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學佛人應警惕的十大問題

2012/08/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一、法不契機、擇法不當:三藏十二部部部是經典,八萬四千門門門通聖道;藥無貴賤,中症者良;法無優劣,契機者妙,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修才會受益。

二、執理廢事、不重實修:有時間呼吸就有時間修行,生活中每一件事都是修行的機會,都是佛法,其中都是智慧。法在書本裡,道在屎尿中,修行在呼吸間。理悟不等於事悟,正所謂一念相隔萬重山,佛法要靠實踐去檢驗。

三、褒已貶它、自命不凡:常看別人的缺點是不會產生智慧的,那只能是自尋苦惱,智慧是在單純地觀察自己內心中產生的。如果總看別人都是凡夫,自認已大徹大悟,最終受害的只能是自己。

四、感應著魔、以假當真:盡管「假做真時真亦假」,但畢竟假的總歸是假的。修行不能有所求(求開悟等等),智能不會從慾望中生產,它是在修行如法時自然生出的,也就是本來就有的。因為我們常去干涉它,所以不能顯現。

五、心外求法、依師靠祖:如果別人能救你,那麼佛早就將眾生度盡了,何苦費那麼多的口舌?出世間法與世間法的根本區別在於:出世間法是內求法,世間法是外求法,即出世間法是求自己,世間法是求別人(物)。

六、法不專一、修學多門:對未開悟的人來說,讀書是在尋路,即尋找修行的方法,找到方法後要身體力行才對。佛法不是從書本中得來的,整日埋在書堆中是不會產生智慧的。既使你了解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法門,如不擇一老實修去,也不能到達智慧的彼岸。世上沒有同時走兩條以上的路而到達目的地的方法,哪怕走點兒彎路,只要堅持,最終也能到達。

七、兩德不分、以福為功:善行培福,莫以為道;外求是福,內求為功;泥菩薩過河,自身都難保,還能保你嗎?

八、急功近利、好高騖遠:慢功出細活,欲速則不達;業非一時消,道非一日成。不論用何種方法,直接單純地觀照內心,不論何時、何地、何事都盡力如此,一定要有極大的耐心和長遠心,久而久之,智慧將不期而至。

九、好為人師、自以為是:啟功先生詩云:學高人之師,行正人之范;願我百無成,但患人之患(孟子曰:人之大患,在好為人師)。真為人師應自敢承當,良醫門前多病患,何況好者不自知?

十、自己未度、急於弘法:佛經云:自己未度,而能度人,無有是處。自己未見本來,弘揚的是何法?當心好心做了害人害己事!當然,接引他人入門,未償不可。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網絡學佛的正確態度

網絡是時代的產物,是眾緣和合的現相。網絡也被諸多有...

文珠法師《理性感性與覺性》

今天的講題,是理性、感性、與覺性,可分三點來說明:...

五戒十善是學佛的第一班車

凡夫眾生在整個十法界的緣起定位是什麼呢?我們的定位...

星雲大師《云何應住》

無殼蝸牛,沒有房子安住,成群結隊的向政府抗爭,要求...

星雲大師《如何安心立命》

處在當前這個充滿聲色誘惑的世界裡,我們如何安心立命...

怎樣才叫做清淨

一、清淨的內容 清淨這一句話,在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

不變應萬變

道樹禪師,建了一所寺院,與道士的廟觀為鄰,道士放不...

如何修行才能培養福德因緣

問: 如何修行才能培養福德因緣? 妙境法師答: 培養福...

【大藏經】大悲咒註音版

1)南na 無mo 喝he 囉la 怛dan 那na 哆duo 囉la 夜ye...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夏日排濕祛毒的十六種好食物

(核心提示:在悶熱潮濕的夏季,今天為各位愛美的朋友...

職場中與人相處之道

人,無法離開群體而獨自生活。每天,在工作和生活中都...

天台宗的基本架構

天台宗創立於陳、隋之交,興盛於唐、宋之際,是漢傳佛...

中山大學80名學生體驗出家生活

80中大學生出家清修 中大宗教的多元認識與實踐公選課組...

【推薦】十心嚮往,命終必生極樂國土

又云,十心嚮往,命終必生彼佛國土,是《寶積》義。《...

反聞聞自性與反聞聞妄想

我師兄弟,他問海公一個問題問得很好,他說:反聞聞自...

欲愛的根源來自於這念心

過去,佛住在舍衛國只樹精舍時,為所有的天人等四輩說...

聖嚴法師《學習觀音菩薩》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禍福吉凶,汝自作怪

【示沈元輝曰:深潛不露,是名持戒,若浮而外,未久必...

聖嚴法師:不要自己障礙自己

佛教有一種「業」的觀念,凡是我們的一舉一動,不論經...

世間的四種布施與供佛無異

出自《佛說處處經》 佛欲度世去。諸比丘白佛言。諸在世...

惟賢長老《人生的真諦》

人生由於名利等引起煩惱、挫折,因而生出痛苦。那麼,...

池中大蟲宿世的因緣果報

佛陀住止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城邊有一汪污泥不淨的...

為什麼有人活得快樂,有人活得痛苦

第六意識在受用外境時,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

發菩提心後,如何面對順逆的因緣

我們再看對治退還。 為欲對治雖已發趣,復退還因,故立...

證得鬼神邪法的表現

【原文】 復次。二十邪法。隨有所發。若不別邪偽。心生...

【佛教詞典】一宗構

日本佛教用語。日本江戶時代,為懲罰僧侶,而將之逐出...

【佛教詞典】有望生為三種緣

【有望生為三種緣】 p0554   瑜伽十卷十頁云:問:雲...

【視頻】惠空法師《禪宗祖庭朝聖之泉州承天禪寺》

惠空法師《禪宗祖庭朝聖之泉州承天禪寺》

【視頻】懺雲法師《三皈五戒儀軌開示》

懺雲法師《三皈五戒儀軌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