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楞嚴經

淨界法師  2024/03/09  大字體  護眼色

(第四十一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九十一頁。辛五、明藏性即空大性。

我們在修習首楞嚴王三昧或者說是大乘的圓頓止觀之前,要先建立大乘的正見。那麼什麼是大乘的正見呢?本經引導我們去觀察生命的時候,它主要把生命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真實的,一個是虛妄的。一個是真實的功德,一個只是虛妄的因緣。從這兩部分來觀察生命。

在整個三卷的經文當中,佛陀剛開始所開顯的是我們能觀的心有真妄的差別。我們能觀的心在面對外境的時候,有所謂的攀緣心跟常住真心。攀緣心就是說我們的心對外境有所執著,仁者心動。我們這個心態的產生,是因為某一種人事的因緣的刺激,所以這個心是隨境而生,也隨境而滅。這種攀緣心是要不得的。你不管是念佛、持咒、拜佛,乃至修任何的功德,你用攀緣心來修學,你得不到真實的功德,因為它的根本是虛妄的。所以在修行之前,你一定要把心帶回家,回歸到你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本性。你要先遠離外境的執著,回到你的清淨本性,從這個本性當中去發動你的修學,那麼所有的功德都是如來密因,都是諸菩薩萬行的圓滿。所以你在修行當中,第一個先找到你的真實心,是非常重要的。

找到你的心以後,從你的心開始生起觀照。這個時候就可以面對所觀境,這一切人事的是是非非的因緣。那麼這個所觀境應該怎麼去觀察呢?佛陀講到了會四科融七大。前面四科的經文,佛陀主要講到一個觀念:妄相無體。說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這種身心世界,它的相狀只是一個「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的一種幻妄稱相而已,它沒有真實的體性。

前面四科的經文,是在破除我們對妄相的一種執取。我們認為身心世界是真實的,那個就是自我。其實那個是我們自己想像出來的,我們捏造出來的。這個身心世界是變化的、是虛妄相的。所以在四科當中,主要是發明的「達妄本空」,那是即空即假即中的一個生滅的過程而已,它沒有真實的體性。到了七大就不一樣了,講到性本具相。所以四科是發明整個生命的過程,而七大是說明整個生命的根源。

那麼這個幻妄稱相、這個即空即假即中的影像,是從哪裡來的呢?是我們一念心性變現出來的。我們這一念心,清淨本然,週遍法界,含攝無量無邊的性德。到了七大的時候,就講到這個性德是真實的。所以四大是講相妄,七大講性真。講到整個地水火風空根識它的體性是遍滿整個法界,你隨時有因緣,它隨時出現。你有一處的因緣,它就在一處出現;你有兩處的因緣,它就在兩處出現。它的體性是遍滿的。

就像我們念佛一樣。你說我們念佛為什麼能夠消業障?它的功德是從哪裡來?它不是從佛號而來。如果功德是從佛號而生,那你放錄音帶就好了嘛,你幹嘛用心去念呢?你說我的功德是從我的心生起。如果從你的心生起,那你就不要念佛嘛。那麼我們念佛,真實會產生一種滅惡生善的功德。這個功德從哪裡來?從本經的解釋,相妄性真。這個功德的體性是遍滿法界的,你一處念佛,它就一處顯現;你兩處念佛,兩處顯現,就是個人的循業發現。它的相狀是循業發現,但它的體性卻是真實遍滿。我們能夠從四科七大當中看到生命的過程,是相妄,是性真的,是週遍法界的,所以生命有無量的可能性。只要我們願意努力,所有的功德都可以顯現,而且所有的功德都是遍滿法界,沒有一個地方欠缺。

所以說前面的三科,就打下你整個大乘的止觀的基礎,我們三科的文也即將圓滿,阿難尊者也即將開悟。所以你要知道、要掌握你內心當中,什麼是真實的,外境當中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我們的主人翁,什麼只是暫時的過客,你要把它分清楚。

辛五、明藏性即空大性 分四:壬一、破妄執;壬二、明大均;壬三、顯理性;壬四、斥迷惑。

我們看第五科的「明藏性即空大性」。這是七科當中的第五科。這藏性就是指的我們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它的體性是清淨本然,週遍整個法界的。「體」就是當下具足。就是這個廣大的心性,其實它當下就具足空大的體性。也就是說,空大之性是遍滿法界,但是空大的相用卻是要假借事造的因緣才能顯現出來。說這個道理。

我們看,這個當中有四段:一破妄執,二明大均,三顯理性,四斥迷惑。

壬一、破妄執

淨界法師:楞嚴經

這個地方是破除和合跟非和合兩種的妄執。

我們先看「總標空性」。看經文。

阿難!空性無形,因色顯發,如室羅城去河遙處,諸剎利種及婆羅門、毘舍、首陀、兼頗羅墮、旃陀羅等,新立安居,鑿井求水,出土一尺,於中則有一尺虛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間還得一丈虛空,虛空淺深,隨出多少。

這一段是把空性中虛空的體跟虛空的相這種體相之間作一個說明。

首先我們看這個虛空的體性:「阿難!空性無形,因色顯發。」虛空之性,基本上是無形無相的,它沒有所謂大小方圓青黃赤白的種種形相可得,所以虛空之性是遍滿法界而且是清淨本然的,它是離相的。那麼這種離相的虛空,它是怎麼有的呢?「因色顯發」,它必須假借種種的色相(這個色相包括萬事萬物),才能夠把它顯發出來,才能夠感覺它的存在,又因有色相的對比才有虛空的顯現。這是說明它的體性是無相的。

前面是講它的體性是性空的,這以下講它的緣起。那麼這個相是怎麼生起的呢?

比方說,我們在這個室羅筏城當中,是離恆河比較遙遠的地方(古時候恆河是人群聚集的地方,那麼離開恆河比較遙遠的地方,就是比較寂靜的地方)。很多人喜歡住寂靜,就離開恆河遙遠的地方而住。哪些人呢?包括「剎利種」,就是王種,我們講王宮大臣;貴族或者說是婆羅門種,這是屬於修學梵行的知識分子;「毘舍」,是做買賣的商人;「首陀」,就是耕種的農夫;「頗羅墮」,就是從事工巧技藝的這些所謂技術人員;「旃陀羅」,是從事殺生的屠夫。這麼多人都是喜歡寂靜,喜歡遠離恆河而住。

那麼他們這些人,「新立安居,鑿井求水。」他們在住的時候,要先蓋一個新的房子。那麼房子蓋完以後,要鑿一口井來求水。這個水是必需品。好,那我們看他整個求水的過程,發生了什麼事情。「出土一尺,於中則有一尺虛空。」在鑿井的過程當中,假設他挖出了一尺的泥土,誒,這當中泥土就顯現出一尺的虛空出來。「如是乃至」挖出的泥土是一丈,這個地方中間就顯現了一丈的虛空。所以虛空顯現的淺深是隨其泥土挖出的多少來決定的。本來是一大塊泥土,我們沒有感受到虛空的存在,但是你把泥土挖走了以後,誒,虛空顯現出來了。這是一個很能夠了解的一種狀態。

那麼,這以下我們就從這個地方去追究這個虛空是從什麼地方來。征問原由。

此空為當因土所出?因鑿所有?無因自生?

那麼這個虛空它的體性到底是從哪裡而來?說這個井中的虛空是從泥土挖出所產生的?或者是在挖鑿泥土的過程當中因為不斷地挖鑿而產生的,把這個虛空創造出來?或者說虛空是沒有因緣自然而生的?提出三個問題。

我們先看第一段。

阿難!若復此空無因自生,未鑿土前,何不無礙?唯見大地,迥無通達。

我們看前面的經文佛陀都是先破自生,再破他生,是把無因緣生放在最後面。那麼為什麼這一段是把無因緣生放前面呢?古德說,因為我們習慣性會認為說,這個地水火風它的產生是自生的,所以佛陀先破。但是我們一般人會認為虛空是自然而有,是無因緣生的,這一方面的執著比較重,所以佛陀先破無因緣生。說,阿難!這個虛空,假設是沒有因緣而自然產生的,那麼為什麼在沒有挖鑿泥土之前,我們沒有去發覺這種無礙的虛空現前呢?我們只見到一片廣大的土地之相,不像虛空一樣是通達無礙的呢?你說無因緣生,其實是不合乎事實。我們一定要把泥土挖出來了,虛空才顯現。所以說這個無因緣生是不合理的。

再看第二段。

若因土出,則土出時,應見空入;若土先出,無空入者,云何虛空,因土而出?若無出入,則應空土元無異因;無異則同,則土出時,空何不出?

說這個虛空啊,它的產生是因為你挖出了泥土,所以才出現了虛空。那麼這樣子講,當我們挖出泥土的時候,你應該看到虛空進入才對呀,因為你這個虛空要等待嘛。等待什麼呢?等待泥土出來了你才能夠進去。那麼當泥土出來的時候,你看得到泥土出來,那你也應該看得到虛空進去才對。事實上,當泥土挖出來的時候,我們是看到了,但是我們沒有一個人看到虛空進去,那麼你怎麼能夠說虛空是因為泥土出來而產生的呢?因為你沒有人看到虛空進去嘛。

「若無出入」,那麼假設虛空根本沒有出,也沒有入,那表示什麼意思呢?因為沒有一個人看到虛空進去或者出來,那表示虛空跟泥土它本來就是合成一體的,它們兩個一體的。是一體的時候,「無異則同」。既然是一體的,表示這兩個同進同退,要麼一起進去,要麼一起出來。那麼當泥土挖出來的時候,虛空為什麼沒有跟著出來呢?我們只看到泥土出來,虛空為什麼沒有出來呢?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其實說是把泥土挖出來虛空才生起,這個是不合道理的。

我們再看第三段。

若因鑿出,則鑿出空,應非出土;不應鑿出,鑿自出土,云何見空?

說虛空是我們挖鑿的過程中用這個鐵鍬去挖泥土,不斷地挖,就把虛空給創造出來,是挖鑿的過程而產生,那麼這樣子,我們在挖鑿的過程中,應該是把虛空挖出來,而不是把泥土挖出來才對。虛空既然不是從挖鑿的過程生出來,我們是挖鑿出泥土,那又怎麼能夠見到虛空呢?我們挖鑿的時候是把泥土挖出來,不是把虛空挖出來,所以你不應該說是由挖鑿的過程產生。

好,我們看最後的總結,把前面的三段作總結。

汝更審諦,諦審諦觀!鑿從人手,隨方運轉,土因地移,如是虛空,因何所出?鑿空虛實,不相為用,非和非合,不應虛空無從自出。

說,阿難!你應該要對這件事情詳細觀察而且是如實地觀照,這當中的整個過程有幾個因緣值得注意的:第一個,鑿。挖鑿這個動作,是隨順於人的手,順其方向而運轉的。挖鑿是人的手產生的;而這個泥土,是因為土地的移動而出現的。一個是在人的手,一個是在地上的泥土,那麼這個虛空之相到底是怎麼有的呢?

因為「鑿空虛實」。這個鑿是屬於「實」,這個空是屬於「虛」,因為挖鑿是一種有形相的動作,所以它是屬於實;虛空是無形相的,這兩個不應該產生一種相應的作用。一個有形相的東西怎麼會創造一個無形相的虛空出來呢?這兩個沒有相應的作用,所以應該說「非和非合」,彼此間既非參雜了相和,也不是一種上下的結合。到這個地方,等於是破虛空是因緣生。它不是因緣生,因為它沒有自體。

那麼以下是破非因緣生,就是自然生。不應該說虛空是無因無緣自然而有。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虛空它本身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也不是因緣生,也不是自然而有。總而言之它是當體無生的,它只是一種虛妄相。所以這個地方它所要描述的,就是破除我們對相的執著。它只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的一種幻妄稱相。

這個地方講到相狀是一種虛妄的影像而已。虛妄的影像,當然沒有一個生的地方,它沒有生處。它如果有一個生處,這個東西就是真實的,它就不能有變化了。它來無所從,去無所止,所以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它哪有說從哪裡來?它根本沒有來處的。它也不是從泥土而來,也不是挖鑿而來,它只是一個因緣的具足顯現出來而已。所以這個地方是破除它的相狀,是破除它相狀的一個實體,它是沒有實體。

壬二、明大均

淨界法師:楞嚴經

這一段是說明虛空的性是真實的。前面是講相妄,這地方講性真。

若此虛空性圓週遍,本不動搖,當知現前地水火風,均名五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這個地方它不但是講到虛空,還講到前面的地水火風。先看虛空。假設虛空的體性是圓滿週遍的,而且是沒有動搖的,沒有生滅相。我們看到虛空,你在哪一個地方挖泥土,它隨時可以顯現。你東邊挖泥土,虛空就在東邊顯現;你在西方挖泥土,虛空就在西方顯現。可見得虛空的體性是週遍法界的,哪有固定的處所?而且,不但虛空如此,包括現前的地水火風都叫作五大——這個大就是它的體性是週遍一切處。這五大它的體性都是真實的圓滿的,當下就是我們現前一念心性所具足的,沒有生滅之相。

這個地方是講到虛空它的體性是本來存在的。你去挖的時候,它本來就在那個地方。那你因緣具足了,它顯現給你看;你因緣消失了,它就隱藏起來。它哪有說從哪裡而生?它本來就在那個地方。從哪裡而生?它也不是自生,也不是他生,也不是共生,它是本來就在那個地方,本來如此。

所以這以下佛陀就訶責阿難尊者,要去迴光返照這個道理。

阿難!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來藏,當觀虛空為出為入?為非出入?

所以說,阿難你啊,你為什麼遇到事情的時候不能生起圓頓止觀呢?因為你缺乏大乘的正見,所以你永遠不能夠覺悟說這個四大的體性它當體就是如來藏,當體就週遍法界,它沒有來去的。

那麼我們怎麼知道這個四大的體性是週遍法界呢?這以下佛陀告訴我們一個觀察的重點:「當觀虛空為出為入?為非出入?」你只要了解虛空到底有出入,還是沒有出入,你就能夠悟到這個道理。當然虛空是沒有所謂的出入,它的體性——我們這樣講,體性沒有出入,相狀是有出入,你不能說相狀沒有出入。體是遍滿的,但是相狀的確是會變化,所以叫相妄性真。相妄性真不是僅僅指虛空,任何一件人事都是觀相原妄,觀性原真。

這個地方,對我們修觀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個禪師開悟以後,他講一句話。他說我們怎麼去觀察人生?一個大乘的佛弟子對人世的變化要怎麼觀察?他說:「覓即知君不可見,不離當處常湛然。」世間上任何事情都很妙,你越追求它,它越消失掉;但是你不追求它的時候,它反過來追求你,當下就顯現。覓即知君不可見,但是它不離當處常湛然,因為它體性遍滿。但是遍滿的東西,你越找它,它越消失掉。你把這個道理、這個公式,你套在任何的事情上, 統統可以受用。你看,我們講世間上的財富,有些人他擁有三千塊, 他就很滿足了;有些人擁有一千塊他就很滿足。外境是沒有標準的。我們對於財富,對於人事,都是這個道理。你越要去追求它,越執著它,你就感到越缺乏,越沒有安全感;你說,好!我把它徹底地放下。誒,你就感到你非常的滿足,非常的安定。任何事情都不離開這個道理。

所以我們講說,心境決定你的處境。這句話一點不假。說我現在很痛苦,我改變一個環境。其實你錯了,你環境改變不了的,因為循業發現嘛。你有這個業,你到另外一個環境,它還是這個因緣出現嘛。你改得了嗎?每一個環境,都有好的體性,都有不好的體性,因為它體性是遍滿的,不是這個地方才不好。哪一個地方都有好,都有壞。那怎麼辦呢?你改一個心態,你心態一動一轉。誒,心境決定處境。覓即知君不可見,不離當處常湛然。你越把它放下,越作正面的思考,你就越滿足。

有時候我在想,這個人生很像那個捉迷藏。捉迷藏就是說你要找它,它躲得越厲害。說,好,我不跟你玩了。誒,它自己跑出來了。就是這樣子啊。你試試看。你下一次對某一個東西很執著,你說好,我把它放下。誒,你一放下以後,你覺得它突然間顯在你的面前,非常的圓滿。所以你看,我們經常明天要去面對一個重要的考試,你越執著,越考不好,覓即知君不可見。所以這個地方就是相妄性真。就是說,其實每一個好的體性,每一個不好的體性,都是週遍法界。只要你能夠善用其心作正面的思考,它就會隨你的心而出現,是這個意思。

所以這個叫作相是虛妄的,但是它的體性——十法界當中這種染淨的四大這個體性卻是真實的,這個道理是不能改變的。

壬三、顯理性

淨界法師:楞嚴經

汝全不知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淨本然,週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虛空,亦復如是,圓滿十方,寧有方所?循業發現。

這個地方把它這個虛空的體性全盤托出。說啊,阿難!你現在還不能夠了解在我們的如來藏當中,就是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現前一念心性當中,「性覺真空」。就是我們這個本具的覺性它當體是真空的,所以我們講色即是空,講到空如來藏。但是「性空真覺」,這個真空的體性,它又具足十法界的染淨的覺性,不空如來藏,空即是色。那麼這個地方講到性具。這以下講到性體。它的性體是什麼呢?是「清淨本然」的。虛空的體性,是無形無相的,是離一切相的。那麼虛空的量,這以下講性量,是週遍整個法界。你說哪一個地方沒有虛空呢?所以我們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你一聽,就知道它在講性體。虛空哪有增減呢?它本來就在那個地方,它的體性本來就是離相的,它本來就是圓滿具足的。這個講它的性體。

那麼,我們看它虛空的相狀跟作用是怎麼出來的。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虛空會產生,是我們內心當中的一種迷悟的知見產生一種染淨的思想,進而推動一種善惡的業力,所以就這樣子出現了。比方說,阿難!你在一個地方挖井,那麼虛空就在一個井中出現;你在十方的當中去挖井,就產生十方的虛空,所以說虛空之性是圓滿十方,哪有固定的方所呢?你沒有固定的方所,你怎麼能問它說,它從哪裡來呢?它根本就沒有來,也沒有去,它本來就是週遍法界,只是我們因為思想跟業力的結合把它顯現出來,是這樣子的。

壬四、斥迷惑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所以我們凡夫外道把虛空當作是因緣生或自然有,都是我們虛妄分別心的一種計度。其實只有一種虛妄的言說相,而得不到真實的義理,是這個意思。

我們再把它作一個總結。這一段只講四個字「相妄性真」。虛空之相,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的,是沒有一個地方來,也沒有一個地方去,它只是一個過程的生滅相。但是虛空的體性,卻是週遍法界的,是隨時存在的。

我們來看看現在的人生。你看看這個世間上,虛空的相越來越少了,因為高樓越來越多了,空氣污染越來越大了。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我們講由心可以看相,但是由相也可以看到我們的心。我們現在對有相的東西比較執著,所以你看虛空越來越少。有一個很有名的畫家很抱怨,他說古代人在畫畫空白的地方留很多,他畫一棵樹,上面畫一隻小鳥,他不再畫了,給你很多想像空間啊:虛空很多,這隻小鳥可能往東邊飛,也可能往西邊飛,也可能會飛到我家來。他說,現代的人畫畫,畫得太多,沒有留太多空白。

那麼,我們會講到說,那為什麼古代的人虛空比較多,現代的人虛空比較少?那麼虛空到哪裡去了呢?有一個歐洲的研究機構他們就研究說,古代的聖賢到哪裡去了?古代那些很有智慧的聖賢,愛因斯坦、愛迪生跑哪裡去了?其實《楞嚴經》講很清楚:「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循業發現。」我講實話,你說聖賢跑哪裡去了?佛陀跑哪裡去了?當我們眾生的心都不再想著聖賢、不再想著佛陀的時候,他就消失了。你跟他不相應的時候,他就沒有因緣出現了。這些聖賢其實是遍滿法界的,但是你不再憶念他的時候,他就消失掉。就這麼回事。

我們習慣性說,誒,這個東西跑哪裡去了?那麼孔夫子跑哪裡去了?其實是你心中跟他不相應,他就消失掉了。所以,「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就是說世間上所有的東西,法界統統具足,孔夫子的體性本來也就具足,但是我們的心跟他不相應的時候,他就沒辦法顯現出來。是這個意思。所有的東西,在我們心中消失的時候,這個東西就再也不出現了,不可能出現了,它回到了它該去的地方了。

所以有些道理你要把它參透,你才會想像說,那我怎麼去創造極樂世界。你知道這個事情是怎麼來,這個是怎麼去,你就能夠去創造你的人生。你都不知道這個東西是怎麼來,怎麼去,你就是只在事相上用功,你就很難產生很大的力量。

辛六、明藏性即根大性 分四:壬一、破妄執;壬二、明大均;壬三、顯理性;壬四、斥迷惑。

我們看第六段「明藏性即根大性」。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現前一念心性,當下就具足六根的體性。這個六根,指的是見、聞、嗅、嘗、覺、知這六種功能。那麼六種功能的體性,是週遍法界的,是我們一念心性本來具足的,但是六根的相用是要假借種種因緣的造作才會顯現出來,所謂的理具事造,或者講相妄性真。是這個意思。

這當中有四段:一、破妄執;二、明大均;三、顯理性;四、斥迷惑。

壬一、破妄執

淨界法師:楞嚴經

先看「總標根性」。

阿難!見覺無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設居中宵,白月則光,黑月便暗,則明暗等,因見分析。

這個地方,先把六根的體性跟它的相用作一個總標。

先看它的體性。說,阿難!見聞覺知這個六根的體性,它的本質是無知的。也就是說當我們把六根攝用歸體的時候,這個時候是能所雙亡,它沒有能知跟所知的差別。你六根把它回歸體性的時候,它就沒有能知所知了。

「因色空有」。但是如果有這個色空明暗的因緣這種外境的刺激,它就會把見聞覺知的功能再顯現出來。所以六根的體是週遍法界的,是無形無相的;但是六根的相用,是假借色空的因緣的刺激,它就會暫時地顯現出來。等它因緣消失了,它也跟著消失。這個地方是說明這個道理。

這以下把這個因緣的作用再把它發揮出來。什麼叫「因色空有」?這四個字把它發揮。比方說,你阿難尊者,現在安住在祇陀林的祇桓精舍當中。那麼整個精舍的環境是怎麼回事呢?是「朝明夕昏」。白天的時候,太陽出來就光明顯現;到了晚上的時候,這個昏暗的相狀就慢慢地現前。就是白天出現光明,晚上出現黑暗。而且即使在黑夜當中,也還有明暗的差別。比方說,你安住在這個半夜的子時(居,就是安住;中宵,就是半夜的子時),那麼在子時當中,假設這是十五號的晚上,那麼就是白月,你就看到月亮的光明;如果是在初一的晚上,這個黑月,子時就會產生一種黑暗的相狀。那麼這個光明跟黑暗兩種相狀的刺激,使令我們六根當中這個能見的功能就產生一種明瞭的作用出來了。當然,這個地方的見聞覺知,佛陀是引用見根,只是用見根來發明六根的性體跟它的相狀,那其他的你就可以比況了知了。

我們再看下一段「征問原由」。

此見為復與明暗相,並太虛空,為同一體?為非一體?或同非同?或異非異?

這個地方是先作一個假設。說這個能見的功能,假設是有真實體性的,它不是因緣所生的,有真實的體性。我們就先作這個假設。那麼身為一個有自體的這種「見」,這個能見的功能,它跟所見的明暗之相,還有這個明暗相所依止的這種虛空,它們之間的關係,假設都是有自體的。那麼既然有自體,它們是同一個體,還是不同體?或者是「或同」或者「非同」?或者是「或異」或者是「非異」?同,當然是同體不同體;異,就是有所差異,還是沒有差異。其實主要就是一體跟非體之間的差別。那麼這個地方等於是先作一個假設。

我們看第三段「別破妄執」。

我們首先破這個同。看經文。

阿難!此見若復與明與暗,及與虛空,元一體者,則明與暗,二體相亡,暗時無明,明時非暗;若與暗一,明則見亡;必一於明,暗時當滅,滅則云何見明見暗?若明暗殊,見無生滅,一云何成?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學佛人可以用絲織的棉被嗎

【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 這以下有三個要斷...

獨步楞嚴的圓瑛法師

圓瑛法師,俗姓吳,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圓瑛,號韜光,...

宣化上人:四種清淨明誨是照妖鏡

一般的學者說:《楞嚴經》是假的,不是佛說的,又有什...

菩提涅槃

佛在七處佂心以後,怕我們大家落入斷滅見,心不在內,...

依此法門,直成菩提無復魔業

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波...

為什麼這個願非常了不得

第二個願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願。 伏請世尊為證明,...

色陰的本質是清淨的佛性

在五陰當中最粗顯的就是我們的色身。色在佛法當中叫做...

宏海法師:楞嚴法會開示

各位道友,特別是今天我們格外的因緣,正法眼藏,楞嚴...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推薦】身體24小時的使用手冊

1:00 人體進入淺睡階段,易醒。此時頭腦較清楚,熬夜...

如何用佛法來處理家庭中的矛盾

問: 請問師父,如何在家庭裡的夫妻之間,丈夫與妻子...

念阿彌陀佛的宗旨是什麼

念阿彌陀佛的宗旨是什麼呢?念阿彌陀佛的宗旨是求生極...

什麼樣的人才擁有好的命運

《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

大安法師:念佛不求往生與五逆十惡者相同

修淨土法門的人,首先要建立一個與淨土念佛法門相應的...

「庵」一定是女眾所住的地方嗎

阿彌陀佛。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我在的這個地方呢...

這位護法神,獨護地藏菩薩

堅牢地神跟地藏是一個系統的。堅牢就形容大地,我們一...

遇到逆緣的時候,要這樣來思維

我們內心很多負面的情緒,很多的盜賊要偷走我們已經成...

要了解我們自己的念頭

我們說修道是什麼?修道就是修心,就是修我們的念頭,...

《一函遍復》白話譯

(印光大師著 圓濤法師白話譯) 淨土法門,對上、中、下...

佛前供一朵花,彌勒菩薩都說不盡他的福德

我們先講個故事,在藏經中,有一個印度人,撿了一朵花...

咸淡有味

由藝術家入佛的弘一大師,把佛道修行和藝術生活集合起...

紫金缽

從前有一位高僧,名叫金碧峰,他有很深的禪定功夫。...

感恩帶來富裕的人生

朱子治家格言上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

我求的太多,地藏菩薩不會煩嗎

要想成佛,就像商人到海采寶一樣,你得請一個入海采寶...

心無形故,力最無上

《金剛三昧經》云:大力菩薩言:何謂存三守一,入如來...

【佛教詞典】攝僧自然界中聚落界分齊

亦名:自然界中聚落界分齊、聚落界分齊 子題:可分別聚...

【佛教詞典】近住

梵語 upavāsa,巴利語同。音譯鄔波婆沙、優波婆娑。又...

【視頻】八十八佛(演甫居士)

八十八佛(演甫居士)

【視頻】修出離心

修出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