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禪修應該要注意些什麼

聖嚴法師  2012/11/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通常凡是有心或有興趣於禪修的人,比較不容易有宗教層次的信仰心,因為信仰本身是屬於感性,而禪修的人,多重視自己的修行,希望從修行中得到身心感應,得到禪修的經驗,因此很不容易接受宗教層次的信仰,其實這是絕對錯誤的事。

很多人都以為,禪修要全靠自己,屬於「自力」,念佛的人則全靠「他力」,這兩個觀念都不正確。其實禪修也需要靠「他力」,念佛也需要有「自力」。一個禪修的人,不太可能完全憑自己的力量就能夠完成。不論在印度、中國或在西藏,修行禪定的人還是需要老師、護法神及諸佛菩薩的護持。因此在中國禪宗寺院也供奉天龍八部、諸大天王等的護法神像。

古德常勉勵禪修的人要把「色身交予常住,性命付予龍天」,所謂色身,就是我們的身體,當在打坐用功的時候,不管自己的身體,自然有道場的執事來照顧,依道場的生活軌範來調攝。而且如果要想修行修得好,還需要有護法龍天的護持,沒有護法龍天的護持,可能就會在身心方面有障礙出現,形成魔障。所以禪修而不相信在自力之外,還有佛菩薩及護法神的力量,那就不能夠算是佛法的修行。

另外,修行禪法的人必須要相信,除了用功打坐之外,也需要積功、累德;如果僅僅是自己打坐,就想得解脫或大徹大悟,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一種障礙,不能使我們真得解脫。因為自私鬼怎麼可能開悟呢?所以禪宗也講修布施行、修懺悔行;如果沒有為眾生利益設想的心,沒有真正為他人奉獻的心,沒有奉獻的供養、布施行為,修行要想成功,是相當困難的。

過去禪宗的叢林裡,許多禪師們在沒有開悟之前,都是為道場、為師父做種種的勞力工作,稱為「行單」。包括在廚房裡挑水、砍柴、煮飯、種菜,或者維護道場的環境整潔清理、維修等工作。

所以傳統寺院中設有四十八項執事,是由出家修行的人來擔任的,僧眾只有在禪七之中不擔任比較複雜分心的工作,其他的時間,都會有長期執事的工作。因此,法鼓山的禪七中,也鼓勵禪眾要做一些坡事工作的。

禪宗叢林,同時主張要把多餘的錢財衣物,布施給需要的人,自己留下的僅是最簡單的隨身衣物。在過去,所謂的「禪和子」,衣單少到只有「兩斤半」,因為他們將得到的東西,都布施出去了。

由此可知,一名禪修者應該要有供養心、布施心,要能捨掉自己身邊的長物,送給需要的人。

可惜我們現在見到很多禪修的人,態度狂傲、憍慢,內心自私、小氣,卻又缺乏信仰心,這是很可憐的、很危險的事。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來禪修的人,都希望能夠得到身心實際的體驗,獲得穩定、愉快、健康的成效;一旦得到健康、穩定、愉快的成效時,就認為這是自己努力修行的成果,不是由於諸佛菩薩的感應,當然也不是由於道場裡面有護法神,更不會相信這是由於師父或者那一位老師的指導有方。這樣一來,就變成了驕傲、自慢、自負、自滿,沒有信仰心和恭敬心。

信仰的意思,就是雖然自己有所不能、有所不知,可是相信有那種事實的存在,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就像見到一座高高的山,雖還不能親自上到山頂去,但是相信高山上一定有高人,高山上一定有好的風光,越是往高山上方爬,越能夠發現我們過去沒有看到的東西,這就是「仰」信。我們在低處對高處產生的敬仰,而在敬仰之外產生信心,相信其中一定有我們所不知的力量能幫助我們。如果信仰心不足,就不可能相信佛法所說,我們所不知道的事,修行便不會得力。

禪宗主張自信,相信自己能夠成佛,相信自己本來就跟諸佛相同,不缺少任何一點東西。禪宗鼓勵只要把自我中心擺下,馬上就能親見自己的本來面目,人人都能成佛。本來面目就是自性的佛,也就是說那是天然的、不是修行之後才有的,因此有許多人誤會禪宗,忽略了信仰心的重要。

這個觀念就基本理論而言是對的,可是,就實踐的、現實的角度來說則是錯的。這就如同,人人都可能成為父母,可是剛剛出生的小孩就是父母嗎?他還沒有長大,還沒有成年,尚不是父母,只是嬰兒。那麼嬰兒將來能不能成為父母呢?不一定;有人從小出家修梵行,就不會成為父母;有的人結婚,如果沒有生育能力,也成不了父母。所以理論上人人都可能成為父母並沒有錯,但在事實上不一定人人都能成為父母。

又如同在民-主社會中,凡是公民,人人都有選舉權,也有被選舉權,可是絕大多數的人只有選舉權,而沒有被選舉的機會。因為能力不足,因緣不具,便只能夠選人,沒有機會被人選。所以如果聽到禪宗說:「人人本都具有佛性」,結果自己本身什麼也不是,只是一個愚癡的凡夫,就想像著自己是跟智慧圓滿的諸佛相等;見到了佛像不僅不拜,而且訶罵,並說現在佛不拜過去佛,認為自性中就有佛,何苦去拜那些泥塑、彩繪、木雕的佛像呢?

這些人只信自心是佛,不信心外的佛。如果看到別人拜,就會說這是「執著」。有人向出家師父頂禮,那些自以為是修習禪宗的人看了就搖頭嘆氣地說:「佛都不用拜,豈用去拜僧。」

有一次有人正在頂禮我的時候,馬上有一個居士把他拉起來說:「你不能拜啦!你不要害了法師啊!」我被拜,是我被害?我都弄不清楚了,我問:「你是什麼意思?他害我什麼?」他說:「如果你真正是個得道的高僧,還需要人拜嗎?如果你需要人拜,那表示你心中有執著,他越拜,你就越覺得是一位高僧。那你這一輩子不要想得解脫開悟了。」哎!我想也有道理。他接著還說:「如果你真正得到解脫了,他拜你,那你應該要訶責他:不要著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當然沒有師父相、徒弟相,你還拜什麼!」哎!這個居士還真是厲害,我問他說:「你拜不拜佛啊?」他說:「我拜自心中佛。」我說:「你怎麼拜法?」他說:「我不用身體拜,我用心拜。」我說:「你的心怎麼拜?」他說:「我心得自在就是拜,心無罣礙就是拜。」他的意思就是不需要禮拜佛菩薩,除了相信自己之外,他一切都不相信。

其實,這不是佛教,不是禪宗,是一種傲慢的魔見,缺乏信仰心。這種人可能有一點點禪修的小經驗,所以有這種增上慢的自信心,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禪書,結果被「纏」住了。他們在活著的時候,認為自己已經解脫了,可是,一旦死亡,福報大就進入天界,唯其知見不正,不信三寶,所以雖入天界享福,報盡必墮惡道;如果是心態不正,不持淨戒,常做壞事,那就下地獄如射箭般迅速了。

所以禪宗祖師們還是相信有天堂、有地獄、有佛國、有娑婆,只不過對於正在精進用功,禪修工夫已很深厚,但其心中尚存執著的人,才會對他們說:「沒有佛、沒有法、沒有僧、天堂沒有、地獄沒有。」因為如果心中執著三寶、天堂、地獄,必然不得解脫。可是,對於初機禪修的人,一定要因果分明,凡聖宛然。否則說是不要執著,結果因果顛倒,以凡濫聖。畢竟凡夫就是凡夫,不要想像自己跟三世諸佛,都是平起、平坐、平行的古佛再來。

禪的修行,不僅僅是打坐而已,禪的修行不是唱高調,只求開悟,要跟三世諸佛論平等。弘揚禪法,同時也要提倡信仰,則個人的修行更容易得力,人格會更完美。而且禪法一定要去「我執」,去「我執」一定是從起信、布施、持戒開始;要以慚愧、謙虛、感恩、懺悔心來消除我執,要相信三寶,要信諸佛菩薩,要信護法龍天,要信歷代祖師,要信指導你修行的老師。否則的話,剛進禪的法門,就不拜佛、不尊法、不敬僧、不信護法諸天,如此的慢心十足,就根本不要想能開悟見性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佛教的十九種修持法門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佛...

氣質的培養

一:沉穩: (1)不要隨便顯露你的情緒。 (2)不要逢...

聖嚴法師《為什麼而忍》

我曾經做過一個比喻:當山擋在前面,一味退讓,永遠也...

修行第一關,就是看我們放不放得下

在佛陀時代,佛陀與一位外道之間有過這樣一段公案。有...

怎樣才能夠修行不退轉呢

怎樣才能夠得不退法,心無障礙呢?怎樣才能夠修行不退...

善用其心就在當下

若舉於足 當願眾生 出生死海 具眾善法 ----《華嚴經淨...

釋迦佛抬頭悟道悟的是什麼

今年正月間,一位老朋友蕭先生來看我,臨走時問了一句...

老實地學佛,不學奇奇怪怪的東西

我希望各位學佛的人,都要老老實實地學佛,不要學一些...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聖嚴法師《面對問題才能走出憂鬱》

常常聽到很多人說壓力太大,不知道如何紓解,而憂鬱症...

享福是沒有福的人

有福不享不是傻瓜嗎?很多人希望享福,實際上享福的人...

聖嚴法師:為什麼戀愛有時會變成由愛生恨

問: 有人談戀愛如膠似漆,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

聖嚴法師《不上進的藉口》

許多人誤解不執著的真義,把它當成不上進的藉口,人家...

極樂世界為什麼不在東邊

有人問,阿彌陀佛的國土為什麼在西邊?這樣的問題回答...

如何避免「說四眾過」

問: 破邪顯正要如何避免犯說四眾過戒? 淨界法師答:...

修行的功德來自於「我願意」,自然而然引發歡喜踴躍心

我們在長時間地修,無量劫來累劫地修,最容易的就是生...

菩薩有十種自在

觀自在菩薩是指誰?依照字義來看,觀是觀察的意思。觀...

應不應該教育孩子向善

有位居士和我訴苦:她從小教育孩子要善良,要心存善念...

拯饑救溺福綿長,驕橫欺人遭惡報

古語云: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惡者天報之以禍,福禍無...

日常所有的障礙,都當做臨終模擬考

我覺得,一個人到了五十五歲,你日常生活就是一個戰場...

親人是「冤家」還是「眷屬」

小的時候在老家,我們那裡有個順口溜:土地是枷鎖,兒...

【佛學漫畫】玄奘大師

玄奘大師...

佛為什麼不現身讓眾生看見

問: 眾生不信佛法,阿彌陀佛為什麼不大放光明,顯示...

千辛萬苦求佛偈

從前有一位修道人,名字叫做善信。他出生的時候世上已...

大安法師《徹悟禪師語錄》

第1講 今天跟大家討論的是《徹悟禪師語錄》,徹悟大師...

【佛教詞典】四依八正

行四依與八正道之併稱。謂於修習行四依之著糞掃衣、常...

【佛教詞典】蘊善巧

【蘊善巧】 p1453 瑜伽二十七卷十五頁云:云何蘊善巧?...

【視頻】淨界法師《黃梁一夢》

淨界法師《黃梁一夢》

【視頻】《寶篋印陀羅尼經》道普讀誦

《寶篋印陀羅尼經》道普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