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信願行的修行次第

慧明法師  2013/02/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信願行的修行次第

禪宗法門,以心即是佛為究竟,所以不立語言文字,故曰「言語道斷,心行路絕」。「心即是佛」一語,是禪宗的根本,無論講到何處,都離他不開。因一切唯心故。信願行三字,有循序漸進的意義,學人往往隨便看過,未加審思。須知此三字中,每一個字,都有他的過程與差別。

佛法大海,惟信能入,所以首先就要重一個「信」字。但信有真妄之分,其間更要經歷許多過程。如果不明瞭這種過程,難免真妄混淆,中途退悔,或發生其他差別。信字過程,簡單說,有下列幾種:

一、不信。眾生本具佛性,與佛無二,但為多劫以來的業力障蔽,故上來對於佛法,是不信的。以後漸經親友勸導,或因環境關係,一時為外力促動,乃存一姑且試之之念。此時表面雖學佛,而心中實未起信。

二、疑信。何謂疑信?疑者,惑而不定也。初學者,一面生信,一面又在懷疑。今天覺得學佛是好,明天又覺得學佛是不好。今天遇一善因緣之人來讚歎,便增加信心。明天遇一惡因緣之人,笑為迷信,便又生疑惑。自己與自己矛盾。此種信,名為疑信。然則此疑,究竟從何處生出來的?當知還是從自心上出來的。試問自心既已生信,何又生疑?蓋信為真心所動,疑乃業力所生。眾生業力太重,故一念真心將起,而無邊業力即來遮障,不許學人起信修持。此仍佛魔交戰關頭,何等危險!所以必須斷疑,方能生信。

三、淺信。初學人,經過熏習,對佛法稍有認識,疑滅信生,但發心不真,其信也淺。或為世法上之一切希望,或求知識上之淵博多聞,如此是普通之信,不能發生願與行的力量。何以故?因其信淺,等到利益不見,或環境變遷,便置信心於九霄雲外。這種信,譬如空中毛,遇到一陣風,就不知吹到何處去了。

四、深信。學佛人經過相當修持,已得受用,覺得佛法是有真理,從事修持,立志不變。此時還算不得真正認識,只可說是牆上草,雖說有根,一旦遇風吹來,還是二面倒。即信佛之根基雖立,而信師信法之心未固,今天皈依這個法師學禪,明天又皈依那個法師學密,著境生心,見異思遷。此乃不明自心佛,不知一門深入的道理。

五、定信。定信即是堅定之信。學人修到此時,熏習已久,業障漸消,信心才算堅定。如樹大根深,風不能搖。信師信法,獨一無二,猛勇精進,不生厭怠。但風大時,大樹還可動搖。如修行人根本業障翻動,加以外境壓迫,信心還是不免差別。所以定信仍非究竟。

六、真信。真信即是契合真如之信。真如是如如不動,清淨無相。信心到了如此地步,故日真信。真信不動,也就同虛空一般,無可動搖。此時自心與佛法師,心心相應,息息相關,無纖毫痕跡,亦無絲毫分別。故金剛經云: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信心到了這個境界,才是真信,真信才是究竟。

照上述信字過程看來,分析似乎嫌多。其實非將此等差別,分析清楚,不能發生真信。如何能真?去妄即真。所以去妄,是最要緊最直截的工夫。然去妄又談何容易!若要容易,最好先從語言上下手。信字從人從言,即示人以下手方法。大家必以為此信字是世法上信實之信,與佛法上信仰之信有何相干?須知佛法不離世法,言從心生,人以信立。慧明以前要大家守心口如一的戒,其用意即在此。大家不要把「心口如一」四字看輕了,此戒即是去妄立信的實際工夫。佛要比丘自陳過失,即徵信故。儒家亦說「言而有信」「言忠信」等,亦是教人從言語上建立信字的基礎。即以商場論,有數百年的者商店,他們的貨物比別家都貴,而生意鼎盛,歷久不衰。別家的貨比較便直,人反不相信。此何以故?因為一則是真一言堂,貨真價實;一則喊價齊天,還價齊地,有欺妄故。即此一點,已可證明言行不二,才能立信。更可見信字的好處。世法上說:「民無情不立」。佛法上說:「信為功德母」。足見「信」字是世出世法上的根本。希望諸同學,時時審查自己,是否心口如一,言而有信。切勿信口開河,輕諾寡信。信用一失,做人的立場,尚且不夠,何能談得上學佛。

復次「願」字。凡作一事,必先有願,無願絕對不成,所以名日願力。因要有一種願望,才能發生一種力量;有力量,才能向前推進。故信心已具,即當立願。但願有小願、空願、真願、大願之分:

云何為小願?初學佛者,多半隻求自利,其願力小。小願略說三種:一者,求現世榮樂。即求名利福壽,乃至妻財子祿等。二者,求來世福報。即求來世生人生天,得大富貴,享受快樂。三者,為求自了,著於涅槃。殊不知名利恭敬,妻財子祿,皆吾人往劫有漏善因所致,本不待求,即求得矣。而人生如夢,轉眼皆空,生人生天,富貴快樂,總在輪迴之中,難逃生老病死之苦。故六祖日:「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凡此皆是小願。而妄求涅槃者,只圖自了,不知如來應世,為的是救世度生,苟只知自了,而不知利他,是執頑空,亦是小願。

云何為空願?空願如空頭支票,不能兌現。即學佛人雖具信心,而業識之障蔽仍深。偶爾激於情感,一時興奮,輕立誓願,心口仍不相應。一願出口,轉身便忘。或但逞口說,借博虛名。如此立願,不但易墮妄語,且增違背誓願之大罪。

云何為具願?即真實不虛之願。無論願之大小,均出至誠,詳加審思,願心一發,存心動念,不敢隨便,任憑景況如何,始終如一,絕不違背。譬如發願對同參互相親愛,便隱惡揚善,遇事恆順。發願不動嗔恨,便事事和藹,煩惱不生,漸漸做到冤親平等。但其願真而不大,雖有受用,仍非究竟。

云何為大願?學佛到了因緣成熟,得遇善知識,徹底明瞭佛法真義,深知佛恩難報,發至誠不二之心,立利他無我、宏法利生、眾生不盡我誓不盡之大願。至於為法捐軀,傾財盡命,猶屬其次。此所謂宏誓大願。

大家當知願心即是因心,有因心才有果覺。因大果大,因真果真,所謂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不但學佛要立願心,才能由因生果,即一種政策主張,或一種技術創造,亦必先具真確的見解。具了真確的見解,還須具有堅定的願望,艱險不避,百折不回,然後才可達到目的。若胸無定見,固不能成功,而願力不堅,必至精神渙散,還是失敗。這種事例很多,不必細舉。學佛人在自利方面,為明心見性;在利他方面,為濟世度生。濟世度生,固是難事,而明心見性,亦非近功,所以更非立真實的大願不可。吾人發願,與發誓同,故名誓願。凡違背者,必受嚴重譴報。

復次「行」字。學佛人開始就要行,所謂依法奉行。但行是根於願來的。真實心願已發,即當照願實行。若有願無行,或行之不力,即同口說王膳,不得一飽。所以無論願之大小,或自修,或利他,必須難行要行,難忍要忍,粉身碎骨,在所不計,行不達願,終不移改。但行字範圍甚廣,簡單說,就是要行菩薩道。菩薩道即是六度萬行。然萬行不離六度,依佛說:以佈施度慳貪,以持戒度毀犯,以忍辱度嗔恨,以精進度懈怠,以禪定度散亂,以般若度愚癡。此六度均含有度己度人,同登彼岸之意,亦即行字之義。然則度人度己,二者何先?須知人我一體,自他兩利,何有後先。蓋度人即是度己,度己正為度人。大乘菩薩,無我相,無人相,故只知利他。惟其只知利他,結果眾生未盡,而自己先度。小乘菩薩,著於我相人相,只知自利。惟其只知自利,故我執難破,結果不易自度。即此可知,自利不利,尚在此岸;利他無我,才是彼岸。

總之信願行三字,皆由心愛,大家現學心地法門,更當時時在心上用功。故六祖教人,一則曰:「此須心行」。再則日:「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曰:「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望大家依心起信,依心立願,依心力行。心是真如,真如是真實不虛,如如不動之義,念念能依如是之心,則成真信、真願、真行。心本無量,體大無外,處處能依如是之心,則成大信、大願、大行。既真且大,自然心佛同體,感應道交。

慧明所說的話,都很粗俗。但話雖粗俗,亦不無理由。禪宗古德,誰不懂教?誰不是以粗俗的話來開示學人?其所以如此者,乃恐學人離開自心自性,專在經教文字相上枉用功夫,徒增理障故。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推薦】對阿彌陀佛的力量有懷疑

我們念佛法門,往生最重要的是建立信心。往生最大的障...

【推薦】在淨土法門裡你要生起三種信心

每一個法門的修行都是以信心為根本,站在淨土法門的角...

深信切願即無上菩提

菩提,是覺、佛果的意思,即無上正等正覺或阿耨多羅三...

印光大師嘉言錄--勸信願真切

甲、示真信切願 ● 所言信者,須信娑婆實實是苦,極樂...

【推薦】沒有信願,再多佛號都沒有用

我們淨土宗的人,強調臨命終的感應道交,因為我們真正...

往西方極樂世界的路費

此路很直,只要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拿出信心、願心、...

怎樣才能堅固往生淨土的信願

問: 在您的開示中一再提到信願的重要性,然而能發出...

何以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

佛所說一切法門,雖高深玄妙,圓頓直捷,皆須斷盡煩惑...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捨...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無論粗細妄念,均須起滅隨無而善護修

故無論粗細妄念,均須起滅隨無而善護修。 妄念有粗有細...

什麼樣的修行人是魔子魔孫

一、什麼樣的修行人是魔子魔孫 印光大師在佛教徒中威望...

佈施的重點在於改造思想

所有經典的學習,是改造思考模式。我們盡量養成佈施的...

淨土的願力,一般人有二個毛病

在古德的開示上說:修習淨土的願力,一般人有二個毛病...

大安法師《四心念佛決定往生》

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 今天是佛七的第一天,...

學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

有人說,人生有三大幸運:上學時遇到好老師,工作時遇...

用佛法來補福報

我從小就是沒有福報的人,一生皆在逆境中度過。 由於...

看到別人的缺點,是因為自心不清淨

觀察他人的缺點幾乎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習慣,我們從來...

米面生了蟲,應該怎麼辦

問: 請問法師,米面生了蟲,怎麼辦?扔了浪費,吃了算...

在寺院拜佛應注意以下幾點

1、禮佛不必立於中間,唯須虔敬禮拜即可。當知佛具三...

雖為俗人不染世樂,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

明暘法師:禪宗史話

第一節 禪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傳 禪學是佛教根本教...

站在本來沒有煩惱的角度來調伏煩惱

《楞嚴經》的法門,就是一個轉,轉因緣之法而回到不生...

從心裡恭敬理解出家人

理解出家人吧!當今許多人對佛教不甚了解,對僧人存在...

聖嚴法師:如何種植福田

有一回釋迦牟尼佛向一位農夫托缽,農夫卻對佛陀說:「...

佛經中說:夢見這四種相最為吉祥

《佛說發菩提心破諸魔經》中說:若人夢中見四種相者,...

【佛教詞典】十二緣生

(術語)十二因緣也。祖庭事苑曰:緣生即十二因緣,亦...

【佛教詞典】財施

【財施】 p0941   瑜伽三十九卷十八頁云:財施者:謂...

【視頻】宏海法師《學會轉念,平復疫情中躁動的心態》

宏海法師《學會轉念,平復疫情中躁動的心態》

【視頻】結善緣 得善報

結善緣 得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