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在生活中轉煩惱為菩提

淨慧法師  2012/03/07  大字體  護眼色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沒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飯、人來客往、工作上班,乃至起心動念都是生活的表現。處在迷惑的狀態下,生活就是煩惱,而在生活中轉煩惱為菩提,就是生活禪。

工作上班都是生活,生活就是煩惱,而禪就是菩提。現在的人們,做事情時會有很多痛苦,但換個方式去看這些事情,會發現之所以有這些事情,是因為有很多人需要你。換個角度看,你就可以快樂地去做。

而禪的目標是讓我們安住當下,守一不移,不要轉移你的目標,這是生活禪入門的基本方法。生活禪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吃飯也是生活,工作也是生活。生活禪的中心是覺悟人生、奉獻人生。覺悟人生,所以能夠安住在當下;奉獻人生,所以能守一不移。把一件事情做好,就是一種奉獻。

一念迷是眾生,一念悟就是佛

很多人以為信佛就是信神。其實不相信有神可以,但要相信有佛,因為佛就是你自己。佛說:眾生即佛,心淨即佛,心悟即佛,這個你要相信,信自己身上的佛性,人人皆有佛性,有佛性則皆可成佛。一念迷,就是眾生,一念悟,就是佛。信佛不是信神。但是,也正因為不相信有神,所以我們人類的敬畏之心淡薄了,沒有敬畏之心就可以為所欲為。人一定要有敬畏之心,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人可以不相信有神,但是要相信一個規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沒有這個敬畏之心,很多人就失去了約束。

恪守規律才有自在

怎樣能讓規律有個讓人警醒的體驗?就是賞善罰惡的能量。一切事物的存在,最後都是個能量而已,賞善罰惡的能量看不見摸不著,但感受得到,是宇宙的大法則,無論承認與否,這種能量都是存在的,每時每刻都在起作用。它不是針對某一個具體的人,而是針對芸芸眾生,不在這個眾生身上起作用,就在那個眾生身上起作用,因為生命是有共通之處的。佛說:法身只有一個,諸佛眾生同一法身。所以這種能量是普遍的,無處不在的,隨時可以發生的。要看緣,緣就是條件,條件成熟了,它就發生了。

但恪守規律是不是就不自在了呢?自在,不是說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在一定的規範範圍之內才能真正有自在。比如國家有各種法律,但有很多人是自由自在的,因為他並不去觸犯法律。人總要有一些基本的約束,基本的約束有了,你才可能真正有自在。這就包括對規律的遵循。

而佛家最基本的倫理道德,就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些都是人們基本可以做到的。遵守五戒了,你就自由,你就自在,因為五戒所戒的,都是對己對人都不利的事情,這些事不做,應該是一個人人格上的美德。

在生活中轉煩惱為菩提

所謂生活禪,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那麼生活禪的宗旨是什麼呢?就是覺悟人生,奉獻人生。佛教講大智慧、大慈悲——大智慧才能覺悟人生,大慈悲才能奉獻人生;大智慧就是自覺,大慈悲就是覺他。這就是我們學佛的宗旨,也是中國大乘佛教一智二悲的根本宗旨所在。

我經過將近70年學佛修行的體會,覺得我們人生除了生活以外,好像沒有第二件事。那麼什麼是生活呢?我們處在迷惑的狀態下,生活就是煩惱,有生活就有煩惱,有煩惱就該修行。煩惱體現在哪些地方呢?就體現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穿衣、吃飯、人來客往、工作上班,乃至起心動念都是生活的表現。因為我們還處在迷失的階段,所以我們的心境、我們的生活也是一種染污的生活,染污的生活就是煩惱、就是生死。

既然煩惱在生活中,生活就有煩惱,我們怎麼樣來轉化煩惱呢?就要在生活中修行,在生活中來轉化煩惱,這就是生活禪法門。也可以說生活就是煩惱,禪就是菩提,在生活中轉煩惱為菩提,這就是生活禪。

起心動念中勤修「戒定慧」

當然這裡所說的禪,不僅僅是禪宗的明心見性、參話頭的禪,而是把所有的修行都融攝在生活當中加以落實。因此要將信仰落實於生活,將修行落實於當下,將佛法融化於世間,將個人融化於大眾。這四句話既是修生活禪的四句口訣,也是我們修一切法門的根本要領。

而修的內容是什麼呢?就是戒定慧——要在生活中勤修戒定慧,在生活中息滅貪瞋癡,在生活中淨化身口意。這就是我們修行的根本內容。修行可以在一切地方落實,我們起心動念的每一個當下都是修行的最好時刻,處處可以落實,時時可以進行,將生活變為一種實實在在的修行實踐。

佛法落實在什麼地方呢?要落實在世間,世間實際上不等於我們這個塵世,世間就是煩惱,世間就是生死。要在生死中修行佛法,離開了生死、離開了煩惱,佛法也就沒有什麼作用了。所以佛法要在生死中求,在煩惱中求,在污泥濁水當中求。佛法是一種對治法門,對治我們的煩惱,對治我們的生死,所以要將佛法融化於世間。

將個人融化於大眾

最後要將個人融化於大眾。因為我們個人總是非常渺小的,佛說世間沒有一件孤立的東西。我們來到這個世間就是仗因托緣而來,我們生存在這個世間還是仗因托緣而生存,我們學習佛法,成就世間一切事業都是仗因托緣而有。所以我們一定要將個人放在大眾中,不能離開大眾而尋找個人的安閑自在。因為個人的安閑自在正是大眾的成就,沒有大眾的成就就沒有我們個人任何一點小的成就。所以我們一定要以感恩的心來面對大眾,面對世界,面對天地萬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慧法師文章列表

修行不要搞得太複雜了

問: 師父您好!請您開示,業障煩惱覆蔽身心時,是否...

在家居士如何修學淨土

問: 修淨土的居士,在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認識與實踐...

戒為無上菩提本,修行應一門深入

佛教弟子,不消談得。就是佛教徒,但因為善根淺薄的原...

如何得到佛法的正見

佛教各乘各宗都把得到正見作為修行最重要的前提。如《...

無論離合,婚姻都是一場修行

關於如何處理家庭倫理關係,佛陀在《善生經》中把在家...

佛子行三十七頌

誰見諸法無來去, 唯一勤行利眾生, 殊勝師及觀自在,...

七種不退轉之法

古印度時,佛陀與五百位大比丘,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弘...

濟群法師《放棄我執》

我們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雖然我們生活在同樣...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大藏經】【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

淨慧法師:佛力加持與機緣

各位大德: 第二個七又開始了,時間如流水一般逝而不...

八念法門

今天給大家講的題目是八念法門。 我過去也給大家講過六...

在家學佛方便談

一、 四句口訣 很高興與大家見面談心,溝通思想。今天...

修學佛法必具的三項要求

知道人生是苦,知道生命短暫,知道國土危脆,卻不知道...

吃素一天對環境的影響

美國經過研究,統計了一組數據,進一步佐證了吃素對環...

臨終正念不失,顯得尤為重要

末法時期的眾生,接觸的多是念佛法門,比較方便、穩妥...

大安法師:西方淨土的成立原理

淨土宗經典對西方淨土成立的原理與相狀,有著雖簡約但...

只要你發願生極樂世界就一定能生

【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

虛空本不動,白雲自往來

我喜歡五台山那片湛藍的天空。更喜歡它的祥和與寧靜,...

聶光堅的往生故事

聶光堅,乃湖南聶雲台居士之侄子。曾留學美國,天資聰...

其實幸福不在遠方

其實幸福不在遠方,也不在夢裡,就在我身邊,在我每一...

淨界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第七講 第...

修淨土法門要發起出離心

沒有體悟到無我(大乘中觀學派稱之為空性)的人是極苦...

慈心化嗔心

有一天,佛陀在毘舍離國獼猴池側的重閣講堂,向諸比丘...

阿彌陀佛的無條件救度之心

往生就非常純粹的三個條件:只要你信、願、持名。而且...

婚外情、一夜情的九大害處

古諺:飽暖思淫慾。現在物質極大豐富,中國聖賢文化卻...

【佛教詞典】五濁增時

(術語)五濁者,住劫中自人壽二萬歲之時為始,初則其...

【佛教詞典】舌識

【舌識】 p0633   集論一卷十二頁云:何等舌識?謂依...

【視頻】德林老和尚《2008高旻寺冬季禪七開示》

德林老和尚《2008高旻寺冬季禪七開示》

【視頻】一代高僧無相長老

一代高僧無相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