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禪門的修行路:饑來吃飯,困來即眠

2012/06/0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一般人聽到佛教在講「修道」、「證道」,都以為是一門高深莫測的玄理,更談不上進入「道」的境界。有些人對《妙法蓮華經》的「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都難以理解,其實如果我們真正明白佛教的道理,進而細心體察人生,品味生活,都會意外地發現原來道不僅僅在高山深處,亦不單單在寺院道場,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中,大至大千世界,小至一花一草,同樣能體會到「道」的妙諦和意境,正所謂「佛法遍一切處,無處不是道」。 

中國禪宗的特色亦是提倡搬柴運水都是道。為什麼搬柴運水都是道呢?道,其實只是心中並無雜念,亦不起妄念,這個時候,無論你搬柴運水也好、做任何事情也好,你都是在道中。否則,搬柴運水時妄念紛飛,例如搬柴運水時一直埋怨好重啊、埋怨路不好走,這樣,搬柴運水只是搬柴運水,並不是道。

馬祖道一禪師看到了這一點,便倡導「平常心是道」,他常常開示弟子們說:「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趨向,皆是污染。若要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非凡夫行、非聖賢行、是菩薩行」。

馬祖的「平常心」是要遠離虛假造作,沒有是與非,沒有取與捨,當然亦沒有凡聖和善惡的分別。這種不落於任何一邊,而契合中道的意境不是是非不明,善惡不辨,而是不受這些相對的觀念來染污本有的佛性。

究竟什麼是平常心呢?曾經有人問過景岑招賢禪師如何是平常心,他輕描淡寫的說:「要眠即眠,要坐即坐。」但這個人還不明白,更問:「學人不會,意旨如何?」他亳不厭煩的回答:「熱即取涼,寒即向火。」另外,又有人問文欽禪師如何是平常心合乎於道,他說:「喫茶吃飯隨時過,看水看山實暢情。」每天只是喫茶吃飯看水看山度日,這種無慾無求的生活,那裡還有束縛,這正是解脫,豈不自在!

現在我再舉幾則為人熟悉關於平常心的禪門公案:

有一次,源律禪師問大珠慧海禪師:「和尚修道,還要用功嗎?」大珠答:「當然用功啦。」源律問:「如何用功?」大珠答:「饑來吃飯,困來即眠。」源律說:「一切人都是如此,與大師是否一樣的用功呢?」大珠答:「不同。」源律道:「為什麼不同?」大珠答:「他們吃飯時不肯吃飯,卻百般要求;睡覺時又不肯睡覺,卻千般計較。所以,他們與我的用功不同。」源律禪師無話可說了。雖然兩個人用功在做同一件平常事,一個用功在挑剔計較、永不知足,這是一份執著,貪瞋妄想便很容易隨之而起,結果弄得心無寧日;另一個用功在萬般放下、知足常樂,既然無執著,貪瞋妄想便無從生起,自然能夠進入心無所住的禪定。

有一年夏末,溈山靈佑禪師問候徒弟仰山慧寂禪師之後,說:「整個夏天不見你上山來,在下面做什麼?」仰山答:「我在山下鋤得一片田,還播得了一籮的種子。」他反過來卻問師父溈山:「但未知和尚你整個夏天又做了些什麼呢?」溈山答:「日中一食,夜後一寢。」仰山說:「和尚今夏亦不虛過。」除了日常必須的起居飲食之外,溈山禪師別無所求,最難得的,是徒弟也明白了,所以後來,徒承師業,兩位禪師的教法,被譽為禪門中別樹一格的溈仰宗。

石頭希遷禪師和龐居士都是當代譽滿天下的兩大禪門高手。在龐居士初參石頭禪師時,有一天,石頭問龐居士:「自從你見到老僧以來,你日用事是怎樣的呢?」龐居士答:「你若問我日用的事情,即無開口處。」石頭說:「明知你會這麼樣,我才問你的。」於是龐居士呈上一偈,頭兩句是:「日用事無別,唯吾自偶諧。」石頭禪師同意他的見地。日用事並無他,只不過是我與自己相伴和諧而矣,所以,那有開口的地方,若有開口處,只是自己對自己講,豈不多餘!

白雲守端禪師說釋迦牟尼佛講的四弘誓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而稱法華亦有其四弘誓願,就是:「饑來即吃飯,寒到即添衣,困時伸腳睡,熱處愛風吹。」這番話雖然帶點幽默和別具創意,但亦言之有理。

黃龍無門慧開禪師更加明顯的道出了除了春花秋月、夏風冬雪之平常事外,只要心頭無事,便是好。有偈為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以上的公案,明眼人一看便知道祖師們都是心無雜念,常常心自清淨,便自然安住於幹粗活、大自然,甚至任何境界,這便是不謀而合的與「道」相應。

我們若能以無得無失的平常心來為人處事,定能得心應手,廣結善緣,做出更大的事業。因為無得無失的心態,對人佈施就能修行三輪體空,因為無得無失的心情,做事就沒有憂慮與束縛,更能發揮每個人本有的才華。

由此可見平常心能讓一個人更加鎮定、沉著,充分表現自己,亦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沒有緊張情緒和精神壓力,可以真正體驗到什麼是自在灑脫的人生境界。

這就是平常心是道,總括來說,所謂道,就是每個人現前的不分別心。但現在的不分別心,卻有妄想雜念、人我是非,那就不是平常心了。要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遇緣而不改變我們當下的不分別心,亦不改變不分別心去隨緣,才是我們的平常心,才是佛法修成的道路。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一休與五休

有一天,有人問一休禪師道:禪師什麼法號都好起,為什...

註解佛法的和尚

一天,慧能向眾人說:"我有一個東西,沒有頭也沒有尾...

睡覺時仍要保持正念

有的人打坐清靜自在,有的人打呼嚕睡覺。北方人有一句...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修行人不能怕突破自己的極限

參話頭的方法很簡單,以我們現在提倡的這個方法來說,...

生活中到底什麼是禪

一。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壇經》中記載,昔日六祖慧能...

虛雲老和尚談靜坐的法要

虛雲老人在《復星洲卓義成居士》中,談到關於靜坐的法...

來去自在的龐居士一家

龐蘊居士,字道玄,是唐代著名的在家禪者,他曾在馬祖...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為何很少有人夢見前生事

夜夢中多現生事,罕夢前生,何也?蓋夢以想成,想多現...

修行中出現的不思議境界,為何不能隨便向外人說

我們看這裡有一段很重要,看蕅益大師的補充說明。蕅益...

淨土修行揀正辨異

齋天的要義 我不是說齋天不好,只是現在有的大和尚,...

日常生活應如何修慈心

慈心就似如意寶,能遍流一切資具海、飲食海、歡樂海、...

征服自己的悲觀情緒

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曾經說過:要想征服世界,首先要征服...

母親往生記

末學母親楊澄志於二〇一八年三月七日,在浙江省徳清縣...

時空與生命的超越

時間過得真快,記得我還在當小沙彌的時候,看到年紀上...

淨土宗是他力還是自力呢

唯有信願、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願,定不唐捐,彌陀...

十里山墳,就是閻王的催命信

看了(祭奠亡人)這一幕情景,我們淨土行人就得要想到...

聽聞佛法最重要是改變觀念

沒有聽經聞法,不懂分別善惡,不知取捨對錯,不能自我...

改掉貢高我慢的習氣

我們要隨時觀照自己,檢視是否有貢高、我慢的習氣,如...

不要用回憶來傷害自己

不想要的通通都會偏偏碰上,想要的會因為無常而離我們...

沒空的哥哥

人生無常,把握當下最可靠。 佛典中有這麼一則故事:...

走出心中的妄想,才能去受用彌陀的光明

過去有一位年輕人,這個年輕人他跟一個女孩談戀愛,談...

轉短命為長壽之法

請大家看第四段:轉短命為長壽之法。這一段主要是針對...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無常,對於所有佛弟子,甚至是絲毫沒有佛教信仰的社會...

【佛教詞典】一眼之龜

(譬喻)法華經莊嚴王品曰:佛難得值,如優曇波羅華。...

【佛教詞典】我有一想

【我有一想】 p0647   瑜伽八十七卷五頁云:有一想者...

【視頻】夢參老和尚《談修行》MP3

夢參老和尚《談修行》MP3

【視頻】瑪哈嘎拉心咒(印能法師)

瑪哈嘎拉心咒(印能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