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楞嚴經

淨界法師  2024/03/0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六十三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百四十一頁。壬二,兼顯六解一亡。

本經的整個修學重點,就是修學首楞嚴王三昧。它的主要觀念,蕅益大師說,就是要我們能夠正念真如。這當中蕅益大師把整個正念真如的過程,根據本經的經文分成六大科。這六大科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前面兩科,這兩科就佔了七卷的經文。第一大科當中講到「顯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這一科等於是確定了本經的理觀。所有的三昧一定有一個觀照的智慧,本經的觀照智慧就是觀照諸法的圓三諦理。也就是說,我們對我們的五陰身心世界要生起空假中三觀:空觀照了五陰的隨緣不變的體性,所謂的真諦理;假觀是觀察不變隨緣的相用,就是我們的循業發現。空觀是觀照這個清淨的本性,假觀是觀察業力所變現的這些假名假相假用,中觀等於是把空有這兩種觀照作一個平衡。

空假中三觀,在本經當中佛陀作一個總結,說是「觀性元真,觀相元妄」。這個方法非常好。這個空假中有些人聽得不是很懂。佛陀說,我們怎麼去觀察我們的生命呢?你分成兩部分就對了。

第一個,我們的身心世界有它暫時的因緣。你看你過去的業力變現一個你的色身,你內心有很多的感受、很多的想法,這種叫做一時的因緣。這個我們不能否定,這種生滅變化的一時的因緣。這是假觀所觀的,是你現在的暫時的因緣。空觀是觀察你永恆的功德,你的目標在哪裡。你現在是處在什麼因緣,那麼你未來的方向在哪裡。所以我們在修首楞嚴王三昧,它觀察生命是觀察現在的因緣跟未來的皈依處,兩個同時觀照。這個是在第一大科當中,佛陀花了三卷半,「顯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建立了整個三昧的觀照智慧。

其次,當我們理觀建立起來以後,佛陀講第二科,「示不生滅為本修因妙三觀門」,這個地方講事修。那麼在事修之前,佛陀提出兩個重要的觀念,所謂的「二決定義」。

第一個是什麼呢?就是你的因地發心。我們修學空假中三觀,能夠破除種種的障礙,能夠生起種種的功德。因地發心就是說,那你的目標在哪裡?你為什麼修空假中三觀?這當中佛陀一再強調「以不生滅為本修因」。我們在修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我們的目標是追求不生不滅的本性,不是追求有為的功德。這是所有大乘佛弟子剛開始就應該有的一個確認的目標。你不求人天福報,不求二乘的涅槃,只是追求無上菩提,追求開顯一念心性的無上菩提。如果你一開始因地發心是生滅的,你不可能成就不生滅果。所以剛開始,佛陀在講這個事修之前,第一個確認我們因地的發心,你要很清楚你的目標在哪裡。

第二個,你所對治的煩惱在哪裡?這個講過程了。空假中三觀是一個能觀的智,那你所觀境在哪裡呢?佛陀講六根,講到這個六根門頭,整個煩惱的活動範圍,就在我們見聞嗅嘗覺知當中,帶動了很多的攀緣、很多的煩惱。所以,你用空假中三觀來照了六根,你就能夠迴光返照,你就能夠正念真如,回到我們清淨的本性。

這是整個《楞嚴經》的第一大科的理觀跟第二大科的事修的一個綱要。

二、兼顯六解一亡 分二:癸一、疑請;癸二、答示

在第二大科當中,佛陀講的「二決定義」,事實上把整個修習止觀的目標跟過程,所謂「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講得很清楚了。這個地方等於是一個兼顯,一個兼帶的開顯。開顯什麼呢?開顯「六解一亡」之義。既然空假中三觀所對治的是六根門頭,每一根當中又有六個結扣,所謂的動、靜、根、覺、空、滅,有六種結,那麼當六根當中的六結解開以後,到最後一也不可得。這個「六解一亡」,等於是把前面的理觀跟整個事修作一個總結,作一個融通。我們到經文就很清楚了,它這一科的大意是什麼,就是把理事的一個圓融。分二科:癸一,疑請;癸二,答示。

癸一、疑請 分二:子一、敘益;子二、請疑

「疑請」當中又分兩科:一敘益,二請疑。這地方等於是阿難尊者聽到佛陀講到前面的「二決定義」以後,他心中有所疑惑而請示如來,叫「疑請」。

子一、敘益

這當中的第一科「敘益」,首先敘述與會大眾聽了前面的「二決定義」 以後所得到的功德利益。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聞佛如來無上慈誨祇夜伽陀,雜糅精瑩,妙理清徹,心目開明,嘆未曾有。

「於是」,就是在佛陀講完空假中三觀的依止處跟它對治的處所,所謂「二決定義」以後。這個時候阿難尊者跟與會大眾聽聞如來所宣說的這種無上大悲心所流露的教誨,這當中包括了祇夜跟伽陀(祇夜就是重頌,伽陀是孤起頌),這些偈頌是「雜糅精瑩,妙理清徹」。

「雜糅精瑩」是約著能詮的教文來說的,整個文義是互相地雜合融通的。古德說,什麼叫「雜糅」呢?就是性德中有修德,修德中有性德。性德是空假中三觀所追求的目標。我們追求的目標是一個不生不滅的本性,這叫性德。但是在整個過程當中,我們要務實地去處理我們眼前的五陰身心的暫時的因緣,這叫修德。所以,大乘佛法會很善巧地把暫時的因緣跟永恆的功德加以平衡,性德中也兼顧到修德,修德中也兼顧到性德,這個空假的一個平衡點,這叫「雜糅精瑩」。「妙理清徹」是約著所詮的義理來說的,這個道理非常的清徹而透徹,把整個解結不二的道理開顯得非常的清楚。

所以,阿難尊者聽完以後可以說是「心目開明,嘆未曾有」,內心的智慧是完全的開通,沒有障礙,並感嘆過去未曾聽聞過這麼圓滿微妙的法義。你看佛陀過去講到追求不生不滅的本性,或者講到怎麼對治我們眼前的因緣,但是很少兩個同時開顯的,所以這個可以說是「嘆未曾有」,過去未曾聽聞如此圓滿微妙的法義。

這一科的「敘益」,我們把這個大意說一下。阿難尊者跟與會大眾到這個地方已經建立一個空假中的三觀,而且他也知道他的三觀所對治的處所是六根。那麼六根當中它的重點是分成兩部分:一個是相,一個是性,相妄性真。所以在面對六根的時候,面對這個見聞嗅嘗覺知的時候,你要知道一個問題:我們整個生死流轉的痛苦根本是從六根發動的,但是諸佛的安樂解脫也是從六根發動出來的。所以這個地方講到六根是有二門:一個是流轉門,一個是還滅門。當我們放縱六根,這個見聞覺知往外攀緣的時候,那是帶動了一個放逸造罪的力量;當我們六根開始收攝,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時候,六根所釋放出來的是一種真如的功德。同樣是六根!所以大乘佛法對六根,你不用排斥。說,欸,我現在開始眼睛不要看了,耳朵不要聽了。問題不在見聞覺知,問題不在這個地方。問題是你可不可以生起觀照,或者是你選擇放縱你的妄想。問題在這個地方。

這個地方,阿難尊者是全部清楚了,叫做「心目開明」。他已經知道六根當中煩惱也是它,但是解脫也是它,問題是向內觀照或者向外攀緣。這一部分阿難尊者可以說是「心目開明」。

但是,阿難尊者對於六根返妄歸真的整個修學次第卻還沒有清楚,所以才有下一科的「請疑」的一個問題出現。這個地方是把前面的這一科,六根的所謂的「解結不二」的道理先作一個總結,敘述與會大眾聽佛陀開示以後的利益;這以下第二科就請示疑問,來帶動「六解一亡」的觀念。

子二、請疑

阿難尊者來請示佛陀,關於他心中的疑惑。

阿難合掌頂禮白佛:「我今聞佛無遮大悲,性淨妙常真實法句,心猶未達六解一亡舒結倫次。惟垂大慈,再愍斯會及與將來,施以法音,洗滌沉垢!」

這個地方阿難尊者就正式地提出他心中還沒有明白的這些疑惑。阿難尊者這個時候就從座位裡面起來,合掌頂禮佛陀,說,我現今已經聽聞佛陀從無遮的大悲心所流露的這些真實不虛的法句。是什麼法句呢?所謂的「性淨妙常」。這個「性」指的是六根的根性,就是見聞嗅嘗覺知,當他是迴光返照的時候所發明的見性、聞性等等。那麼這個六根的根性是什麼相貌呢?是本淨、本妙、本常。古德把本淨判作是般若德,本妙是解脫德,本常是法身德。總而言之,當我們在六根當中,心跟境接觸的時候能夠保持不迷不取不動,而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把我們這一念清淨本性所圓具的諸佛功德開顯出來。

這一部分阿難尊者是完全明白了,但是,內心當中對於以下兩個觀念卻有所疑惑:第一個觀念,所謂「六解一亡」;第二個,「舒結倫次」。我們簡單地解釋一下。

「六解一亡」,就是六根的結扣如果解開以後,其實一也不可得。這怎麼說呢?因為六根的結扣當初也是依止一念的攀緣心而引生的。為什麼六根會有結扣呢?就是一念的妄動。所以你六根解開以後,你這個攀緣心到最後也就消失掉。這個觀念,佛陀到後面會講得很清楚。「六解一亡」是偏重在理觀。

第二個,「舒結倫次」。這個「舒」就是疏通,疏通六個結扣前後的次第。這個講事修了。

理觀來說,六個結扣都是依止一念的妄心而起,當六根迴光返照的時候,同樣依止一念的攀緣心,所以六個結扣一破壞了,攀緣心也不可得。這是從理上說的。但從事上來說,六個結扣卻是有它一定的次第,一個都不能錯亂的。你一定是破第一個結扣,再破第二個結扣,它的整個配套,是配色、受、想、行、識,配五陰的。前後的次第是歷歷分明,不能錯亂的。

所以這個地方等於是講,當我們在起修,在觀照六根的時候,它的一個理觀跟事修的相互關係,這一科是講這兩個關係。這兩個互動關係,阿難尊者有所不明白,所以惟願如來能夠依止大悲心,再一次地哀愍法會大眾及末法的苦惱眾生,能夠施以微妙的法音,來洗除眾生六根的沉垢。

這一段的啟請有兩個:第一個,六解一亡;第二個,舒結倫次。啟請有二,但是佛陀的回答卻有三。在以下的經文當中,佛陀的回答是分成三大段:第一段,佛陀先講到六根的結扣是怎麼形成的。我們每一個根為什麼會有六個結扣,就是煩惱是怎麼生起的。第二個再講六解一亡的道理。第三個講解開六結的修學次第。回答是有三段,到了經文就清楚了。

癸二、答示 分二:子一、結巾喻迷;子二、解巾喻悟

如來回答顯示「六解一亡」的道理。這當中佛陀分兩段:第一段是「結巾喻迷」;第二段是「解巾喻悟」。第一段是講到我們放縱六根所帶動的流轉的力量,叫做結巾,眾生之迷;第二段是諸佛如來在因地的時候,從六根當中開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而成就了諸佛之悟。同樣是在六根當中,但是因為是向外攀緣跟迴光返照而產生不同的效果。這個地方佛陀從兩段,從流轉跟還滅這兩個角度,來開顯「六解一亡」的道理。

子一、結巾喻迷

以打結的華巾來比喻眾生迷惑顛倒的相貌。佛陀先講譬喻再合法。譬喻當中有五小段。

淨界法師:楞嚴經

我們先看第一小段「顯結次第」,開顯我們眾生成就這個結是有它一定的次第的。

即時如來,於師子座整涅槃僧,斂僧伽梨,攬七寶幾,引手於幾,取劫波羅天所奉華巾,於大眾前綰成一結,示阿難言:「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俱白佛言:「此名為結。」

阿難尊者請示佛陀以後,佛陀就坐在獅子座上,一方面整理自己的涅槃僧(涅槃僧就是五衣,穿在裡面的,在南傳佛教叫下裙,等於是我們僧眾的內衣),一方面又收斂僧伽梨(僧伽梨是穿在外面的大衣,包括七衣、九衣等等都叫大衣)。整理衣服以後,佛陀作了一個很重要的動作,「攬七寶幾,引手於幾」。攬就是用手把它拖過來。拖過什麼呢?這個七寶所成的一個小桌子。這個茶几,一般是放一些茶杯、毛巾之類的;然後再「引手於幾」,引手就是伸手,在寶幾當中取來劫波羅天所供奉的寶疊華巾。劫波羅天等於是夜摩天,夜摩天的天王曾經供養佛陀一個非常高貴精緻的棉花所織成的寶疊華巾,來擦手或者擦臉用的。佛陀在回答阿難尊者的問題之前,為了要解釋眾生的迷惑是怎麼形成的,這時候把這個華巾拿起來,在大眾中就綰成一結。「綰」就是左右互相地交接而打成一個結扣。打完結扣以後就問阿難尊者說,這是什麼呢?阿難尊者回答說,這是一個結扣。這個巾本來好端端的,變成結扣。

這一段我們簡單地解釋一下。「綰成一結」,這個結扣的形成,要左邊跟右邊的交叉。這表示說,左邊表示六根,右邊表示六塵。眾生當初為什麼會有煩惱呢?自然是六根攀緣六塵嘛。六根跟六塵互相打結以後,中間產生六識,產生了愛取煩惱;愛取久了,在心中就留下一個痕跡,就是一個結扣。是這個意思。

於是如來綰疊華巾,又成一結,重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又白佛言:「此亦名結。」如是倫次綰疊華巾,總成六結,一一結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結,持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亦復如是,次第酬佛:「此名為結。」

這個時候如來再一次取來這個寶疊華巾,又把它綰成一結,重複地問阿難:那麼這是什麼呢?阿難大眾又回答說:這也是結。如是地倫次,「倫次」就是先後的次第,由第一個結、第二個結,第三、第四乃至於總共成就了六個結。而這六個結是怎麼產生的呢?這句話很重要!「一一結成」,是次第所成。我們的煩惱不是突然間出現的,它是一層一層,就像灰塵一樣,你去年的灰塵跟前年的灰塵那是有層次的。所以我們在擦玻璃的時候,是先擦外面的灰塵然後越擦越裡面。我們對治煩惱也是這樣,你所對治的第一個一定是表層的煩惱,然後中層的煩惱,最後深層的煩惱。因為它剛開始形成的時候就不同。

這個地方次第結成以後,佛陀每次都拿手中的結來持問阿難,阿難尊者也都一一地回答,「此名為結」。這一段等於是把眾生形成整個結扣的過程作一個說明。

這個所表示的法,我們根據蕅益大師的註解簡單地說一下。這個地方有三個重點值得我們注意:

第一個,就是這個寶疊華巾,它的本質是棉花所成。這棉花當然沒有相狀。那麼棉花表示什麼呢?表示六根的根性,也就是我們說的如來藏妙真如性,我們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一念清淨的本性,是圓具無量功德的。這個是寶疊華巾的本質,就是棉花。

第二個,把這個棉花做成了線,然後左右地編織成一個毛巾。這個毛巾是什麼呢?毛巾就是表示阿賴耶識。因為它是一個生滅與不生滅的和合,就表示左右的交叉所成。這是我們眾生所具足的非常微細的一個煩惱,阿賴耶識。

第三個,阿賴耶識當中,再依止這個毛巾再打成六個結扣,就表示我們眾生的前七轉識向外攀緣的煩惱,表示六識的愛取的煩惱。

所以首先你要清楚,眾生的煩惱是怎麼形成的。煩惱是由一念的清淨心,然後一念妄動變成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再繼續地動下去,變成第七識;再動下去,就前六識。煩惱的形成是由細而粗,而對治煩惱是由粗而細。這個地方先清楚。

我們看「明示結同」。

佛陀把這個巾打完以後,說明這個結扣所依止的是同一條毛巾。

佛告阿難:「我初綰巾,汝名為結。此疊華巾,先實一條,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復名為結?」阿難白佛言:「世尊!此寶疊華,緝績成巾,雖本一體,如我思惟,如來一綰得一結名,若百綰成,終名百結,何況此巾只有六結,終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來,只許初時,第二、第三,不名為結?」

這個地方有一段佛陀跟阿難尊者的相互對話,我們看經文就清楚。

佛告阿難,說我最初綰成第一個結扣的時候,你說這叫結,而這個寶疊華巾,實際上它的本質只有一條,但是在這一條當中,它卻可以出現第一個結、第二個結、第三個結。那麼為什麼在第二、第三個結出現的時候,你又稱這個叫結呢?第一個叫結,第二、第三為什麼也叫結呢?

阿難尊者就白佛陀說:世尊!這個寶疊華巾是由很多的棉線緝績成巾,是左右交加編織而成。這個華巾雖然本體只有一個,但是如來因為有左右的交加而成為一個結。假設你百次地交加,就形成百結。何況這個華巾只有六個結,也不是七,也不是五。那麼為什麼如來只允許初結,而不允許第二、第三結的出現呢?

這一段經文當中的對話,古德說其實佛陀是在明知故問。你打第一個結是結,那麼第二個結也是結。明知故問,主要就是要阿難尊者從這個事相因緣當中能夠明白、迴光返照,眾生煩惱的形成是有次第的。同樣一條毛巾打成六個結,絕對不可能同時出現,你一定是先打第一個結,然後再打第二個結,然後再第三個,第四、第五、第六,次第完成。

當然這個地方,本經的主要意思是在強調六個結是同一個體。這六個結依止同一個體表示什麼意思?我們前面說過,「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為什麼?你看有些人他用眼根,他整個注意力在眼根,他看到什麼色塵,他就觀察這個色塵是虛妄,從眼根當中迴光返照而回到他的見性。有些人從耳根,他聽到聲音的時候,他知道這個聲音是生滅的,那麼迴光返照,「反聞聞自性」而回歸到他的聞性。

為什麼從眼根進去,從耳根進去,最後把心帶回家的時候,兩個家是完全一樣?六根不同,剛開始修行不同,你看他一天到晚拜佛,你一天到晚持咒,他一天到晚念佛,方法不一樣,但是三個人成就以後完全一樣!因為我們所對治的煩惱,到最後都回歸到這一條毛巾,都是依止一巾所成,都是依止一念心才會有煩惱的。

所以這個地方已經把六解一亡的觀念慢慢開顯出來。這個地方先開顯這個相同點,就是煩惱的相同點:從理上來說,六個煩惱是同一心而成。下一段就講到事相的差別,「從同而異」。

佛告阿難:「此寶華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條,我六綰時,名有六結,汝審觀察,巾體是同,因結有異,於意云何?初綰結成,名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結生,我今欲將第六結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結若存,斯第六名,終非第一。縱我歷生盡其明辯,如何令是六結亂名?」

前面的一段是把眾生六個煩惱的結扣會歸到一念的妄心,所有的結扣都是依止華巾而成,這個是從理體上來說的。這以下是說,華巾的六個結扣卻是歷歷分明的,不能有任何的差錯。這個是約事相來說的。

佛告阿難:這個寶疊華巾,你已經知道,事實上它只有一條,但是當我次第作六綰的時候,就形成了六個結扣的相貌。你應該從這樣的一個事相因緣當中,好好地詳細觀察,說是巾體是相同的,但是所成就的結扣卻是有前後的差異。那麼你的意思如何?當我最初綰成結扣的時候,名第一結,乃至於我最後綰成的時候,叫做第六結。那麼阿難尊者,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假設我現在要把最後綰成的第六結的名稱改成第一結,我說這個第六結就是第一結,這樣子可不可以呢?把第六跟第一的結扣的名稱相貌對調,可不可以呢?它們有沒有相同點呢?

阿難尊者說,這是不可以的。因為這六個結時間點不同,第一就是第一,第二就是第二……第六就是第六,你不能錯亂的。那麼阿難尊者回答世尊說:「六結若存,斯第六名,終非第一。」這個六結的形成,是次第而成的,並非同時,所以這個第六結的名稱絕對不能夠變成第一結。縱然我阿難以我多生多劫所栽培的種種的智慧跟辯才,也不能夠使令這六個結扣的名稱、它的相貌產生前後的顛倒錯亂,這是不可以的。

理上來說,六結是依止一念的妄心而成;同樣依止一個妄心,事上來說,這個六結卻有前後的差別次第。我們把這個次第簡單說明一下。

假設我們從耳根上來說,耳根的六個結是動、靜、根、覺、空、滅。

動、靜,就是色陰,最粗的,就是我們眼睛所看到的種種的色法,如果表現在耳朵就是音聲:動、靜。如果是眼根,我們前面說過,眼根是什麼?就是明、暗。如果是意根就是生、滅。「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後面會講到。動靜二結所產生的是色陰。我們一個人為什麼會有色身呢?因為我們耳根經常隨外在聲音的動靜的相貌不斷地變化,變化久了以後,我們的身相就出來了。所以我們要破色陰,就破除耳根的動靜二相。

第三個,根結,根結所帶動的是受陰,因為有根結的因素,產生很多的感受。第四個,覺結,由覺結產生了想陰,就很多不同的想法。第五個,我們因為有空結的關係,就產生了行陰,有很多的造作遷流。第六,因為有滅結的關係,而產生了識陰,產生心中的了別。所以,這六個結有它對應的五陰的果報相,這個地方是不能錯亂的。

我們看第四段,「結示異同」。

佛言:如是!六結不同,循顧本因,一巾所造,令其雜亂,終不得成。

前面佛陀都是由阿難尊者來回答,明知故問,由阿難尊者迴光返照。阿難尊者回答以後,佛陀要作一個印證,說「如是」,你回答的前面的問題都是正確的,六個結扣的確是不同。但是「循顧本因,一巾所造」,如果是從理上來說,我們追究它的最初的原因,完全是一巾所成,動、靜、根、覺、空、滅是一念的攀緣心所成,這個是它們所依止的共同點。但是它們的差別相呢?「令其雜亂,終不得成。」它們的差別,是有它的次第的,不能錯亂的。

所以,一切諸佛出世,宣說五陰一定是由粗到細,先講色陰,再講受陰,再講想、行、識。這就告訴我們,要破除煩惱,一定先破色陰、再破受、再破想……沒有一個人能夠超越等級的。因為它形成的過程是由內而外,你要破壞煩惱,一定是由外而內進去的,這個是不能夠改變次第的。

這個地方等於是總結。

我們看最後的「以法合喻」。

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

這個六根,諸位要知道,蕅益大師再三強調:這個地方的六根不是六結!六根門頭當中每一個根都有六個結,你不管從哪一個根(我們下一堂課開始講二十五圓通)觀照進去,你都要經歷六個結。

所以這一段的消文是說,則汝六根門頭當中所形成的六結的道理亦復如是。它是怎麼回事呢?是「畢竟同中」(它們都是依止一念的攀緣心所成,叫「畢竟同」)而生起「畢竟異」,但是形成結扣的過程卻是有前後的清楚的次第,有它的共同點,有它的差別相。

這個地方,其實佛陀從一個凡夫的迷真起妄帶動的六結,已經把理跟事露出一個消息出來。我們把它作一個總結好了。

首楞嚴王三昧這個空假中三觀,它的所觀境是六根。你在觀六根的時候你要知道,六根的相同點是它的根性。為什麼修行人越修行,到最後個性會越來越接近?你看世間人,越攀緣,那個我相人相越對立。你看凡夫,他從年輕到老的時候,人跟人之間差別越差越大。你看剛出生的時候,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到了八十幾歲的時候,兩個人沒辦法相處了,越老越難相處,差別性越來越大,因為他向外攀緣嘛。向外攀緣,他的性格、他的想法就越差越大。修行人不同。修行人啊,欸,你剛出家的時候,你跟我不太一樣,我跟你也不太一樣;但是修了三十年以後,兩個人差不多。為什麼?因為大家都在迴光返照,大家都在把心帶回家。所以你發覺修行人啊,越修行,他的心性越差越少,越來越淡薄。

所以,六根門頭的相同點,就是它的根性,就是一念的清淨本性是相同的,當它迴光返照的時候是相同的;但是他在向外攀緣的時候,那就各式各樣,五陰的相貌就產生了。就是我們常說的「方便有多門」,但是「歸元無二路」,回家的路是完全相同的。

在律上佛陀講一個公案。說有一個比丘,這個比丘修四念處的時候,他一直不能夠破壞他五陰的障礙。他隨大眾修苦行的時候,他的身心世界一直放不下。後來這個比丘很苦惱,就請問佛陀。當然佛陀是無所不知,佛陀叫阿難尊者去跟國王借皇宮。說你帶這個比丘去住皇宮,住一夜。結果這個比丘在皇宮當中,在一個華麗的環境當中修一夜以後,證得阿羅漢果。換句話說,有些人在苦行當中生起出離,有些人必須在好的環境當中生起無常觀。

所以佛陀在這個公案講完以後說:悟道在心,不拘形骸。我們很難清楚地告訴你應該怎麼回家,因為剛開始形成煩惱的過程每一個人都不同,所以你回家的路、過程不可能完全一樣。你說,欸,你拜一千拜,我也拜一千拜。不必!這個法門適合他,不見得適合你。但是回到家以後卻完全一樣。佛法的修行很妙,剛開始的時候,他修唯識學,你修天台宗,你念佛求生淨土,他走聖道門,方便有多門,但是成佛以後,大家所證的真如一如無二如。這個地方大家要體會一下,這個理事的圓融,理觀、事修的一個相互關係。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心和大腦有什麼關係

問: 《楞嚴經》中佛問阿難心在何處?心是不是大腦,...

佛陀如何破斥心不在身外

我們看第二段的破斥。佛陀的破斥,是先安立一個例子,...

魔境生起時應如何保持正念

佛陀訶責十種魔境的過失。 魔境產生的因由 阿難!如是...

讀楞嚴經看什麼

大家都是佛弟子,我們在佛門裡面常會感慨,或者聽聞到...

宣化上人:楞嚴咒的功德利益

楞嚴咒分五部,表示五方: (1)東方金剛部,金剛王咒...

入一無妄,彼六根一時清淨

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

太虛大師:楞嚴經大意

楞嚴是經名,今由楞嚴寺發起講經,故講楞嚴大意。本人...

為什麼這個願非常了不得

第二個願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願。 伏請世尊為證明,...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人不宜食眾生肉

經言靴裘①等物皆不應著,以其日與諸畜相親近也。夫此...

虛雲老和尚《皮袋歌》

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難名狀。威音過後成罣礙。三...

曾國藩的日課四條

原文: 一曰慎獨則心安: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心既知有...

如何化解和冤親債主的仇怨

有弟子困惑於不知要如何化解和冤親債主的仇怨的問題。...

四十八大願——(第35願)信樂永離女身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

事與願違時要好好檢討自己的心念

別埋怨自己命運坎坷,先檢討自己負面(黑暗)的心念。...

極樂世界可以活著去嗎

一般來說普通大眾對佛門中的求生西方、或求往生,就以...

修行的根本法寶--信願持名

「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

生氣時會有七件事情降臨在他身上

俗語說:一個憤怒的人只會破口大罵,卻看不見任何東西...

心安放在道上,龍天護法自然護持

修道的人,心要安放在道上,你有道,龍天護法自然護持...

對身穿袈裟的出家人起恶心,等於向諸佛起恶心

過去,佛陀在王舍城耆闍崛山時,提婆達多懷有恶心,欲...

吃寺院的飯會欠十方債嗎

問: 有師兄說不能吃東林寺的飯,吃了欠十方的債,這個...

宏海法師:心地法門

好,各位同學,阿彌陀佛,大家下午吉祥如意。 今天很冒...

最為真實的幸福

一個富翁看到一個躺在廣場上的乞丐,一時起了惻隱之心...

巧辦法助你節約時間

命運之神是公平的,他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公平的,他給...

心靈的七個境界

凡是真正的強者,不一定是事業上的成功者,卻一定是心...

【佛教詞典】華表

(堂塔)列仙傳所謂華表,本由印度傳來。毗奈耶雜事三...

【佛教詞典】正性定聚

【正性定聚】 p0503 俱舍論十卷十八頁云:何名正性?謂...

【視頻】夢參老和尚《得時不歡喜,失時不悲哀》

夢參老和尚《得時不歡喜,失時不悲哀》

【視頻】慧律法師《警惕不要犯五戒》

慧律法師《警惕不要犯五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