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楞嚴經

淨界法師  2024/03/09  大字體  護眼色

(第七十三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百六十一頁。壬七,勢至觀根大。

這二十五個圓通當中,在末法時代最為契理契機的,也可以說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這最後的兩個法門,一個是念佛圓通,一個是耳根圓通。

這兩個法門的同異,從相同的地方來說,這兩個法門都是在引導我們恢復到我們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現前一念心性,這一點是相同的。不同點就是,這兩個法門下手的方便是不同的。念佛法門是一個他力加被的法門,所以在整個修行的過程當中,它的所觀境是佛的功德。比方說我們念佛或者是憶佛,整個所觀境都是佛的功德,所以它的重點在所觀境。但是耳根圓通是不一樣的,它的所觀境在於能聞的那個耳根。我們聽到一個聲音,我們這個時候迴光返照:能聞的是誰?是誰在聽這個聲音?所以,念佛法門的重點比較偏重在事修這一部分,耳根圓通比較重視在理觀這一部分。

當然,這兩個有事修跟理觀的偏重,但是我們看永明延壽大師講禪淨雙修的時候,他認為這兩個是可以相輔相成的。我們透過佛號的事修能夠成就感應道交,但是感應道交也必須在臨終的正念的基礎之下。所以,「耳根圓通」的禪觀,這個理觀能夠使令我們不隨妄轉,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理觀能夠幫助我們遠離妄想,事修可以使令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能夠感應道交。我們可以這樣講,你要能夠保持正念,才能夠感應道交,佛菩薩的感應不能夠建立在一種散亂的顛倒的心中,這是不可以的。所以說,這兩個法門,其實在臨終的實際操作當中,以禪觀來破除妄想,以憶佛念佛來成就感應道交,是有它的相輔相成之功。這個大家可以從後面的內涵慢慢體會。

我們看勢至觀根大。這一科,能觀的智就是六根,所觀境就是佛的功德。蕅益大師說,這一科等於是以第六意識來夾帶六根——都攝六根,來憶念佛的功德,依此來悟入圓通法門。這一小科我們前面說過了。

我們看一百六十二頁第二科,感應道交的部分。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身為一個他力法門,就是佛力加被的法門,當然這個感應道交就非常重要。感應道交的整個道理,佛陀在這當中分成兩段,第一段是先講譬喻,第二段再講合法。

先看譬喻。譬如有某甲跟某乙兩個人,他們之間的互動,是某甲經常地憶念某乙,但是某乙已經把某甲給忘掉了,他心中已經沒有某甲的存在了,他是想其他的事情。那麼某甲跟某乙這兩個人在未來的生命當中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呢?是「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也就是說,即使他們兩個是生長在同一個國家,在同一個地方出世,但是也不能產生彼此互動的作用,乃至於彼此即便互相能夠見面,也都是視若無睹,當面錯過。這個意思就是說,人跟人的互動,單方面的憶念是不能產生作用的,一定是我憶念你,你也憶念我,兩個人才能產生一定的感應。

再往下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假設某甲跟某乙兩個人偶爾會互相憶念,乃至於時間久了以後,兩個因緣比較深的,二憶念深,從偶爾的憶念變成一種經常性的憶念。某甲經常性地憶念某乙,某乙也憶念某甲,那麼這兩個人在未來生命當中,「從生至生」,從一生乃至於多生,就等同於身形跟影子一樣,彼此就不再分離了。

所以,我們在整個生命當中,兩個生命體要相逢,我們講相逢就是有緣,那麼這個因緣是從哪裡來的呢?就是我們過去生彼此互相的憶念。兩個人在生命當中會產生一定的作用,會作成母子,會作成朋友、兄弟等等,那表示過去生有很深的互相的憶念,才能夠有這樣的感應的力量,才能夠彼此相逢。這個地方是講這個道理。

其實這個道理是通十法界的,包括眾生跟眾生之間的相逢,也包括佛陀跟眾生之間彼此的相逢。這個譬喻講完以後,這以下就合法了。

那麼在十方如來一念的清淨涅槃的心中,佛陀的心情是怎麼樣呢?他是「憐念眾生」,他經常的去憫念一切的凡夫眾生,那種情況就像是母親在憶念兒子一樣的至誠懇切。但是這當中有一個問題,身為兒子,如果他一心一意地只想要離家出走,而忘失了母親的存在,那麼母親單方面的憶念是不能產生作用的。也就是說,母親一直去思念兒子,但是兒子繼續攀緣其他的外境,那麼他們兩個就沒有再相逢的機會了。反過來,作為兒子,如果經常地憶念母親,就像母親憶念兒子一樣的至誠懇切,那麼這個母子在未來的生命當中,可以說是「歷生」,就是生生世世,經常地相逢在一起而不相分離了。

這一段,等於是說明了眾生跟佛之間兩個生命體的相互作用。我們從現實的角度來觀察一個現象,比如我們打一個佛七,兩百個、三百個人同樣地念一句佛號,但是這個佛號對每一個眾生產生的救拔力是不同的。你看打完一個佛七,有些人沒什麼感覺,好像沒打一樣;有些人打完佛七以後,業障消除,法喜充滿。這個佛號在他身心當中,「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這句佛號,這個無量光無量壽,在這個生命當中產生強大的加持力。

我們講事出必有因。為什麼會有這種差別呢?同樣一句佛號散佈在百千萬人的心中,為什麼會有不同的效果呢?這個地方就說明,問題不在佛陀這一部分,因為佛陀是以平等心憶念一切眾生;問題在於我們用什麼心態來念佛,那個能念的心。我們講心態決定狀態,你用什麼樣的心情來憶念這個佛號,這個時候佛號對你的加持就產生一定的相應的力量。當然,這個地方也說出一個道理,就是佛陀不能主動地救拔我們,這個觀念很重要!感應道交不是單方面的。你看這個鐘,你把它做得很好,裡面有黃金有白銀有銅,但這個鐘它自己不能響,再好的鐘自己都不能響。你輕輕地撞它,它就出現小的聲音;你要大力地撞它,它就出現大的聲音。這個地方就說明,佛陀的救拔力是完全看眾生的心態而產生不同的加持。

這一段就說明,感應道交的整個決定權在我們眾生的心態,以心力來帶動佛力這個道理。

那麼當我們跟佛產生感應以後,有什麼樣的好處呢?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前面是講念佛的因地,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來跟佛陀感應道交,這以下說明感應道交以後的功德利益。假若眾生的心能夠依止憶佛……憶佛,我們前面說過,就是一種觀想,觀想阿彌陀佛的依正二報的廣大功德。這一部分當然包括了信心,也包括了願力,都在憶佛裡面。念佛就是偏重在持名。前面是偏重在觀,這個地方偏重在止。那麼這個人有什麼好處呢?在現前,在當下的今生,有些人在念佛當中,在當下的確是看到阿彌陀佛;或者當來,就是臨命終的時候能夠見到佛陀。

見到佛陀有什麼好處呢?

「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我們見到佛陀以後,我們就能夠跟佛的功德彼此互相地接觸而不相遠離。所以,我們在佛的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加持之下,不必假借其他的方便,就能夠證得無生法忍。「心開」就是破無明、證法身。

講一個譬喻,「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我們的身體是沒有香氣的,但是如果我們的身體在大殿當中經常跟香接觸,欸,時間久了,我們身體也能夠沾染香氣。也就是說,我們眾生在五陰身心當中是沒有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但是這個佛號是總持彌陀的萬德莊嚴,我們的心經常去跟佛號接觸,使令這個佛號「一句彌陀念誦聽」,在我們身口意不斷地運轉,慢慢地在我們的身口意當中也能夠沾染佛的功德。正如印光大師說的,「即眾生心,投大覺海」,我們凡夫的這念心進入彌陀的功德海。這種情況就好像是香光莊嚴,以佛陀的香氣,以佛陀的光明,來成就我們自己的莊嚴,把佛的功德轉成我們自己的功德。

你看大乘法門,它的修行是兩個不同:第一個是你自己修功德。你自己心中產生菩提心,修習六波羅蜜,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六波羅蜜來自我莊嚴,所有的莊嚴都是要你自己創造的。第二個是,佛陀已經創造了一個莊嚴,你怎麼能夠轉他為自。說我自己不能創造莊嚴,但是我想辦法把佛的莊嚴轉成自己的莊嚴。我們自己不能發光,我們自己沒有香氣,但是我們經常接觸光明、接觸香氣,我們能夠沾染香光的莊嚴。

這個就是念佛法門的特色,就是阿彌陀佛創造了四十八願,在宇宙當中已經存在,但是你要有辦法去跟它接觸,去啟動它的力量,然後轉成你身心世界的一種功德。這個地方就是我們說的感應以後的力量,有四十八種的加持力。

我們看下一段就是大勢至菩薩把自己的修學過程跟他利他的方便作一個說明。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這個地方有兩段。第一段先講勢至菩薩的自修的功德。「我本因地」,我在凡夫位的時候是怎麼成就呢?我就是靠憶佛念佛而悟入無生法忍。大勢至菩薩還是靠他力法門,他本身的悟入無生法忍是在娑婆世界的穢土成就的。「今於此界」,但是我現在到了這個末法的娑婆世界當中,是攝受念佛之人歸於佛的淨土。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古德說,「以念佛心入無生忍」,這個是攝受利根人,他的理觀強,他可以在今生當中直接悟入無生法忍。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是攝受我們末法時代的鈍根菩薩,業障深重,智慧淺薄,所以我們偏重在事修。事修的人就必須要往生淨土而成就三不退。這兩種差別。

所以念佛,你看很多人念佛今生成就的。慧遠大師今生就成就了,他一生當中三次見到彌陀,都是遍滿虛空。我們一般人當然就是帶業往生。我們念佛的追求目標是什麼?就是歸於淨土。我們是到淨土以後再成就無生法忍。所以這個地方有理觀跟事修的差別。

看總結。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佛陀問我悟入圓通的法門,我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我最好的選擇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我就是以一念憶佛念佛的心來統攝六根,使令我們的正念能夠念念地相續下去。要按印光大師的說法,就是一句佛號都攝六根,也是以一句佛號來淨念相繼。依止這樣的一種念佛法門,在整個成就三摩地的過程當中是最為殊勝的。

我想,我們一般人念佛的重點,應該都不是成就無生法忍,在末法時代大概就是成就往生的多。當然,這個往生,它的重點就是要感應道交。你臨命終的時候,必須讓你這一念心跟佛的心能夠念念地感應道交。

那麼感應道交的關鍵在哪裡呢?天親菩薩提出四個字。天親菩薩在《往生論》上說,一個人念佛能夠成就,偏重在「一心歸命」。這個「一心歸命」,其實開展出來就是信願行三資糧。這個信願行三資糧,它整個修行的主要根據,其實來自於彌陀的本願,特別是第十八願,所謂的十念必生,說是「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個地方的關鍵在於「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信願行三資糧。

我看古德在解釋這一段的時候,善導大師很強調「至心信樂」。善導大師在詮釋淨土宗的成敗關鍵,他強調信心,他以「信」來統攝三資糧。當然不是說願不重要,也不是說行不重要,善導大師認為信是最重要。那他這個「信」是怎麼樣?他那個「信」,他講出一個觀念說,念佛的人什麼叫作有信心呢?就是你念佛的時候,念念之間順從本願,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你說,欸,我念佛,我是業障凡夫,我可不可以往生?你還在打妄想,你沒有順從本願,你沒有信心!以善導大師的標準,念佛人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你就沒有自己的想法,你整個就是進入彌陀的功德了,你不能有任何的講話的餘地。你說,欸,我業障深重,我善根不夠!這個表示你心中還在抗拒本願,就是你抗拒本願,你還有你的想法。所以善導大師在詮釋往生的關鍵的時候,他就是說,你念佛的時候,關鍵不在你這個人是不是業障深重;只要你心中提起來的時候,你的心是整個靠到佛的功德上,你心中沒有任何想法,就是把自己空掉,心中只有佛,這個就是順從本願。善導大師解釋信心是這樣講。

但是,蕅益大師在解釋三資糧的時候,我們看《彌陀要解》,他是比較偏重在「欲生我國」。他認為發願是最重要,就是你要如實地經常去觀想極樂世界依報、正報的莊嚴,去觀想娑婆世界的過失,然後使令自己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善導大師比較偏重在對佛的皈依,對佛本願的皈依,蕅益大師比較偏重在對淨土的好樂,產生對娑婆的厭離。當然,這兩個各有各的傳承,諸位在實際操作當中,這兩個當然都有它的好處。總而言之,從往生的角度,其實從歷代祖師的開示,這個念佛還不是關鍵,你念佛念得多念得少,跟往生並沒有很直接的關係,這個是決定你的品位。你能不能夠往生,你對阿彌陀佛的信心跟往生淨土的願力這兩個是關鍵,這兩個是主導性的關鍵。所以說,念佛法門,其實它的重點在於感應道交,就是你不管用什麼方法,你的心跟彌陀的心要能夠「能念所念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這個關鍵在於你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對於淨土的一種願望,依此而建立起來的。所以這個法門被古德判作他力門果地教,是這個意思。

辛五、耳根圓通 分二:壬一、敘悟緣起;壬二、牒證結答這是在本經當中最重要的一個正宗,它正式加被本經的當機。因為阿難尊者多生多劫都是多聞,以耳根聽聞佛法。佛陀說,你多生多劫聽聞佛法都是向外攀緣,你不如一日一夜當中來反聞聞自性。就是,你聽聞佛法,是誰在聽聞?你應該從聽聞佛法當中產生迴光返照。所以這個地方佛陀等於是加被當機眾,使令他能夠就路還家,所以就把它放在最後面,而且是對整個修學的過程詳細地加以開展、加以說明。

這當中有兩段:第一段敘悟緣起,第二個牒證結答。

壬一、敘悟緣起 分三:癸一、值佛稟教;癸二、依教修證;癸三、由證起用壬一是教化主觀世音菩薩敘述自己開悟真如本性的整個因緣。這個地方有三段:一,值佛稟教;二,依教修證;三,由證起用。

癸一、值佛稟教

「值佛稟教」就是遇到了古佛而稟受教法。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這個「耳根圓通」的主要修學者就是觀世音菩薩。所有的菩薩都是以功德安立名稱的,他有這種功德,所以他有這個名稱。那麼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安立是怎麼回事呢?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從這個菩薩因地的修證來說。因為菩薩在因地的時候是觀察音聲而產生反聞聞自性,就是菩薩在聽聞音聲的時候,他不隨外在的音聲而轉,而迴光返照,去觀察能聞是誰,從這個地方而悟入了整個圓通。從音聲悟入圓通,所以叫觀世音。這是第一個。

其次,從他的果地功德來說。觀世音菩薩成就以後,他等於是,十方眾生受諸苦惱,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那麼觀世音菩薩就觀其音聲令其解脫,所以他是尋聲救苦。他果地上的妙用,也是尋著眾生的音聲來救拔眾生的痛苦,所以他叫作觀世音。

這個地方有因果兩層的意思。

這個時候觀世音菩薩就從座位起來,「頂禮佛足,而白佛言」,回憶過去的一段因緣。他說,我自己回憶,在往昔猶如恆河沙劫的時間當中,有一尊佛出現於世,這尊佛叫作觀音如來,就是觀音古佛。我在彼佛的地方發了菩提心,就是從那個地方等於受了菩薩戒,立下了四弘誓願。那麼彼觀世音如來就教我怎麼修行呢?就是教我從聞思修而成就大乘的三摩地。

觀世音菩薩在剛開始發了菩提心、修學大乘法門的時候,他的老師教他的修學就是三個次第,聞、思、修。當然,這個地方從古德的註解當中來看,跟我們一般的聞思修不太一樣。我們解釋一下。

它這個聞慧,是聽聞法音,覺悟自性。我們剛開始是從文字的般若聽聞法音,從佛陀、善知識的音聲當中迴光返照,念念照常理。我們開始知道,原來我們雖然是活在根塵識的生滅因緣,但是這個都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最初的本來面目是一種「清淨本然、週遍法界」的真如本性。這個時候你能夠了解到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這個叫作聞慧,你能夠產生這樣的一個信解。

思慧就是你遇境逢緣開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能夠產生反聞聞自性的觀照。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遇到所緣境的時候,開始去迴光返照能聞的是誰、是誰在聽聲音。這個時候你產生觀照力,這個就是思慧。

念念之中,旋根脫塵,息滅煩惱,開顯自性,這個就是修慧了。這個修慧要有一點禪定的力量,有那種破惡的功能。破除煩惱,開顯自性,要有一點禪定的力量。

不過,我們從臨命終的角度來說,其實你的思慧成就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成就禪定,但你那個觀照力要現前。所以印光大師的觀念是說,念佛人不一定要斷煩惱,但是你要做到什麼?最基本的要求:「心常覺照,不隨妄轉」,這是往生很重要的一個標準。我們臨命終一定會生起妄想,因為這個妄想不管你什麼臨命終、平常的,它平常就打習慣了,所以臨命終的時候你妄想一定會現前。我們是斷不了它的。但重點你要能夠不隨它而轉,這個是基本要求。

當然,不隨它而轉,那你就是要觀照力現前,心常覺照。那覺照什麼呢?當然是覺照我們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就是觀想我們自己本來是沒有妄想。你怎麼會有妄想呢?那是一種虛妄的一念的妄動而有的。所以說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對臨終正念是有幫助的,我們不要求修慧,但是起碼要求思慧。

這一段等於是觀世音菩薩把他過去修學的過程,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而成就大乘的三摩地,作一個說明。

癸二、依教修證 分二:子一、總敘圓修;子二、別明破陰那麼他是怎麼修聞思修的呢?這以下詳細地加以解釋了。前面只是一個略說,下一段就解釋。依止觀音古佛所教授的聞思修的法門來實際地修證。這個地方有兩段:第一段,總敘圓修;第二段,別明破陰。

子一、總敘圓修

第一段是先攏總地敘述這個聞思修的整個圓修的方法,這一段是個總說。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

這個地方的說法,當然歷代的古德有不同的說法,但是我們以下根據蕅益大師的,他講得比較清楚,而且解釋得也比較適當。

這個「初於聞中」是什麼意思呢?是標出了所觀之境,也就是標出了我們整個聞思修的修行的下手處。這個「初」就是最初。我們剛開始修行,雖然目標是真如本性,是無相的,但是我們一開始是怎麼樣?先從有相而入於無相。所以你剛開始要依止一個有相的因緣,說借假修真,先假借一個假相。

那麼這個聞思修假借的是什麼因緣?就在這個「聞」。你剛開始的所觀境就是一種聽聞的功能,聽聞的功能就是在勝義耳根當中那個心法,叫作聞。這個地方標出了整個耳根圓通的所觀境,就是你日常生活當中經常去注意你那個聽聞的功能。

「入流亡所」這個「入」就是能觀的智慧,就是迴光返照那個能聞之性。比方說我們現在聽到鳥叫聲,我們一般人的想法,就是去注意鳥的聲音好聽不好聽,聲音是大是小。這個就是循著聲相而加以分別,那這個就是流轉門了。如果我們聽到鳥叫聲的時候迴光返照,是誰在聽、聽聞是誰?我們不向外攀緣聲塵而迴光返照,反聞聞自性,往那個聞的功能裡面去回光去返照,這個時候叫作「入」。蕅益大師說,我們聽到聲音向外攀緣叫作「外」,那你迴光返照就是「入」了。

那麼進入到哪裡呢?入到這個「流」,真如法性之流。這個地方是指的所顯的真理。說你觀照智慧到底目標是哪裡呢?就是要遠離這種生滅的相狀,而要入於我空法空相應的真如法性之流。

那麼入於法性之流有什麼好處呢?「亡所」。這個地方是說明它所對治的煩惱。亡的意思就是破除,破除這個「所」。這個「所」就是耳根當中那種五陰所引生的六種的結根。六種結根我們前面說過了,六根當中每一個根都有六結,動、靜、根、覺、空、滅,這個後面會說。就是當我們在注意耳根的聞的時候,慢慢地念念地迴光返照,慢慢地進入到真如法性,慢慢地脫離了耳根當中的動靜根覺空滅,六種結的障礙慢慢一一地破除。這一段等於是攏總地說明整個耳根修學的相貌。

蕅益大師在解釋這一段的時候,他最後講出一個觀念說,這句話最重要在「入」這個字,這個字是整個修學的核心。正如禪宗所謂的念佛是誰,就是一種迴光返照的力量。

那麼這個「入」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蕅益大師有解釋。他說,什麼叫作入呢?入,就是我們聽到聲音的時候,「但聞而已」,就是聽到而已。聽到而已這句話什麼意思呢?我們講六根攀緣六塵產生六識,那「但聞而已」就是說,你就停留在「聞」這個地方就好,不要動。你向外不要攀緣所緣的聲塵,向內不要去攀緣能分別的耳識。向外不攀緣塵境,向內不攀緣分別的這個識,就停留在這個聞,就是但聞而已,這叫作「入」。向外脫離六塵,向內脫離六識,那這個根就自然慢慢地昇華到一念心性,這個就是「但聞而已」。

這個「入」字,其實開出來有五種的次第。後面的破除五陰,功夫就是在這個「入」字,只是約著淺深安立了五種次第,整個關鍵就在這個「入」。

子二、別明破陰 分五:丑一、圓破色陰超劫濁;丑二、圓破受陰超見濁;丑三、圓破想陰超煩惱濁;丑四、圓破行陰超眾生濁;丑五、圓破識陰超命濁這個地方各別地說明破除五陰的相貌,有五段:一,圓破色陰超劫濁;二,圓破受陰超見濁;三,圓破想陰超煩惱濁;四,圓破行陰超眾生濁;五,圓破識陰超命濁。

丑一、圓破色陰超劫濁

這是第一段。這個色陰前面說過了,就是我們的這個質礙,有質礙的部分就是色陰。破色陰超越劫濁。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這個「所入」,就是當我們的耳根面對聲塵的時候產生的一種執取,對聲塵的執取就是「所入」,就是我們所對治的煩惱。慢慢地那種念念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功夫生起的時候,就把耳根攀緣聲塵的這個執取慢慢地「既寂」。這個「寂」就是慢慢讓它寂滅下來,把它消滅掉,叫寂。所入既寂。

那麼這個時候有什麼功德呢?

「動靜二相瞭然不生。」這個時候他所破壞的這兩種結,一個動結,一個靜結,我們說明一下。我們剛開始,第一個結,最粗的,就是動。有聲音的叫動,沒有聲音的叫靜。我們一開始會去攀緣動態的聲音,慢慢地你開始迴光返照,注意那個聞的功能,能聞是誰?安住在這個聞就好。這個時候,動態的聲音對你已經不能產生干擾了,我們可以說你脫離了動結。但是,動結一脫離以後,靜結馬上現前,因為這六個結是一個消失,另外一個馬上現前。這個時候靜結現前,就是那個沒有聲音的相狀現前。

當然,這個「動靜二相」是同時存在。其實你看,我們現在可以聽到兩種聲音,一個是有聲音,一個是沒有聲音。沒有聲音也是一種聲音,只是平常我們感覺不出來,但是這個有聲音的相狀被你脫離了以後,那個無聲的相狀就現前,我們還是對它產生執著。這個時候再脫離,這個「入」的功夫再迴光返照,把那個對「沒有聲音的聲塵」的執著也消滅掉。

是怎麼消滅的呢?

這下面四個字很重要:「瞭然不生」。你一方面清清楚楚地了解它的存在,一方面觀察它是緣起性空、本自無生。我想我們修大乘法,我前面說過很多次了,大乘佛法的空觀是即空即假即中,是從假入空,是在一種不破壞假相的角度修空觀,這叫瞭然。「瞭然」就是說,你不一定要把這個聲音拿掉,你就在有聲音的當下就能夠觀察,它是因緣生,緣起無自性的。它生它的,你那個明瞭的心本自無生,所以瞭然不生——了了分明,但是當下就是無生。

這個地方就說明,他當時的一種觀照的智慧是這樣子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學佛人可以用絲織的棉被嗎

【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 這以下有三個要斷...

獨步楞嚴的圓瑛法師

圓瑛法師,俗姓吳,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圓瑛,號韜光,...

宣化上人:四種清淨明誨是照妖鏡

一般的學者說:《楞嚴經》是假的,不是佛說的,又有什...

菩提涅槃

佛在七處佂心以後,怕我們大家落入斷滅見,心不在內,...

依此法門,直成菩提無復魔業

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波...

為什麼這個願非常了不得

第二個願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願。 伏請世尊為證明,...

色陰的本質是清淨的佛性

在五陰當中最粗顯的就是我們的色身。色在佛法當中叫做...

宏海法師:楞嚴法會開示

各位道友,特別是今天我們格外的因緣,正法眼藏,楞嚴...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推薦】身體24小時的使用手冊

1:00 人體進入淺睡階段,易醒。此時頭腦較清楚,熬夜...

如何用佛法來處理家庭中的矛盾

問: 請問師父,如何在家庭裡的夫妻之間,丈夫與妻子...

念阿彌陀佛的宗旨是什麼

念阿彌陀佛的宗旨是什麼呢?念阿彌陀佛的宗旨是求生極...

什麼樣的人才擁有好的命運

《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

大安法師:念佛不求往生與五逆十惡者相同

修淨土法門的人,首先要建立一個與淨土念佛法門相應的...

「庵」一定是女眾所住的地方嗎

阿彌陀佛。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我在的這個地方呢...

這位護法神,獨護地藏菩薩

堅牢地神跟地藏是一個系統的。堅牢就形容大地,我們一...

遇到逆緣的時候,要這樣來思維

我們內心很多負面的情緒,很多的盜賊要偷走我們已經成...

要了解我們自己的念頭

我們說修道是什麼?修道就是修心,就是修我們的念頭,...

《一函遍復》白話譯

(印光大師著 圓濤法師白話譯) 淨土法門,對上、中、下...

佛前供一朵花,彌勒菩薩都說不盡他的福德

我們先講個故事,在藏經中,有一個印度人,撿了一朵花...

咸淡有味

由藝術家入佛的弘一大師,把佛道修行和藝術生活集合起...

紫金缽

從前有一位高僧,名叫金碧峰,他有很深的禪定功夫。...

感恩帶來富裕的人生

朱子治家格言上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

我求的太多,地藏菩薩不會煩嗎

要想成佛,就像商人到海采寶一樣,你得請一個入海采寶...

心無形故,力最無上

《金剛三昧經》云:大力菩薩言:何謂存三守一,入如來...

【佛教詞典】攝僧自然界中聚落界分齊

亦名:自然界中聚落界分齊、聚落界分齊 子題:可分別聚...

【佛教詞典】近住

梵語 upavāsa,巴利語同。音譯鄔波婆沙、優波婆娑。又...

【視頻】八十八佛(演甫居士)

八十八佛(演甫居士)

【視頻】修出離心

修出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