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怎樣做一個真正的佛弟子

惟賢法師  2013/02/02  大字體  護眼色

怎樣做一個真正的佛弟子

一、學佛首先要念苦

你們今天能夠皈依三寶,走向學佛之路,這是一條解脫、覺悟的光明大道,是好事情。學佛首先要念苦,念苦才能發出離心,不念苦就發不了出離心,若只圖眼前之樂,對生前死後的事都不管,那就是懵懵懂懂的一輩子,沒有覺悟,本來生活在苦中或者在苦中作樂而不覺得。

苦有「苦苦、壞苦、行苦」。「苦苦」就是人生本來就是苦,苦上加苦,包括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壞苦」就是富貴功名彷彿好的不得了,如家庭團聚,有錢有勢,似乎不得了,很享受,實際上都是無常的,在變化。佛說有一首無常偈「積聚終消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當別離,有生無不死。」人生無常,變了就苦。「行苦」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五蘊身,五蘊身的細胞,時時刻刻,剎那剎那,無不在「由生到死」的變化之中,從這個方面來講就叫行苦。

二、人是上升下墮的關鍵

人,處在苦樂交叉之中,樂少苦多,但是有樂有苦,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人是一個上升下墮的關鍵,這點大家要警惕,你心術壞了,貪瞋癡慢發展,就墮落,不是說死後墮落,眼前就墮落了,貪心重墮餓鬼,嗔心重墮地獄,癡心重墮畜生,眼前就在變,還不是死後變,是可怕的。過去的聖者或者比較賢明的人講,說好多人都是人面獸心,披著人皮的狼,就是這麼一個比喻,實際上就是這樣子的。所以人生就是個關鍵,你能夠心地改善,心地改良,依佛陀的教法,皈依三寶,奉行五戒十善,明因識果,並且能夠身體力行,就可以上升,叫增上生。增上生就是有這個緣,有上升的緣,比一般畜生、一般動物要殊勝,人為萬物之靈嘛。

佛法是心地法門,首先要改心、要革心。禪宗講心,禪宗也叫佛心宗嘛,就是要恢復佛心,持戒定慧恢復佛心。佛心是什麼心呢?就是廣大心、清淨心、正直心、慈悲心、平等心。廣大就不狹窄,心如太虛,清淨不染污,像明珠一樣的;正直就不歪曲,合符中道,佛法理論就是合符中道;平等,一切生物,包括胎、卵、濕、化,飛、潛、動、植,都是平等平等的,眾生都有佛性,我們學佛的人要尊重眾生,要愛護眾生,就是因為他有佛性,也可能他覺悟了,聞到了佛法,比你走得快,都有可能,所以對一切眾生不要輕視。要做到平等而無差別,慈悲而無嗔恨。

三、皈依的殊勝

皈依三寶,就是皈依佛寶、法寶、僧寶。皈依佛寶,就是開動自己心靈的覺性,提高覺性,佛就是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皈依法寶就是開動自己的智慧,做到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皈依僧寶就是要去掉內心的染污,恢復內心的清淨,達到清淨三業。因此,皈依三寶,重點是由皈依住持三寶到皈依自性三寶。

佛法不同於其他的宗教,其它宗教要麼是一神論者,要麼是多神論者。一神論者或多神論者,其中心思想都是:由神來決定一切,一切聽神的主宰。在佛法來講沒有這回事,神也是眾生,它也受業力支配,沒有神可以主宰一切的,自己的禍福完全由自己來決定,禍福自造,福自我求,命自我立。我們皈依三寶就要曉得這個道理,這就是皈依三寶的意義,皈依三寶的殊勝。

我們從皈依三寶開始,就走向了光明的正道,這是好事情。人生難得,佛法難聞,中國難生,善友難遇!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還有什麼時間等待?就要在眼前、在當下用功,要抓緊時間做好事,要建立無常觀,人命本無常,只在呼吸間,一氣上不來,人就沒有了。時時想到這些,就可警惕自己,激勵自己用功。

四、懺悔、發願

皈依三寶之後呢就要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懺悔就是洗除以前的罪業,相當於給自己洗個澡,把原來的塵垢去掉,才能接受善法,等於水缸一樣,水缸要洗乾淨才能裝新水,所以要懺悔。

接下來就要發願,發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在苦惱中,我要發願度眾生;「煩惱無盡誓願斷」:度眾生首先自己要斷煩惱,不能以盲引盲;「法門無量誓願學」:要斷煩惱度眾生,必須要學法,要有個目標,學法的目標是度眾生;「佛道無上誓願成」:上成佛道下化眾生,就要發菩提心,要求我自己必須要成佛,成佛就是要度眾生,不度眾生不能成佛。所以四宏誓願很偉大,宏就是很偉大。願力是不可思議的啊,有願必成,這個願就等於一種覺悟、悲心,要有悲智,有悲有智來發願,那就不是世間上的什麼願,世間上的願夾有名利、功名利祿在裡面。

五、五戒的重要

皈依後就要守五戒,基本要行持五戒,這是行動上的指南。哪五戒?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是最基本的。這個基本的戒呀,出家在家都是共同的,要注意到不是在家才有五戒,出家人的根本戒就包括在裡面,不過出家人不淫,與在家人不同,在家人一夫一妻可以,但不要亂來,不要亂搞關係。

為什麼說日本佛教是相似佛教呢?廟子裡住的出家人不是真正的出家人,他們吃酒吃肉,廟上還可以結婚。我到日本去時,來接待的還有夫人呀這些,吃葷吃肉,變化了,不是真正的佛教。

受三皈,持五戒,懺悔發願,明因識果,非常重要。因果也很根本,世間上誰懂因果?科學和哲學的因果,它那個只是個定律,選良種或選優種等等,它不是我們這個因果,要搞清楚,至於如何做人,如何了解過去和未來,它就沒有講到這個因果,這個是有差別的。

今天你們集體受皈依,我給你們講了學佛首先要念苦,念苦才能有出離心,也簡單講了三皈、五戒、懺悔、發願的道理,你們要緊記在心,而且要依教奉行,如法行持,這樣,就是一個真正的佛教弟子、真正的三寶弟子,這就是一條光明正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惟賢法師文章列表

把每件事物都拿來修行

若我們如實覺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那麼它們...

鴦掘摩的身心考驗

作惡多端且殺生無數的鴦掘摩,在皈依佛門、加入比丘群...

弘一大師:青年佛徒應該注意四項事情

今天所要和諸位談的,共有四項:一是惜福,二是習勞,...

皈依的意義

皈依是皈投依靠的意思,也含有救濟、救護之義。三皈依...

每天都要上香嗎,還是心到就可以了?

問: 師父,像我們初學佛法的人,是每天都去上香拜佛...

燒香拜佛不是交保護費

我們的周圍存在著這麼一種佛教徒,按照他們自己的說法...

星雲大師《發心的禮讚》

人有道德,我們要禮讚他;人有學問,我們要禮讚他;人...

攀緣心要如何消滅它呢

(一)【楞嚴經】所要對治的就是攀緣心:這個攀緣心怎...

我們為什麼要買一個房子

從安樂道提升到解脫道,這個檻很多人邁不過去。這個檻...

如何判斷自己是哪一道投胎轉世

從六道中各道轉生為人,都帶來了一些獨特的習氣,通過...

找到一切痛苦的根源

這個地方為什麼講勤修加行呢?古德批註上說:一個菩薩...

參禪瑣語

1、二六時中不間斷的看取本來面目。看到心路絕,妄情消...

不要跟著感受走

在我們生命當中最麻煩的就是感受的問題,感受問題。那...

佛說伏淫經

聞如是。一時婆加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彼時居士...

臘八節

2012年一月一日,元旦,又是傳統的臘八節,佛家的佛成...

對治所有煩惱習氣的法寶——楞嚴神咒

習深尚證 且汝宿世,與摩登伽歷劫因緣,恩愛習氣,非是...

何必等到有事才持齋

無論佛教、道教或是民間信仰,很多人都相信持齋有功德...

大安法師:如何降伏淫慾心

問: 現在的人淫慾心都比較重,應該如何降伏這顆淫慾...

阿彌陀佛四十八種德相

茲據淨土三經及祖師之釋,略明阿彌陀佛四十八種德相。...

安住空性,發起菩提

一個人要學佛,很重要的就是把片段的人生觀,轉成完整...

邪淫在《俱舍論》四種更廣的定義

問: 如何理解邪淫者,俱捨有四,一他妻,二自妻非道,...

先吃冰激凌 還是先拜佛

到圓通寺的大殿拜怫,在我右邊拜佛的是一位中年的婦人...

【佛教詞典】化教首戒殺制教先戒淫

子題:性重 戒本疏·四波羅夷法:「經明性重,多以此戒...

【佛教詞典】如來應供等正覺

(術語)又云如來應正遍智。佛之三號也。如來即如來,...

【視頻】大安法師《如何建立信心》

大安法師《如何建立信心》

【視頻】因果業報 死後成豬

因果業報 死後成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