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妙法蓮華經

淨界法師  2023/05/2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一零一講)

癸二、釋近處 分三:子一、約遠論近;子二、約近論近;子三、約非遠非近論近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百三十七面,我們看癸二的「釋近處」。

這一科是跡門流通的第五品, <安樂行品>。這個安樂,它是一種功德相。就是我們如法修學一佛乘的妙法,我們在身、口、意、誓願這四個處所,今生會產生安穩的快樂,來生會成就大般涅槃的快樂。這個安樂通於今生,也通於未來。

那麼,這樣的安樂是怎麼造成的呢?

它有兩個重要的因地,一個是行處,一個是親近處。行處就是理觀,親近處就是事修,理觀、事修合起來,就是我們說的一佛乘的思想——權實不二。理觀跟事修,它們的共同點,都是在觀照我們這一念心,這個是相同的。整個《法華經》它不向外追求的,它的問題就在內心裡面。

觀心當中,理觀的心跟事修的心是不一樣的。理觀它的心觀的是深層的真如的心;事修所觀的心,它是觀表面的因緣的心。那麼這兩個有什麼差別呢?我們說明一下。

理觀的心,它是一種不生滅心。就是我們現在的心是生滅變化的,但是如果我們今天把生命的輪迴回歸到原始點,就是我們在沒有輪迴之前,當我們的心是一種寂靜安穩的時候,還沒有一念妄動之前,我們是一個什麼心。所以這個真如的心是一種真實不變的,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理想化的心,不是現實面的心。

這種心它有兩個特色:第一個,清淨;第二個,具足。那一念明瞭的心性,它是離一切相,但是又具足無量的性功德,但這個時候是寂靜不動的。那麼這一念心是幹什麼用的呢?安住用的。就是安住一念心性,然後即空即假即中。即空,顯現的是清淨的相狀;即假,是開顯它的一種性具的功德。所以,我們修理觀的時候,我們是超越現實的。是的,這種理論是透過一種信解而建立起來的,不是我們真正去親證的。

這樣的理觀的心安住以後,接下來就是怎麼樣?我們要面對現在已經輪迴的心。我們回顧我們的過去,曾經做過天人,享受很多的世間的快樂;我們也曾經到三惡道,遭受很多的刀山油鍋的痛苦。這些因緣果報雖然過去了,但是它會在心中落一些影像。就是凡是我們生命走過的事情,在心中都會留下一種影像。就像一個鏡子,你把它放在空中,它會惹很多的塵埃。一個車子開過去了,它會留下塵埃。一個人在鏡子前面走過去了,它也會留下塵埃。雖然人已過,車已過,但是塵埃留下來了。

所以到了我們今生,我們心中是怎麼樣呢?那就心有千千結了。就是很多很多過去人生的經驗,累積成你的思想、性格。就是我們的心現在是有判斷力,有你的價值觀,有你的思考模式。這些心是怎麼來的呢?你本來是清淨的,但怎麼就有這麼多思想呢?一句話就講完了——因緣所生法。因為你經歷過太多的生命經驗,而在整個影像當中,我們各人各取所需,你取你的影像,他取他的影像,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的思考模式。這個就是一種現實的心,就是因緣的心。

那麼這個時候怎麼辦呢?就靠佛陀的大乘的戒定慧的事修,慢慢地把它給作一個調伏跟引導,使令它跟我們原始的心能夠相隨順。就是原始的心是我們的理想目標,因為原始的心才能夠跟諸佛相通,站在諸佛的同一個家,把心帶回家。佛陀所有的功德,都是從清淨具足的心顯現出來的。我們因為沾了很多的塵埃,所以變成一種流轉的心。

所以真如的理觀跟戒定慧的事修,這兩個是不可切割的,互含互攝的。

這兩個關係,我們可以從因緣、體用這兩種關係來說明。

首先我們看因緣。比方說,我們受菩薩戒。諸位,你受菩薩戒你都知道,你一定怎麼樣?先有戒體,才有戒行的。就是你在受戒那一天一定怎麼樣?面對十方諸佛許下你的誓願:從今以後,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然後呢?然後你心境和合,你緣十方諸佛的法界、眾生法界,心境和合而落下一種無漏的善根種子。

那有人就會說了,你發的這個願是不真實的,你怎麼可能在今生當中誓斷一切惡?你怎麼可能在今生當中誓修一切善?你更不可能誓度一切眾生,你不可能做到。你不可能做到,你發這個願,你不是欺騙佛菩薩嘛?不是這樣講。因為,你不發這個願你就得不到戒體了。

所以,諸位!理觀,它本來就不是務實的。我們如果什麼都務實,那我們就不能突破現狀了。就是說,我們因為不滿意輪迴的現狀,所以我們才修行。如果你什麼東西都從因緣的現狀來思考,那你就永遠是一個生死凡夫了。

佛陀意思就是這樣,理觀就是讓你知道你的目標在哪裡,不是要你現在就做到,至少你這個因地要怎麼樣?要圓滿。你不能說,我盡量斷一切惡,我盡量修一切善,我隨緣度一切眾生。那你這個菩薩戒體是白受了。因為你第一個種子有問題。戒體的思想,第一個種子必須圓滿;然後你去修行這個戒行,你擴展出來的第二個種子、第四個種子、八個種子,它才會從圓滿當中不斷地擴大。你第一個種子如果不圓滿,那你所有種子都不是成佛的正因了,因為它是一個因地。所以,我們在發願的時候是理想化的。你先把你現在的身心世界放下,把這種經過輪迴加工以後的身心世界先放下,這不是真正的你。所以戒體是理觀所成,它是一種理想化的願力。

然後呢?然後你受完戒回到家以後,你開始怎麼樣?面對現實,開始做一些持戒的戒行。那這個時候,講到因緣,那就講到契機了。有些人喜歡斷惡,他寧可保守一點,他不修善,不度眾生,他先把過失關掉;有些人喜歡修善,廣學無量的法門;有些人喜歡度眾生。那沒關係,各取所需,事修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但是他們三種人共同的因種是對的,他們都是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所以他們會有什麼結果呢?叫做「方便有多門」,但是最後,一定會「歸元無二路」,因為他第一個因種是圓滿的。

所以,理觀它是一個因地,它是完全不能有任何瑕疵的。就是你今天種的種子,這個無上菩提的種子,這是要求非常嚴格的。你要經過長時間的在教法學習,什麼叫做真如的心,什麼叫做清淨又具足、具足又清淨,然後寂靜不動的心。這是不能有任何差錯的,如果你第一個因地種錯了,你後面就全部錯了。

所以第一個,我們了解理觀跟事修,它是一個戒體跟戒行的關係,叫做因緣關係。

第二個,是體用的關係。體用的關係最簡單的例子是什麼?就是六祖惠能大師跟神秀大師的偈頌。

六祖大師的修學,叫做什麼呢?「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神秀大師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六祖大師這個很明顯,理觀的角度。既然超越因緣,那就是所謂的鏡子也不可得,灰塵也不可得。這是理想化的真如心,它強調安住。所以六祖大師強調的是安住,安住真如。神秀大師呢?是「時時勤拂拭」。其實他的說法也對,他面對的是一個因緣所生法的心。

但是為什麼禪宗要選慧能大師呢?因為事修的心沒有太大的特別。所有的五乘法門,其實每一個人都要修心,淺深不同。人天乘修的是善心,二乘修的是涅槃的心,菩薩修的是功德的心,但是這個都是事修。但是問題是,你今天沒有成就「本來無一物」的這種體,你沒有找到十方諸佛共同的體,你就成不了佛。所以,從成佛的角度,六祖大師是對的,因為他掌握了十方諸佛的根本的共體,就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所以在整個<安樂行品>,你一定要先弄清楚什麼是理觀,什麼是事修。

前面我們講到這個「行處」就是理觀,就是透過觀察我們的原始的真如的心,然後怎麼樣?安住在一種不生不滅的清淨心。然後呢?然後就開始要「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就開始務實地面對我們因緣所生法所留下的無量無邊的妄想、無量無邊的業力所構成的我們現在的這個生滅變化的心。怎麼面對它,就是開始講務實面了,叫做「近處」。這個近處就是事修,透過事修使令我們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去親近這個理觀的智慧,這個就是事修。

子一、約遠論近

這個「近處」有三段。先看第一段,子一,約遠論近。

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

約遠論近,這個「遠」是動詞,當遠離解。這個是講到我們面對因緣所生的這種生滅心,要先遠離十種過失,這樣子才能夠成就親近真如。所以這個以下就是講到菩薩戒法。其實它是把整個瑜伽菩薩戒法、梵網菩薩戒法有關於「誓斷一切惡」這一塊的戒文,濃縮成十個重點讓我們去修學。就是修學菩薩的十種戒法。

第一個,「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國王、王子、大臣,這些屬於中央級的官員,長官是地方級的官員。這地方就是說,你一個菩薩,你有志於學《法華經》也好,你有志於弘揚《法華經》也好,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少跟這些有權勢的人親近。

為什麼要遠離有權勢的人呢?蕅益大師說,因為有權勢的人,你「順之,增長貪慾;逆之,身心損惱」。這些有權勢的人,他有威德力,他講話有威德力,這種人基本上都是攀緣心比較重,在世俗名利裡面打滾的,跟我們修成佛之道的人思考是不一樣的。你隨順他,你增長貪愛;你違背他,他的力量會給你壓力,你身心損惱。

所以蕅益大師說,親近權勢,「初似小益,久則大損」。剛開始你會覺得,欸,不錯啊,我弘揚佛法,我有一個有權貴的人,一個地方官員或一個民意代表做好朋友。他會幫你成就很多弘法的事情,「初似小益」,有些小小益,但是,「久則大損」。因為什麼呢?「失正道故。」你跟他相處久了,你不會改變他,他改變你,你會失去正念的道心。

所以,就是說,你一個菩薩,你有因緣可以度化他,你可以教化他,重點是,你不可以親近他。這以下都是這樣子。就是教化是一回事,親近又是一回事,就是,你不能親近他們,這第一個。

我們看第二個。

不親近諸外道梵志、尼揵子等,及造世俗文筆,讚詠外書,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前面是遠離豪勢,這以下遠離邪見。

邪見有幾種呢?

第一個,外道梵志。這個梵志指的是修學婆羅門的居士,他修十善法,希望能夠生到大梵天。這種外道梵志。

或者尼揵子。尼揵子外道其實他是一種出家眾,外道的出家眾,我們一般說的印度的瑜伽士。他是練氣、修丹乃至於種種禪定的,這個也是追求一種有所得的法。

或者造作世俗文章的,以及這種「讚詠外書」。讚詠,就是世間的詩詞,讚詠哪一個風景很漂亮,哪一個地方怎麼樣,這讚詠這種世間的詩詞。及外道的書籍。

「乃至於路伽耶陀」,路伽耶陀就是我們一般說的印度的順世外道,就是現實主義者,他強調物質創造一切,強調物質主導一切的生命的現象。「逆路伽耶陀」,這個相反,他反而強調心靈創造一切。這個心靈跟佛法說的心性是不一樣的,他這個有點斷滅見。

也就是說,我們初學者,初機淺識,理觀薄弱,如果經常跟他在一起,會有兩種情況:第一個,互相爭論。你跟他之間不和,你走的是菩提道,他走的是世間的法門,所以你與他互相爭執。第二個,你迷失正理,你要麼就是被他感化。這是第二種情況,所以不親近。

看第三個。

亦不親近諸有凶戲、相叉相撲,及那羅等種種變現之戲。

第三個,菩薩他要不親近什麼呢?「凶戲」,就是這種互相打鬥,拳擊、鬥牛、鬥雞的這種遊戲。或者是「相叉相撲」,柔道、相撲。或者「那羅」,那羅就是演戲的戲子,表演各種把戲的戲子。這幾種情況,你要麼引發瞋心,要麼增長放逸,所以要遠離。

第四個,遠離惡業。

又不親近旃陀羅,及畜豬羊雞狗,畋獵漁捕,諸惡律儀。如是人等或時來者,則為說法,無所希望。

就是有些人造的罪業特別重,這個殺盜淫妄的業。比方說「旃陀羅」,旃陀羅就是在古印度專門從事殺業的;或者是畜養豬羊雞狗。我們受了菩薩戒是不能養這些動物的,因為這個動物,你雖然沒有殺它,你增長殺生的助緣。或者是畋獵,就是打獵,或者捕魚等等,如是這種殺生的惡律儀。

這種整天做殺生的人他造惡業,他來跟你求法,你可以為他說法,但是你不能夠有一種希望要彼此親厚,彼此友好。因為,你跟他在一起,我們說過,兩個人在一起只有兩種情況:第一個就是你跟他磁場不和,那你們兩個就互相爭論;要不然,就是兩個磁場完全被同化。當然你不可能同化他,因為你是凡位菩薩,結果你被同化,所以,損害慈悲心。因為你一旦認同他,那你就損害慈悲心了,所以你變成進退失守。所以乾脆保持距離,就是遠離惡業。

第五個,遠離二乘。

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亦不問訊。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或時來者,隨宜說法,無所希求。

我們一個菩薩道人,也不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個地方指的是定性的,就是那種出離心特別堅固的,你不可能改變他的,他不可能發菩提心的。這種對於苦諦有很深入的體驗跟思考的求出離的四眾弟子,乃至於彼此相遇也不需要打招呼。如果在房中,若經行處,也不共住一房。這個是講的很嚴重了,就是你不能夠跟他住在同一個地方。如果他主動來訪,來跟你請求開示,那你是可以開示,但是心中也是一樣,無所希求,不要去跟他互相親厚。

當然這個地方有人就會覺得有疑問了,就是說,聲聞弟子也是佛陀的弟子啊!三乘弟子嘛,聲聞、緣覺、菩薩。為什麼也要遠離呢?它是這樣子,就是說,菩薩也追求涅槃寂靜,因為你成佛之道,你一定要安樂道、解脫道、菩提道,它是一條路的,你不可能跳躍,只是你這個過程是走得比較快。比方說一刀千紙,但是還是怎麼樣?歷歷分明。聲聞人的寂靜,我們也可以去修他的法,但是為什麼不能跟這個人靠近呢?因為聲聞人,他的出離心很強,所以他那個寂靜,就是你跟他在一起,他那個身口意所釋放的磁場是帶一點偏空的寂靜,但是菩薩的寂靜是中道妙有的寂靜。這兩個寂靜不一樣。

那這兩個寂靜不一樣,我們佛法修學是這樣,往上走是比較難的,就是我們跟不好的學習,我們被拖下來的機會比較大。所以,你不可能把他的寂靜從偏空的寂靜變成中道的寂靜,結果是,你從中道的寂靜被拖入變成偏空的寂靜。就是,你不可能改變他,而你卻被他改變了。

所以,為了阻止這件事情發生,佛陀製定戒律,菩薩不能跟聲聞人問訊、往來,乃至於不能有共住的情況,要保持距離。因為這個耳濡目染,習久成性。

我們看第六的「遠離欲染」,遠離我們心中的欲染。

文殊師利!又菩薩摩訶薩,不應於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為說法,亦不樂見。若入他家,不與小女、處女、寡女等共語。

文殊師利!又菩薩摩訶薩不應該對女人的色身而生取著想,取著這種男眾女眾的美好相狀的這種思想來說法,心中也不樂見。如果有弘化的因緣進入到他家,不與年輕的女子或者是沒有結婚的處女,乃至於寡婦等共語,共言語。這個共言語指的是私下的言語,就是你不能跟她單獨在一起,必須有第三者在場。這個地方有兩層意思:第一個,避免增長自己的染心;第二個,避免世間的譏嫌。這叫第六,遠離欲染。

我們看第七的「遠離非器」。

亦復不近五種不男之人,以為親厚。

這五種不男就是說,他過去貪愛的煩惱特別重,所以這種煩惱的心所招感的果報體,他現男眾相,但是沒有男根。或者說,他現男眾相,他同時具足男女二根。他遇到男眾的時候,他顯出女根;他見到女眾的時候,他顯現男根。這種具足二根或者是無根的人,都不是修道的法器,所以我們要避免跟他在一起。因為這種宿世貪愛煩惱重的,你很難教化他的,他不是法器。

看第八,遠離危害。

不獨入他家,若有因緣須獨入時,但一心念佛。

古印度的時候,世間可能比較混亂,就是你不要隨便單獨地進入到居士家裡面,可能會有外道或者是各種因緣會傷害你,所以避免單獨一個人進入到這種世俗的家裡面。

看第九,遠離譏嫌。

若為女人說法,不露齒笑,不現胸臆,乃至為法,猶不親厚,況復餘事。

那麼如果是男眾,就是不為女眾;如果是女眾,就是不為男眾。就是說法的時候,不要有輕慢心,露齒笑就是輕慢心,也不要秀出胸膛。乃至於說法,也不要彼此過分地親近、厚愛,況復其他的事情。就是,這個地方更多的是遠離譏嫌。

看第十,最後一個。

不樂畜年少弟子、沙彌小兒,亦不樂與同師。

這段有兩層意思:就是面對於這種年少的弟子或沙彌,第一個,你不能收年紀太輕的弟子。這年紀輕的就是七歲到十八歲,十八歲以下的最好不要收。第二個,你不要跟他拜同一個師父。

為什麼呢?因為,蕅益大師說,年少之人,習性未定。他的心是躁動的,他沒辦法教化的。你去收他做弟子,妨礙你的修道的正業;你跟他拜同一個師父,「擾亂請益」。你要跟師父好好講個事情,他就在那邊跑來跑去的。所以你要遠離,不要跟他拜同一個師父,你也不要收他做徒弟,因為他這種心性未定,不堪教化。

這十種,其實你要學過菩薩戒,這十條應該都不陌生了。因為這個是把菩薩戒中誓斷一切惡裡面遠離過失的部分摘錄出來。

我們學菩薩戒法要有一個概念,它跟修五戒十善不一樣。

五戒十善,它是沒有目標性的。因為五戒十善它追求的是一種人天的快樂,所以它的戒法本身就是目標,你持戒就是目標了。你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個戒法,你的目標就是,因為這個戒法創造快樂,你沒有太多的目標。

但是菩薩戒法不一樣。菩薩戒法它所有的法門都是為了成佛。所以,持戒是幫助禪定的。你看蕅益大師的思想,他在註解中說,持戒是幫助你收攝身心,收攝身心的目的是幫助你生起觀慧。所以,菩薩的戒定慧是怎麼樣?互含互攝的,它不能切割的。

所以你看菩薩戒裡面,有很多很多的,特別在修善這一塊,含攝了戒定慧。比如你今天在家裡面,方圓四十里有人講經,這個講經是你陌生的,你一定要去聽。你不去聽,犯菩薩戒。說我為什麼要追求那麼多的知識?因為你持戒跟這個智慧是有關係的。你智慧不夠,你這個戒也就持不好了。

所以這個菩薩戒跟聲聞戒法、跟五戒法是不一樣的,它這個是沒有出世的妙戒,就沒有出世的定慧;沒有出世的定慧,並失出世的妙戒。所以我們看菩薩戒,其實它戒定慧是很難切割的。你持戒持得好,你的禪定才會修得好;你禪定修得好,你的觀慧才會修得穩定。

所以它這十種法都是怎麼樣?遠離攀緣,收攝身心。為什麼?它不是為你說,哦,我修這十種法,追求來生的快樂。不是。它是為了禪定做準備的。我們看下一段就知道了。

子二、約近論近

前面的是約遠論近,遠離這十種過失,使令我們親近於一心真如。這以下是透過近(近就是修學),不斷地熏習,親近禪定、修學禪定來成就親近於一心真如。我們看修定。

常好坐禪,在於閑處,修攝其心。文殊師利!是名初親近處。

前面的十種的法是遠離攀緣,收攝身心,這以下就正式修禪定了。就是,前面的準備做好以後,你應該怎麼樣呢?「在於閑處,修攝其心。」當然菩薩有在家居士,有出家眾。在家居士你可能要工作,有各種的事業,但是你每一天當中一定要有一個固定的時間,進入到一個不受干擾的處所,或者佛堂,或者哪裡,你要在一個不受干擾的閑靜處,或者一個小時或者兩個小時,幹什麼呢?收攝其心。你受菩薩戒,你不能整天就把心這樣放下去不管它,整天就是一天到晚打妄想,這是不對的,這個本身你就犯菩薩戒了。

那麼收攝其心,淨土宗收攝其心當然主要靠佛號了。過去我們的教務主任慧天長老,他講到念佛,他提倡一種專注念佛法,我覺得很好用,我給大家說明一下他這個方法的應用。

他這個方法有兩個重點:第一個皈依,第二個專注。就是你在念佛之前先修皈依,如果說你不會皈依,那就念那個慈雲大師的《淨土發願文》,就是「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就是你是業障凡夫,阿彌陀佛是功德莊嚴,從因緣上,我們建立一種皈依的通身靠倒。這是第一個。

你的心跟佛號建立一種皈依的心態以後,就要修專注了。專注呢,他的方法是這樣,每一天念一千聲佛號就好,不要多。我們為什麼很多人念佛念不好?就一開始貪多。你一天念三萬聲,他就念六萬聲,你六萬聲,他就念八萬聲,然後念的全部都是散亂心,沒有一句佛號可以用的。佛號的目的是收攝身心,結果我們現在把收攝身心這個事給忘了。你跟人家講話的時候佛號也一直念,你工作的時候也念佛,其實這個都是一種兼帶的,不是正修。就是,你拖地的時候念佛,當然好過打妄想,但是你不能把淨土宗的定位把它定位成,念佛只是好過打妄想。這標準也太低了吧?你這個念佛是要感應道交的,你這種邊工作邊念佛,一心好幾用,臨終能夠感應道交啊?

所以我們剛開始就是,念佛人要有一個觀念:寧可少念,不可草率!因為就怕你養成壞習慣。你養成念佛就是隨口溜過以後,即便給你充分的時間,讓你專注地念一百聲佛號,你也念不起來。因為你念佛號就是習慣從心中快速地溜過去,你沒有真正用佛號來收攝身心。

所以他是怎麼樣呢?他透過三三四:三句、三句、四句(如果你氣比較長,你可以分兩口氣,六句佛號一口氣,四句佛號再一口氣;或者你三口氣,兩口氣都可以)。分成五點記數法。早上念十片,五百聲;晚上念十片,五百聲。他不多。那麼你一天早上把五百聲佛號念好,晚上把五百聲佛號念好,你今天功課就可以了。其他時間,你說我等車也念佛,那沒關係。但是你這個一千聲佛號念下來,皈依、專注,你念個三年下去,你就知道為什麼叫做一句佛號收攝身心,你就懂這個意思了。

諸法因緣生嘛。什麼叫因緣生,你知道嗎?就是過程很重要,你剛開始跟佛號互動的時候,你是怎麼樣形成的。你們一開始就是隨隨便便,你也隨便,他也隨便,大家都很隨便,那佛號跟你的因緣就是很隨便的因緣。但是,如果你是在一種很寂靜的狀態,先拜佛,然後萬緣放下、手機關掉的情況下建立心中的佛號,諸法因緣生,這個佛號跟你的力量,它只要一現前,就是說你要修到這個佛號只要一現前,它馬上可以把你的心收住,不用太多,十句佛號就夠了。因為你就是這樣栽培的嘛。這個佛號雖然是個音聲,但是有些人栽培音聲的時候是皈依的心、專注地念。

我們很多人對淨土宗的念佛都忘了這四個字——收攝身心。不是把佛號念完就算了,而是你這個佛號有沒有達到把你的身心世界給收住的感覺。

就是你這個菩薩,透過前面十種的遠離過失,你遠離攀緣心的因緣。然後呢?然後的目的就是幫助你收攝身心,用佛號來收攝身心。

子三、約非遠非近論近

我們收完身心以後,就是要起觀慧了。我們前面說過,大乘的戒定慧是一條路的。看子三,約非遠非近論近。觀慧,智慧沒有什麼遠近的問題了。因為這不是前面的持戒、修定,他都有個固定的所緣境,這個觀慧他主要觀一念心,那心就沒有什麼遠跟近的問題了。就是以觀慧來調伏我們心中的顛倒想。

復次,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 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常樂觀如是法相,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

親近處當然是事修了,這個是事修的觀。理觀的智慧我們前面說過,它觀的是什麼?理觀觀的是什麼?觀的是真如的心。事修觀的是什麼?觀的是我們生滅的因緣的心。所以我們要務實地面對自己心中很多的顛倒想。

怎麼面對呢?

「復次,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這一段是總標裡面的因相。總標裡面有因相還有果相,這是因相。那麼菩薩能夠在寂靜的心中先念佛,收攝身心,然後呢?然後就起觀。怎麼觀呢?觀一切法空。

這個空很重要!諸位,你想空掉什麼?空是一個能觀的智。那你面對你心中的內心世界的時候,你要空掉什麼?不是空掉外境。空掉外境你就變成阿羅漢了,滅色取空了,變成逃避外境了,逃避因緣法。它這個空,是空掉心中的愛取。

事修的觀行,是面對我們凡夫的因緣的生滅心。生滅心是怎麼來的?是多生多劫。我們不要講那麼久了,說最近的這五百世好了。就在無量輪迴裡面,影響你今生最嚴重就是最近的五百世。這五百世裡面,你如果是經常到畜生道,可能你的癡心就比較重;你要是餓鬼道,那可能就各式各樣的習氣;尤其是你從諸天下來特別明顯,你前輩子是諸天下來,那貪愛的煩惱特別重,就特別喜歡享受,不管你有沒有福報,特別喜歡用美好的東西。諸天下來,就是欲界天下來的。那沒關係,這些思想導向,都是由於過去的影像留下來的。

所以諸位,佛法不能夠否定你留下的影像,就是五塵落謝的影像,這些生命經驗是不可以否定的。重點是怎麼樣?不取!記住。影像不可能形成你的思考的;是因為我們去取,我們取著很多的影像,所以我們的心變成顛倒。所以它破壞的是什麼?破壞的是你那個取著的心。

就好像說一個鏡子,如果這個鏡子它做得非常好,它灰塵是沾不上去的。但是諸位!如果這個鏡子,你把它沾上一層強力膠,這個灰塵是不是沾上去就拔不起來?所以觀一切法空是空掉什麼?空掉那一層強力膠。你只要讓鏡子跟灰塵中間沒有強力膠,這個灰塵就是無住,它自己會脫落的。所以大乘法的空,是空掉內心的執取、愛取,這是很重要的!

那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就隨順於我們內心的真實相了,就慢慢能夠恢複本來面目了。就是你本來心沒有灰塵的,那是因為我們取很多灰塵,而形成我們的顛倒妄想。你現在只要把灰塵放下就好了。然後呢?「如實相」,就隨順於我們一心真如的實相,也就不墮入顛倒妄想。這個是講到整個空觀的因相。

那麼它的果相呢?

「不動、不退、不轉。」你不斷地空掉心中的執取、愛取以後,第一個,你的心不容易受到擾動。我們一般都會認為說擾動是外來的,是因為你跟我講什麼話,所以我擾動了。其實他只是個助緣。他對你所做的一切,要經過你內心的分別,經過你的影像、你的執著,然後你的分別,取相分別以後,它才會對你產生擾動。所以我們慢慢有一種離相的力量以後,你的心不容易受到外境的擾動。第二個,不退。慢慢時間長了,也不退失了,這種正念的觀慧不容易退失。最後乃至於「不轉」,已經形成你的一種強大的力量,不容易被改變。不動、不退、不轉,等於是整個果地。

講一個譬喻,「如虛空,無所有性」。你的內心那種自我的概念慢慢地消滅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離相的虛空,它真正是離一切相。那麼當我們離一切相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即一切法。就是,諸位!它是這樣子:真妄不兩立。你執著妄想,真如就自己退出了;你把妄想放下,你的真如就出現了。「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方動烏雲遮。」

就是說,為什麼佛陀的心是真如的心,我們是妄想的心?其實真妄是同體的。那麼真妄同體,為什麼真如的心表現不出來?因為我們執著妄想,所以真如就消失了。那你說,我今天把妄想放下以後,那我的心是不是斷滅了?不會斷滅的。你把妄想放下,真實的心就出現了。佛法道理就是這樣,當你破妄以後,它自然會顯真的,自己會顯真的。所以你把妄想放下,猶如虛空,無所有性,那自然你的清淨心、菩提願就會顯現出來。

這個就是整個空觀調伏妄想的因地、果地。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佛學漫畫】《法華經》故事之髻中明珠的譬喻

髻中明珠的譬喻...

成佛之道的兩個階位

智者大師把整個成佛之道簡單地判作兩個階位:一個是般...

夢參老和尚:妙法蓮華經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1講 跟法華經...

火宅三車喻

有一位大長者,年事已高且家財萬貫,擁有無數的田宅僕...

沾到三寶的邊,為何都能都成佛

【諸佛滅度已。供養舍利者。起萬億種塔。金銀及玻璃。...

【佛學漫畫】《法華經》故事之化城寶處的譬喻

不管前途有任何考驗與危險,都要信心堅定地向前邁進。...

慧能大師與法達

一天,從江西南昌來了一位手持錫杖的僧人,名叫法達。...

《法華經》開示面對事情的三個態度

《法華經》說: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捨...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婆提城祇樹給...

去極樂世界有什麼好處

世人念佛,求生西方,如果成功往生,即成為極樂眾生,...

念佛法門原則:寧可少、不可草

我要老實告訴大家,念佛法門一個原則:寧可少、不可草...

涅槃的四種差別

我們來看一看,那麼這個涅槃跟菩提,到底它會發生什麼...

為什麼古來有些祖師能把腿一盤,要走就走要來就來

我們修行的人,首要目的是了生脫死。那麼何謂生死?生...

最輕鬆的方式還是誠實

魯宗道是北宋大臣,在他住處旁有個著名的仁和酒店,店...

聖嚴法師:慈悲沒有敵人

可憐人、同情人、原諒人、愛護人、關懷人等,都可以算...

一句佛號創造生命奇跡

宗實老和尚是黑龍江省大慶市人。九年前的劇烈心絞痛,...

悲智等運 嚴土利生——惟賢法師談「人間佛教」思想

3月2日,中國佛教協會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了會長擴大會...

持念觀音聖號,能從水難中逃生

十四無畏的第三是水難無畏。因為觀世音菩薩已成就了水...

憨山大師開悟的經歷

佛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即是佛。釋迦牟尼佛在菩...

泰國高僧阿姜查大德的精彩開示

★切記!你不是為了得到而禪坐,而是為了捨棄。我們不...

【推薦】善業必須要有正確思想來引導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叫做須賴的居士,名叫須賴。這個居...

吃素與持齋

所謂吃素,乃指不吃葷(五辛)腥(動物肉)之食物。五...

單持佛號力量小,需要兼持咒語嗎

問: 有一種說法認為,單持佛號力量小,兼持咒語力量大...

轉定業與因果律的悖論

我曾經講過,定業要是可轉,沒有因果了;定業不可轉,...

如何能夠保持精進念佛的道心

問: 念佛同修如何做才能有效地保持精進念佛的道心?...

【佛教詞典】法瓶

指寺院中,行大布薩法會(於固定日期聚眾宣讀戒條之儀...

【佛教詞典】舍衛國

本名憍薩羅,舍衛是都城,今以首都代國名。位置在今印...

【視頻】淨界法師《目犍連尊者預言下雨卻失誤》

淨界法師《目犍連尊者預言下雨卻失誤》

【視頻】《雜阿含經》女聲念誦(音頻)

《雜阿含經》女聲念誦(音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