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解脫道的行者應依四念處而住

濟群法師  2013/10/0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作為解脫道的行者,要想出離三界,了脫生死,應如何令念頭安住呢?佛陀臨涅槃時告誡弟子們說:應依四念處而住。

一、觀身不淨。凡夫雖有種種執著,但其中最執著的,往往是這個身體。很多人終其一生,忙忙碌碌,無非是為了這個色身的吃、穿、住,為了這個色身的調理、保養、康復。年輕人關心它是否美麗出眾,費盡心思地裝扮它;老年人關心它是否健康平安,竭盡全力地呵護它。但我們是否想過,這個讓自己操勞一生的身體究竟是什麼呢?其實,這個身體遠不如我們以為的那麼值得貪著。經云:「九孔常流不淨。」在我們身體上,有九個時常流淌不淨穢物的窟窿。此外,每個毛孔都會分泌汗液,若不及時清洗,就會散發令人掩鼻的異味。一旦死去,這個身體更會迅速惡臭、腐爛,最後剩下一堆枯骨,化為一抔黃土。常人迷惑於色身假相,才會貪著不已。若能透視其本質,明瞭色身的不淨和不可愛樂,自然就能減少貪著。

二、觀受是苦。受,即對環境的感受。很多人覺得,人生感受是有苦有樂的,當我們患病或情緒低落時,自然是苦受。但「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之類,難道也是苦受嗎?明明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何苦之有?那麼,佛法又是怎麼看待這些的呢?以佛法智慧透視,這三種感受的本質都是苦的。苦受本身自不必說,大家都知道是苦。至於樂受,佛教稱之為壞苦,因為沒有一種快樂是永恆不變的。事實上,快樂的當下,就是在趨向痛苦。當快樂消逝時,痛苦就接踵而至了。我們飢餓時,品嚐美味佳餚會感到快樂。一旦超過身體所需,快樂就轉為痛苦了。如果品嚐美味的本質是快樂的,應該越吃越快樂才對,事實卻不然。所以,樂受的本質也不是真正的快樂。快樂只是來自某種慾望得到滿足時的心理平衡,並沒有實在、不變的快樂。此外,還有一類屬於非苦非樂的感覺,為捨受。依捨受建立行苦,即有為法無常變遷之苦。總之,一切感受終會歸於痛苦,就像一切生命都會走向死亡這個終點。

三、觀心無常。我們的心念是無常變化的。快樂到來時,不會永遠快樂;痛苦降臨時,也不會永遠痛苦。情緒高漲時,未必長久保持;心情沮喪時,也未必持續不變。心念總是飄忽不定的,念念都是無常,時時都在變幻。認識到心念的無常本質,就不會執著於某種感覺,不會因順境而自鳴得意,也不會因逆境而難以自拔。

四、觀法無我。法,指宇宙人生的一切諸法;我,指獨存、不變的主宰。宇宙一切諸法,包括我們自身,都是眾緣和合而成,其中並不存在獨存的實體。但眾生由於顛倒無明,妄執有我。所以,佛陀告誡弟子應觀法無我,從而擺脫對世間萬象的貪著。

世人由於對宇宙、人生缺乏正確理解,導致常、樂、我、淨四種顛倒觀念。佛陀所教導的四念住,正是為了幫助我們對治這四種錯誤觀念。通過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的修習,最終能夠擺脫因常、樂、我、淨四種錯誤認識製造的種種煩惱和痛苦。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濟群法師文章列表

未論學佛,先學修身

未論學佛,先學修身。今開十端,眾當諦聽: 一不欺心 ...

如來有無量三昧,可這與我們何干

阿難被摩登伽女弄住了,後來佛問阿難:當初你為何出家...

不入心的「修行」

當我們朝著光亮行走,除了保持好姿態,更別忘記內在的...

【推薦】星雲大師《不爭人我》

昭化道簡禪師追隨雲居道膺禪師學道很久,雖已得到老師...

由心靈來引導外境的,一定有美好的未來

我們講過我們生命有二種力量:一個是外境的力量,一個...

證嚴法師《淨因三要》

淨因第一要 一.孝養父母 孝養父母為百行之先 世間之孝...

要以法相見,不能以情相牽

聞具足,就是聽聞正法。就是以你們那種好樂心親近善知...

石頭和尚的十味妙藥

雲南昆明華亭寺內,存有一奇特藥方,它是唐朝無際石頭...

【大藏經】【註音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佛教如何看待婦女

問: 佛教如何看待婦女? 濟群法師答: 佛教覺得,婦女...

濟群法師:慾望的三個表現形式

慾望的表現形式,體現在佔有、比較、競爭三個方面。...

《心經》為什麼具備強大的心理治療功能

在佛教浩瀚的三藏十二部典籍中,凝煉的《心經》包涵著...

濟群法師:要「觀身不淨」、「觀身無常」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但我們的一生,與其說使用...

社交場合所忌諱的27個習慣

每個人都出生在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生活環境成長,有...

【佛學漫畫】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藥師經》漫畫版本...

【推薦】迷悟的不同為何就會創造十法界呢

為什麼迷悟的不同就會創造十法界呢?這個概念就值得我...

上智不如下愚,老實方獲利益

【弟以闡提出家,自揣根性庸劣,罪業洪深。故於宗教二...

迷路的窮人

無量劫以前,有一座原始森林,山林裡林木茂密,是許多...

蓮池大師《彌陀疏鈔》念佛法語

1最先根本文: 求生淨土,信為最先。從始至終,信為根...

如何消除跟佛陀之間的距離障礙

心空如太空,豁然無所住。一真法界中,寂照常安住。 這...

五蘊活動越熾盛,你的業力就越重

眾生追求五欲,他是用什麼方式來追求?他就是用五蘊,...

生活禪開題

在生活中修行 經常有信徒向我提問:我們應該怎樣把學佛...

回歸無為法,緣聚緣散

在小乘的《俱舍論》中,有三種無為法。大乘的《唯識論...

專修、助修與雜修

問: 末學就是根據某居士講課中說的和寫的一本《化解看...

五位母親的哀傷

從前,一戶人家喜得貴子,父母喜歡得什麼似的,都希望...

【佛教詞典】人造華

取絹、木、紙、黃銅等材料造花,以金銀色莊嚴之,常年...

【佛教詞典】受具戒唯是人道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初唯是人,簡四趣者。天實報勝...

【視頻】妙境法師《佛教徒和非佛教徒做功德的差別》

妙境法師《佛教徒和非佛教徒做功德的差別》

【視頻】南無阿彌陀佛(男聲清念)

南無阿彌陀佛(男聲清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