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楞嚴經

淨界法師  2024/03/0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二十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十五頁。我們講到寅三,正示見性非物。這個地方是說,我們一期的生命在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是有能所的:一個是能念的心;一個是所緣的物,物質的物。那麼我們這一念心習慣性是依攀緣心,所以跟物質接觸的時候,就對這個物質有所住,這個心就住在物質上面。住久了以後,我們已經忘了我是誰,我們的心開始被物化了,被物質同化了,變成一個固定模式的自我意識。所以,佛陀在講見性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時候,我們很難承當。我們覺得這個跟我沒有關係,我不是這個樣子。因為我們的思考變成固定化,我們的思想變成固定化,行為已經變成固定化,已經被物質同化了。因為只有物質才有固定的形式。因為被物質同化,我們失去了佛陀廣大的功能。就像大海變成一個小水泡。追根究底,就是我們心中被物化以後的那個執取,要把它破掉。所以佛陀要告訴我們,見性不是一個固定模式的物質,其實我們可以去產生更大功能的,因為它有隨緣義,有隨緣的作用。

前面的兩科都是說明「見性不是物質」,這一科是反證「物質不是見性」。身為一個物質,它沒有明瞭性。當然佛陀都是用相反的方式。什麼叫相反呢?先假設物質是見性,假設物質是能見。我們先假設說:好,我們假設物質是有明瞭性的,那會有什麼問題呢?這以下說明了。

既然物質是有明瞭性的,那你現在看到桌子的時候,桌子也看到了你,「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那這樣子,能所的體性、有情無情的體性產生了雜亂。因為能見的是有明瞭性,所見的物是沒有明瞭性的。那麼這樣子到底誰是能、誰是所,誰是主動、誰是被動的配合?完全雜亂。再進一步來說,你阿難尊者的個體跟我佛陀的個體,乃至於世間的一切有情無情的相狀——這種世間相完全被破壞了,都不能安立了。所以說,物質有明瞭性,這是不合理的,非常不合理的。

這以下作總結。所以阿難你應該知道,假若你依止見性見到一切物質的時候,這樣的一個見性就是你自己的見性,你的見性是週遍法界而具足萬德萬能的。這個不是你本來就具足的見性,那麼是誰呢?你還不敢承當!我們看最後總結。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實!

這個地方佛陀作一個總結,說「云何」,這個「云何」有訶責的意思。說你為什麼到現在對於你的本來面目,對你父母未生之前你真實的心性,清淨本然、週遍法界、隨緣顯現無量功德的這種見性,你還產生懷疑?「性汝不真」,你還不敢直下承當,不敢承當就是「性汝不真」,如此的見性你還不敢直下承當!「取我求實」,你還期望我來為你證實。為什麼還需要這樣子呢?為什麼還期望我來為你求證呢?這個就是你踏踏實實的見性,你還不敢承當,還要我來給你開示,還要我來為你作證明。這個地方就是有訶責的意思。

就是說,我們已經失去本來面目太久了。我們離開我們的本性,就像乞丐本來是大富長者的兒子,離開大富長者家太久,流浪太久了,自己已經被乞丐化了,你做乞丐做久了,被乞丐化了。我們現在這一念心依止攀緣心去攀緣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境界,攀緣久了之後,已經被物化了,被物質同化了。所以,我們聽到一個隨緣不變、清淨本然、週遍法界、隨緣顯現妙用的這樣的一個即空、即假、即中的心性,就是你本來的東西,你反而不敢承當;不是你的東西,你抓著不放。變成這個樣子。

這個物質同化不是只有在家居士,有時候學佛的出家人都會被物質同化。我們舉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

《六祖壇經》有一個叫法達法師。法達法師他很用功。他去見六祖大師,向六祖大師頂禮的時候頭沒有完全著地。當然六祖大師是明眼人,他一看就知道,「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心中一定有一個東西,物在障礙你,已經被物化了。法達法師說:對啊,我的心中有一個東西。什麼東西呢?你是不是可以把它講出來?他說:我誦《法華經》誦了三千部。

這個非常不容易。一部《法華經》,正常速度大概六個小時到七個小時。假設你一天誦一部,你要誦八九年才能夠誦滿三千部,每天誦一部哦。它二十八品,將近七萬個字。

你誦《法華經》誦了三千部,然後把這個《法華經》當作自體,你的心就住在《法華經》嘛,然後被《法華經》給同化了,變成把《法華經》這個法放在心中。就是我法二執,我們叫作自我意識,以這個當自我意識。當然這個是比較好的,清淨的法執。

這個時候六祖大師就破他。他說,你要知道,佛陀講《法華經》的目的,是假借《法華經》的經文讓你能夠開示悟入佛的知見,讓你悟入本性,不是讓你執著《法華經》那個經文。你執著三千部,這樣子誦《法華經》變成人天福報,他的心被《法華經》所轉——心迷《法華》轉。他的心跟著《法華經》走,所以他一直執著他誦《法華經》三千部,一直把這個法放在心中,結果失去了他的清淨的本性。所以,六祖大師破他以後,他當下開悟。他講一個偈頌說:「誦經三千部,曹溪一句亡。」你看他誦經三千部,他一直執著這個《法華經》的經文,一直執著《法華經》的功德,把這個功德當作自我,結果他的心放棄了世俗的東西而執著《法華經》,已經被《法華經》物化了——物質化了、固定化了。他說:還好,遇到六祖大師,「誦經三千部,曹溪一句亡」,你一句話就把我破了。他說:

「未明出世旨,寧歇累生狂?」如果不了解佛陀出世的本懷就是要我們通過經文明心見性,我還以為誦《法華經》就是一個功德。如果我不能夠明白佛陀出世的本懷,我不能解脫生死,誦《法華經》變成怎麼樣?第一個,成就一個大的福報力;第二個,成就一個未來得度的善根。如此而已。因為你被《法華經》物化,固定化、物質化。所以他說:

「羊鹿牛權設,初中後善揚。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最後這句話最重要。其實在三界火宅的這一念妄想的心,就是佛陀所證、眾生本具的清淨本性。

所以你看,佛陀一再告訴我們:物質是固定的形狀,是沒有明瞭性的;我們的見性是有明瞭性的,它絕對不是物質,它是一個心法。而我們因為在物質上執著太久,所以已經被物質同化。所以,這個時候佛陀希望能夠通過種種的證明把我們的本性恢復起來。是這個意思。

子二、示無大小義 分二:丑一、疑問;丑二、答釋

我們看第二段,示無大小義。這個地方,其實佛陀都在證明一件事情,就是「見性不是物質」,就是這個觀念。物質是有大小的。你看桌子比椅子大,椅子比撫尺大。既然是有形狀,就會產生一個大小的對立。但是見性呢,身為我們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本來面目,它沒有所謂大小的差別。

丑一、疑問

淨界法師:楞嚴經

好,我們先看阿難尊者的疑問。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性,必我非餘。我與如來觀四天王勝藏寶殿,居日月宮,此見周圓,遍娑婆國。退歸精舍,只見伽藍。清心戶堂,但瞻簷廡。

好,我們先到這個地方。阿難尊者提出兩個疑問,就這種見的功能的大與小提出疑問。阿難白告佛陀說:世尊!假設正如佛陀所宣說的,見性是週遍圓滿的、必我非餘——它就是我當下一念心性,就是我的本來面目,叫我不要懷疑,要我直下承當,而不是其他的物質——但是我心中還是有疑問,不敢承當。為什麼呢?比如說,我們講這個見的廣大功能。您看,我阿難跟如來在一起的時候,承蒙佛陀加持的原故,我見性的功能能夠普觀整個四天王殿的殊勝寶藏所成的宮殿;乃至於我安居在日月宮的時候,我的見性也能夠週遍圓滿,遍照整個四大洲的南瞻部洲的娑婆國土。你看我的見是這麼樣的廣大,看到四天王殿,看到日月宮,看到整個南瞻部洲。

但是,這個地方有一個問題:當我退歸到祇桓精舍的時候,我現在跟佛陀回到精舍,我的見的功能只看到了僧伽藍——僧伽藍就是大眾僧所居住的處所。乃至於我回到講堂,這個清心講堂——「清心」就是說法的地方叫清心,佛陀的法門能夠淨化眾生的妄想——回到這個清心的講堂,我只見到屋簷跟廡——這個「廡」就是走廊,我只看到講堂的屋簷跟走廊。

阿難尊者的疑問就是說,我這個見性怎麼會有這兩種功能呢?一個是廣大的功能,看到四天王殿;回到精舍以後只看到這個講堂左右的屋簷跟走廊。就產生這個疑問。

我們再往下看,看經文。

世尊!此見如是,其體本來週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滿一室。為復此見縮大為小,為當牆宇夾令斷絕?我今不知斯義所在,願垂弘慈,為我敷演!

這個地方,阿難尊者說,世尊啊!這個見性——此見如是,就是如是的見性,它的體性是本來週遍的。什麼叫本來週遍呢?就是說,當我在四天王殿的時候,我是週遍地看到整個娑婆世界;現在回到了講堂的房間當中,我只看到講堂當中的整個環境。這個地方有大小不定的變化。那麼這個地方的道理,到底是見性縮大為小——就是說我本來見性在四天王殿的時候是很大的,回到講堂以後縮小了?還是因為牆壁的關係把我的見性夾斷了,讓我的見性斷掉了,變成障礙了?我現在不知道這個見性由大變小的功能的道理所在。希望佛陀慈悲,為我開示這個道理。

這個地方的問題點就是說,阿難尊者他提出兩個疑問:一個,大小不定;第二個,就是牆壁的障礙。這個見性是不是不定的?體性是不是突然間變大、突然間變小?第二個,它的體性是不是會被牆壁所夾斷?為什麼我回到娑婆世界的時候,回到講堂的時候,一個牆壁就把我障礙住了呢?是不是我的見性會被牆壁所障礙?這個問題點就是,其實阿難尊者還是質疑見性是一個物質。

見性,它的本質是不變跟隨緣,這兩個是同時的。同時的哦——恆不變,恆隨緣;恆隨緣,恆不變。所以我們叫即空、即假、即中,是同時的。外道提出「神我」的思想,外道的神我是一個固定的東西,它不能隨緣的。這個「神我」創造萬物,但是這個神我不能跟萬物打成一片。它不能夠說恆常不變、恆常隨緣,舉體不變、舉體隨緣。不可以的,它不能這樣子。所以外道的體跟用是二分法:能變現的、能主宰的神我跟所變現的萬物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是二分法。

大乘佛法提出這個見性恆常不變而恆常隨緣,恆常隨緣又恆常不變,它的體用是同時的,它是不二的法門。它絕對不是一個固定模式的物質。所以這個地方阿難尊者是把見性的體跟用區隔了。其實體性是週遍,作用才是隨緣。阿難尊者把體用區隔開了,所以這個地方他產生了疑惑。他以為體性好像變大變小,好像有障礙,其實這是作用的關係。阿難尊者這個時候對見性的體用產生了一種區隔的疑惑。

丑二、答釋 分二:寅一、破執;寅二、會通

好,我們看佛陀的回答。回答當中有兩段,第一個破執,第二個會通。先破除他的執著,然後再會通到道理上。

寅一、破執

淨界法師:楞嚴經

先破執。這當中有一段總說:

佛告阿難:一切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業,各屬前塵,不應說言見有舒縮。

這個地方等於作一個總說。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我們所見的這一切的世間當中,所見的物質有大小的差別——你看桌子比較大,椅子比較小;有內外的差別——房子之內,牆壁以外,有內外的差別。乃至於種種的事業——這個「事」是物的本質,「業」是物的作用,所以種種事業就等於是整個森羅萬象。這些都是屬於前塵。所謂前塵就是所見之境,它是所見的物質。而你的本來面目——能見的見性,你不應該說你的見性有大小、內外的差別,不應該這樣講,因為見性本身是週遍法界的。先把見性的體標出來。佛陀先講隨緣不變之體,再講不變隨緣之用。所以說,這個能見的見性,你不應該說有大小差別。

這以下就把它的體跟用的關係用譬喻的方式加以說明。我們看第二段。

譬如方器,中見方空。吾復問汝,此方器中所見方空,為復定方?為不定方?若定方者,別安圓器,空應不圓;若不定者,在方器中,應無方空。汝言不知斯義所在,義性如是,云何為在?

這個地方佛陀用虛空跟器具來作一個比較。虛空是比喻廣大見性的不變之體,器具指的是我們因迷悟而產生的不同的作用。佛陀說,在廣大的虛空當中,現在你放一個方形的器具,比如說一個正方形的鍋子,你把它放在虛空當中。好,你就看到一個方形的虛空出現。那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這個四方的器具所顯現的這種四方形的虛空的形狀,是固定的呢,還是變化的、不固定的呢?就是,因為有一個方形的器具,才出現一個方形的虛空,這個虛空的形狀是固定的,還是變化的?如果這個四方形的虛空是固定的,你把這個方形的器具拿掉,換成一個圓形的器具,這個時候虛空不應該再變成圓形。而事實上,我們把方形的拿掉,變成圓形的器具,又會出現一個圓形的虛空。虛空有隨緣的作用,它不障礙你的。另一方面,如果它是不決定、是變化的,那麼在方器當中就不應該出現四方形的虛空。所以說,也可以說是不變,也可以說是隨緣。

所以你說「不知斯義所在」,你不知道這個虛空變大變小的義理所在,其實它的義理就是這樣子,它就是有不變性跟隨緣性,這個義理就是這樣。就是說,虛空的體是不變的,但是作用隨緣。你放一個方形的器具,它就出現方形;你放一個圓形的器具,它就出現圓形。它就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義性。「云何為在?」就是說,哪裡還有其他變大變小的道理存在呢?沒有這種大小的存在的。就是一個不變的體跟隨緣的作用,如此而已。

我們看第三段。

阿難!若復欲令入無方圓,但除器方,空體無方。不應說言更除虛空方相所在。

如果我們想要使令這個虛空去除方形、圓形的相狀,恢復它的本來面目,你不用去創造一個虛空;只要把之前放的這個方形、圓形的器具去掉,空體自然就出現它廣大無邊的、無方形無圓形的相狀,而不是說你還要去除去虛空的方形、除去虛空的圓形。

也就是說,虛空因為有方形的器具而變成方形,因為有圓形的器具而出現圓形。那你說,我現在要恢復虛空的本來面目,怎麼辦呢?你只要把這個器具拿掉就好了嘛。你不必說除去虛空當中的形狀,因為虛空本來就沒有形狀。你說:誒,因為方形的器具出現了方形,因為圓形的器具出現圓形,那我是不是要把那個圓形、方形去掉?不必。你只要把器具拿掉就可以了。

我們看總結。

若如汝問,入室之時,縮見令小。仰觀日時,汝豈挽見齊於日面?若築牆宇,能夾見斷,穿為小竇,寧無續跡?是義不然。

這個地方是用相反的方式來破。那麼,假設正如你所問的,從四天王殿回到講堂的時候見性縮小了,好像衣服縮水了一樣。如果你這樣講,你看到講堂所以見性就縮小了,那你出去外面,那見性是不是擴大了呢?因為你出去外面,看到很多的虛空啊,看到太陽。你看到太陽,你的見性難道是「挽見」?什麼叫挽呢?就是把繩子打結。兩個繩子很短,把它打結,變成兩個繩子結在一起。難道說,你出去外面看到太陽的時候,是把一段一段的小小的見性連起來,然後一段一段結在一起,才見到你的太陽嗎?難道是用連接的方式嗎?「若築牆宇」,因為有牆壁的關係、有屋宇的關係見性就斷絕,如果你穿一個小洞,見性就延續出去了?

其實這個道理不是這樣子。見性本身是無形無相的,而且它不受障礙的。雖然清淨本然、沒有形相,但是它有隨緣的作用。因為迷悟的關係,它隨順眾生迷悟的執著而產生不同的作用,但是它又不失本性。蕅益大師講過一句話,說「狂華(花)亂舞,空體依然」,這句話值得我們去參。「狂華(花)亂舞」,就是我們心中有很多的想法,我們無始劫來熏習很多的思想,好像虛空當中產生很多的華(花),到處飛揚,但是它永遠不會染污我們的虛空,「空體依然」。只要狂華(花)消失了,空體就能夠恢復了。不是說空體當中還有個狂華(花),不是。

關於這一段,蕅益大師說,到目前為止,阿難尊者的問題已經整個道出來了,一口道出阿難尊者心中的障礙。蕅益大師說,到這個地方阿難尊者他的問題點在哪裡?四個字——迷己為物。把自己當作一個物,自我意識嘛。什麼叫物?我們前面講過,它是固定模式的。所以,你要知道阿難尊者的問題在哪裡,到最後佛陀會通的時候你才知道佛陀到底要破的是什麼。就是我們這一念心跟物質接觸久了以後,迷己為物,忘了我們是誰了,被物質同化了。所以,到這個地方可以看得出來,阿難尊者是把自己當作物質了,迷己為物。

寅二、會通

淨界法師:楞嚴經

好,佛陀到這個地方,把這個圓融無礙的道理講完了。見性是恆常不變、恆常隨緣,恆常隨緣、恆常不變;雖然是清淨本然但它又隨緣顯現,雖然隨緣顯現但它又清淨本然。這個體用不二的道理,到這個地方佛陀講完了。

最後把這個觀念會通到我們修行的止觀。這一段非常重要,這個止觀是非常重要的。這地方有兩段,先說明凡夫一念的迷惑產生的障礙;第二段佛陀再講到修行的一個止觀的方法。一個是病,一個是藥。

先看第一段。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故於是中觀大觀小。

身為一個見性,我們前面講過,體性是週遍的。當我們攝用歸體,當我們的心回歸到原點的時候,跟佛陀回歸到原點的時候是一如無二如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的本來面目的的確確是如此的,所以我們生命有無量的可能性。從可能性來說,從體性來說,我們真的所有的惡法是可以斷的,所有善法是可以修行的。為什麼?因為我們見性是清淨的,它不是一個物質化的東西,所以我們生命有無量的可能性。但是這個地方有一個問題,當我們一念不覺以後,我們的心態變成怎麼樣?「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產生一個我法二執的自我意識。

我們看「迷己為物」這個「己」。蕅益大師解釋說,這個「己」就是六塵的緣影,把這個自己當作六塵的緣影。把自己當作是六塵緣影的一個固定的形態。什麼叫六塵的緣影呢?我們不要講過去生,就講今生好了。你說,我是誰?你是誰?你就是那一念心嘛。那麼心是怎麼來的?我問你,心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心?不是上帝創造的。以唯識學講,它是熏習而成。你從小生長在什麼家庭,你受你父母的影響,你父母的一舉一動會產生你的一個思考模式;長大以後到學校去,受了老師的影響;出了社會受了朋友的影響。你跟什麼人在一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也就是說,我們這一念明瞭的心性,當它受了整個六塵的刺激的時候,會產生一個落謝的影像。什麼叫落謝呢?就是你小時候發生過什麼事情,比如說你喝水,喝到中毒或者怎麼樣,你對水就產生畏懼。這個事情已經過去了,但是你還是會留下一個影像——就是五塵落謝的影像。這個影像對你產生一個思想上的引導,這就是我們的思考模式,我們已經被物質化了。我們成長過程當中點點滴滴的生命經驗,讓我們產生一定的思考。

我過去舉過一個例子,說有一個獵人,這個獵人養了一隻老鷹,打獵用的。他為了方便,就把這個老鷹放在雞群裡面,跟雞一起養。當然老鷹比較大,這老鷹就整天跟雞跑來跑去的,吃東西的時候在一起,玩的時候也在一起,睡覺也在一起。諸位要知道,這個老鷹眼睛所看到的都是雞,耳朵聽到也都是雞的聲音。它的六塵,從小到大,它就是認為「我就是一隻雞,我是一隻大的雞而已」。其實它是一隻老鷹。

但是我們要知道,我們講到心性它怎麼樣?它不變,但它有隨緣義。這個地方很可怕,它隨順你的執著會產生不同的作用。這個老鷹長大以後,盡管它的肌肉非常的強壯,它的手爪非常有力,但它飛不起來。為什麼?它已經被物質化了。它認為它是一隻雞嘛!雞怎麼能夠飛呢?雞頂多能夠跑得比較快一點而已嘛,怎麼能夠飛呢?

後來這個獵人很失望,不管怎麼樣地訓練它,它就是飛不起來。這獵人實在是太失望了,失望當中帶有瞋心,生氣了,就把這個老鷹放到懸崖邊上,讓它自由落體,把它放生了。結果他把他的老鷹抱到最高的懸崖,讓它自己掉下來的時候(一個人生命遇到危險的時候,他的潛能會發揮出來),當這個老鷹掉到一半,它展起翅膀飛起來了。

其實老鷹的功能沒有失掉,只是它一直認為自己做不到。我們一個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我們自我設限。你看受菩薩戒的時候最怕的是什麼?其實如果你研究菩薩戒就會知道,菩薩戒最怕什麼?——我做不到!畫地自限,這個很嚴重。在菩薩道裡面你不能說「我做不到」。你應該說「我會慢慢改」,不能說「我做不到」。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當我們的心開始被物質化以後,我們從一個廣大的心性、具足無量德能的心性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我們流轉太久,做眾生太久,卑劣太久,所以我們看到佛陀就說:哇!佛陀跟我是不一樣的——您是萬德莊嚴,我是業障凡夫,我永遠跟不上您。這是為什麼呢?「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我們在行為上不能馬上趕上佛陀,但是在認知上要先相信你自己有無量的可能性。你要告訴你自己,你現在的思想——當然理可頓悟,事要漸修,很多思想要慢慢調整的,但是你要先相信,你要相信這件事情:你現在的妄想不是你的本來面目。你先相信這件事情。你的妄想,是因為你的生命當中很多的經驗給你很多的信息,錯誤的信息,慢慢地累積起來。包括今生,包括前生,你遇到很多人,他告訴你很多觀念,告訴你很多邪知邪見,再加上你自己的虛妄分別,產生我法二執。但是你的本性永遠沒有失掉。就像是一個虛空當中,你放一個方形的器具,你暫時看到一個方形的虛空,但是這個器具拿掉,虛空還是恢復到原來的虛空。這個叫作明心見性。我們叫作「達妄本空,知真本有」。

為什麼妄想是空?因為它是生滅的因緣產生的。我要告訴大家,真如本性不是假借因緣而生的,所以它不會假借因緣而滅,它是本來具足的。本來具足的東西是不可破壞的。諸位要知道,你沒辦法破壞它。你造五逆十惡,你還是沒有辦法破壞它的本性。所以這個地方問題在哪裡呢?我們本來沒有破壞,但是怎麼變成有破壞?無壞而壞。因為我們迷,把自己物化了,我們自己給自己一個設限——我只能夠怎麼樣。你看我們煩惱現前的時候,好像這件事我一定要做,因為這個表示自我。其實世間上沒有一件事情是一定要做的,沒有這件事情。所有的想法都可以改變的。原則問題就是我們迷己為物,把自己物化以後就失掉了我們清淨的本性,從今以後為外在的物質、心中的物——我法二執所轉,所以這個地方才出現了大小功能的差別。為什麼阿羅漢有這種功能,菩薩有這麼多的功能?這表示我們的我法二執都沒有消除,被物化的關係。這一段的「一切眾生」,古德註解,是包括了九法界的眾生都在裡面,當然這個地方有輕重的差別。

好,那應該怎麼辦呢?這以下有三個次第,修行有三個次第。我們看經文。

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

那麼在因地當中要怎麼辦呢?第一件事情,轉物。你應該在心中產生一個微密的智慧觀照。你不是做功課要觀照,你起心動念都要經常觀照「達妄本空,知真本有」,慢慢地捨妄歸真,那麼你就慢慢地能夠恢復到我們的如來的本性,恢復到我們原來的本性。所以第一個就是「轉物」。這個轉物,就是說用理智來轉情感,而不是轉那個物質,是轉心中的妄想。因為我們的妄想——你看佛陀喜歡把妄想稱作物質,我們妄想是因為被物化了,你受了物質的影響,受六塵的影響。但是,我們現在用我空法空的智慧把過去物化的這個妄想轉過來。這個地方是講因地的觀照。

這以下兩段,是最後的果地功德。

身心圓明,不動道場。

前面是破妄,這個是顯真,顯這個真的體性。所以,我們就能夠成就,這個身心世界就能夠圓滿光明,安住在一個寂靜不動的道場。這個道場就是常寂光淨土。所以佛陀在經典上說,我觀一切的十方的國土無有寸土可得——禪宗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就是常寂光的道場。所以我們得到一個體性廣大的自在,顯真。

那麼顯真以後,它有什麼作用呢?看它的妙用。

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

當我們真性恢復以後,我們就能夠達到事事無礙的法界。什麼叫事事無礙?你看,在一個那麼小的東西中(最小的東西就是一個毫端,一個眉毛的尖端的地方),能夠含受一個這麼廣大的十方國土,「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因為我們能夠產生微密的觀照,恢復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的功能才能夠慢慢地擴大。

這裡有一個地方值得我們思考。我們一念心迷己為物,我們從這個地方來出發好了。我們的心被物化以後會產生執著,執著的結果,我們會怎麼樣?會產生一個錯誤的概念,就是追求,越多越好。你看我們的生命體,我們喜歡得到,不喜歡失掉。但是當我們的心越貪越多的時候,我們的功能就慢慢地喪失掉。其實,我們的觀念如果不能改變,我們很難解脫的。我們喜歡得。你看,財物越多越好,東西越多越好,結果我們反而失去更多。你看聖人修學是捨。他越捨,越放下,他擁有越多功德,功能越多,「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從前面的譬喻你可以知道。你看,一個虛空放一個器具,虛空就產生了區隔;你把這個器具捨掉,就變成一個虛空了。

懺公師父對修行提出一個概念,他說,我們修行有一個很重要的、基礎的入道法門。這個入道法門是什麼?就是學吃虧。我們喜歡佔便宜,因為我們希望能夠勞力越少,收穫越大。結果,這種思考模式使自己的我法二執更加的堅固、更加的物化。其實我們應該學吃虧的。學吃虧以後你才能夠轉變那種已經物化的東西,把它全部都慢慢地消化掉,恢復你的清淨本性。但這個不容易做到。不過在概念上你先承認這個觀念是對的。這個是趨向解脫的。

我看廣欽老和尚的開示。他說有一個居士去承天寺掛單,想要出家。這個居士很用功,做什麼事都很認真。有一天他跟大眾去出坡,回來以後大家把工具一丟就去吃飯,他也想要去吃飯。執事法師說,誒,你先不要吃,把這工具拿去洗一洗,放到庫房再去吃飯。他覺得他吃虧了,大家一起做事,回來以後我要去洗!他一氣之下,就想要走了。老和尚把他叫到寮房裡面來,對他說,你一走下去,你整個修道的因緣全部都失掉了,變成障道。你要從這個地方去學吃虧才對,忍人所不能忍。哦,他念頭一轉過來,他很高興地去洗一洗,再去吃飯。後來那個居士自己講,從那天以後,他整個心胸變得非常開闊。就那個因緣轉過來以後,遇境逢緣,他覺得煩惱輕薄很多,不會像以前動不動就起煩惱。

這個問題就是說,我們剛剛前面講過,念頭要轉是不容易,但是如果你不轉你就跟解脫道無緣,你變成修福報。你誦經三千部,然後把它產生一個功德想,這個叫作修福報。所以我們今天要把這個已經物化的我法二執轉變過來,你要開始學吃虧。這是第一步。因為你要捨,你才能夠產生更大的作用、更大的功德。所以這個地方「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心和大腦有什麼關係

問: 《楞嚴經》中佛問阿難心在何處?心是不是大腦,...

佛陀如何破斥心不在身外

我們看第二段的破斥。佛陀的破斥,是先安立一個例子,...

魔境生起時應如何保持正念

佛陀訶責十種魔境的過失。 魔境產生的因由 阿難!如是...

讀楞嚴經看什麼

大家都是佛弟子,我們在佛門裡面常會感慨,或者聽聞到...

宣化上人:楞嚴咒的功德利益

楞嚴咒分五部,表示五方: (1)東方金剛部,金剛王咒...

入一無妄,彼六根一時清淨

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

太虛大師:楞嚴經大意

楞嚴是經名,今由楞嚴寺發起講經,故講楞嚴大意。本人...

為什麼這個願非常了不得

第二個願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願。 伏請世尊為證明,...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人不宜食眾生肉

經言靴裘①等物皆不應著,以其日與諸畜相親近也。夫此...

虛雲老和尚《皮袋歌》

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難名狀。威音過後成罣礙。三...

曾國藩的日課四條

原文: 一曰慎獨則心安: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心既知有...

如何化解和冤親債主的仇怨

有弟子困惑於不知要如何化解和冤親債主的仇怨的問題。...

四十八大願——(第35願)信樂永離女身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

事與願違時要好好檢討自己的心念

別埋怨自己命運坎坷,先檢討自己負面(黑暗)的心念。...

極樂世界可以活著去嗎

一般來說普通大眾對佛門中的求生西方、或求往生,就以...

修行的根本法寶--信願持名

「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

生氣時會有七件事情降臨在他身上

俗語說:一個憤怒的人只會破口大罵,卻看不見任何東西...

心安放在道上,龍天護法自然護持

修道的人,心要安放在道上,你有道,龍天護法自然護持...

對身穿袈裟的出家人起恶心,等於向諸佛起恶心

過去,佛陀在王舍城耆闍崛山時,提婆達多懷有恶心,欲...

吃寺院的飯會欠十方債嗎

問: 有師兄說不能吃東林寺的飯,吃了欠十方的債,這個...

宏海法師:心地法門

好,各位同學,阿彌陀佛,大家下午吉祥如意。 今天很冒...

最為真實的幸福

一個富翁看到一個躺在廣場上的乞丐,一時起了惻隱之心...

巧辦法助你節約時間

命運之神是公平的,他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公平的,他給...

心靈的七個境界

凡是真正的強者,不一定是事業上的成功者,卻一定是心...

【佛教詞典】華表

(堂塔)列仙傳所謂華表,本由印度傳來。毗奈耶雜事三...

【佛教詞典】正性定聚

【正性定聚】 p0503 俱舍論十卷十八頁云:何名正性?謂...

【視頻】夢參老和尚《得時不歡喜,失時不悲哀》

夢參老和尚《得時不歡喜,失時不悲哀》

【視頻】慧律法師《警惕不要犯五戒》

慧律法師《警惕不要犯五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