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學佛修行文章(第7頁)  【隨機推薦】

把心念進去了嗎

有朋友問,修行只要念經就可以了,另外多參加法會多去聖地...

三種修行中特別殊勝廣大而不可思議力量

在我們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有三種力量是特別殊勝廣大而不...

起床到上班之間的兩小時該怎麼過

世界上每一個國家的上班族,總佔人口一半以上的比例,所以...

專修與雜修的利弊得失

問: 古往今來求生淨土的祖師們,對於念佛是否往生的...

觀世音菩薩怎麼做,我就怎麼做

一直以來,我自稱學佛人,因為自己會念佛、念經,就頗有點...

淨土法門是最殊勝超絕的法門

我們所修持的這個淨土法門,是最殊勝超絕的,大家不要輕視...

修行人一念貪戀投胎為小狗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他賺了很多錢啊;晚年...

為什麼修道人會著魔

為什麼修道人會著魔? 「貪求冥感」。 在修行當中的時候...

修行中的中斷障礙

不管是念佛法門也好,乃至讀誦大乘也好,禪定也好,隨便修...

佛說五「不」連貫起來的修行路

大乘經論中,記載了佛陀金口親宣的五個不字! 不忘念是《...

初學佛應怎樣修行

阿彌陀佛!初入佛門者,往往有一個錯誤的認識,以為能打坐...

彌勒忍辱真修行

那個彌勒菩薩怎麼說,你知道嗎?我們廟裡面進門,彌勒菩薩...

佛陀開示居家八法

居家八法出自《雜阿含卷四九一經》,是佛陀教導在家人過好...

論佛教徒的修養

佛教傳入中國將近兩千年。自東漢到唐末是由萌芽而達燦爛的...

學道之人的五種心

憨山大師在《示馬居士》法語中,以學道之人的五種心來開示...

若還不修行淨土法門,可痛惜哉

我們今生好不容易得人身,好不容易聞佛法,好不容易聞淨土...

有十種行人多墮在邪僻

有十種行人,發心修禪不同,多墮在邪僻,不入禪波羅蜜法門...

在家居士的四法寶

昔日,佛陀於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有一位婆羅門青年名...

修行法語

1、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他自己想要改變,所以你的目的就是怎...

「一門專修」與「法門無量誓願學」是否矛盾

問: 佛針對不同根機的眾生講了八萬四千法門,現在都...

抄寫佛經也是殊勝的修行法門

人世間的一切身、口、意諸般行止,都可以用來作修煉的功夫...

每一天的觀想

一早起身,就觀想祈禱三寶加持,弟子今天可以過一個快樂無...

生活跟修行不能分開

大家學佛,不可以將生活跟修行分兩部分,其實不是的。我們...

學佛者的發心誤區

普通人因為從凡夫心出發,所以成就了凡夫心。那麼學佛者的...

淨土法門的修學要領

一、念佛不得力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淨土法門有正行和助行。...

末法眾生修行的三個重大科目

圓瑛大師是我們中國近代非常卓越的宗教領袖,他三十六歲時...

「數沙」修行法語

一 問:修行人當謀何事?曰:謀道。 問:道可謀乎?曰:...

阿姜查回答有關修行的問題

問∶ 我很用功修行,但似乎尚無一點消息。 答∶ 修行不...

修行猶如洗廁所

每次佛學講座或法會完後,待信眾們差不多全部離開了,總有...

如何對治修行中的懈怠

問: 如何對治修行中的懈怠? 慧律法師答: 對治懈...

驗證修行功夫的三標準

第一步:念起不隨 能作到念起不隨就能於生死當中做得主,...

在家學佛應當注意的五點

隨著時代的進步,佛法作為一種人生的最高智慧,已經得到越...

修道人要經得起考驗

學佛法的人,一定要把自己的自私自利心,消滅殆盡。不讓它...

南懷瑾開示准提法門修法

念准提咒,對於初學者,是否需要記數以及基本的遍數? 初...

日常如何修行淨土

這是從《印光大師文鈔》裡摘下來的開示淨業學人日常如何修...

處理雜務也是修行

峨山慈棹禪師在月船禪慧禪師處得到印可,月船就對他說道:...

既省錢又簡單易做的種福改運方法

做善事、種福因的門路固然廣泛,但很多善事要遇到機會才能...

修持佛法的21種徒勞

蓮花生大士說:當修持佛法時,有二十一種徒勞: 若你不放...

八個修行中「錯上加錯」的問題

人犯錯很正常,因為聖人給了我們理由,那就是:我們不是聖...

一直起煩惱又一直放下,這樣有機會突破嗎

問: 我現在在修學上好像遇到了一個瓶頸,我們現在一直觀...

用功和修行

今天講一講在家人如何建立家庭。因為很多同修都在問,到底...

信願行的修行次第

禪宗法門,以心即是佛為究竟,所以不立語言文字,故曰言語...

怎樣做一個真正的佛弟子

一、學佛首先要念苦 你們今天能夠皈依三寶,走向學佛之路...

五種可隨時隨地修行的方法

下面是我想得到的幾種隨時隨地可行的辦法。每個人因為...

依「六度」來學佛

如何學佛?我們要依六度來學佛。 六度:佈施、持戒、...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禪修

一、身心合一 身體在哪裡,心就在哪裡;身體在做什麼...

用功的入門方法

辦道的先決條件深信因果 無論什麼人。尤其想用功辦道...

寧捨身命也不能做的四事

寧捨身命,不謗正法;寧捨身命,不謗聖賢。寧捨身命,...

鬆弛有度才是修行

佛陀在世時有一位弟子,未出家前是一望族中非常有名的...

修行不計過往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從字面意思來看是說,人都有佛性...

信、進、念、定、慧

修行的法門很多,八正道是其總綱,擴展開來就是三十七...

極忙之人的修行法門

【淨土起信二:淨土之說,有理有跡。論其理,則見於日...

修行不是為了了生脫死,你還談什麼呢

現在我們修行為什麼很難成就?煩惱重,一念佛就昏沉,...

以願力來引導善行

關於這淨業三福,智者大師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他說...

修行是否應做到絕情

問: 修行是否應做到絕情、絕法、絕交? 濟群法師答...

禪修應該要注意些什麼

通常凡是有心或有興趣於禪修的人,比較不容易有宗教層...

修持名念佛法門的四個要求

佛說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時時刻刻都得到加持和攝受

很多朋友都問過我,你念了多年的佛了,念佛有沒有感應...

學佛切勿執理廢事

佛在《阿彌陀經》中告訴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是五濁惡世...

末法修行魔障多

末法時期修行對我們來說,具有著種種的魔障,如果在修...

學佛為什麼不得成就呢

我們學佛法為什麼不得成就呢?由昔業障由於被過去生所...

四念處觀

佛陀剛成道證果時,獨自在優樓頻螺聚落尼連河邊的菩提...

善擇住處

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告訴比丘們:在大...

淨土修行揀正辨異

齋天的要義 我不是說齋天不好,只是現在有的大和尚,...

三方面檢查自己是否有進步

我們經過理觀跟事修的修學,怎麼知道自己有進步呢?可...

佛教徒的一日行

學佛修行,不一定只有局限在寺院裡,佛教尤其重視生活...

能出家修行便是最好的歸宿

我出生在浙江省永嘉縣楠溪江畔的一個古鎮,這裡風景如...

寫給徘徊在修行路上的朋友

修行就是很苦的一件事情。其實修行說起來很簡單,但是...

不可四盡(法演四戒)

宋朝有一位禪師,名克勤,就是佛果圜悟禪師。他當年在...

七字經

天下要數忠孝賢,人間能有幾個賢。 只要記得賢人語,...

修行有什麼快捷方式

問: 在家居士如何去除貪、嗔、癡、慢、疑等習氣? ...

老實念佛的人是什麼樣的

祖師大德總是苦口婆心勸人老實念佛。這句看似簡單,實...

修行人的七條正思維

1、修行人要明白因果 別人罵我辱我,打我害我,偷我...

現代人如何修行

現代社會,以其節奏快,信息大,時間緊,事情多為特徵...

初心修悟要法

(一)如何修悟 若論此段大事因緣,雖是人人本具,各...

學佛人的十八項過失

(一) 為了成就世間法而息隱住山,乃學佛人之過失。...

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退失道心

問: 無法參與道場或團體修行的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

一門深入和廣學多聞兩不礙

許多學佛的人把一門深入和廣學多聞對立起來,認為一門...

修行與工作互不牴觸的

一般人對修行的認知、想像,大概只停留在打坐、念經、...

念佛方法與具體行持

淨宗念佛方法簡便易行,而執持名號,持之以恆,達到感...

世俗的欲樂

佛陀的僧團中,有一群剛出家的年輕比丘,他們原本是僑...

放下修行中的虛容

放下修行的時間,時間的長短不代表一個人的智慧;放下...

怎樣念佛才容易成就

我們學佛是以佛的心願、佛的行為、佛的慈悲心來開發我...

應該一門深入還是深入經藏

問: 一門深入和深入經藏是否矛盾,我們到底應該一門...

會說不如會修的

剛才各位皈依十方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無盡佛法僧...

應修何種法門來發起信仰心

問: 念佛法門,南傳佛教比較少用,想請問上人應修何...

在家女眾哪方面最難突破 該如何下功夫

問: 在家修行的女眾在哪方面最難突破?該如何下功夫...

學佛人應警惕的十大問題

一、法不契機、擇法不當: 三藏十二部部部是經典,八...

生命的原理:依報與正報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生命的原理,叫做依報隨著正報轉。...

修行人為什麼一定要受戒

問: 為什麼修行者一定要受戒? 如本法師答: 凡夫...

精進就是苦修嗎

問: 佛教所說的精進就是苦修嗎 濟群法師答: 精進...

准提法門的修持法

修持准提法門,可以使我們常遇諸佛菩薩、豐饒財寶,不...

八種不利於修行的逆境

第一種不利於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熾盛。 在此種情況下,...

「修持法」和「供養法」的利益和妙用

問: 各個法門有修持法和供養法。請細說這二種法的利...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問∶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慧律法師答∶ 看破...

在家居士修什麼法門最契機

問: 在家居士修什麼法門最契機?能夠盡快了生死? ...

修行的重點和方式有哪些

問: 您認為修行的重點是什麼?有哪些方式? 慧律法...

若要人不死,先下死工夫

病後始知身是苦,死後方知錯用心 這是眾生的通病,在...

舉動行為管自己,行住坐臥不離家

各位善知識:我們信佛的人吶,首先要循規蹈矩。本來佛...

十不求法門

一切眾生與佛本來是平等無二,實說是一體的。這正是釋...

藥師法門為末法必修法門

一、藥師法門以讀誦《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念...

讓反思成為成功的加速器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缺點,但不是所...

不起煩惱便是修行

修行的方法,是勤修戒定慧三學:修行的目標,是熄滅貪...

出家後如何成為法器

出家,需要依止一位懂得戒律的師長,在其指導下培養僧...

沒有一朵蓮花能否定淤泥

徒弟去見師父:我終於悟了!覺得今是而昨非,以前的幾...

自己救自己

有一個叫通一的比丘,禪修多年,不得要領,就去請示心...

《維摩詰經》的淨土觀及修行方式

二十世紀的現在,殺人利器發達的今日,來提倡修行淨土...

石頭變成佛

有一個沙彌耐不得禪院的寂寞,老覺著修行得太慢,感覺...

禪門的修行路:饑來吃飯,困來即眠

一般人聽到佛教在講修道、證道,都以為是一門高深莫測...

淨心十要

總持戒律伏客塵,永斷淫根去無明。 永消億劫顛倒想,...

修行不能離開善知識

有一次,尊者阿難從禪修中起來,去見佛陀報告他的心得...

修行最怕錯用心

【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

付出善舉就是為自己所修的路

弟子跟著師父進城化緣。 進城後車水馬龍好不繁榮,弟...

修行不是苦的

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告訴我們,修行不是苦的。在《未曾有...

在家居士如何修學淨土

問: 修淨土的居士,在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認識與實踐...

婆媳關係中的修行

女人都希望有美滿的家庭,關愛自己的丈夫、融洽的婆媳...

修行從忍耐開始

法遠圓監禪師在未證悟前,與天衣義懷禪師聽說叶縣地方...

迫切需要改變的是自己

同事或者其他人難免會在我們工作中造成羈絆和束縛,這...

修行要勇於對治自己的習氣

一個人身患疾病,首先要及時確診並實施有效治療,學佛...

八種治心的方法

佛教經典處處都在說我們的心,以及如何解決或者說安慰...

紀念本煥長老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好好修行

眼裡要有大眾的影子,耳裡要有大眾的聲音,心裡要有大...

末法時期修念佛還是參禪

問: 現在末法時期,是修念佛法門比較好,還是參禪比...

習氣剛形成時怎樣對治

問: 習氣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當習氣剛剛形成時,怎...

講話也是修行

王陽明有一次跟學生出遊,路旁有兩個人在吵架,一個罵...

圓滿人身的修養

一、做正信的學佛人 既然我們大家學佛,我們要明白,...

「快餐式」的修持

淨土念佛法門的理念與修持方式,最契現代社會之時機。...

出家憂道不憂貧

出家剃度而修行,宗旨在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如果能...

修行一定要明佛理

有些人學佛是很盲目的,太重視外在的形式了,不知佛法...

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許多學佛修行的居士們,在思維上犯著一個毛病,那就是...

千錘百煉,身心皆益

橫逆困窮,是鍛煉豪傑的一副爐錘。能受其鍛煉,則心身...

境無好壞,好壞起於心

境緣無好壞,好壞起於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

守護六根

今天講守護六根。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守護就是不叫...

醫生的處方

有一個病人到醫生處求診。醫生檢查後,開了一張處方箋...

不動心才是真修行

某處鬧著災荒,佛教界的一些人士也想盡些濟助之心,因...

莫把「小資情調」當佛法

我的一個朋友學佛有一段時間了。她很熱心,到各種公益...

達摩大師「四道行」的人生哲理

達摩大師來中國以後,為了教育其弟子創立了達摩禪,還...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有一次,孔子的一個學生子路向孔子請教如何侍奉鬼神也...

跟佛菩薩討價還價

一個居士說:師父,我發願誦1000部《地藏經》,回...

虛雲老和尚的「大乘三大部」

修行首重見地。確立圓滿的見地,是修行的第一步。這第...

明賢法師的修行因緣

我追隨了一個大眾很少了解的群體:他們的價值觀鄙視名...

永遠都是自己的錯

我們的生命中,可能還是有很多眾生、有很多緣並不是投...

以什麼心來做事,最終就會成就什麼

心是非常微妙的,因而,多數人對自己的心行並不了解。...

在生活中轉煩惱為菩提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沒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飯、人來客...

「修」心養性,端正「行」為

修一分好心 提到修行時,很多人會說:「太早了!我現...

修行不在於找「境界」

修行學佛,重要的不在於找「境界」,最主要的應是「自...

斷惡修善就能趨吉避凶

佛在鹿野苑三轉法--輪,為五比丘說法,講的是四諦法...

該如何用功

問: 請法師開示修習《道次第》需要注意的關鍵。對於...

怎樣看待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

問: 怎樣看待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 濟群法師答: ...

學佛的兩種用心

佛學是一種心理學,最著重心理訓練和修養。楞嚴經說:...

提不起就放下

經過幾天禪修,大家應感到自然安定,不會太浮躁。一般...

學菩薩精神,走菩薩路

既然要學菩薩精神,走菩薩的道路,就必須時時立下善的...

修淨土最忌諱夾雜

大凡修淨土人,最忌是夾雜。何謂夾雜?即是又諷經,又...

做人的四個基本條件

應笑而不笑,應喜而不喜,應慈而不慈,聞惡而不改,聞...

學要謙虛,修要虔誠

我們佛教徒,這個也是基本功啊!我們有沒有,會不會向...

把自己變成黃金

慧日寺也是像夢一樣,如夢的慧日寺,編織出一個我們精...

修行不是為了得到,而是為了放下

快樂不是我們的歸宿,痛苦不是我們的歸宿,內心的平靜...

濟群法師的修學經歷

今天在這裡,主要是和同學們談談心。同時向大家介紹一...

參禪必修的課程

有一學僧元持在無德禪師座下參學,雖然精勤用功,但始...

懈怠修行的梵志

佛陀在世時,也有許多精進的修行者,他們有人當生證果...

欲往生極樂所應修習的三種福業

為了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亦為了確保在往生時,不發生...

修行會遇到的八種逆境

第一種不利於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熾盛。 在此種情況下,...

學佛者面臨的嚴峻考驗

作為學佛者,真正要把一個宗派,乃至一本經論學好,都...

四念處

四念住是佛教的人生觀,即時時刻刻要保持的四種正念:...

為何惡習未改?只因心未勇猛

一、三歲孩童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據說,晚年的白...

廚房也是修行的道場

佛教不但把煮菜、燒飯的工作視為一項修行,還把廚房當...

娑婆世界道難成

【娑婆魔外事縱橫,寂滅無如安養城。苦樂雙忘名極樂,...

如何修學念佛法門才不至於走彎路

問: 如何修學念佛法門才不至於走彎路? 大安法師答...

學會不在意

我們常常為一些應當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擾而...

盲目迷信不是修行

王太太覺得自己很虔誠。 早晚課是每天必做的。每天早...

淨宗修學的基礎

希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應當修持淨業三福。一者,...

避免跟人對立的竅訣

我們現在還很難達到真正的無我,但要盡可能地弱化我執...

有痛苦才能使意志更加堅強

人生的痛苦永遠多於快樂。一個人的降生意味著痛苦的開...

在家居士的感情生活如何處理

《維摩詰所說經》的〈佛道品〉中,記載普現色身菩薩與...

如法修行,人天恭敬

一日,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對比丘們開示︰有一次...

忍辱波羅蜜與阿Q精神

當你碰見一個人無理的咒罵你、譭謗你,也許與你素無瓜...

在順逆境中不為所動

佛陀說睹境不動難,意思是:身在順逆境界之中,而能不...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

做人如水:能適應任何環境,就像水一樣,能包容萬物,...

廣欽老和尚100句行持語錄

1、我們修行主要是專心於佛號,心心念念不離佛號,四...

佛前十不求

火線軍中一小卒,菩薩了脫不還俗。 菩提種子勤撒播,...

防止著魔

不修行,有著魔的,像精神分裂症;修行,也有著魔的時...

待人處世的「三好四給五和」

三好: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 四給:給人信心、給...

修行路上的三個注意事項

1、不貪名聞利養:名利心是苦,平常心是道; 2、不...

微笑會給你帶來好運

一天,布恩去拜訪一位客戶,但是很可惜,他們沒有達成...

心力跟佛力是不能分開的

回顧中國兩千年的佛教歷史,我們會發覺中國佛教在這兩...

印光大師談女性的做人與修行

一、篤盡己分 1.女人本分在於孝親相夫教子 所言盡...

有虛偽心,修行永遠得不到利益

我們這個世間眾生修行的一個普遍的現象,不真誠,虛偽...

鴦掘摩的身心考驗

作惡多端且殺生無數的鴦掘摩,在皈依佛門、加入比丘群...

修行的三點開示

第一點,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

心調好了,對生活待人影響深遠

我常強調「調心」,因為心調好了,自然語言行為就會表...

群處守住嘴,獨處守住心

這兩句話實際上是兩句教人如何立身處世的話。 第一句...

如何才能獲得好人緣

人緣,其實就是指著一個人的人際關係。一個人的人際關...

禪修需調五事

禪修需調五事:第一,調飲食;第二,調睡眠;第三,調...

星雲大師自己受用很大的「十句話」

我這一生,尤其是在佛教學院就讀時,有很多人的話影響...

修福要怎麼去修

首先來看修福。一個修行人要修福,怎麼去修?從哪裡下...

如何對治淨業修習中的進進退退

問: 淨業修習總是進進退退,這其中有何因緣因果,如...

若想真修行,就不要打妄想

老子說:養成大拙方為巧,學到如愚始見奇。我們要學愚...

生死自由的六大宗旨

我們人生在這個世界上,多數不知道在做什麼,糊裡糊塗...

最殊勝的法

證悟無我之義的人即是最殊勝的智者。 最殊勝的持戒即...

管理好我們這顆心

有一種內觀法門,在座的可能有人參加過。修內觀最主要...

閉住你的嘴,看住你的心,修好你的法

現在很多人學佛,往往流於形式,喜歡聚會、趕法會,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