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妙法蓮華經

淨界法師  2023/05/2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八十九講)

戊二、嘆美所持之法及示通經方軌  分二:己一、長行;己二、重頌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百零一面,我們看戊二的「嘆美所持之法及示通經方軌」。

這一科是跡門流通當中五品的第一品,<法師品>。前面的跡門正宗分,佛陀的三週說法,主要的目的是讓我們產生對《法華經》的信解。信解什麼道理呢?信解一佛乘的妙理。什麼叫一佛乘?簡單地說就是會權入實。學《法華經》,你要把你所修的法門,不管你是透過佈施、透過持戒、透過念佛,你要把你所修的三乘的法門,要能夠會歸到你的一念心性。這就是整個《法華經》的核心思想,就是信解一乘的妙理。

我們前面的信解是一個很粗顯的信解,透過聞思的信解。所以,佛陀在流通分的時候講<法師品>,必須講出一個方法來增長我們的信解。這當中佛陀用兩個方法:一個是講到功德,一個是講到行持的法門。一個功德,一個法門。在講功德跟法門的時候,佛陀是分成兩大科:第一個是約能持之人,第二個是約所持之法。約人跟法。

前一科,約人,佛陀講到五種法門,五種法師,就是受持、讀、誦、解說、書寫這五種法門。這五種法門的主要目的,就是一種文字的熏習。因為佛陀的經典,那不是一般的文字,那叫做「清淨法界等流正法」,所有《法華經》的經文都是從佛陀的清淨法界流露出來的,所以跟一般的書不一樣。我們凡夫的書,那是從眾生的妄想心流露出來的,那是顛倒想。《法華經》的經文來自於清淨法界,所以它就能夠引導我們回歸清淨法界,這個就是文字熏習的好處。它從什麼地方來,它就把我們的心帶到什麼地方去,說是「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

在唐朝有一個趙州禪師,他老人家二十幾歲出家,活到一百二十歲,所以他開悟以後修行的時間非常長,大概禪宗裡面開悟以後他修的時間最長。他自己在這個五六十年的修學當中,他晚年的時候講一句很重要的話,他說:相續也太難。就是我們在觀一念心性這種會權入實,我們要進入實法的時候,太難!

如果說我們修權法,不難。你修無常觀、無我觀,日常生活當中你看到人事的變化——哦,昨天的人是這樣子,今天的人改變了,這個事情也變化了,而這當中我們是不能控制的,「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所以無常無我的智慧,你從生命的經驗很容易去掌握、去觀察。

但是,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叫做不思議境,在日常的因緣裡面你看不到它的痕跡,捉摸不到它的蹤跡的。所以,禪宗開悟以後,沒有文字相的熏習他就很困難,相續也太難。祖師可以透過他的開導,或者是他一些基本的動作,說是德山棒、臨濟喝,讓你當下地迴光返照,靈光乍現。然後呢?然後你就得靠自己了,長養聖胎。

所以佛陀慈悲。禪宗很多的開悟回過頭來,一定要回到教下,因為你的開悟,只是叫做信解。你要把信解變成一種很深入的堅定的理解,你必須怎麼樣?受持、讀、誦、解說、書寫,靠文字的熏修。那麼,這五種熏修當然主要是增長觀慧。

佛陀要講出的助行,十種供養,透過香花、透過讚歎、透過合掌恭敬,身口意的供養,培養我們修學這個法門的虔誠恭敬心。因為我們定課有時候做久了以後,就會產生一種輕忽的心態,好像把它當作一種日常的生活,所以就使令我們在修法的時候,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所以佛陀透過虔誠恭敬心跟文字的淨法熏習,這兩種的正助合行,把我們前面的跡門正宗的信解慢慢地加強。這個是約人。

己一、長行  分二:庚一、嘆經法;庚二、示方軌

庚一、嘆經法  分五:辛一、約法嘆;辛二、約人嘆;辛三、約處嘆;辛四、約因嘆;辛五、約果嘆

這以下約法。佛陀直接約的一心真如這個法體來說明,你修這個法有什麼好處,以及它弘傳的方法,這一科講到兩個重點。我們看講義,這個地方有兩科。一,長行。長行當中又分成兩科。一,嘆經法。

辛一、約法嘆

爾時,佛復告藥王菩薩摩訶薩:我所說經典,無量千萬億,已說,今說,當說,而於其中,此法華經最為難信難解。藥王!此經是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佈妄授與人,諸佛世尊之所守護,從昔已來,未曾顯說;而此經者,如來現在,猶多怨嫉,況滅度後。

讚歎《法華經》這部經,共有五段。這是第一段,約法嘆,是直接約一心真如的法體來讚歎。

佛告藥王菩薩摩訶薩,在我的一代時教當中,佛陀講了無量千萬億的法。這當中有「已說」的,已說是包括什麼呢?相對《法華經》來說,已說的是包括華嚴、阿含、方等、般若這四時,這是已經說的,相對法門。「今說」,今說指的是在<序品>裡面所說的《無量義經》。「當說」,未來當說的,指的是《涅槃經》。

總之,在整個佛陀五時的說法當中,《法華經》的特點叫做什麼?難信難解。你很難產生真實的信心,你也很難深入地理解,為什麼呢?因為「此經是諸佛秘要之藏」。佛陀有很多很多的法,但是他有個根本來攝持這個法。就是誰攝持這個法?佛陀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的百千陀羅尼門,都是從一個東西出來的,就是從一念心性發動出來。所以,妙法,它的特點就是,它總持一切法。這個能持一切法的這些妙法是最難信、最難解的,因為它是諸佛的秘要之藏。什麼叫「秘」呢?秘就是隱而不說。佛陀剛開始先把這種不可思議的一念心性隱藏起來,不說。這個法門有什麼特色呢?叫做「要」,它總持一切法。所以蕅益大師用「隱而不說」跟「總一切法」來解釋秘要。所以,這個法藏,佛陀是不可以隨便地分佈給其他人的,除非你根機成熟。

而且,這個法門是「諸佛世尊之所守護」。因為三世諸佛的秘要是同一個秘要,就是一心真如,這個法門是三世諸佛共同護念的法門。從過去以來,「未曾顯說」。佛陀在《法華經》之前,並沒有明顯地說出來萬法唯是一心。這部經所強調的一念心性,乃至於佛在世的時候,「猶多怨嫉」。這不可思議,佛陀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種種功德莊嚴,講《法華經》的時候尚且有五千退席,何況是在佛滅度後的五濁惡世眾生呢?

就這個地方是強調《法華經》的兩大特色。就是有人問你說,那你學《法華經》,《法華經》有什麼特色呢?兩個特色:一個,它是佛陀最核心的思想,秘要之藏;第二,這個秘要之藏,一般人難信難解。

我們一般人,沒有學《法華經》,我們對佛教的思想是建立諸法因緣生。這大概是所有佛弟子的共識了,不管你是什麼宗派。一切法怎麼生的?諸法因緣生。一個人會墮落三惡道,因為他依止了雜染法,殺盜淫妄的法;一個人能夠成就功德,他依止的是佛陀的清淨的法。所以,我們建立因緣法,這個是很容易理解的,佈施成就富貴,持戒成就尊貴,忍辱成就莊嚴。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件事情,就是說,為什麼你修佈施的法來生會讓你富貴?你修的是一個法,它怎麼會出現果報呢?這個地方其實是有問題的。所以,因緣法裡面一定有佛陀沒有說的秘密在裡面。就是說,你修佈施的時候,是修佈施的法,結果它出來的不是佈施的果報,出現的是富貴的果報。那這個地方,這中間出現什麼事了?出現的是佛陀的秘要之藏。

就是說,其實不是佈施的法讓你富貴,哪是這樣子呢?因為你佈施的法,它中間有一個很重要的過程。你修佈施的時候,你產生佈施的心,而這個心去熏習你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本來就性具無量的功德,所以,不思議熏,它就不思議地變現;你用佈施的法去熏習你的內心,你的內心變現富貴的果報。所以它中間有一個很重要的過程,叫做真如受熏。這一塊,佛陀秘而不說,因為太難理解了。所以佛陀就簡單地說,哦,你修佈施的法,這個法門就會帶你到富貴。所以我們一般就是講諸法因緣生,它合乎我們的習氣,就是有所得。就是我們凡夫「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我們以前追求果報,結果呢?造殺盜淫妄。佛陀就利用我們這種追求的心,一開始用取代法來讓我們修學,就是你與其去追求殺盜淫妄,我倒不如引導你來追求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但是追求的心沒有改變——有所得。但也沒關係,為實施權。就是說,佛陀剛開始不碰觸我們最難改變的攀緣心,佛陀一開始把這一塊先放下,就是你攀緣好的,好過你攀緣不好的。所以剛開始修學,有所得心是可以理解的。

但到《法華經》的時候,佛陀告訴你,其實你所得到的東西,都是你自己變現出來的,你根本什麼東西也沒得到。人生,你不可能得到任何東西。就是,你自己用這個法去熏你的內心,然後呢?然後你內心變現一個果報讓你去受用,叫心作心是。是心修佈施,結果呢?是心變現富貴。所以這一來一回都是你自己的東西,你哪有得到什麼東西呢?但是這種觀念很難理解,也很難接受。就是我修了半天,結果還是我自己的東西!所以這個觀念在《法華經》佛陀開權顯實以後,有五千個退席,就這個問題,叫做難信難解,因為它是佛陀秘要之藏。佛陀一開始在因緣所生法當中他有一個核心的秘密,佛陀把它隱藏起來,只講因緣所生法,沒有談萬法唯是一心,是這麼一個情況。

辛二、約人嘆

前面是約法的自體來讚歎,這個地方約受持。就是說,我受持《法華經》,我每天這樣讀誦,有什麼好處呢?

藥王!當知如來滅後,其能書持、讀誦、供養,為他人說者,如來則為以衣覆之,又為他方現在諸佛之所護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願力、諸善根力,當知是人與如來共宿,則為如來手摩其頭。

佛陀講到約人的時候,他說,當知在佛滅度以後(當佛滅度以後,當然進入了像法、末法時代了),有人能夠聽聞《法華經》,得到受持以後,開始書寫、讀誦,乃至於修十種供養,為他人解說,那麼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

「如來則為以衣覆之。」這個「以衣覆之」就是成就忍辱力。佛陀用衣服保護你,讓你不受傷害,忍辱力。「又為他方現在諸佛之所護念。」你能夠得到十方諸佛特別的護持、攝受。第三個,成就三力。這個人在內心當中產生大乘的信力、大乘的願力跟大乘的智慧力,這個「善根」就是智慧。成就信、願跟智慧。

這以下總結。「當知是人」,在今生當中「與如來共宿」。就是我們修因緣所生法的人,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家的感覺,就是到處攀緣,一下子攀緣佈施法,一下子攀緣持戒法。而你學了《法華經》,你能夠找到一個家。這個家,跟佛陀的是同一個家,一家人,「與如來共宿」。這是指當下的修學。對未來來說,能夠成就佛陀的摩頂授記。

所以說這個「約人嘆」講到滅惡生善。忍辱力是偏重在破惡;大信力、大願力跟善根力,生善。是這麼一個情況。

我過去讀佛學院的時候,有一個老法師,我跟他還是比較熟,經常有互動。這個老法師是修淨土宗的,他平常的修行只有兩個方法:一個拜佛,一個念佛。拜完佛,就靜坐,就念佛。所以平常也是就拿一串念珠,到處走來走去的。他到晚年的時候,突然間受持《法華經》了,受持了五到六年左右,結果往生了。往生以後出現什麼事呢?第一個,他神態非常安詳。神態安詳這還不算什麼,因為福德力大的人臨終也是神態安詳。更重要的是,他的臉色紅潤,微微紅潤。這個就不是福德力了,這個是道法,心與佛合,心與道合。我們一般臨命終的人臉色是蒼白的。就是他已經有那個道的力量進去了。你看他一生當中的修行,就是拜佛、念佛、誦《法華經》。

所以《法華經》的不可思議在哪裡,諸位知道嗎?我們一般人不修《法華經》,你的修行叫做單一的功德。哦,你要修忍辱,你要特別修忍辱;你要修大乘的信心,你要特別修大乘的信心。因為它法跟法之間,它沒辦法整合的。就是你從小到大,你學很多武功,你面對不同的敵人,你要使出不同的武功。只有等到你有一天學《法華經》以後,它才可以所謂的總持。就是你誦《法華經》以後,你不斷地誦,你自然會產生一個清淨心、菩提願。這兩個功德會把你所有的枝末的法門全部整合起來,所以它從根本上去滅惡生善。就是你在不知不覺當中,在誦經的時候,自然產生忍辱的調伏力,產生信願的善根力,還有智慧的觀照力。《法華經》的特色就在這裡,它從根本上把你一種凡夫的心先改成佛心,跟十方諸佛同一個安住心。你變成佛心以後,你很多的善根自然就出現出來,這是一個根本上的改變。

辛三、約處嘆

藥王!在在處處,若說若讀、若誦若書,若經卷所住處,皆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不須復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此塔應以一切華香、瓔珞、繒蓋、幢幡、伎樂、歌頌,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若有人得見此塔,禮拜供養,當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個地方是約處所,就是「在在處處」。比方說你誦《法華經》,你可能在某一個房間或者佛堂等等,凡是你誦《法華經》的地方,或者是為人演說,或者讀,或者誦,或者書寫,那麼這個地方就值得起七寶之塔。而且要怎麼樣?「極令高廣嚴飾」,高大莊嚴。它表示什麼?表示這個地方,不要說人殊勝、法殊勝,甚至於你受持《法華經》的處所都很殊勝,值得我們尊重。

怎麼說呢?因為你根本就不需要再安這個舍利子了。你誦《法華經》,你那個地方當下就具足了全身舍利。所以,你就是需要用一個塔去莊嚴這個地方,應該以種種的香花、瓔珞、繒蓋、幢幡作身業的供養,或者是伎樂、歌頌的口業的讚歎,乃至於意業的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等等。所以,如果你今天有一個固定的地方,經常點上香來誦《法華經》,你這個地方就值得一切龍天護法來禮拜供養。為什麼?「當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你已經從凡夫的心趨向於成佛的心。

蕅益大師解釋這一段,說法身舍利,它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一般說的舍利子是佛陀的應身舍利。佛陀應化身,丈六的比丘相往生以後拿去燒,燒完以後產生很多的碎骨。一般來說,佛陀在整個八相成道當中,有四個地方是應該起塔的,表示尊重:佛陀出生的地方、佛陀成道的地方、佛陀轉法輪的地方跟佛陀入涅槃的地方,這四個地方。

那麼,為什麼你誦《法華經》的這個地方也值得我們去起塔呢?因為這個地方就是你法身出生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你得道的地方,成就佛道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你轉法輪的地方,這個地方也就是你成就未來大般涅槃的地方。雖然你現在沒有成就,但是你有一天成佛以後,對望過去,你當初就是在這個佛堂每天地受持、讀誦,所以相對未來而言,它就是你的最初的因地,就是你法身成就的因地、你得道的因地、你轉法輪的因地乃至於你成就大般涅槃的因地。所以這個處所就是佛陀的法身舍利,值得恭敬讚歎。這個約處嘆。

辛四、約因嘆

這個成佛的正因。

藥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薩道,若不能得見聞、讀誦、書持、供養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若有得聞是經典者,乃能善行菩薩之道。

在佛門當中,有些在家、出家的菩薩,他行菩薩道,可能受了菩薩戒行菩薩道。這個人如果一生當中都沒有辦法見聞、讀誦、書寫、受持乃至於供養《法華經》,那麼這個人,不管他修什麼法門,「未能善行菩薩道」,沒辦法善巧圓滿菩薩道,他這個菩薩道有空缺、有欠缺。如果這個人在一生當中,除了廣修六度、念佛、持戒以外,又能夠受持《法華經》,這個人的菩薩道是圓滿的。

蕅益大師講,什麼叫有空缺?什麼叫圓滿?就是說,佛法講因地,就是你的內心,心就是因地。如果你沒有學《法華經》,你的因地的心叫拙度,笨拙的拙。拙度,就是以方便為因。什麼叫以方便為因?就是你的因是從因緣所生法建立起來的。你看有些人,他一輩子就是做義工,他什麼事都不做,他專修佈施法。沒關係,他今生先把佈施這個功課做好,廣修佈施,來生成就大富貴。但是你沒有把佈施法會歸到你的清淨心、菩提願,你這個人不能善修菩薩道。乃至於持戒等等。因為,你今天沒有會歸到心性,你的心變成一直在追求,而你追求的是一個不安穩的東西,因為追求果報,因為你不能夠安住到巧度。

第二個就是巧度。就是你沒有安住一念心性的圓因之前,你的心叫做弟子心不安。你看修佈施的人,初學者還好,到老參的時候,做義工就開始思惟,就開始打量了,說:欸,我這個佈施要怎麼樣修才能夠成就大佈施、大功德?我這個持戒要怎麼持戒,我來生的功德能夠得到最大化?所以我們一個人不回歸心性,從因緣來看事情,你的得失心就很重。得失心重以後就怎麼樣?弟子心不安。你一個人一旦心不安,你的修行就起起伏伏了。有時候就很沮喪,你覺得你的佈施修得不好;有時候你就很高慢,你覺得你佈施法修得特別不錯。所以,一個人沒有學《法華經》,他的修學變成一種不安穩的狀態。

懺公師父講一句話,說,修行是點點滴滴的功夫。講出這句話,這個人內心是安住了。就是學《法華經》的人,他做修行功課,他時間到了就是,一天拜兩百拜就兩百拜,他就固定,因為他「其心安如海」,他已經跟諸佛站在同一個水平線上。所以他開始怎麼樣?內觀了。他才會講出修行是點點滴滴的功夫。

我們在辦僧教育的時候,最怕的就是有學生跟我講說,欸,主任,我三年之內要誓證念佛三昧。這種人就危險了,因為他有所得心太強了。修行是不能去追求果報的,大家都知道,這是所有修行人的一個共識,就是你只能問因地。你在因緣裡面打轉,一開始可能比較老實,重視佈施的因,反正我做該做的事情,但是時間久了以後,你會從追求因地開始執著果報了。那就是你起顛倒的開始了,你開始去注意到你未來的果報,就是你失去正念的時候了。因為你有所得心太重,就會變成印光大師說的「急火攻心」,那你就讓你的冤親債主有機可乘。

所以佛陀就很清楚跟你講,你沒有修《法華經》,你的法門修得再多,未善行菩薩道!因為你沒有安住在佛陀成佛的正因,你安住在佛陀施設的一種方便因,就是因緣的生滅相。你只有安住在不生滅的一念心性,才是善行菩薩道。這個因地是很重要!

辛五、約果嘆  分五:壬一、近果;壬二、立喻;壬三、合法;壬四、釋近;壬五、揀非

我們看果地,約果嘆。約果嘆當中有五段。

壬一、近果

其有眾生求佛道者,若見若聞是法華經,聞已信解受持者,當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前面是約著我們因地的安住,這以下是講最後的結果。如果有一個眾生受了菩薩戒,開始發菩提心,修學六度而追求佛道,那麼這個人「若見若聞」,他能夠聽聞《法華經》,乃至於透過三週說法如理思惟以後,信解《法華經》,乃至於到<法師品>,受持《法華經》,開始讀誦、書寫、為人演說,受持《法華經》,那麼透過三個階段——見聞、信解、受持,這個人已經怎麼樣?「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近,相對遠來說的。這個近就是他已經直截了當地契入成佛之道。不是像我們修因緣所生法,在那邊拐彎抹角。

這個因果法則,它有兩種因果。

一個是五乘的因果,就是權法的因果。權法的因果是要變現的,它是透過心識變現。你看,你佈施的時候,這個佈施是個善法,結果你得到快樂果報。這個果報是怎麼樣?是一個無記。果報沒有善惡,只有因地有善惡。你持戒是個善法,你成就尊貴身的時候也是無記,沒有好壞的。你也可能因為你尊貴身而放逸造罪,你也可能因為你尊貴身得到鼓勵開始修善。所以快樂的果報到底是善是惡?不決定。你可能因為快樂而墮落,也可能因為快樂而得到鼓勵增上。所以果報是無記,因地是善。

只有成佛的因果是一致的。就是蕅益大師常說的,妙因妙果不離一心。你在追求佛道的時候,你的因地是修一念心性,修《法華經》的人,不管佈施也好,拜佛也好,念佛也好,你的重點是用這個法來莊嚴你的內心。結果,成就果報的時候,還是一念心性,還是你這一念心性。但是你這一念心性多出了無量的功德莊嚴,它攝持無量功德莊嚴,變成法身。大功德法之所莊嚴,叫做法身。心性也好,法身也好,其實就是同一個東西。就是你學《法華經》以後,你未來成佛的心就是你現在的安住的一念的清淨心、菩提願,這兩個沒有改變。只是說這兩個,清淨心、菩提願,多了無量無邊的資糧功德,差別在這裡。

這個可能有點抽像,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過去有一部電影叫做《臥虎藏龍》,可能有些人看過,是李安導演的。它講到有一個武林高手叫做李慕白。李慕白長時間在武林當中打轉,覺得這個是非太多了,就宣告退出武林。為了表示他的決心,他就把他的寶劍,青冥劍,供養出來,給他的好朋友,一個貝勒爺。然後昭告武林說,我退出江湖了,我的寶劍,這種削鐵如泥的寶劍獻出來。結果沒有多久,有一天晚上這寶劍就被偷了。被偷了以後,李慕白就暗中去查訪,哦,原來被朋友的女兒偷了。他女兒在家裡面偷偷學武功,學了一些武當派的武功。李慕白就用計謀,有一天晚上把她調出來。調出來他就問這個女兒說,你為什麼要偷這個寶劍?朋友女兒說,我要用青冥劍稱霸武林。李慕白說,稱霸武林不是靠這支寶劍的,就跟她開導。這個女兒她不聽的,李慕白就從樹上就摘了一根樹枝,說,你用青冥劍,我用樹枝,三招之內你能夠打敗我,我就把這個寶劍無條件地供養給你。如果你不能打敗我,你就把寶劍還給我。結果她用青冥劍跟李慕白打了三招,還是打不過他,被李慕白打敗了。

諸位!一個青冥劍,一個樹枝,從法門來說,這個法門太高,那個法門太低了,但為什麼她被打敗呢?因為能持這把劍的心不一樣。諸位!你們如果是初學者,這句話可能沒有體驗。你大概學佛超過十年以上,你會發覺一個問題,所有的修行都進入停頓狀態,或者是緩慢狀態。就是剛開始大家修行的時候都是一直拼,因為你那個時候道心強,體力也好,不管是拜佛、念佛、佈施、持戒,都很精進。到了十年後,大家都緩慢下來,那個時候就不是拼你的精進了,是看你的心理素質了。因為你會做功課,別人也會做功課,你在家會念佛,他也會念佛。所以,到了十年以後,每一個人在法門上就沒什麼差別了。如果你不會歸心性,你的挫折感就很重了,你會覺得說,好像修到這個時候,進入到一種空亡的狀態。前面看不到出路,後面已經過去了,不可追了。你過去的輝煌時期,你以前閉關怎麼用功那畢竟是過去了,那未來比較重要。一佛乘的因果就是說,你的心理素質是關鍵,而不是那把劍。

所以我們一再強調,單一的功德是成不了大事的。單一的功德,你說我這輩子,今生給你八十歲,你就專修一個法門,你也成不了大器。但是你今天用《法華經》,以清淨心跟菩提願,這一個所謂的菩提善根,你所修的法門那就是大白牛車了,你跟佛陀站在同一個水平,你跟佛陀安住在同一個家。就是說,你的所有的法門當中,重點是你後面有一個無價的珍寶——自性功德力出現了。你這個摩尼寶珠跟佛陀是同一個品質的,只是佛陀比較大顆,我們比較小顆,我們叫名字即佛,佛陀是究竟即佛。但是注意,這兩個寶珠的作用是一樣的,體質是一樣的。

所以諸位!你今天只有兩種選擇:第一個,你追求因緣果報;第二個,你安住一念心性,放棄對果報的追求。你追求因緣果報,就是你今天選擇離家出走,也可以。說,我不要住在家裡面,那麼無論你怎麼打工,你頂多就是佛陀說的,你就是讓你得到一天的衣食,就是一日的所需而已。你一個乞丐你能夠做什麼事情?但是,你選擇回家就不一樣了。諸位!你是繼承家業,你內心的功德,清淨心菩提願的功能就表現出來。

所以我們現在不是說法門不重要,而是有比它更重要的,就是一心真如!你要進入一心真如,只有一種情況——放棄對果報的追求。你不可能又想要追求果報,又想安住真如,沒有這回事情,你沒有那個本事。所以,那個清淨心強調的就是離一切相,你才有可能產生廣大平等的菩提願,即一切法。

一個人會學《法華經》,這個人眼光是看得很遠了,他不會看今生、來生這種小小的果報,所以佛陀約因嘆、約果嘆。就是說,如果說你今天只是追求一些來生的快樂比一般人好很多,你就這麼點志向,那就算了。如果你有志於無上菩提,追求佛陀的萬德莊嚴,那回家變成是關鍵了,很重要!因為你再怎麼修單一的法門,再怎麼打工,通通沒有用,根本還是要回家,所以叫「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說,你今天關鍵在於見聞、信解、受持,這是三個核心。

壬二、立喻

這講出一個譬喻。

藥王!譬如有人渴乏須水,於彼高原,穿鑿求之,猶見乾土,知水尚遠,施功不已,轉見濕土,遂漸至泥,其心決定,知水必近。

這段譬喻,蕅益大師講到有兩個重點:一個是講到土,一個講到水。一個是泥土,一個是水分。泥土是什麼呢?泥土就是佛陀所說的教法,這是文字的教法。但是文字的教法裡面,它能夠攝持水。文以載道,是吧?所以泥土跟水之間是有關係的,是用教法來攝持這個水分,用這個泥土來攝這個水分。

我們看,先把泥土跟水分的關係講清楚。說,「藥王!譬如有人」,這個不是一般人,是發了出世道心的修學菩薩道的道人。他只有一分道心,他還沒有修學佛法,所以怎麼樣呢?「渴乏須水。」他空有道心,但是他缺乏這種法水的滋潤。那怎麼辦呢?「於彼高原,穿鑿求之。」這個高原表示他進入了一種末法時代五濁惡世,他不是在低窪,低窪的地方求水容易,但是他到了五濁惡世的時候求法困難,變成高原,這種高山的地方。

那麼,他用他的各種努力,往泥土裡面去挖的時候,「猶見乾土,知水尚遠」。我們一開始在修學,就碰到的是乾土。這個乾土就是指的佛陀講阿含時。阿含時講因緣所生法,講生滅四諦。阿含時它所強調的就是一種小乘的我空。它那個空是對立的,它從無常故苦,苦即無我,所以它滅色取空。這個離佛法的中道實相的法水是非常遠。基本上,我們從《阿含經》看不出它有中道實相。基本上它就是,你人生只有兩種選擇:你要麼墮入因緣的有相,那就是輪迴;你要麼成就偏空涅槃。你只能在空性跟有為法之間作一個選擇,所以它沒有所謂的中道平衡的概念。所以「知水尚遠」。

但這個人不放棄努力,繼續往下挖,「施功不已,轉見濕土」。透過阿含的四諦以後,他開始學方等般若,接觸到大乘的空性,知道無生的思想。無生的思想離真如本性就很接近了,因為它那個空不排斥萬法,它是一種本體的空。但是,它還是執著一個法,這個法叫做空,它沒有把這個空的法會歸到一念的心。所以我們一般在《法華經》不講空,叫做清淨心,這表示它是一個有明瞭性的心。所以透過他努力以後,從《阿含經》提升到方等般若,他已經怎麼樣?見到濕土。哦,這泥土裡面有水分了。佛陀在方等般若並沒有明顯地把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一念心性講出來,但是這個地方已經是所謂的帶通別正說圓教,這個方便法已經含攝了實法。

一直到《法華經》,「遂漸至泥」。你讀了《法華經》,你才真正地遇到所有的泥。這個泥就是水分非常多了,這個時候你對成佛的心就堅定了,你的心也安穩下來了,你不再追求一些因緣果報了。你知道人生不是追求,人生只是叫做歷練,用各種法去開顯你內心的東西,不是去追求什麼東西。所以這個時候,「知水必近」,就知道成佛的道路不用急,慢慢走,只要把這個方向走對了,是遲早要成就的。

所以這個地方講到三種次第。一開始追求的是乾土,然後是濕土,最後變成泥,泥跟水已經混合在一起了。

那麼這個譬喻,我們看他的合法,壬三、合法

看經文:

菩薩亦復如是,若未聞未解、未能修習是法華經,當知是人,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尚遠;若得聞解,思惟修習,必知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佛學漫畫】《法華經》故事之髻中明珠的譬喻

髻中明珠的譬喻...

成佛之道的兩個階位

智者大師把整個成佛之道簡單地判作兩個階位:一個是般...

夢參老和尚:妙法蓮華經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1講 跟法華經...

火宅三車喻

有一位大長者,年事已高且家財萬貫,擁有無數的田宅僕...

沾到三寶的邊,為何都能都成佛

【諸佛滅度已。供養舍利者。起萬億種塔。金銀及玻璃。...

【佛學漫畫】《法華經》故事之化城寶處的譬喻

不管前途有任何考驗與危險,都要信心堅定地向前邁進。...

慧能大師與法達

一天,從江西南昌來了一位手持錫杖的僧人,名叫法達。...

《法華經》開示面對事情的三個態度

《法華經》說: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捨...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婆提城祇樹給...

去極樂世界有什麼好處

世人念佛,求生西方,如果成功往生,即成為極樂眾生,...

念佛法門原則:寧可少、不可草

我要老實告訴大家,念佛法門一個原則:寧可少、不可草...

涅槃的四種差別

我們來看一看,那麼這個涅槃跟菩提,到底它會發生什麼...

為什麼古來有些祖師能把腿一盤,要走就走要來就來

我們修行的人,首要目的是了生脫死。那麼何謂生死?生...

最輕鬆的方式還是誠實

魯宗道是北宋大臣,在他住處旁有個著名的仁和酒店,店...

聖嚴法師:慈悲沒有敵人

可憐人、同情人、原諒人、愛護人、關懷人等,都可以算...

一句佛號創造生命奇跡

宗實老和尚是黑龍江省大慶市人。九年前的劇烈心絞痛,...

悲智等運 嚴土利生——惟賢法師談「人間佛教」思想

3月2日,中國佛教協會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了會長擴大會...

持念觀音聖號,能從水難中逃生

十四無畏的第三是水難無畏。因為觀世音菩薩已成就了水...

憨山大師開悟的經歷

佛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即是佛。釋迦牟尼佛在菩...

泰國高僧阿姜查大德的精彩開示

★切記!你不是為了得到而禪坐,而是為了捨棄。我們不...

【推薦】善業必須要有正確思想來引導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叫做須賴的居士,名叫須賴。這個居...

吃素與持齋

所謂吃素,乃指不吃葷(五辛)腥(動物肉)之食物。五...

單持佛號力量小,需要兼持咒語嗎

問: 有一種說法認為,單持佛號力量小,兼持咒語力量大...

轉定業與因果律的悖論

我曾經講過,定業要是可轉,沒有因果了;定業不可轉,...

如何能夠保持精進念佛的道心

問: 念佛同修如何做才能有效地保持精進念佛的道心?...

【佛教詞典】法瓶

指寺院中,行大布薩法會(於固定日期聚眾宣讀戒條之儀...

【佛教詞典】舍衛國

本名憍薩羅,舍衛是都城,今以首都代國名。位置在今印...

【視頻】淨界法師《目犍連尊者預言下雨卻失誤》

淨界法師《目犍連尊者預言下雨卻失誤》

【視頻】《雜阿含經》女聲念誦(音頻)

《雜阿含經》女聲念誦(音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