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解脫道的行者應依四念處而住

濟群法師  2013/10/07  大字體  護眼色

作為解脫道的行者,要想出離三界,了脫生死,應如何令念頭安住呢?佛陀臨涅槃時告誡弟子們說:應依四念處而住。

一、觀身不淨。凡夫雖有種種執著,但其中最執著的,往往是這個身體。很多人終其一生,忙忙碌碌,無非是為了這個色身的吃、穿、住,為了這個色身的調理、保養、康復。年輕人關心它是否美麗出眾,費盡心思地裝扮它;老年人關心它是否健康平安,竭盡全力地呵護它。但我們是否想過,這個讓自己操勞一生的身體究竟是什麼呢?其實,這個身體遠不如我們以為的那麼值得貪著。經云:「九孔常流不淨。」在我們身體上,有九個時常流淌不淨穢物的窟窿。此外,每個毛孔都會分泌汗液,若不及時清洗,就會散發令人掩鼻的異味。一旦死去,這個身體更會迅速惡臭、腐爛,最後剩下一堆枯骨,化為一抔黃土。常人迷惑於色身假相,才會貪著不已。若能透視其本質,明瞭色身的不淨和不可愛樂,自然就能減少貪著。

二、觀受是苦。受,即對環境的感受。很多人覺得,人生感受是有苦有樂的,當我們患病或情緒低落時,自然是苦受。但「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之類,難道也是苦受嗎?明明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何苦之有?那麼,佛法又是怎麼看待這些的呢?以佛法智慧透視,這三種感受的本質都是苦的。苦受本身自不必說,大家都知道是苦。至於樂受,佛教稱之為壞苦,因為沒有一種快樂是永恆不變的。事實上,快樂的當下,就是在趨向痛苦。當快樂消逝時,痛苦就接踵而至了。我們飢餓時,品嚐美味佳餚會感到快樂。一旦超過身體所需,快樂就轉為痛苦了。如果品嚐美味的本質是快樂的,應該越吃越快樂才對,事實卻不然。所以,樂受的本質也不是真正的快樂。快樂只是來自某種慾望得到滿足時的心理平衡,並沒有實在、不變的快樂。此外,還有一類屬於非苦非樂的感覺,為捨受。依捨受建立行苦,即有為法無常變遷之苦。總之,一切感受終會歸於痛苦,就像一切生命都會走向死亡這個終點。

三、觀心無常。我們的心念是無常變化的。快樂到來時,不會永遠快樂;痛苦降臨時,也不會永遠痛苦。情緒高漲時,未必長久保持;心情沮喪時,也未必持續不變。心念總是飄忽不定的,念念都是無常,時時都在變幻。認識到心念的無常本質,就不會執著於某種感覺,不會因順境而自鳴得意,也不會因逆境而難以自拔。

四、觀法無我。法,指宇宙人生的一切諸法;我,指獨存、不變的主宰。宇宙一切諸法,包括我們自身,都是眾緣和合而成,其中並不存在獨存的實體。但眾生由於顛倒無明,妄執有我。所以,佛陀告誡弟子應觀法無我,從而擺脫對世間萬象的貪著。

世人由於對宇宙、人生缺乏正確理解,導致常、樂、我、淨四種顛倒觀念。佛陀所教導的四念住,正是為了幫助我們對治這四種錯誤觀念。通過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的修習,最終能夠擺脫因常、樂、我、淨四種錯誤認識製造的種種煩惱和痛苦。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濟群法師文章列表

五停心觀對治五種煩惱

五停心觀指不淨觀、慈悲觀、緣起觀、念佛觀、數息觀等...

修七支供迅速積累福德和智慧

修七支供的目的: 人生在世要想使自己過得更好,最主...

日常生活中,如何鍛煉「覺照」

問: 請問日常生活中,如何鍛煉覺照?初學者從何下手?...

真修行須受得勤勞,甘得淡薄

要做本色真正道流,直須受得勤勞,甘得淡薄,耐得歲寒...

宣化上人:培養四無量心

修道人,一定要培養四無量心。有了四無量心,才能教化...

修行人要遠離六種顛倒

【地藏,是南閻浮提眾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 縱發善...

若能以此修持,百人修持即百人往生

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如何讓生命中每一刻都變得有意義

寫在前面的話: 昨天一個佛友對我說她的困惑,因為收...

精進的利益

若不計寒暑,朝夕勤修務,事業無不成,至終無憂患。...

讓理想成為現實

問: 事無不可對人言,乃人生一大快事。所以我在生活...

應該如何誦經

問: 應該如何誦經?是否一部經一直讀下去? 濟群法師...

學佛會越學越清高嗎

問: 學佛會越學越清高嗎? 濟群法師答: 為什麼有些...

真修行須受得勤勞,甘得淡薄

要做本色真正道流,直須受得勤勞,甘得淡薄,耐得歲寒...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品上生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

哪個法門消業障效果最好呀

問: 慈雲灌頂法師在《觀無量壽佛經》註解裡面告訴我們...

什麼樣的菩薩有資格稱作「樂行惠施」

云何菩薩樂行惠施?若諸菩薩於一切施都無慾樂。 什麼樣...

修道人不要憂愁沒有人供養

我們修道的人,不要向人借錢,一借錢,就是不乾淨了!...

【推薦】星雲大師《金剛經》白話文淺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

證嚴法師《八大人覺經》

上人序 八大人覺警世紛,常人隨波逐流,在變動不停的...

觀音菩薩久已成佛,以悲心現九法界身

原文: 觀音菩薩,久已成佛,特以慈悲心切,現九法界身...

到寺院若生這麼一個心,所有功德全沒了

佛所有的道場,特別是末法道場,末法道場,千萬可不要...

禪機的參悟需要一顆玲瓏的禪心

修禪修心,倘若自己心中對禪理一知半解,只憑嘴上空說...

【佛教詞典】無量慧

(術語)佛之德號。以具甚深無量之智慧故也。法華經化...

【佛教詞典】顯示

謂顯露曉示。一切眾生之本性,具有因果、理事等法,佛...

【視頻】大安法師《把善行功德都迴向極樂世界》

大安法師《把善行功德都迴向極樂世界》

【視頻】慧律法師《楞嚴經》破妄識無處七處征心

慧律法師《楞嚴經》破妄識無處七處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