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學佛切勿執理廢事

本幻法師  2012/10/08  大字體  護眼色

佛在《阿彌陀經》中告訴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是五濁惡世,所謂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見濁是指邪知邪見的理論很多,以致於佛法變得混濁,讓人分不出什麼是正、什麼是邪。我們學佛的根本依據是經典,但讀誦經論必須要以至誠恭敬心,才能得到利益。如果將經論當作世俗的書籍一般看待,一味地向文字中去剖析。愈剖析,我執就愈深,障礙就愈深。要知道任何經論都是不可思議的,也就不是凡夫情見所能推測卜度的。如果這樣卜度學佛,不但增長偏執,更恐會生出大邪見。所以民國居士江味農講「向文字中探討,是學佛的大忌。」佛在《圓覺經》上也說「以輪迴見,測圓覺海,無有是處。」但可憐現在人,邪正不分,反以文字探討為真實,這恐怕是法滅衰相。

前幾天,讀到一篇文章《當心另一種口業》,很令人感憾。學佛的人切不可不護口業,不可只講理而廢事!印光大師在文鈔中講到「闡揚佛法,大非易事。唯談理性,則中下不能受益,專說因果,則上士每厭聞熏。然因果心性,離之則兩傷,合之則雙美。」淨土宗第十:二祖徹悟大師也講「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心性。」但今天有不少人便是好談心性,而離因果。

我曾經遇到一人,他說「一切法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萬法皆空,那因果也是空的。」聽聽這些理論,表面上是如此的深妙,實則一文不值,反而是外道魔見。智者大師講,拔無因果,即是外道邪見。這些人全體是外道,反而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是如何的高尚。這些人就如同印光大師說的「空解脫人,以一法不修為不立,諸佛稱為可憐憫者。」蓮池大師也說「著事而念能相續,不虛入品之功,執理而心實末通,唯免有落空之禍。」因為事有挾理的功能,而理卻沒有獨立之能。

為什麼這些人會有這樣的理論,實則對究竟什麼是空的道理搞不清楚。

《大乘起信論》說「所言空者,從本以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又言「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乃至非一異俱相。總說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這就是說,所謂的空,是空那個虛妄和差別相。但愚人不知,一聽到空,就拔無因果,全無淨土,全然不知究竟什麼是空,以至落入外道斷滅見中。故佛在《金剛經》中言「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龍樹菩薩在《中論》中講「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法。」可見因緣所生法,當體即空即假即中。故天台圓教言,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實相。若不明白這些道理難免拔無因果執理廢事。

有些人講,我們自性本來是佛,煩惱即菩提,圓教大法不立位次,若立位次就是別教。關鍵是你不信,若信當下就是佛,不須要修行。並引《法華經》為例,謂你本來就是大富長者的兒子,你不信才到處流落,如果相信馬上就是長者子,財富不求自得。何必要修行,何必要斷煩惱,貪瞋癡就是戒定慧。這些理論,一旦講給初學的人聽,我真是替他擔心。這些人不僅自斷慧命,更斷他人慧命,可謂自誤誤人之極。這種邪說不破,天下不知有多少人的慧命要毀在他的手上。的確我們本來是佛,本是大富長者子,但關鍵是你認不認大富長者,願不願意回家。好比一個人自稱自己是孝子,卻天天打父母,你說是不是?佛勸你求生極樂,極樂就是大富長者之家。阿彌陀佛即是大富長者,你為何不去?既然不去,又說自己相信就好,那純是自欺欺人之魔話。若真信自己是佛,決不會搞貪瞋癡三毒,

自當與佛相應,才能體現你的信。觀這種人言在諸佛之先,行落畜生之後。印祖文鈔言「理事圓融,空有不二。始可圓成三昧,了脫生死。若自謂我即是佛,執理廢事,差之遠矣。」更言「雖悟理而仍不廢事,方為真修,否則便墮執理廢事之狂妄知見矣!」

還有一種執理廢事的說法,心淨則國土淨,何必求生極樂世界,我心淨娑婆世界當下就是極樂。又言求生極樂厭離娑婆,那也是一種貪心,這不是大丈夫所為,大丈夫要留娑婆度眾生。這些理論聽到實在讓人寒心,純是一派胡說八道。若真已經達到了心淨則國土淨,為什麼不求生淨土!生到淨土才能真正顯示你之心淨,不生淨土反處穢土,怎好言心淨則國土淨。釋迦如來處娑婆,即是常寂光淨土,你若是釋迦如來可說此話,若不是則罪大無邊。再則講此話者,根本不知心為何物,故有此邪語,卻不知此心乃「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之心。極樂不出我們之心,十方世界也不出我們之心,求生極樂本心內事,正顯心淨。不求生,反難顯心淨。若以別求生淨土為偏執,則執目前為淨土,則過失更大。

《楞嚴經》說「落魔道者,都指現前即為佛國,無別求淨居及金色相,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為淨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弟子與師俱陷王難,迷惑無知,墮無間獄。」看看《楞嚴經》,才知道這些狂人所講的皆是魔語。說求生極樂是貪心,那講這話的人也實在是太不了解淨土了。淨土三輩往生,沒有不發菩提心的,沒有菩提心往生無份。菩提心者即是四宏誓願,怎麼可以說求生極樂是貪心。難道每一個人都任自己在六道輪迴才算沒有貪心?真是一派胡言!實則求生極樂世界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所為。好比現在的學生到學校讀書,只有學業成就才好報效祖國。若人人都是文盲,如何報效。求生極樂也是這個道理,只有往生之後才能真正度生,自己得度才能度他,自己末度而能度人,那是一無是處。好比只出殼的小鳥,就想飛行。若從千米之處直接飛下來,必死無疑,而說這番大話的人何異於剛出殼的小鳥。

學佛的人,一定要腳踏實地。若喜歡執理廢事,而又拔無因果、誹謗淨土,那他日下地獄當是決定無疑的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七種不退轉之法

古印度時,佛陀與五百位大比丘,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弘...

聖嚴法師《非干我事》

仰山慧寂禪師問溈山靈佑禪師:「百千萬種現像一起來的...

染布的譬喻

佛世時,曾以一則染布的故事作譬喻──有一天,佛陀和...

李炳南居士與印光大師的因緣

一、亂世學佛,皈依印光大師 李炳南(18901986)居士,...

這就是學佛和不學佛的不同

我們如果這一生,單單隻有這一生,如果沒有未來的話,...

以貌取人

佛陀居住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時,有一位比丘名叫拔提...

修行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我們的業力

在祖師大德的判教當中,把我們整個大乘的成佛之道分成...

身在鏡中勤修行,心作蓮池自在人

徹悟大師有首偈子談道:要作蓮池自在人,娑婆肯更惹紅...

十種容易患癌的人群

第一個是十類容易患癌的人群,如果有的話趕快改正過來...

母親的十大恩德

世界上有很多人,雖然天生稟賦聰明,可是心性無知蒙蔽...

這4種食物多吃對眼睛好

眼睛乾澀吃薺菜 春秋戰國時期成書的《詩經》裡有甘之如...

如何當好一個佛教徒醫生

近年來我與中醫師頗有緣分,先後認識十幾位中醫師,大...

人有善願,天必從之

明朝時有一個小沙彌,住在普陀山的寺廟裡。 有一天,小...

地藏菩薩有這麼多的功德,為何自己做起來卻沒效果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身心憂苦。眾病所惱。有能至心...

鬼道眾生是怎麼來的

己二、示惡鬼趣 今天講到七趣當中的第二趣。鬼是怯懦怖...

高旻寺的禪門家風

記者: 高旻寺素有冬參夏學的家風。廟裡每年組織十二個...

保持一顆赤子之心

朋友之間的友誼不是靠甜言蜜語來維繫的,真正的友誼是...

臨終之日千萬不要做的事情

送終是大事,一切眾生都迷惑這件事情。所以地藏菩薩就...

如何看待「無奸不成商」

問: 對於無奸不成商這句話,法師有什麼看法與見解呢...

禪與心理健康

有禪的大智慧,就能心靈健康無煩惱,保持良好的心態,...

求生淨土的心念是否也屬貪念

問: 求生淨土的心念是否也屬貪念,請法師慈悲開示。 ...

小偷與三皈依

從前有個老和尚,也沒住在廟裡,自己找了個破屋子單門...

【佛教詞典】十三住差別

【十三住差別】 p0119 瑜伽四十七卷十五頁云:又諸菩薩...

【佛教詞典】六波羅密

華譯六度,即檀那(布施)、尸羅(持戒)、羼提(忍辱...

【視頻】晚課(高雄光德寺版本)

晚課(高雄光德寺版本)

【視頻】仁清法師《為什麼有的念佛人不能往生》

仁清法師《為什麼有的念佛人不能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