 魔境產生的因由 阿難!如是...

讀楞嚴經看什麼

大家都是佛弟子,我們在佛門裡面常會感慨,或者聽聞到...

宣化上人:楞嚴咒的功德利益

楞嚴咒分五部,表示五方: (1)東方金剛部,金剛王咒...

入一無妄,彼六根一時清淨

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

太虛大師:楞嚴經大意

楞嚴是經名,今由楞嚴寺發起講經,故講楞嚴大意。本人...

為什麼這個願非常了不得

第二個願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願。 伏請世尊為證明,...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人不宜食眾生肉

經言靴裘①等物皆不應著,以其日與諸畜相親近也。夫此...

虛雲老和尚《皮袋歌》

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難名狀。威音過後成罣礙。三...

曾國藩的日課四條

原文: 一曰慎獨則心安: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心既知有...

如何化解和冤親債主的仇怨

有弟子困惑於不知要如何化解和冤親債主的仇怨的問題。...

四十八大願——(第35願)信樂永離女身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

事與願違時要好好檢討自己的心念

別埋怨自己命運坎坷,先檢討自己負面(黑暗)的心念。...

極樂世界可以活著去嗎

一般來說普通大眾對佛門中的求生西方、或求往生,就以...

修行的根本法寶--信願持名

「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

生氣時會有七件事情降臨在他身上

俗語說:一個憤怒的人只會破口大罵,卻看不見任何東西...

心安放在道上,龍天護法自然護持

修道的人,心要安放在道上,你有道,龍天護法自然護持...

對身穿袈裟的出家人起恶心,等於向諸佛起恶心

過去,佛陀在王舍城耆闍崛山時,提婆達多懷有恶心,欲...

吃寺院的飯會欠十方債嗎

問: 有師兄說不能吃東林寺的飯,吃了欠十方的債,這個...

宏海法師:心地法門

好,各位同學,阿彌陀佛,大家下午吉祥如意。 今天很冒...

最為真實的幸福

一個富翁看到一個躺在廣場上的乞丐,一時起了惻隱之心...

巧辦法助你節約時間

命運之神是公平的,他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公平的,他給...

心靈的七個境界

凡是真正的強者,不一定是事業上的成功者,卻一定是心...

【佛教詞典】華表

(堂塔)列仙傳所謂華表,本由印度傳來。毗奈耶雜事三...

【佛教詞典】正性定聚

【正性定聚】 p0503 俱舍論十卷十八頁云:何名正性?謂...

【視頻】夢參老和尚《得時不歡喜,失時不悲哀》

夢參老和尚《得時不歡喜,失時不悲哀》

【視頻】慧律法師《警惕不要犯五戒》

慧律法師《警惕不要犯五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