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行不是為了得到,而是為了放下

2012/02/2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快樂不是我們的歸宿,痛苦不是我們的歸宿,內心的平靜才是我們真正的歸宿。痛苦和快樂,兩者都放下。快樂的欲求從一邊踢過來,而苦和不滿足則從另一邊踢過來,這兩邊一直在圍剿著我們。佛陀教導我們要不斷地放下這兩邊,這才是正修之道──導引我們跳出「生」與「有」之道。在這道上,既無樂也無苦、無善也無惡。

如果我們做事只是為了求得回報,它將只會引起痛苦。修行不再是為了得到什麼,而是為了放下!

所有好的修行最後都必須回歸到一個本質──不執著。

修行者的心不會到處馳散,而只會安住在它那兒。善和惡,喜和悲,是和非升起時,他覺知一切。禪修者單單知道它們,卻不允許它們「弄濕」他的心;換句話說,他不會去執取任何一切。

慾望一直存在著,這只是心的一種狀態。有智能的人也有慾望,但卻沒有黏著。

如果你不去反制你的心,那麼就只順從情緒了。這種修行是不正確的,就像縱容小孩子的每一個隨興所欲一般。訓練自己的心也必須如此,別縱容它的隨興所欲。

由於習氣作祟,我們的心無法平靜,這是因為我們過去的行為,使它們如影隨形地困擾我們。

唯有污染的心才能屬於寧靜。你必須向內反觀自己,反觀自己的身、口、意上所犯的過失。除了你自己的身、口、意之外,你還要到哪裡修行呢?

內心的雜染好似我們修行的肥料。這就像拿髒東西如雞屎和牛糞來施肥我們的果樹,果實因而將會既甜又多一樣。在痛苦中,有快樂;困惑中有平靜。

醒悟,並不表示對世間的憎惡,而是心的清清楚楚,了解到事實是無可挽救的,世間本來就是如此的。明白了這一點,你會放下執著,以一種既不是快樂也不是悲哀的心放下,透過智能觀察,了解到「諸行」「的自然改變,而住於寧靜中。

混亂升起的地方,就是寧靜可以升起的地方;哪裡有混亂,我們透過智能,哪裡就有寧靜。

痛苦存在的地方正就是無苦生起的地方,它終止在它生起的地方。如果痛苦生起,你必須就在那兒思考;你不必要逃跑,你應該就在那而解決這問題點。從這些事中逃跑,就不是依照真實法修行。你要到何時才能見到苦諦呢?導致你受苦的不是身體,而是你錯誤的知見,當你誤解時,你就被混淆了。

如果你觀看別人的時間至多百分之十,而看你自己的百分之九十,這就是確切的修行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發菩提心過程當中八個「勿」

【惟願大眾,愍我愚誠,憐我苦志。同立此願,同發是心...

如果沒有福報,修行路上障礙就會很多

學佛應該從培養福報開始,如果沒有福報,不僅智慧開發...

四種人的苦與樂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為比丘們開示:世間之...

對治娑婆世界的愛取,這是成敗的關鍵

你的生命有限,你要把重點放在哪裡?是業力還是執著?...

宣化上人:修行人要經得起考驗

學佛法的人,一定要把自己自私自利的心消滅殆盡,不讓...

從身安道隆的角度,一定要斷除這五種辛菜

那麼這一段佛陀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生命的變化跟...

珍惜當下的生活

清代宰相孫將鳴曾為資國寺題了這樣一副楹聯:浮生若夢...

破除人我天下親

一般人最執著,也是諸般煩惱的根源,那就是「我」,凡...

【大藏經】【註音版】往生論

往生論...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推薦】正確的臨終關懷,應該要提前做

凡修淨業者,當成全人之正念,及預為眷屬,示其利害。...

惟賢長老《如何樹立中國佛教的公眾形象》

關於如何樹立中國佛教的公眾形象,我覺得包括個人與集...

何以拜佛能罪滅河沙

佛教主張禮拜佛、菩薩聖像,當然它有很深的哲義存在。...

修行不必罣礙衣食 真修自有龍天護持

《佛藏經》上說,出了家的人,應該一心用功辦道,隨順...

念觀音菩薩聖號為何便能離欲

問:《普門品》中云: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

佛心本有

有一學僧請示盤珪禪師道:我有一個天生的毛病-氣短心...

印光大師論往生品位

關於往生極樂世界的輩品,《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第十四...

八因三緣,修一個圓滿的福德身

如果我們的眼光看得長遠一些,就應當為未來著想,這一...

文珠法師《三皈五戒的意義》

三皈,是皈依佛、法、僧三寶;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

五欲的事兒少迴向,應多迴向得智慧

你受的是皈依,如果不修行,不可靠的。你沒有慧、沒有...

南懷瑾11歲家遭匪劫醒悟福報

福報,是佛家用語。福報是果,因在於修。福報不是憑空...

淨土念佛什麼時候成就呢

問: 淨土是念佛往生成佛,密宗是現今成佛。請問淨土...

有什麼因素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呢

關於一個人的命運好壞,命運究竟能不能改變,有各種不...

棄兒的故事

從前有戶人家,十分貧窮,生了個小男孩,實在養不起,...

寺院敲幽冥鐘的由來

辛棄疾曾經在他的《浪淘沙山寺夜半聞鐘》中寫道:身世...

藏教修行位次——名字即佛

二、名字即佛。 名字即者,學名字也。知一切法,從因緣...

【佛教詞典】欲界系色界系無色界系

【欲界系色界系無色界系】 p0990 大毗婆沙論五十二卷十...

【佛教詞典】清淨佛土相

【清淨佛土相】 p0961 攝論三巻二十頁云:復次諸佛清淨...

【視頻】妙境法師《佛為何要向眾生宣說佛法》

妙境法師《佛為何要向眾生宣說佛法》

【視頻】寂光法師《深入經藏》

寂光法師《深入經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