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楞嚴經

淨界法師  2024/03/09  大字體  護眼色

(第十六講)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六頁,我們這一科講到「明見性無生滅」。

這一科的由來是,波斯匿王聽到外道所謂的「此身死後斷滅」,就是人死了以後就像燈消失一樣——人死如燈滅;從這種對斷滅的恐怖來啟請佛陀開示。佛陀在開示當中,先讓波斯匿王把這個生滅的相顯出來。的確生命是有它生滅變化的一面,這是事實。前面是把這個生滅相顯出來。

佛陀在講完生滅相的時候,就問波斯匿王說:「那你知道還有不生滅的東西嗎?」波斯匿王說他不知道。所以,這個時候佛陀就將「生滅的因緣當中同時有一個不生滅的體性」開顯出來。

前面是約著所見的恆河。你看,你三歲的時候見到恆河,到你十三歲乃至到六十二歲的時候,你身體變化很大,但是恆河的水一點都沒有改變,濕性依舊——它的濕性沒有改變。這是第一點。這個是約著「所見之境」。

這以下約著「能見之心」來作說明。我們看經文:

佛言:「汝今自傷發白面皺,其面必定皺於童年,則汝今時觀此恆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

佛陀說,你現在感到深自感傷,說你現在年紀也大了,頭髮也白了,面皮產生很多的皺紋。這個發白面皺的狀態,是從童年的時候就開始了,不是到了六十二歲才突然間變化的。所以你自己也講到,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這個是你色身的狀態。那麼你用剎那剎那變化的眼耳鼻舌身意、這樣的六根去觀察恆河的時候,你有沒有感覺到觀察恆河的那個見性,能夠見到恆河的、那個「見」的體性——能見的體性,它有沒有所謂的年少、年老的差別呢?波斯匿王說:不也,世尊!我能見的見性是沒有差別的。

這一段,等於是把我們生命當中什麼是生滅變化的,什麼是不生滅的把它釐清。蕅益大師在這段經文的註解上說,佛陀在開顯不生滅的時候,是用對比的方式,所謂「借事顯理」。因為蕅祖說,這個不生滅的本性是很難理解的,我們根本沒辦法見到「不生滅」的,所以必須假借一個存在的事實。你看,恆河的水是變化的,濕性沒有變化。從這個道理來類推,你的身心世界變化,但是在這個身心世界變化當中,你那個眼耳鼻舌身意的見聞嗅嘗覺知這個功能慢慢地衰退,但是見聞嗅嘗覺知那個見性、聞性,這個本身是沒有改變的。所以我們在開顯見性的時候,一定用對比的方式,假借生滅的因緣來開顯不生滅的本性,是這個道理。這段經文的意思是這樣子。

好,佛陀把這個生滅的因緣跟不生滅的本性開顯出來以後,佛陀就正式地回答波斯匿王有關生命相續的問題。我們看經文:

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而猶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

前面是佛陀通過一個問答的方式,把生滅跟不生滅的道理開顯出來。這以下佛陀正式來回答波斯匿王所提的所謂生命死亡以後的問題。

佛陀說,大王!你現在面皮變皺了,精神也變得比較衰頹了。但是你見到一切法的那個見精——那個見分,那個體性是沒有變化的。所以我們得到一個結論:會變皺的、會衰老的,這個是變化;不會變皺的,是沒有變化。這一段經文,佛陀要波斯匿王觀察身心世界時把它分成兩塊,就是我們在觀察身心世界時要分兩部分觀察。大乘佛法觀事情是雙方面:一個是變化的,是會產生皺紋的;一個是不會變化的,沒有皺紋的。這是我們對身心世界一個全面的觀察。

好,這樣觀察以後,就得到一個結論了:「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我們要知道,只要會變化,這個東西就會消失。你看到這個東西會變化,你就知道這個東西一定會消失。只要一個東西不變化,它就不會消失。因為它既然無生,它也就不會有滅。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那麼,「云何於中受汝生死?」這種法爾不生——從來沒有生、未來也不會滅的不生滅的見性,怎麼會受著我們一期生命,隨我們的生命而生,隨我們的生命而死呢?

也就是說,當我們生命死亡的時候,有一個東西它不死亡的,因為它沒有變化,它當然不會死亡。既然我們生命死掉、我們的色身消失以後,還有一個東西不消失的,那你怎麼還相信這個末伽梨?末伽梨也是六師外道的其中一個,他是提出無因緣論——生命是沒有因緣的。這種無因緣論也是被判作斷滅見。六師外道有三個都是斷滅見:迦旃延、毗羅胝子、末伽梨等,都是斷滅的思想。你怎麼還相信這個外道的斷滅見,都說我們的生命死掉以後就全部消失了?

這一段佛陀的結論是說,當我們生命結束的時候,有些東西是消失了,只要會變化的東西都消失了;有一個東西是不會消失的,沒有變化的,它就不會消失。所以我們觀察人生,它是有一個暫時性的因緣,還有恆久性的因緣。大乘佛法是這樣觀察的。這一段是佛陀的總結,就是「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這是佛陀給他的一個答案。

子三、領悟

好,我們看波斯匿王聽到這個答案以後的心情怎麼樣。看「領悟」。

王聞是言,信知身後捨生趣生,與諸大眾,踴躍歡喜,得未曾有。

波斯匿王聽到佛陀講到有些東西會生滅、有些東西不生滅以後,他就深深地相信:我們色身變化以後不會斷滅,還會得到一個生命。就是,棄捨了這個生命以後,因為我們還有一個不生滅的性,這個不生滅的性又會去創造另外一個生命,所以生命絕對不會斷滅。這個時候跟法會大眾聽到有來生的觀念,聽到有無量生命的觀念,聽到有一個永恆不變的生命,他「踴躍歡喜」。這個踴躍就是好像高興得要跳起來,非常歡喜,「得未曾有」。

為什麼「得未曾有」呢?因為波斯匿王對來生到底存不存在,到底死了以後是不是完全斷滅,一直是他心中的一個結、一個疑惑。這個時候佛陀把他的結解開了,所以他感到非常的歡喜。

這個歡喜的意思我們解釋一下。古德在這個地方的註解說,波斯匿王是示現一個凡夫,也就是一個沒有出離心的修習人天乘的凡夫,所以他造了很多善業,他護持三寶。那麼造了善業他是幹什麼呢?他是希望依止這個善業來生來受用,創造一個來生安樂的果報。他是這種心情。假設沒有來生,那麼他今生所造的善業就沒有用了。他之所以歡喜,是因為他知道他的善業不失。

我們講生命的相續來自於業力的相續。如果你今生所造的業不能夠貫穿到來生,你這個生命就不會相續。所以,當你死亡的時候,你今生造的業一定能夠在死亡當中繼續通過去。死亡到的時候,把我們的身心世界破壞了,但是你所造的業這個業性沒有被破壞。它怎麼樣?它繼續地通過死亡到來生去受用。所以我們要看到生滅的部分,又要看到不生滅的部分。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我們剛開始在看生命的時候,先從變化開始看起。生命就像是一個水流。我們看這個水流,先看它的外表。我們從外表得到兩個結論:第一個,它是變化的;第二個,它是相續的。

一般來說,人天乘根性的眾生,是看到相續的一部分,所以他沒有出離心。他知道有來生,所以他從來生當中產生一個增上心,他積集善業,創造美好的來生。他看到的是生命的相續。

二乘人是看到生命的變化、無常,所以他是比較偏空的。因為他看到無常變化,所以他就產生一種極度的厭離,這個變化讓他感到沒有安全感,變化的本質就是痛苦。所以聲聞人看到了這個無常的變化而產生出離心,修四念處,成就了偏空涅槃。

大乘佛法是從變化當中看到另外一個不變化的本性,就是看到這個水流的變化,又看到它的濕性——清淨本性是沒有變化的。所以從清淨本性當中產生一種荷擔菩提心、荷擔眾生的菩提願望——上求下化。如果生命都只有變化的一部分,那麼菩薩不必發菩提心了,發出離心就好,所以這個在整個大乘佛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果你只看到生命變化的一部分,你很難發菩提心。你為什麼發菩提心呢?生命都是變化的,變化以後你就死亡,死亡以後到偏空就涅槃,就什麼都沒有,那生命是沒有價值的。

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看這個觀念:「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我們看到經文,佛陀不斷地在告訴我們一個生命觀,就是你今天要走大乘佛法的路,你要訓練自己雙向思考:生命有變化的部分,讓我們產生出離心,有所放下;但是生命當中有它永恆的部分,讓我們有所承當。所以你看大乘佛法講話,很少講單方面的:有所放下,有所追求;有所看破,有所承當。因為他看到的生命是兩部分:變化的一部分、不變化的一部分。這就是大乘佛法為什麼能夠「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能夠無住又生心、生心又無住,因為大乘佛法看到生命是看到兩方面。智慧會引導一個人的行為。

當然,我們從這段經文當中看,其實波斯匿王所覺悟的沒有那麼深。他覺悟不到、看不到真如本性,他只是相信有來生。看到在死亡到來的時候,有些東西是不受死亡破壞,能夠貫穿死亡,包括業力,包括六根的本性,所以他知道有來生,感到很安慰。他的覺悟只是這樣子而已。這一段是佛陀對波斯匿王有關斷滅見的啟請所作的開示。

癸四、約垂手顯見性無減。分二:子一、疑問;子二、示答。

好,我們看下一段,「癸四、約垂手顯見性無減」。這一段佛陀就正式來回答阿難尊者的問題。

這個垂手就是佛陀的手臂上指於空、下指於地,可以說是以上下的垂手來開顯見性是沒有增減的。

「十番顯見」前面的三番,都是把真妄作一個很清楚的切割:真實的東西是不變化的,虛妄的東西是變化的。可以說是破妄顯真。你看前面三段,都是把盜賊跟主人作一個非常清楚的釐清。但是這一段以後就不太一樣,佛陀開始發明「真妄不二」的道理:其實賊就是主人,主人也可能會變成賊。那麼問題在哪裡呢?就是在迷悟的差別。你迷惑的時候全部是盜賊,你覺悟的時候盜賊全部變成主人。這一段就不容易理解了,已經慢慢達到真妄不二的道理。當然,不容易理解的東西,佛陀是有善巧的。

我們看佛陀的回答。這當中有兩段:第一段是「疑問」,第二段是「示答」。

子一、疑問

我們看阿難尊者心中的疑問。看經文。

阿難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世尊!若此見聞必不生滅,云何世尊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顛倒行事?願興慈悲,洗我塵垢。」

佛陀在前面講到生命的變化當中有一個不變化的本性以後,阿難尊者有一個疑惑,他就從座位中站起來,禮佛合掌,長跪而白告佛陀說:「佛陀啊!如果我們六根門中這個見聞嗅嘗覺知它的本性是不生滅的,是本來清淨,那麼佛陀為什麼在前面訶責我們生死凡夫,是無始劫來遺失了真如本性,生起煩惱,顛倒行事,造作罪業,最後自取流轉?希望佛陀能夠興起大悲心,為我等來開示心中的疑惑,洗清我心中的塵垢。」這個「塵垢」就是指心中的疑惑。

這段經文,古德的意思是說,阿難尊者聽到了前面的經文說是「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有生滅跟不生滅,那麼這個道理跟前面的不能會通。前面第三十三頁講到說佛陀訶責我們,說我們的心是念念生滅,是顛倒行事,認物為己,最後輪迴是中,自取流轉。他的意思就是說,既然我們是本性不生滅的,為什麼佛陀說我們是凡夫眾生呢?應該我們每個人早就成佛了,那麼為什麼我們還是一個凡夫?提出這個問題。

子二、示答。分二:丑一、順世立喻;丑二、正以法合。

我們看佛陀的回答。回答當中佛陀分兩段:第一個是「順世立喻」,第二個「正以法合」。

丑一、順世立喻

淨界法師:楞嚴經

佛陀先隨順世俗的因緣安立一個譬喻。因為佛陀曾經說,諸有智者要以譬喻才能夠開悟,要用簡單的譬喻來開顯深妙的道理。好,我們看經文。

即時如來垂金色臂,輪手下指,示阿難言:「汝今見我母陀羅手,為正為倒?」阿難言:「世間眾生以此為倒,而我不知誰正誰倒。」

佛陀在開顯這個道理之前,先做一個動作,把金色臂垂下來,使令五輪手指指向於大地,問阿難尊者說:「你現在看到我的手臂下指於地,我這個母陀羅手(母陀羅手就是寶印之手),到底我的手下指於地這樣的一個相狀是端正相,還是顛倒相呢?」阿難尊者說:「世間的眾生都是以這個下垂之相作為顛倒相,但是我不知道到底是端正相還是顛倒相。」

這段古德的註解是說,因為阿難尊者在七處破妄當中多番地被佛陀所破斥、所訶責,所以他現在對自己沒什麼信心了,他不敢說他自己的意思。他說是世間眾生的想法,其實就是他的想法,只是說他不敢來明確地表達。這意思就是說,好,那我們就這樣定義好了,以下垂相當顛倒相,這個是顛倒相。

我們再看下一段。

佛告阿難:「若世間人以此為倒,即世間人將何為正?」阿難言:「如來豎臂,兜羅綿手上指於空,則名為正。」

佛告阿難說:「我把這個手臂下指於地叫顛倒相,那麼什麼是端正相呢?」 阿難尊者說:「如來!如果您把這個手臂豎起來,把細白柔軟的手上指於虛空,這就是我們一般說的端正之相。」

好,到現在佛陀現出兩個相狀:第一個是顛倒相,第二個是端正相。但是諸位有沒有感覺到——手臂沒有改變!同一個手臂可以現出端正相,也可以現出顛倒相。這就是佛陀所要表示的。

我們看佛陀的結論。

佛即豎臂,告阿難言:「若此顛倒,首尾相換,諸世間人一倍瞻視。」

佛陀豎起手臂以後,上指於空,告訴阿難尊者說,這個手臂的顛倒相跟端正相只是一個首尾的交換,就是上下手臂的交換,事實上這個手臂一點都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也就是說,如此兩種的端正相跟顛倒相,對世間人來說,它只是「一倍」——它只是一種的「瞻視」,瞻就是向上的仰望叫「瞻」,向下的俯視叫作「視」。也就是說,顛倒相跟端正相只是上下相狀的不同而已,一種向上跟向下的差別,如此而已。

前面的經文,佛陀對於生滅相跟不生滅相是很清楚地釐清。生滅的東西,只要變化的東西,它總有一天會在我們生命消失,它是一個暫時的因緣。暫時的因緣,在大乘佛法就是說,這個東西你要放下的。那麼不生滅的東西,它不會變化,是一個永恆的東西,這個是你要追求的。剛開始佛陀是這樣開示的,但是到這個地方,佛陀講到見性的時候,說是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其實生滅的東西跟不生滅的東西是同一個東西。

這個不二法門是很難理解的。妄想跟真心,古人說是「不隔一條線」,這是很難理解的。很難理解的東西,佛陀怎麼樣?必須用譬喻的方式。因為手臂向上跟向下,是同一個手臂,這個道理我們很容易理解。所以,這個譬喻就是怎麼樣呢?用一個淺顯的事情,來譬喻一個深妙的道理:所謂的佛陀,他的本性跟我們眾生的本性是不二的,只是他的因緣不同,他覺悟了。他覺悟以後,依止覺悟的心開展出他的波羅蜜的功德,顯現出萬德莊嚴。我們的本性,因為迷惑了,所以產生了煩惱障、業障、報障。但是,把這個雜染因緣跟清淨因緣兩個因緣都回歸到原點的時候,其實我們的本性跟佛的本性是不二的,是這個道理。我們今天顯出一個手臂,一個是端正相、一個是顛倒相,這是作用不同。但是如果我們今天不看顛倒相,也不看端正相,把這個手臂回歸到原點的時候,就是一個手臂。就是一個手臂,它顯出兩個相狀。

那麼,我們今天也可以把我們眾生跟佛陀作一個比較。我們今天創造出一個惑、業、苦的因緣,佛陀創造出一個法身、般若、解脫的因緣,但是,當這兩個因緣都回歸到原點的時候,我們兩個是同一個本性的。就是,整個十法界的原點是一個——「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整個大乘佛法的信心從這個地方建立起來。我們可以重新開始,可以作生命的改造。這個就是所謂的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的道理。

丑二、正以法合。分三:寅一、直舉法合。寅二、敕令諦觀。寅三、備明倒因。

寅一、直舉法合

我們看下一段,「正以法合」。

前面是用譬喻,佛陀以下用合法。這一段當中有三段:第一段,直舉法合;第二段,敕令諦觀;第三段,備明倒因。

我們先看「法合」。

則知汝身與諸如來清淨法身,比類發明。如來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

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知道,佛陀說我們這個身——這個身其實包括心(我們的五蘊身心)。我們的五蘊身心多諸障礙,舉手投足都是跟煩惱障、業障、報障相應,這就是我們的身心。而如來的清淨法身——什麼叫清淨法身呢?唯識學上說,是「大功德法之所莊嚴」。佛陀的身心世界一舉手、一投足都是與解脫、與安樂相應的。我們的身心世界舉手投足,一動都是痛苦、都是障礙。

把這兩個身心世界一比較,我們得到一個結論:如來的法身、這種大功德法身的產生原因是因為正遍知的關係。「正遍知」是佛陀的十種通號之一,也就是一種「佛陀的智慧」。這個「正」就是講到佛陀的根本智,能夠觀照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而成就自身的受用。那麼「遍知」——這個後得智是通達十法界的因緣果報來善巧度化眾生的他受用的智慧。這個正知跟遍知,等於是佛陀的智慧。也就是說,佛陀的大功德的法身是由兩種智慧所成就:根本智、後得智。我們的五蘊身心是怎麼成就的呢?是由於顛倒的攀緣心。我們剛開始迷惑,然後取著,然後到處亂動,動到最後就產生了一種煩惱障、業障、報障的痛苦。

這一段經文,它所要詮釋的是,為什麼同一個清淨本性,它會有兩種結果——一個是清淨法身、一個是五蘊身心呢?因為佛陀依止智慧,我們依止顛倒的心,差在這個地方。

我們說明一下。前面佛陀所要發明的是「不二」,就是,端正相跟顛倒相是同一個手臂,可以說是攝事歸理。但是佛陀害怕阿難尊者會執理廢事,所以他就開顯說:修德有功,性德方顯。雖然本性一樣,但是因為迷悟的不同,還是會產生不同的作用。迷悟的不同,因緣還是不同。這當中就是因為一個是依止智慧的觀照,一個是依止顛倒的妄想。所以可以得到結論:我們跟佛陀起心動念的作用是不同,但是本性是一樣的。從這個地方可以知道。

寅二、敕令諦觀

我們看第二段的「敕令諦觀」。

「隨汝諦觀汝身佛身,稱顛倒者,名字何處號為顛倒?」於時阿難與諸大眾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顛倒所在。

佛陀把佛陀的清淨法身跟凡夫的五蘊身心的相貌講出來以後,就問阿難尊者說:你現在應該詳細地觀察、如實地觀察,我們之所以變成凡夫的五蘊身心、多諸障礙,佛陀之所以成就清淨法身、成就解脫安樂,這兩種你好好比較,到底這個顛倒名稱的由來跟它產生的原因在哪裡呢?就是說,好端端的,我們為什麼就變成這個樣子呢?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產生五蘊身心這個障礙呢?它的生起點在哪裡呢?它的名稱由來在哪裡?提出這個問題。

這個時候,阿難尊者跟法會大眾他們的表現是「瞪瞢瞻佛」。「瞪」就是兩個眼睛直直地看前面,「瞢」就是說明心中充滿了疑惑。兩個眼睛直視、心中充滿了迷惑來瞻仰佛陀,而且眼睛也不轉動,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身心世界怎麼會有顛倒。為什麼我們會流轉?為什麼會變成五蘊身心?他根本不知道原因。

蕅益大師說,這段經文佛陀是用問的方式,希望阿難尊者能夠恍然自悟,但是阿難尊者積迷已久而不自知。我們怎麼知道阿難尊者不知道呢?因為他表現出來是一個「瞪瞢瞻佛」,他根本就是不知所措,不知道顛倒在哪裡,所以還得要仰仗佛陀的回答。

寅三、備明倒因。分二:卯一、示無倒性。卯二、示顛倒相。

好,我們看第三段。佛陀的回答當中,「備明倒因」,就是完備地、很詳細地說明我們之所以產生顛倒的原因。這個地方有兩段:先解釋不顛倒的體性,再說明顛倒的相狀。

我們看這個不顛倒的性。

佛興慈悲,哀愍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遍告同會:「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

這一段是告訴我們,怎麼能夠去不顛倒地看人生呢?佛陀在這一段講出來,什麼叫不顛倒,什麼標準叫作不顛倒。

「佛興慈悲」,這句話意思是說,因為前面佛陀問阿難尊者身心顛倒所在,阿難尊者可以說是瞪瞢瞻佛,不知所措,他根本就不知道啟請;那麼在沒有啟請之下,佛陀有因緣還是生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主動地回答。所以叫作佛陀興起大慈悲心,哀愍阿難尊者跟與會大眾,就發動了「海潮音」。海潮音就是說佛陀的法音譬如大海的潮浪,是應時而至。海潮什麼時候漲潮、什麼時候退潮是有一定的時機。這個地方就比喻佛陀的說法是應時、應機而說,絕對不會失去其時。該說的時候會說,不該說的時候佛陀默然,所以佛陀的說法就像海潮音一樣。這個時候佛陀就告訴善男子,把他過去常宣說的法門宣說出來。

這個地方古德說,佛陀先為實施權,把唯識的權法講出來。他說,我過去曾經講到一個觀念,說是「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作為一個方便的教法,佛陀對生命的解釋,是把生命分成五個部分:

第一個是色法。色法就是有質礙。比如說,這個桌子在這個地方,你擺了桌子就不能擺椅子了,它有質礙,它互相會障礙。包括我們身心世界的五根六塵,都叫色法。

第二個是心法。心法的特色就是明瞭分別。當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會產生很多的感受、想法,明瞭分別,這是一種精神狀態。這個地方講到八識的心王。

諸緣。這個諸緣是引生色、心諸法的因緣。比如說色法是二緣生,要有親因緣——就是種子;還要有增上緣,產生色法。心法是四緣生,要有親因緣、有所緣緣、增上緣、等無間緣產生心法。這是產生色心諸法的因緣。

色心諸法會相互作用。產生作用的時候,會產生心所法——五十一個心所法,善惡的功能。

產生功能以後,就創造了不同的身心世界的差別的分位,就是「諸所緣法」,就是二十四種不相應行法。這就是描述身心世界的差別分位,一個專有名詞。

其實這五個法,簡單來說就是「色心諸法」。我們的生命其實就是一個能分別的心、一個所分別的色——所分別的境,就是這兩個色心諸法在相互作用。從唯識學的角度來說,整個身心世界的交互作用是「唯心所現」,是我們這一念的心所現。這個地方的「心」是誰呢?是阿賴耶識。我們解釋一下。

阿賴耶識在唯識學叫作我愛執藏。也就是說,我們的生命是有一個根本,或者講一個倉庫。比如說,誒,我造了業:我剛剛去拜了一部八十八佛。我拜完以後,這個業造好了。那業跑哪裡去了?誰來保存它?我死亡以後怎麼這個業能夠從今生跑到來生去了呢?那麼一定要有一個東西把它保存下來。這個東西誰保存?就是阿賴耶識,就是我愛執藏。這是一個很微細、很微細的俱生我執,也就是唯識學上說的整個生死雜染的根本。其實《楞嚴經》要破的,就是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的作用有兩種情況:第一個,它能夠種子生起現行。它今生——所謂的「去後來先做主公」。當阿賴耶識在我們生命投胎的時候,它把種子釋放出來——把你前生所造的善惡的種子在今生慢慢地釋放出來,種子起現行,釋放果報。第二個,你今生造了很多業,這個現行又變成種子——現行又熏種子,它把你今生所造的業再吸收起來。

所以,阿賴耶識身為一個生命的根本,第一個,它釋放業力;第二個,把你今生所造的新的業再保存回去。所以構成一個業力的相續,又構成一個生命的相續。為什麼會有來生?因為有阿賴耶識。身為一個我愛執藏的阿賴耶識,就是把這個色心諸法不斷地釋放出來;你造作以後,心法攀緣色法,又造了很多業,又把它收回來,讓來生繼續用。為什麼我們會有來生?因為我們不斷地就是這樣的「種子起現行、現行熏種子」,相互地輾轉相續。

這就是我們在唯識學所學的一個教理。但到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佛陀開顯真實相:事實上,我們的身心世界就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在阿賴耶識的背後還有一個主人翁。《楞嚴經》所要做的就是要破阿賴耶識,恢復到本來面目。

我們前面經常講逆流照性。「逆生死流」也就是破壞生死流,去觀照我們的真如本性。什麼叫「順生死流」呢?我們前面說過阿賴耶識它把種子顯現出很多的因緣,如果你順著這個因緣去走,那就完了!你應該跟誰怎麼樣、應該跟他怎麼樣、應該怎麼樣……你就順著過去的業力去走,那你就是順生死流了,這樣的話大概你的人生就是都被過去決定了,你就活在過去了。

那麼遇到事情的時候我們的心應該怎麼樣呢?迴光返照。經常觀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不迷、不取、不動,不要亂動。不要亂動的時候,你這個因緣是怎麼樣?業力是生滅的,業力過去以後你的因緣就消失掉了,你就能夠找到你的本性。我們現在向外攀緣就是怎麼樣呢?就是被阿賴耶識牽著走!

我們的生命有兩種選擇:第一個,你跟著阿賴耶識走,它要你怎麼樣,你就怎麼樣。所以阿賴耶識叫「業識」,它就是一個業力的大本營;第二個,是跟阿賴耶識抗拒,你就觀照,不迷、不取、不動,這個時候你的業就開始轉變了,阿賴耶識再也不能控制你了。所以,你要順著阿賴耶識走,五蘊身心就出現;你要能夠破壞阿賴耶識、觀照阿賴耶識「本自不生、本自不滅」,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把阿賴耶識破壞掉,轉成清淨法身,就這個道理。

但是,我們不能離開阿賴耶識。所以《楞嚴經》一再告訴你一個觀念:真跟妄是不同的,一個是不生滅、一個是生滅。但是你要從妄回到真,你還要依止妄,依止生滅,就路還家。你說,誒,我現在的身心世界全部都不要了,像外道說的無想定,我把整個身心世界全部停下來,進入無想——那麼你的真如本性也沒有了,因為那個真就在妄當中。你就是在妄當中隨順它,然後觀照它,不迷、不取、不動,才能夠回家。你把這些生滅的因緣都斷掉了,你也回不了家了。

倓虛老和尚講過一個偈頌,值得大家深思。倓虛老和尚有一次在山中打坐,打完坐出來,他講了一個偈頌:「眼觀青山數十里,青山內外皆自己。只因自己不相識,不識己者是自己。」我們解釋一下。他說,我們看到「眼觀青山數十里」,但是這個青山都不是外面的東西,都是「自己」——都是我心中顯現,都是我的本來面目。那麼現在我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呢?「只因自己不相識」,我們沒辦法回歸本性,所以迷惑了,所以把自己跟身心世界分開了。那麼應該怎麼辦呢?「不識己者是自己」,這句話很重要!「不識己者是自己」,我們在打妄想、在迷惑,迷惑的那個人是誰呢?迷惑者誰?不識己者——一個迷惑顛倒的心,是誰?就是自己!迷惑、打妄想的那個心,就是你的真心。

「不識己者是自己」,這句話值得我們去參。說我現在打妄想,誰在打妄想?其實就是真如本性在打妄想嘛。離開了真如本性,我們沒有作用的,只是它迷了。所以你要知道,「不識己者是自己」,你的本來面目就在妄想中去找,但是你要有智慧的觀照。你看,佛陀在開顯不顛倒性的時候,他也是順著因緣。你看,我們有身心世界,有很多的善惡的造作,創造一個阿賴耶識;最後呢,把阿賴耶識,啪——破壞以後,回歸到清淨本性。這個就是一個還滅的因緣。所以,「不識己者」,當我們迷惑顛倒的時候就是它嘛;但是你覺悟的時候,還是它嘛。我希望大家好好體會。你有志於走大乘佛法,什麼叫作「不識己者是自己」?這個你要好好體會。你要好好體會為什麼說打妄想的就是真如。打妄想的是誰?就是你的本來面目。這個道理,諸位要好好體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學佛人可以用絲織的棉被嗎

【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 這以下有三個要斷...

獨步楞嚴的圓瑛法師

圓瑛法師,俗姓吳,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圓瑛,號韜光,...

宣化上人:四種清淨明誨是照妖鏡

一般的學者說:《楞嚴經》是假的,不是佛說的,又有什...

菩提涅槃

佛在七處佂心以後,怕我們大家落入斷滅見,心不在內,...

依此法門,直成菩提無復魔業

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波...

為什麼這個願非常了不得

第二個願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願。 伏請世尊為證明,...

色陰的本質是清淨的佛性

在五陰當中最粗顯的就是我們的色身。色在佛法當中叫做...

宏海法師:楞嚴法會開示

各位道友,特別是今天我們格外的因緣,正法眼藏,楞嚴...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推薦】身體24小時的使用手冊

1:00 人體進入淺睡階段,易醒。此時頭腦較清楚,熬夜...

如何用佛法來處理家庭中的矛盾

問: 請問師父,如何在家庭裡的夫妻之間,丈夫與妻子...

念阿彌陀佛的宗旨是什麼

念阿彌陀佛的宗旨是什麼呢?念阿彌陀佛的宗旨是求生極...

什麼樣的人才擁有好的命運

《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

大安法師:念佛不求往生與五逆十惡者相同

修淨土法門的人,首先要建立一個與淨土念佛法門相應的...

「庵」一定是女眾所住的地方嗎

阿彌陀佛。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我在的這個地方呢...

這位護法神,獨護地藏菩薩

堅牢地神跟地藏是一個系統的。堅牢就形容大地,我們一...

遇到逆緣的時候,要這樣來思維

我們內心很多負面的情緒,很多的盜賊要偷走我們已經成...

要了解我們自己的念頭

我們說修道是什麼?修道就是修心,就是修我們的念頭,...

《一函遍復》白話譯

(印光大師著 圓濤法師白話譯) 淨土法門,對上、中、下...

佛前供一朵花,彌勒菩薩都說不盡他的福德

我們先講個故事,在藏經中,有一個印度人,撿了一朵花...

咸淡有味

由藝術家入佛的弘一大師,把佛道修行和藝術生活集合起...

紫金缽

從前有一位高僧,名叫金碧峰,他有很深的禪定功夫。...

感恩帶來富裕的人生

朱子治家格言上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

我求的太多,地藏菩薩不會煩嗎

要想成佛,就像商人到海采寶一樣,你得請一個入海采寶...

心無形故,力最無上

《金剛三昧經》云:大力菩薩言:何謂存三守一,入如來...

【佛教詞典】攝僧自然界中聚落界分齊

亦名:自然界中聚落界分齊、聚落界分齊 子題:可分別聚...

【佛教詞典】近住

梵語 upavāsa,巴利語同。音譯鄔波婆沙、優波婆娑。又...

【視頻】八十八佛(演甫居士)

八十八佛(演甫居士)

【視頻】修出離心

修出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