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法修行 如佛親教

2013/09/11  大字體  護眼色

如法修行 如佛親教

過去,佛陀曾住在迦毗羅衛國的尼拘律園。一日,斛飯王的長子摩訶男聽說三個月的安居過後,佛陀就要繼續到各地弘化遊行,因此,眾多比丘在食堂為佛陀縫製衣服,摩訶男便急忙趕去拜見佛陀。

摩訶男頂禮佛陀後,退坐一旁,向佛請示:‘世尊,我的身心無法安定,悲苦地不知方向,雖然聽法,但很快就會忘記。這次,我聽說眾多比丘聚集於食堂,為世尊縫製衣服,待安居結束,世尊又將帶領諸比丘到各地弘化,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到您們?’

佛陀說:‘摩訶男,不管你是否見到世尊及諸比丘,只要常憶念五法,精勤修習即可。你當以正信為主,並以戒具足、聞具足、施具足、慧具足為本。你要依此信、戒、聞、施、慧五法如實修行,並且修持六念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所謂「六念處」,如憶念如來,當如是念:「如來、應供、等正覺,乃至佛、世尊,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無量,能拔眾苦,我欲同佛。」亦當憶念法、僧、戒、施、天,直至智慧開顯。摩訶男!若能成就此十一種法,就是把握了學習的方法,具有正知見,能夠決定無疑,如是漸次修行,不偏離正道,必能直趨涅槃之門。

譬如母雞孵卵,或五顆,或十顆,每天都極盡耐心地愛護、關照。即使稍不注意讓卵有偏離,還能以爪、口護卵回巢,因為母雞從一開始就緊緊照看並善於愛護的緣故,所以能使小雞安然出生。佛弟子們,若能依此理,善自護持成就十一種法,就把握了學習的訣竅,不會偏離正道,終能趨赴涅槃之門。’摩訶男聞佛所說,歡喜作禮而去。

典故摘自:《雜阿含經·卷三十三》

省思:

《法華經》云,佛陀‘能開甘露門,廣度於一切’,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陀廣演教法,廣度一切,吾人若能依教而行,守護諸根,勤行精進,依戒、定、慧三學,觀照、護養、淨化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就如同見佛,親受教誨。如是依教奉行,念念不空過,自能斷除煩惱、習氣,終至究竟解脫。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把吵嘴的勁頭拿來學佛

修行最重要是四個字:信、解、行、證。為什麼會信得不...

對在家居士的一番苦口忠言

我們大家都清楚,新的一年已經到了,在新年開始,為了...

【推薦】因地發心的不同,便感召了不同的果報

所以一般受戒學律,聽教看經,參宗坐禪。這個是講到我...

星雲大師《如何正心誠意》

人與人相處,總希望留給別人好的印象,讓別人覺得我們...

不退心

過去有一個人,雖然沒有人開示他,但因為受世事的折磨...

世間四種可貴之人

佛陀過去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為比丘們開示:有四...

虛雲老和尚的修行經驗與學經的主張

修行首重見地。確立圓滿的見地,是修行的第一步。這第...

濟群法師:多聞熏習

我們無緣生於佛世,但佛陀所開示的解脫之道,盡在三藏...

來生的三個願望

美國有一位非常博學多聞的學者,在八十多歲時,慨嘆宇...

至誠稱念觀音聖號化解衝突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有云:若三千大千國...

佛陀的姨母出家記

當佛陀回到迦維羅衛國時,大愛道瞿曇彌(即佛陀姨母,...

人生三十年

在警衛森嚴、陰風淒淒的閻王殿上,閻羅王威武地高坐在...

已生的惡法令斷,未生的惡法令不生

當我們修習四念處之後,接下來應該要修助行四正勤。四...

在日常生活起心動念中修行

不僅是天天在念佛就算修行了。因為修行就是用佛法的道...

臨終的五趣相

眾所周知:六道輪迴之六道, 是包括天道、 人道、 修...

明朝高僧紫柏大師

紫柏大師是明朝四大師之一,名真可,字達現,晚年自號...

夢參老和尚在香港西方寺三壇大戒開示

2009年春(4月20日),夢參老和尚結束台灣弘法之行,...

如何超出天道而得到究竟的解脫

引言 天在人們的心中具有特殊的含義,它是美好、自在、...

凡修行人,心要有主宰

又凡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見好境界,不生歡喜,見不好...

希求涅槃之樂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當時有位梵志,...

惟賢長老《修學佛法的基本綱領》

尊敬的夏林長,各位護法居士: 我這次從重慶出來,經...

大悲水的加持與服用方法

(一) 大悲水的加持方法 加持大悲水,當發至誠懇切心,...

【佛教詞典】羯磨受具初為凡興後通果向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若論羯磨,初為凡興,後通果向...

【佛教詞典】二學

(一)讀誦與禪思。前者即指讀誦佛經及祖師語錄等。後者...

【視頻】淨界法師《不要太相信直覺,要先否定自己》

淨界法師《不要太相信直覺,要先否定自己》

【視頻】崇慈法師《達摩祖師》

崇慈法師《達摩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