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心十要

2012/06/0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總持戒律伏客塵,永斷淫根去無明。

永消億劫顛倒想,六根清淨超三界。

修行人,戒淫心,淫是六道輪迴根。

色如毒藥迷心性,淫心不斷難出塵。

修行人,戒殺心,吃人十兩還一斤。

不和眾生結冤恨,一切眾生皆親人。

修行人,除偷心,偷心本是邪路因。

大公無私走正道,莫為色身去騙人。

修行人,去妄心,言真語實近道心。

未證不能說證得,說大妄語斷佛根。

修行人,戒貪心,莫憂身貧憂道貧。

貧到立錐無餘地,遍虛空內皆家珍。

修行人,戒瞋心,小心火燒功德林。

忍受辱罵積功德,心平氣和道心活。

修行人,莫癡心,無所執著隨緣行。

來來去去無牽掛,無所求後自由人。

修行人,要虛心,心驕功德化煙雲。

一切眾生皆菩薩,只有自已是凡人。

修行人,莫動心,喜怒哀樂六道因。

動靜無礙無妄念,人情疏遠道情深。

修行人,放大心,莫用自身鎖自心。

本有無量光和壽,十方法界在心中。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不可樂於聽聞而怠於實修

問: 師父慈悲,弟子學佛以來,一直很好樂聽經聞法。對...

心律法師:莫以善小而不為

古人曰: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環顧身邊,...

受持五戒 奉行善事

五戒就是殺、盜、淫、妄、酒,為什麼要持五戒?就因為...

禪修的第一個條件

我們一講到禪修,就會想到在禪堂裡面兩腿一盤,監香師...

五種修行心態錯不得

佛教是個重實踐,重自力的宗教。所謂個人吃飯個人飽,...

炷香增福

唐朝裴休宰相,是一個很虔誠的佛教徒,他的兒子裴文德...

持戒對治煩惱

持戒是佛教也是一切宗教給予我們的重大啟迪。佛陀為什...

朝著正確的方向走去,總有一天會到達目的地

經云:過去有人,癡無智慧,極渴須水,見熱時焰,謂為...

【大藏經】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大藏經】【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龍藏本)...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佛陀如何破除凡夫的執著

我們看癸二的 明隨緣不變之體。 這個體當然是最重要的...

天底下最難的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佛教的是非觀 天底下,我們最不能正確面對的就是是與非...

生命可以透過努力,作很大的改變

「忍辱」跟「精進」,它們兩個也不是什麼功德,但是它...

若是真修人,不見世間過

若是真修人,不見世間過。學佛的人,不要去好奇這個那...

印光法師對六個詰難疑問的解答

眾生在迷,如生而盲者,迷本有家。若欲歸還,須待人領...

「無我」的簡單解釋

無我佛教的根本教義之一。指外道所執的實我及凡夫所妄...

《瑜伽焰口》十二召請文

焰口是佛教傳統的佛事儀式之一。瑜伽為印度語,意為相...

嗔恨心重,控制不住該怎麼辦

問: 末學瞋恨心很重,每次對境都不能把持自己,傷害他...

修定的資糧

修道的時候要有助道因緣,什麼是助道因緣呢? 你修道的...

須得無生忍已,方能苦海救度眾生

疏文 又喻二人救溺,直入水救,彼此俱溺。有方便者,往...

人生最欠缺的是慈悲和智慧

我們現在生活所擁有的各種物質,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無...

念佛求往生不應怕死

有些念佛同修,平時也發願求往生。一旦檢查是癌症,便...

愛情看破了不過是聚散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應...

白居易《八漸偈》

唐貞元十九年秋八月,有大師曰凝公,遷化於東部聖善寺...

佛陀因為這樣的善因,而感得健康無病的果報

過去,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次正值秋天,...

改命不是靠捷徑,而是修善因

他是善心,修的善業,才感得這個善的境界。如果生到非...

【佛教詞典】陞座

(雜語)禪家之用語,上高座而說法也。舊說曰普說為升...

【佛教詞典】心作

(術語)心之作業。即三業中之意業也。...

【視頻】十大弟子-目犍連尊者

十大弟子-目犍連尊者

【視頻】六字大明咒(瑜伽焰口)

六字大明咒(瑜伽焰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