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楞嚴經

淨界法師  2024/03/09  大字體  護眼色

(第十一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四頁,「癸二、正示二本」。

我們每一個人修學佛法,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我們希望能夠離開痛苦而獲得安樂,從離苦得樂的一種心願來推動我們去修學佛法。離苦得樂這樣的一個因素,在佛法當中是由兩種因緣所決定的:第一個是外在的因緣,第二個是內在的因緣。所謂的外在因緣,就是我們說的外在的環境。比如說你今天會生長在什麼樣的環境,你會遇到什麼人,會碰到什麼事情。這種外在的人事,佛法的思想認為是由業力所創造的。所以外在的因緣產生的痛苦跟快樂,這是我們很難改變的。我講實在話,外境我們改變不了的,因為這牽涉到過去的業力。所以古人說: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你作不了主的。如果我們花很多時間去改變外在的環境,其實是浪費時間,因為沒有什麼效果。所以外在的因素是改變不了的。對外在的因素佛教告訴我們只有兩個字,就是「認命」。第二個因素就是內在的因素,你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你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就是你內在的思想,或者說內在的智慧。這個是整個佛法修學的關鍵,離苦得樂的關鍵。因為這個地方是我們自己可以作主的。

本經中佛陀的開示告訴我們,我們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觸,你有兩種選擇:

第一,你選擇向外攀緣,心隨境轉。你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你對外境產生堅定的執著。我們講心有所住,你的心住在外境上。那麼這種攀緣的結果會產生兩種過失:一、產生痛苦。我們看一個喜歡攀緣的人,就是做什麼事喜歡情感化的人,他的痛苦特別多,因為外境是變化的;二、他的生命當中很容易產生罪業——這種人容易造罪。所以,經常習慣用攀緣心的人,我們就可以知道他這一生當中,第一個,痛苦很多;第二個,他今生可能造了不少罪業。

第二,我們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我們開始訓練自己迴光返照,觀照我們這一念清淨的本性。迴光返照的結果也會產生兩種的情況:一,這種人生命當中安樂的時間多,自在的時間多;二、這個人在一生當中容易創造功德。所以我們今天的重點,不是去改變外在的環境,而是要改造我們的心念,改造我們的想法。這就是真實的離苦得樂。

淨界法師:楞嚴經

本經當中講到兩種根本,我們看《講義》,正示二本。

佛陀把我們一念心開出二本,一心具足二本:一個是雜染生死的根本,第二個是清淨涅槃的根本。我們看經文內容的講述。請合掌: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這個地方先指出三種人的過失。首先我們看凡夫的過失:

「佛告阿難。」前面佛陀講了七處破妄的經文以後,正式要開顯真心的時候,佛陀放光現瑞,從六根門頭放出光明,來表示妄想即將破壞,真性即將開顯。所以前面是以一種放光現瑞的方式來表法,以下佛陀就正式說法。佛陀告訴阿難尊者,從無始以來,一切的凡夫眾生的生死歸納起來只有三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是「種種顛倒」。這個就是惑業苦的「惑」。顛倒的意思就是說我們迷惑了,迷惑了就是顛倒。這個迷惑就是我們對真如本性產生了迷惑,迷真起妄。也就是說我們這一念心真如不守自性,我們沒有真實地安住在我們清淨的本性,我們一念妄動,向外攀緣。我們習慣性認為向外攀緣是對我們有好處的,其實錯誤了,我們產生錯誤認知,其實向內安住對我們才是有利的。所以我們產生一種錯誤的認知,這個就是顛倒。而向外攀緣的結果,就是產生了煩惱,貪瞋癡的煩惱。所以這個「種種顛倒」就是一種貪瞋癡的煩惱。這是一種情況。第二個,業種。煩惱的活動久了以後,就推動我們的身業口業去造罪,就有殺盜淫妄的罪業。這個業就會有業力,這就是業種。第三個,自然。業力會招感三塗的果報,刀山油鍋的果報。這個就是自然。我們每一個眾生基本上就是惑、業、苦的一種相續,這種情況講一個譬喻叫惡叉聚,這個是印度的一種水果的名稱。這種水果它不生則已,生則同時生三顆,惑、業、苦。表示我們造惡凡夫,由於迷惑、造業最後受苦,而產生的一種相續的情況。

第二個,我們先看外道之過。「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前面講的是造惡凡夫,這個地方是修善的凡夫。他也能夠依止外道的法門,來做一些所謂的佈施、持戒、忍辱的善法。依止善法,因為內心的想法不同,而產生了諸天的果報,乃至於變成魔王或者魔王的眷屬。

其實造善造惡都是攀緣心,只是他們所攀緣的境不同。前面的造惡凡夫他所攀緣的境,是五欲的境界,一種殺盜淫妄的境界。這個地方他所攀緣的是一個善法,一種佈施的境,持戒的境,忍辱的境。但是他在攀緣這個境的時候,產生追求人天福報,或者追求人天感應神通的想法,所以變成了外道跟魔眷屬。其實他的本質都是攀緣,只是所緣境不同。

我們再看第三個,二乘之過。「諸修行人」,就是指的發了出離心,修習四諦、十二因緣的這些修行人。他們基本上都希望能夠成就無上菩提,成就圓滿的佛果。但是因為他的心是向外攀緣的,結果在成佛之道當中產生了偏差,產生了歧路,而變成了聲聞緣覺。前面的兩種凡夫造善造惡是攀緣有相的境,包括雜染的境跟善法的境。這個地方的二乘人所攀緣的是無相的真理,他攀緣一種我空的真理。他向外攀緣我空的涅槃,結果也喪失了萬德莊嚴的無上菩提。

總而言之,這三種人的過失,都是以攀緣心來修行,結果都得不到佛陀的真實功德。所以他說,「皆由不知二種根本」,就是你在修行之前,你根本不知道我們這一念心具足了生死、涅槃兩種根本,所以錯亂地依止生滅的妄想來修學。這種情況就好像你拿沙去煮,想要煮成美好的食物,縱然經過塵點劫的時間,沙還是沙,頂多變成熱沙。你去煮一輩子,它永遠不能吃。因為它的本質是沙,不可能變成美好食物。所以說我們今天因為錯亂的用心,即便你做了很大的加行,但是因為你本質是一個虛妄,所以我們得不到真實的功德。

那麼什麼是真實的功德呢?我們看下一段:

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這個地方講出兩種根本。

我們這一念心開出二本,第一個是生死輪迴的根本。我們現在一切眾生依止攀緣心,就是我們的心跟外在的人事因緣接觸的時候,我們選擇向外去攀緣,以攀緣心來當作自己內心的自體。我們說的認賊作子,把它當作生命的自體——這個就是我的心!說,你的個性是什麼?我的個性就是喜歡向外攀緣,這沒辦法改變的。依止攀緣心為自性,這個就是生死痛苦的根本。

第二個是無始劫來跟菩提、涅槃相應的清淨本性。清淨本性就是我們這一念的識精。這個識精是整個八識的精明之體。蕅益大師說這個識精就是八識的自證分、自體分,就是我們心跟外境接觸,念頭還沒有動,還沒有能所的時候,那種最精明的自體。而這樣的精明自體,是本來清淨、本來光明的。但是當我們這一念心一動以後,「能生諸緣」,就產生了一種能所的對立,有了能念的心跟所念的境,唯識學上說,產生了見相二分,這個是能生諸緣。當我們能念的心去攀緣所緣的境的時候,就遺失了我們清淨的本性。所以說清淨的本性是不能夠妄動的,一動就產生能所,就產生對立,就產生攀緣。所以說當你心跟境活動的時候,你一念不生,那個就是菩提涅槃的清淨本性。因為我們眾生長久以來,遺失了這樣的一種清淨光明的本性,雖然整天地修學、整天地拜佛,但是因為不能迴光返照,所以「枉入諸趣」。

蕅益大師在「枉入諸趣」這個地方作了比較詳細的說明。他說我們六道輪迴是冤枉的,其實我們是可以作選擇的。因為我們的心向外攀緣了,才有六道輪迴。換句話說,我們自心清淨,本來是沒有六道輪迴的。六道輪迴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因為本性沒有六道輪迴。一念妄動,向外攀緣,造作罪業,就出現了六道輪迴。所以這是非常冤枉的,本來沒有,我們自己把它捏造出來。

這一段的經文講到根本問題。我們一般人修習佛法不太重視根本,尤其初學者。你看他一出家就想要一天拜多少拜佛,念多少聲佛號,要誦幾部經典。當然這個都很好,但是如果我們忽略了根本,最後的結果就不是我們要的結果。所以本經後面會講到「因地不真,果招紆曲」,就是說你因地拿沙去煮,你煮了一輩子,結果還是沙。

《印光大師文鈔》講到一個公案,說有一個人他每天拜佛,很用功,念佛也念了很多,但是他越拜佛、越念佛,脾氣越大。他不知道怎麼辦,就問印光大師。印光大師說,你這一念心沒有調好,你這一念心都是向外攀緣啊。你用攀緣心來念佛,用攀緣心來拜佛啊。他說,你小心啊!你來生不是求生到淨土,你來生變成阿修羅法界。

我們這一念心是個根本。你是一個葡萄的種子,它終究是成就葡萄的;你是一個蘋果的種子,它最後一定變成蘋果。你的加行只是加快它的速度而已,頂多你在阿修羅當中,你是一個大福報的阿修羅。你的拜佛念佛,變成一個大福報的阿修羅,但是你阿修羅的本質沒有改變。

我希望大家要抓到你的根本。每一件事情都有根本。你看你要煮飯,飯的根本是什麼?你要拿米啊,米是飯的根本。成佛也有成佛的根本,你要找到你那個不生不滅的本性。如果你今天沒有掌握成佛的根本,你怎麼修行都不可能成佛,因為你根本上就錯了。所以說你看,我們從前面一路走來,阿難尊者問佛陀成佛的法門,佛陀到這個地方什麼法門都還沒講。為什麼?先要找到你的根本!如果你第一步錯了你後面就錯了,後面修行都沒有用。所以古人講,修行最怕一開始錯用心。無始劫來錯用心,那就完了,你後面的加行都沒有用。你本身是一種瞋心的個性,用功下去瞋心越大,阿修羅法界;你是貪心的個性,用功下去,變成魔王魔眷屬。所以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就是你要先掌握根本——什麼是成佛的根本,什麼是生死的根本。這裡把兩種根本的過失相跟功德相標出來。但是,什麼是常住真心,什麼是攀緣心,它的相貌還沒講出來,只講到它的過失跟功德:一個是產生生死,一個產生菩提涅槃。先把它的功德跟過失標出來。

辛二、委示心體不同妄執。分四:壬一、重斥妄計非心。壬二、正示真心有體。壬三、委明分別無性。壬四、總斥從來誤執。

下一段就正式說明這兩種心的差別的相貌。

「委示」就是詳細地說明,說明我們這一念真實的心性是有它的體性的,不同我們心中的妄想,是沒有自體的。把真心跟妄心作簡別:真心是有體的,妄心是沒有自體的。這地方有四段:重斥妄計非心,正示真心有體,委明分別無性,總斥從來誤執。

壬一、重斥妄計非

淨界法師:楞嚴經

我們看第一段,重斥妄計非心。

「重」就是再一次。前面七處破妄,已經把這個妄心破了,但是佛陀在顯真心之前,來作一個總結,再一次地告訴阿難尊者:我們心中的妄想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不是我們的真實心性,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把這個觀念再講一次。

好,我們看經文:

「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今復問汝。」即時如來舉金色臂,屈五輪指,語阿難言:「汝今見不?」阿難言:「見。」佛言:「汝何所見?」阿難言:「我見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拳,曜我心目。」佛言:「汝將誰見?」阿難言:「我與大眾同將眼見。」

這個地方佛陀有一段問答。先是「征見」,征問見的功能。

佛陀問阿難尊者說,你現在要知道整個大乘的止觀法門,為什麼呢?因為你告訴我,你希望能夠出離生死的輪迴,希望成就無上菩提。那麼我今天再問你一次。諸位要知道,這個地方有一層深意。佛陀前面七次的破妄,這個地方再問一次。我們後面再加以說明,為什麼要再問。佛陀在問之前,把他的金色手臂伸展開來。因為佛陀的全身都是紫金光色,他的手臂也是一種金色臂。伸展手臂以後,他彎曲自己的五指,變成一個拳頭的相狀,把這個拳頭的相狀指給阿難尊者說:你現在看到我的拳頭嗎?阿難尊者說:我已經看到了。佛陀借拳頭這個外境,來啟動阿難尊者的見的功能,從見當中,希望他能夠產生迴光返照。這是佛陀問阿難尊者的目的。

我們看阿難尊者他怎麼回答。佛言:汝何所見?阿難言:我見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拳,曜我心目。佛陀說:你剛剛見到了什麼呢?先問他所見的境。回答說:我看到佛陀舉起手臂,彎曲成一個光明的拳頭。這個拳頭照耀我的內心,也照耀我的眼睛——「曜我心目」。阿難尊者如實地把他所見所想表達出來。佛陀再加以追問,說:「汝將誰見?」佛陀的問題不是問他所見,是問他能見的是誰——念佛是誰?阿難尊者說:我跟整個與會的大眾,都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見。從這一段經文當中可以看得出來,佛陀對於阿難尊者的回答並不滿意,阿難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源。佛陀問他說:「汝何所見?」一開始阿難尊者執著外境,說:我看到拳頭。佛陀再追問說:那你用什麼見呢?他說:我用眼睛去見。這個時候佛陀還是不滿意,所以佛陀再加以追問。佛陀一定要找到他的問題點——要治病之前,先把病源抓出來。

我們再看佛陀怎麼去追問阿難尊者。

佛告阿難:「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曜汝心目。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曜。」阿難言:「如來現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

這個地方,佛陀就著阿難尊者的回答來加以征問他心的所在。佛告阿難,你回答我說,我如來彎曲我的手指而現出一個光明的拳頭,而這個光明的拳頭照耀你的心目。你說你用眼睛見到,那麼到底你用什麼樣的心來加以感受,用什麼樣的心來加以想像呢?你產生什麼樣的心跟想像呢?用什麼來想像、用什麼來感受我這個光明的拳頭?我們常說,你在念佛,那麼念佛是誰呢?你是用什麼東西來感受彌陀的功德,來感受這個無量光無量壽呢?當然你不是用嘴巴,用的是那一念心。那麼心在哪裡呢?就問這個問題。

阿難言:如來現今征心所在」,您現在問我的心的處所啊,我現在以這一念心來推窮尋逐。他說:什麼是我的心呢?就是我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我跟如來的光明拳頭接觸的時候,我會產生兩種功能:第一個,會產生尋逐。尋逐就是對於已經出現的境的思惟,包括過去跟現在。我們看到這個拳頭——這個拳頭真的是非常的美妙,充滿了光明!這是就著眼前的境的思惟。第二個,推窮,則是對著未來的因緣。誒,我哪一天也像佛陀一樣,能夠現出光明拳那該有多好。這個推窮是就著未來。當我這念心去接觸拳頭的時候,產生尋逐現在、推窮未來的想法,而這樣的一個推窮尋逐的想法,這個就是我的心。我就是用這一念心來看到佛陀的拳頭,我也用我這一念心來出家,用我這一念心來拜佛念佛的。

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這個時候,佛陀對阿難尊者產生嚴厲的訶責:這不是你真實的心。

我想這段經文有兩點值得我們注意:

第一點是征心的問題。古德說,在整個七處破妄、十番顯見當中,佛陀有兩次征心:第一次是在七處破妄之前。在破妄之前,佛陀問阿難尊者說:你的心在哪裡?你說你今天用這一念心緣我的三十二相而出家,那麼你這一念心在哪裡?阿難尊者講了七個處所,都被佛陀破斥。所以在破妄之前佛陀第一次征心。第二個,就是佛陀即將開顯真心之前,在十番顯見之前,佛陀又再一次征心。

第二點,古德說,佛陀為什麼經常會用征問的方式來回答?這個地方的目的,就是要阿難尊者從問題當中自己產生迴光返照。為什麼一個人要自己迴光返照?我們可以這樣講,一個人的改變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你自己願意改變。其實你自己不迴光返照,別人罵你沒有用,打你也沒有用,定很多規矩完全沒有用。我自己辦佛學院辦了十八年,我覺得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一種情況——他自己真的想改變,否則你只有等待時機。你規矩定得再多,他頂多不犯錯,但是他不會改變。他不犯錯,但他問題還在裡面。一個人真正改變,是他自己迴光返照,觀察他的妄想是不真實的。我為什麼一定要根據我的妄想去痛苦?其實我可以創造更好的生命,我有更好的選擇。他那個時候的覺悟,他的整個修行是主動積極的,自己願意拜佛。當然我不是說要大家馬上改變,但是有一天,你主動地告訴自己:我願意去拜佛,我願意去皈依阿彌陀佛,我願意去念佛——你真實地從發心當中想要去用功的時候,你是真的改變了。

所以佛陀在開顯真心之前,都是用問的方式,就是要他直下地迴光返照。但是阿難尊者身為一個當機眾,他必須要示現一個凡夫相。所以他說:誒,我這一念心還是推窮尋逐,這就是我的心。感覺上他還是在向外境攀緣,沒有真正地迴光返照。所以佛陀在經典當中很難得用一種嚴厲的口氣:咄!這個是佛陀用語當中最嚴厲的口吻。他是很嚴厲地訶責:這不是你的真心!我前面已經七處跟你破妄過了,你還認為這是你的心。到這個地方等於是把前面的破妄作一個總結了。

下面就把妄想的相貌詳細地說出來。我們看經文:

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

阿難尊者說他的這一念心是能夠思惟,能夠作種種的推度。佛陀說:這不是你的心!這個時候阿難的心情非常的驚怖,趕快從座位上站起來,合掌起立來白告佛陀,說:這不是我真實的心,那麼這個是什麼呢?當時阿難尊者的心境,他的想法是說,我當初發心出家,就是用這一念心出家的。我看到佛陀三十二相才啟動我出家的心,乃至於我後來去攀緣佛陀的戒法,去持戒,也是用這一念心。假設佛陀您說這一念心不是我的真實的心,那我不是一個斷滅嗎?那我不是一個沒有心的人?我以後怎麼成佛呢?所以他心中的恐怖不安是可以理解的。他恐怖到馬上從座位上站起來,請示佛陀說:那到底這是什麼呢?

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我們看前面的經文,佛陀七處破妄,阿難尊者說我的心在內、在外、在中間,佛陀只是說:不是這個不是那個、不是這個不是那個……,那麼到底是什麼?佛陀都沒講。佛陀到這個地方之前,都沒有把妄想的相貌,所謂攀緣心的相貌,明白地標出來。到這個地方才把攀緣心的相貌標出來——所謂的「前塵虛妄相想」。這一句話我們從三段來加以說明,分成三段:

第一個是「前塵」。前塵就是外在的五塵。我們過去的業力,所謂的眾生的共業,把外在的色聲香味觸這五塵創造出來。比如說我們今天生長在台灣,我們有台灣的天空、台灣的山河大地、台灣的房子。這個就是前塵,就是過去我們大家的共業,把台灣的環境創造出來。這個五塵現在我們的眼前。

第二個是「虛妄相」。我們個人的業力,就是別業。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去接觸五塵的時候,我們心中又出現一個我們自己受用的影像,這個就是個人的業力。比如說我們今天,我們大家吃同樣的飯菜,那麼這個飯菜叫作前塵,但是每一個人去看飯菜的時候,其實相狀不一樣。經典上說,福報大的人看他的飯菜特別的美妙,十個人看這個飯菜,福報大的人他看到的飯菜比一般人更加的漂亮、更加的好吃,共業中有別業。當外境出現在每一人心中所顯現的影像叫作虛妄相,這是個人的業力顯現出來的。

第三個是「想」。然後我們根據這個虛妄相,產生很多很多的想像。比如說我們產生一個正面的想像:這是一個美好的東西,我們產生追求,產生貪愛。如果我們產生一個負面的想像,就產生瞋恚的煩惱,希望遠離。總而言之,這個想法是由外境的帶動產生的。如果沒有外境,這個想法就沒有了。因為有前塵才有你心中的虛妄相,你才產生這樣的想法,所以這個叫攀緣心。當你一個念頭生起來的時候,這個念頭是外境的刺激產生的,這種一時的情緒,就是我們前面說的攀緣心。

攀緣心的過失在於它會迷惑我們的真性。由於我們無始劫來都是把攀緣心——這個會破壞我們真性功德的賊,當作自己的兒子,而一天到晚跟它在一起,結果失去了我們自己的父親——失去了我們的常住真心,所以就冤枉地受到了生死輪迴的痛苦。

妄想的作用,在《楞嚴經》的後面說,它是局部的。你跟不同的境接觸,產生不同的想法。有人讚嘆你說:誒,你這個人很好。你從「你這個人很好」 這幾個字,產生一個想法。有人說:你這個人不好。你從外境當中又產生一個想法。所以妄想是局部的刺激產生的一個想法。

這樣有什麼缺點呢?我們經常用這樣的思想來過活,以這個當作我們生命的自體,有什麼缺點?它的缺點,佛陀用一個譬喻,說有一個大海,這個大海被風一吹,產生一個水泡;一個愚癡的人,他大海都不要,他只要這個水泡。這個水泡是一時的風吹,碰到石頭,產生一個生滅的水泡。但是這個水泡一起來,它隨後又消失掉了。所以當我們習慣性地一直要以我們的攀緣心當作我們真心的時候,第一個,我們永遠活在生滅法當中。因為境一變化,這個心就跟著變化。第二個,我們因為依止這個攀緣心,我們失掉了更多的大海。其實我們忽略了整個真如本性無量的功德,而追求一個小水泡。因小失大啊。

這個就是整個攀緣心的相貌,就是「前塵虛妄相想」。

佛陀一再地逼問,終於把阿難尊者心中的病源給逼出來了,逼出來就有辦法對治了。佛陀後面會開十帖的藥,來破除前塵虛妄相想。到這個地方為止,等於是佛陀七處破妄的一個總結。後面是為開顯真心來作佈局。

壬二、正示真心有體

淨界法師:楞嚴經

好,我們看下一段,「壬二、正示真心有體」。

我們看經文: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遍歷恆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

這一段,是說明阿難尊者心中驚怖而請求佛陀的開示。

阿難尊者長久以來的心,都是根據這個前塵虛妄相想。就是他這一念心是攀緣外境才會產生一定的反應,如果外境沒有刺激他,他是不會反應的。他習慣性是從外境來帶動他的心。突然間佛陀說:咄!阿難尊者,此非汝心。這個時候他心中產生很大的害怕,他把他害怕的心情表達出來。

阿難尊者白告佛陀說:佛陀啊,我是佛陀的八個堂兄弟當中最小的一個,八王子中最小的。我當初出家,是因為愛著佛陀美妙的三十二相,還有佛陀殊勝光明的形體。我因為攀緣這樣一個殊勝的相貌,才下定決心,捨棄世俗的深重五欲,跟佛陀出家。換句話說,佛陀,我當初發心,是用這一念心來發心的,我是攀緣佛陀的殊勝相好出家的。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出家以後自利的功德,「我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遍歷恆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我出家以後,我也非常用功啊,我也是用這一念攀緣的心,來做佛陀的侍者,來把佛陀的整個生活照顧得很好。也因為這一念心來好好持戒,乃至於未來有一天——這個地方開始推度,前面是講現在,這講未來——有一天,我阿難尊者的功德圓滿的時候,我也可以像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一樣,到十方世界。你看普賢菩薩: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我可以像普賢菩薩現出無量的身心世界,來供養無量的諸佛,來承事無量的善知識。也是用這一念心來親近十方諸佛,承事善知識啊。我用這一念心,現在供養如來;我也用這一念攀緣的心,來供養十方諸佛。這個是講上求佛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學佛人可以用絲織的棉被嗎

【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 這以下有三個要斷...

獨步楞嚴的圓瑛法師

圓瑛法師,俗姓吳,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圓瑛,號韜光,...

宣化上人:四種清淨明誨是照妖鏡

一般的學者說:《楞嚴經》是假的,不是佛說的,又有什...

菩提涅槃

佛在七處佂心以後,怕我們大家落入斷滅見,心不在內,...

依此法門,直成菩提無復魔業

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波...

為什麼這個願非常了不得

第二個願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願。 伏請世尊為證明,...

色陰的本質是清淨的佛性

在五陰當中最粗顯的就是我們的色身。色在佛法當中叫做...

宏海法師:楞嚴法會開示

各位道友,特別是今天我們格外的因緣,正法眼藏,楞嚴...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推薦】身體24小時的使用手冊

1:00 人體進入淺睡階段,易醒。此時頭腦較清楚,熬夜...

如何用佛法來處理家庭中的矛盾

問: 請問師父,如何在家庭裡的夫妻之間,丈夫與妻子...

念阿彌陀佛的宗旨是什麼

念阿彌陀佛的宗旨是什麼呢?念阿彌陀佛的宗旨是求生極...

什麼樣的人才擁有好的命運

《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

大安法師:念佛不求往生與五逆十惡者相同

修淨土法門的人,首先要建立一個與淨土念佛法門相應的...

「庵」一定是女眾所住的地方嗎

阿彌陀佛。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我在的這個地方呢...

這位護法神,獨護地藏菩薩

堅牢地神跟地藏是一個系統的。堅牢就形容大地,我們一...

遇到逆緣的時候,要這樣來思維

我們內心很多負面的情緒,很多的盜賊要偷走我們已經成...

要了解我們自己的念頭

我們說修道是什麼?修道就是修心,就是修我們的念頭,...

《一函遍復》白話譯

(印光大師著 圓濤法師白話譯) 淨土法門,對上、中、下...

佛前供一朵花,彌勒菩薩都說不盡他的福德

我們先講個故事,在藏經中,有一個印度人,撿了一朵花...

咸淡有味

由藝術家入佛的弘一大師,把佛道修行和藝術生活集合起...

紫金缽

從前有一位高僧,名叫金碧峰,他有很深的禪定功夫。...

感恩帶來富裕的人生

朱子治家格言上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

我求的太多,地藏菩薩不會煩嗎

要想成佛,就像商人到海采寶一樣,你得請一個入海采寶...

心無形故,力最無上

《金剛三昧經》云:大力菩薩言:何謂存三守一,入如來...

【佛教詞典】攝僧自然界中聚落界分齊

亦名:自然界中聚落界分齊、聚落界分齊 子題:可分別聚...

【佛教詞典】近住

梵語 upavāsa,巴利語同。音譯鄔波婆沙、優波婆娑。又...

【視頻】八十八佛(演甫居士)

八十八佛(演甫居士)

【視頻】修出離心

修出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