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妙法蓮華經

淨界法師  2023/05/2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一三三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百二十四面,我們看丙二的「如來摩頂付囑」。

這一科是講到<囑累品>。<囑累品>跟前面的<如來神力品>合起來,就是佛陀的付囑流通。在流通分當中,首先佛陀親自出面,就是顯現神通跟出言付囑,希望能夠把這個法寶流通後世。那麼佛陀為什麼會這麼慎重地親自出面來付囑呢?我們作一個簡單的解釋。

我們凡夫修學,我們的生命體叫做業報身。這個業報身有三個特點:

第一個,它有煩惱障。就是我們在修行的時候經常起煩惱,有很多負面的情緒,貪瞋癡的煩惱。這個煩惱一活動的時候就障礙我們的聖道。我們本來念佛念得好好的,持咒持得好好的,那這個時候佛號、咒語就受到障礙了。

第二個,就是業障。因為我們過去所造的有漏的業力,到今生業力起現行的時候,會牽動我們很多很多人事的不如意。比方說怨憎會,比方說愛別離等等。就是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在我們生命出現,這件事情對我們產生障礙。

第三個,就是報障。這個報障是我們感受最直接的,就是身體的病痛,老病死。你這個病痛一生起的時候,你功課就做不下去了。

所以,每一個修行人,不管福報大小,都離不開這三種障礙的,都要面對的。

那怎麼辦呢?三種方法。

第一個,我們看看外道怎麼處理。

外道處理這三種障礙,他直接從報障下手,他解決果報的問題。他用什麼方法呢?用禪定跟苦行,用一種極端的痛苦的感受,或者是用高深的禪定,來改變我們的果報。但這樣有個問題,你這個果報體背後是煩惱業力支持,才有這個果報的。所以你直接改變果報會有什麼問題呢?就是如石壓草。你那個草的根沒有解決,你把草壓住了,其實它裡面在生長,你根本不知道。所以外道這種方法是不能解決障礙的,而更增加了另外一個障礙。

那麼,人天乘是怎麼解決?

我們看他怎麼解決障礙。人天乘是從業力下手:我就斷惡修善,我積集很多的善業來沖淡我的惡業。可以。那你用重大的善業來沖淡你的惡業,你會產生安樂。但是你在修習善法的時候,你產生執著,有相的執著。而且你這個執著一生,就想要掌控你這個業力,掌控這個果報,所以你就沒辦法解決生死問題了。所以你那個就是還沒有解決問題,落入有相執著。

二乘人就高明多了。二乘人在煩惱障、業障、報障當中,他知道問題的根源在煩惱,所以他修無常無我觀,把那個我執給滅了以後,煩惱就消失了。當然障礙沒有了,但是又有一個問題,叫做錯損菩提。你把障礙消失了,你這個果報體也沒有功用了,你灰身泯智了。你這整個功德妙用,整個六根的妙用全部消失了。

人天乘是偏在有相這一塊,二乘是偏在空性的涅槃這一塊。所以我們看五乘的佛法,面對障礙,處理這個障礙的問題都不圓滿。

那怎麼辦呢?

直到我們學《法華經》。《法華經》解決障礙很簡單,叫做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它的特點就是逆流照性。你不要隨順這個障礙的這種生死流去對治。你這個障礙可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你是生生世世經過無量劫的時間養成強大的力量,你怎麼可以跟它對治呢?你站在它的對立面,那你就很吃虧了。所以它是怎麼樣?逆流。先把煩惱障、業障、報障放下,直接照到你的生命的根源——你從什麼地方來?我們為什麼有果報體?

你說,欸,我這個果報體是上輩子的業力來的。那上輩子,再上輩子,你一直逆生死流,一直照、照,照到最後,回到生命的原始點——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那麼你知道你的本性清淨的時候,這個時候你的生命改變了,就安住自性清淨心。為什麼呢?雖然你學了《法華經》,煩惱依舊,業力依舊,也是老病死依舊,煩惱、業力、果報都一樣,那差在哪裡呢?差在沒有障礙了。對你來說,你能夠操作一心三觀,你叫做面對煩惱,而別人叫做面對煩惱障,就不一樣了。

我舉個例子,比方臨命終的時候。臨命終的時候我們對親人的愛念,我們對我們今生努力的各種財物的愛念,這都是一種煩惱。這不可避免的,因為你凡夫,你不可能修到完全沒有煩惱。但是你學《法華經》的人,你也起煩惱,他也起煩惱,有什麼差別呢?他的煩惱會破壞他的佛號,你的煩惱不會破壞佛號,你可以跟佛號共存。因為你的內心安住在自性清淨心,叫做「心常覺照,不隨妄轉」。因為你從真如的角度來看你的煩惱,那叫如夢如幻。就是,煩惱有沒有?當然有,我們不能斷滅嘛。但是別人的煩惱,對他來說叫做真實的煩惱,那他的煩惱要多一個字,叫做煩惱障。你的煩惱只有兩個字,叫做煩惱。這就是從一個不同的起跑點修行了。

就是說,你也有煩惱,他也有煩惱,你有業力,他也有業力。但是問題是,你的佛號不受這些煩惱、業力的障礙。這個就是《法華經》妙的地方。就是你先把心帶回家,站在佛陀的制高點。佛陀安住自性清淨心,你也安住自性清淨心。然後你「再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

所以,諸位!我們不能消滅煩惱,我們也不可能消除業力,我們不可能逃避我們老病死的果報,但是你可以把「障礙」這兩個字拿掉。

而這個妙法對我們凡夫,尤其到末法時代,至關重要。因為到末法時代,越到末法的時候它的那個障礙力道越強。這個妙法如果斷滅了,那大家只好乖乖地回到因緣所生法。那只能怎麼樣?那只能夠「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如果《法華經》傳承斷掉的話,那你只好乖乖地跟煩惱、業力、果報的這種生死業流,你跟它抗拒。因為你沒有其他突破口了。

但你學《法華經》,你就知道說,我要怎麼樣面對它,我把煩惱障改成煩惱。所以《法華經》是末法時代凡夫修學很重要的一個突破口,否則你人生就無解了,沒有人有辦法。你今生開始修行,你三十歲修學,八十歲往生,你只有短短的幾十年,你有多少時間去處理無量劫來累積下來的問題啊?

所以說,《法華經》的傳承,影響到一個人是不是能夠把煩惱障轉成煩惱,把業障轉成業力,把報障轉成就是一般的果報,就是它們都是如夢如幻。所以這個傳承絕對不能斷,因為這個迴光返照是不思議境,沒有人想得出來,除非佛陀出世。所以佛陀必須在死亡之前交代法身菩薩們,無論如何這個傳承不能斷,所以一定要把它流通到後世。是這麼一個情況。

我們看丙二的「如來摩頂付囑」。

這一品就是佛陀一方面用神通力來安撫菩薩,就摩他的頭頂,一方面就很慎重地出言付囑,表示佛陀非常的懇切,非常的殷重,希望把《法華經》的傳承透過法身菩薩傳承下去。這個地方又分兩科。

丙二、如來摩頂付囑 分二:丁一、付囑受命;丁二、時眾歡喜

先看丁一的「付囑受命」。佛陀付囑,菩薩受命。

丁一、付囑受命 分三:戊一、如來付囑;戊二、菩薩領受;戊三、事畢唱散

這個地方看第一科的「如來付囑」。這地方分成三段。

戊一、如來付囑 分三:己一、正明付囑;己二、釋付囑意;己三、誡勉隨宜

己一、正明付囑

看第一個,正明付囑。

爾時,釋迦牟尼佛從法座起,現大神力,以右手摩無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囑汝等:汝等應當一心流佈此法,廣令增益。如是三摩諸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囑汝等,汝等當受持讀誦,廣宣此法,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

我們看經文。

「爾時,釋迦牟尼佛從法座起。」前面佛陀在<如來神力品>顯種種的神通,其實他那個時候還是安坐在法座上。這個時候,佛陀在付囑的時候,為了表達他的慎重,他從虛空中的多寶佛塔裡面的座位就站起來。站起來的時候就現大神通力,在虛空中伸出他的右手,同時撫摸與會的無量的法身菩薩的頭頂。

一方面摸頭安慰他們,一方面就告誡。他說,我在過去的生命當中,經過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這麼長的時間,我修習如是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這個就是一佛乘的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安住自性清淨心的妙法,用這個法門來面對一切的障礙。如今我正式地付囑汝等:汝等應當一心地在佛陀滅度以後流佈此法,使令一切眾生的大乘善根廣令增益。

如是三摩諸菩薩摩訶薩的頂,而且也做三番的說明,「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囑汝等」,就是摸三次頭,做三次的付囑。「汝等當受持讀誦,廣宣此法,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所以這整個法門是一切的凡聖都必須要學習的,這是使令大乘善根增長。

這一段,蕅益大師說,為什麼佛陀要用手摩頂呢?您老人家出言付囑就好,為什麼先用手摩頂呢?

這有兩層意思:第一個,佛陀伸出右手,那表示佛陀的善巧的權智,佛陀大悲善巧。你看佛陀講話之前先摸摸頭,安慰他們,鼓勵他們一下,對佛陀來說是慈悲善巧。那麼對菩薩,被摸頭,這個頭叫做真如的實智,菩薩用一心真如的實智來納受,所以這個就產生感應道交了。

佛陀的慈悲,那麼菩薩用一心真如,就是產生了感應道交。這個地方就表達了授受雙方都殷重而且懇切。授法的佛陀跟接受法的菩薩雙方都殷重懇切,是這麼一個情況。

己二、釋付囑意

我們看下一段的「釋付囑意」。佛陀為什麼要以手摩頂,如此慎重來交付此法?

所以者何?如來有大慈悲,無諸慳吝,亦無所畏,能與眾生佛之智慧,如來智慧、自然智慧,如來是一切眾生之大施主,汝等亦應隨學如來之法,勿生慳吝。

為什麼要如此慎重呢?因為佛陀有三種的法寶:第一個,佛陀「有大慈悲」。佛陀的內心,入慈悲室。第二個,「無諸慳吝」。這段,佛陀著忍辱衣,都能夠安忍一切的障礙。第三個,「亦無所畏」。這個就是坐法空座,無所畏懼。蕅益大師說,因為佛陀安住在弘經三軌,所以能夠如法地弘揚《法華經》的法門。

那麼,《法華經》法門,它的特點在哪裡呢?

就是,在你凡夫位的時候,你就必須要建立佛陀的中道智慧,這就是六而常即。你說,這是佛陀修的。不是。你因地就要修了。你的智慧叫做名字即的中道實相智慧,佛陀的智慧叫做究竟即的中道實相智慧,你們兩個要是同一個家人才對的。

這個中道智慧是一個總說。它開出來有兩個別相:第一個,「如來智慧」,是講了一心即假。第二個,「自然智慧」,是講一心即空。

我們先講一心即空,這自然智。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即空觀。諸位!《法華經》的空觀跟小乘的空觀的差別:小乘的空觀是滅色取空,它把因緣法滅了,它空性才出現。《法華經》的空觀它為什麼不障礙,而可以跟一切法共存?它叫離相。就是我不執著你,你對我就不能構成障礙了。你存在你的,你走你的,我走我的,煩惱走煩惱的,我不隨你妄轉。所以,它的清淨叫做離相清淨,不是叫做滅相清淨。這是即空,叫自然智。

那即假呢?清淨以後怎麼辦呢?你就可以怎麼樣?用這些假相,借相修心了。你觀察這些假相,都是心具心造。這些人生,你看著你的兒子,就這個兒子的假相是一個因緣所生法,怎麼有的呢?是過去的業力熏習我的真如本性,我現出了一個假相出來。是我心具,是我心造。那這個相狀是怎麼回事呢?叫做如夢如幻。所以我今生跟他是了過去的因緣,如此而已。

所以這個假名假相假用,不管是空觀假觀,完全都是從一念心性來操作,不要把它拉到外面的因緣法。拉到因緣法,變成真實相,就完了。這個兒子是真實的,那就完了。不管煩惱,不管業力,不管果報,全部從一念心性的空假中三觀來操作。

這種中道的智慧,使令我們在面對因緣法的時候,遠離障礙。所以,「如來是一切眾生之大施主」,他能夠直接把他的中道智慧施給一切眾生。「汝等亦應隨學如來之法,勿生慳吝。」

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你雖然是要弘揚中道智慧,但是你要注意弘經三軌,就是入慈悲室、著忍辱衣、坐法空座,使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就是說,初學重知見,晚年看收心。初學者,你不管多精進,其實那個都不是重點。你知見錯了,你這個因地錯了,你這個加行都不見得是有太多效果。你反而應該是把你因地的發心弄正確。就是,我面對這麼多的障礙,我到底應該從哪裡開始下手。這是因地發心。

因為你走錯有什麼問題呢?你說,欸,我以後再改。不容易了,先入為主了,你弄不好變增上慢。因為你修行,你看一般人,沒有修行的人,你告訴他什麼他都沒有意見,他不會排斥你。他也不見得會接受,至少他不排斥你,因為他叫愚癡,愚癡叫做零分。但是你今天變成邪見,那就不是愚癡了,那你比沒有學佛更糟糕了,你是負的。我還得把你的邪見改變,然後再重新教育你,我要花兩份的精神體力。所以,你以後改變的時候,你比一般的生死凡夫還難教育。他只是零分,你是負的。

為什麼佛陀說這件事情非常重要呢?因為你一開始就必須走正確,因為你在你沒有法執的時候,一開始就得上路,你學佛之路才會順暢圓滿。

所以這個地方就說明為什麼如此慎重——因為「能與眾生佛之智慧」。一開始就要給他一個正確的知見。

己三、誡勉隨宜

我們看下一段,己三,誡勉隨宜。

於未來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來智慧者,當為演說此法華經,使得聞知,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眾生不信受者,當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則為已報諸佛之恩。

雖然理論上我們希望所有的眾生普令得聞這種中道的智慧,但是,實際上在落實的時候,你要注意善巧方便了。因為現實就是這樣。

怎麼善巧方便呢?我們看經文。

「於未來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果你今天度化的這個人是你的同參道友,這個人,你觀察結果,他是可以接受中道智慧的,你就跟他講說:欸,我們的生命,你的修行,第一個,先安住。你不能站在果報的角度去面對果報,你不能站在因緣的角度去面對因緣。就是說,首先,你今天面對煩惱,你不能承認煩惱的存在,你一承認,你就輸了;你面對業力,你不能承認業力的存在;你面對果報,你也不能承認果報的存在,你只能夠看它是如夢如幻。

這種觀念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接受的。但如果他可以接受,他能夠安住一念心性,那當然最好,你直接把《法華經》的思想告訴他。《法華經》,就是你看到一個蓮子。一朵蓮花,重點是裡面的蓮子。你要用理觀的智慧當蓮子。當然,你不能執理廢事。你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但是你拜懺還得拜。你就是用如夢如幻的懺法,消滅如夢如幻的罪業;用如夢如幻的佛號,往生如夢如幻的淨土。就是即空即假即中,你把這個道理告訴他,欸,他就悟入佛慧了。這種人善根強,所以你不用跟他講太多,「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

但如果你的同參道友沒辦法接受,有些人天生法執特別重的,那怎麼辦呢?那也沒關係,「當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他不能接受,你也不要強迫,你跟他講,欸,人天乘,那你沒關係。你沒辦法接受《法華經》,那你要承認罪業。好吧,你要相信你業障深重,你就相信吧。沒關係,那你就慢慢拜懺,業障總會消失的。「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可以的。你能夠如此地善巧方便,觀機逗教,這個就是報佛恩了。

所以諸位!理想是一回事。我們的理想是能夠使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但是現實,你還得觀機逗教,免得他心生疑惑,妄加譭謗而招感罪過。因為我們說過,我們不是常不輕菩薩,我們不能夠做這種大權示現。我們只能夠遵照真正的<法師品>,就是根機對了才能夠去弘傳的。

戊二、菩薩領受

時諸菩薩摩訶薩,聞佛作是說已,皆大歡喜,遍滿其身,益加恭敬,曲躬低頭,合掌向佛,俱發聲言:如世尊敕,當具奉行,唯然世尊!願不有慮。諸菩薩摩訶薩眾,如是三反,俱發聲言:如世尊敕,當具奉行,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佛陀講完這些對我們的勸勉以後,這個時候與會的菩薩就開始有反應了。聽聞佛陀前面所說的各種的勸勉,皆大歡喜,遍滿身心,同時他的身業愈加的恭敬。

怎麼個恭敬法呢?就是他身體開始彎曲,頭也低下來,而且合掌向佛。合掌向佛就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如世尊敕,當具奉行,唯然世尊!願不有慮」。您老人家的交代,我們一定依教奉行,希望您老人家不必憂慮,我們會盡我們的心力,在您老人家滅後把《法華經》的妙法弘傳出去。

這些法身菩薩如是三說,俱發聲言:我們當隨順世尊的教誨,依教奉行,希望世尊不要有任何憂慮。非常慎重地三說。

這一段的三說,等於是回應了佛陀的灌頂加持。佛陀三次灌頂加持、付囑,那麼菩薩也發大誓願三說來回應。

這地方我們說明一下。就是佛法的弘傳,我們一般叫無盡燈法門。無盡燈法門,就是譬如一燈燃百千燈,燈燈相傳無有窮盡。你說,欸,佛陀您老人家幹嘛找菩薩,您可以千百億化身嘛。蕅益大師說,理論上,一尊佛他的能力可以度盡無量的眾生,一尊佛就夠了,因為他無量無邊的化身。那麼,為什麼佛陀要邀請一切菩薩共襄盛舉呢?

因為度化眾生跟修真如觀不一樣。真如觀你是拉到一念心性,是超越因緣,而度化眾生你是面對因緣。而因緣這個地方就玄妙了,各有各的因緣。你看那個城東老母,釋迦牟尼佛度化她的時候,她把門關起來,她不看佛陀。佛陀入三昧去觀察她的因緣以後,叫他的兒子羅睺羅去。羅睺羅那個時候證得初果,還是個小孩子,一去,城東老母看到羅睺羅非常高興。羅睺羅跟她講三皈依,她馬上跟他皈依,受五戒。

所以,這個無盡燈就是說,蠟燭不分大小,關鍵是相應。正如你的同參道友,他這個人誰的話都不聽,他只聽你的,那你就是他的善知識了。有緣,他就能夠跟你接受教化。所以蕅益大師說,「佛度生,生受化,其間難易淺深,總在於緣」。你跟這個菩薩有緣,那你念他的聖號,你就容易感應。所以,弘揚佛法,必須大家共襄盛舉,因為每一個人因緣不一樣。

戊三、事畢唱散

我們看戊三的「事畢唱散」。

爾時,釋迦牟尼佛令十方來諸分身佛,各還本土,而作是言:諸佛各隨所安,多寶佛塔還可如故。

「爾時」,就是佛陀的這個付囑流通講完以後,釋迦牟尼佛為了使令這些十方來的分身諸佛能夠各還本土,就說了,「諸佛各隨所安,多寶佛塔還可如故」,希望從十方來雲集的分身諸佛各回安身佛法的處所,多寶佛塔就重新關閉如故,但是尚留法會之中。

我們說明一下。蕅益大師說這有兩層意思。因為十方分身諸佛他們來的目的,為了開塔而來。開塔完畢以後,當然您老人家來的目的結束了,所以就各隨所安。這十方分身佛是為了開塔。多寶佛他不是,他不完全是為了開塔,他是為了證法、聽法而來。現在跡本二門的正說結束圓滿了,所以它這個門就可以關起來。但是尚留法會當中,為了嘉勉後面的諸位法身菩薩受命流通《法華》,他給他們後面的法身菩薩作一個勉勵,作一個證明。後面還有作用,所以多寶佛寶塔關起來,但是沒有離開。是這麼一個情況。

丁二、時眾歡喜

我們看丁二的「時眾歡喜」。

說是語時,十方無量分身諸佛,坐寶樹下,師子座上者,及多寶佛,並上行等無邊阿僧祇菩薩大眾,舍利弗等聲聞四眾,及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說是語時,來自十方的無量分身諸佛,目前安坐在寶樹下的師子座上者,這些十方分身諸佛,以及多寶佛,還有這些從地湧出的大菩薩,上行菩薩等,包括本土的四眾弟子,舍利弗等這些四眾弟子,還有法華會上的一切的諸天、人道、阿修羅的八部鬼神,「聞佛所說」,聽到佛陀所說的開權顯實、開跡顯本以後,「皆大歡喜」。

這個「皆大歡喜」,蕅益大師說有兩層意思:從諸佛的角度來說,諸佛化他事畢。佛陀一期的教化,《法華經》的圓滿功德結束了。教化結束了,所以佛陀感到歡喜。從菩薩的角度,自行得法。從自修的角度,菩薩得到了一心三觀的傳承。所以兩個都歡喜。但這個地方並沒有作禮而去,所以後面還有下文,還有諸大菩薩的各種的現身說法。

所以這個<囑累品>有兩個重點:

第一個,是佛陀殷重地付囑。佛陀殷重付囑,主要是要法身菩薩在他的面前親自發願。因為這個弘揚《法華經》不簡單,只能以願導行,希望他能夠在佛前發願,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這是第一個,佛陀要法身菩薩在他的面前親自發願。

第二個,就是勸誡隨宜。雖然我們發願要廣度眾生,但是你要守住怎麼樣?弘經三軌——入慈悲室,著忍辱衣,坐法空座,就是忍辱、慈悲、善巧。尤其是坐法空座,就是你不要執著一定要把一佛乘的法門強迫推銷給別人。那你這樣子,你執著一佛乘的法,那也是執著。

諸位我們看,我們受菩薩戒也是這個道理。就是你的發願跟你的實踐情形是不一樣。你看你受菩薩戒的時候,你一個生死凡夫,你發的願——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你發的這個願,世界上只有一個人做得到,就是佛陀。所以,發願叫做圓滿。

但是,你實際落實,你看蕅益大師的菩薩戒你就知道,他落實,生死凡夫當然先重視斷惡。佛陀說你這個三聚淨戒,斷惡要從嚴,但是修善跟度眾生從寬,尤其是度眾生是最寬的。你覺得你跟他沒有緣,你可以默然離開的。你跟他講一次、兩次、三次,他不聽,你完全可以默然離開的。

所以,發願叫做理想化,因為你的種子,第一個種子要圓滿。你第一個種子就不圓滿——你說,欸,我只能夠斷某些的惡,善法呢,我只能修某些的善。諸位!發願不是依照實際情況發願的,你受菩薩戒你就要突破的。你今天發的願是你做得到的,那你發這個願幹嘛?你是要發那些你做不到的,你才有辦法自求突破。所以發願叫做圓滿,修行叫做務實。

本經也是這樣,佛陀要你在面前發願:我要讓一切眾生普得聞知。但實際上呢?實際上要善巧方便。他要不能夠接受,你就把安樂道、解脫道告訴他就好了。是這麼一個情況。整個<囑累品>就是,第一個因地發心,第二個善巧方便,來作一個總結。

乙二、約化他勸流通 分四:丙一、勖弘法之師;丙二、勖受法弟子;丙三、明咒護;丙四、明人護

我們看下一品。這一品就是<藥王菩薩本事品>。我們看三百二十七面。前面一科叫做「付囑流通」,這一科叫做「約化他勸流通」,總共有五品。

為什麼叫約化他勸流通呢?就是以下佛陀列舉了諸位法身菩薩,他們依止了悲、智、行、願四大功德,來種種地教化眾生,以此菩薩教化眾生,來勉勵我們好好地跟他們學習。他們在化他當中是怎麼化他的,我們要跟他們學習他的精神。「約化他勸流通」總共有五品,從<藥王菩薩本事品>一直到<妙莊嚴王本事品>,有五品。

丙一、勖弘法之師 分四:丁一、宿王請問;丁二、如來垂答;丁三、聞法利益;丁四、多寶稱讚

我們先看第一品,丙一的「勖弘法之師」。這個勖就是勉勵。這一段就是勉勵未來世中弘經的法師應當向藥王菩薩學習。他有什麼特點呢?輕生重法。他的一個輕生重法,「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學他這種精神。

我們看附表。附表四十九,<藥王菩薩本事品>。我們也是分成兩段。先看第一段,「解釋品目」。

一、解釋品目

觀藥王藥上菩薩經云:昔名星光,從尊者日藏聞說佛慧,以雪山上藥供養眾僧,願我未來,能治眾生身心兩病,舉世歡喜,號曰藥王。大佛頂經云:我無始劫,為世良醫,口嘗娑婆世界所有藥味,承事如來,分別味因,從是開悟,如來印我昆季藥王、藥上二菩薩名。此品明一切眾生喜見菩薩,頓捨一身,復燒兩臂,輕生重法,命殞道存;又則舉昔顯今,故名< < 本事品> > 。

我們解釋一下。先看藥王菩薩他名稱的由來。

「觀藥王藥上菩薩經云。」藥王、藥上是兩個兄弟,他們同時出家修行,一個叫藥王,一個叫藥上。在過去有一個居士叫做星光居士,這個星光居士是一個醫術非常高明的醫生,他後來跟一位尊者,叫做日藏菩薩,他是一個菩薩比丘。那跟這個菩薩學什麼呢?學中道的智慧。中道智慧就是《法華經》的智慧,就是從諸法因緣生提升到諸法無生,從無生當中而萬法唯是一心,即空即假即中。那麼他聽到中道智慧以後,就是起歡喜心了,發了菩提心了。發了菩提心,就用雪山上面這種最珍貴最美好的藥來供養大眾僧。而且重要的是他發願:願我未來,我不但能夠治眾生的身,我還要能夠治眾生的心,治眾生的身心兩病。這個時候「舉世歡喜,號曰藥王」。

所以,一個人的名稱,菩薩的名稱,就跟他的因地發願是有關係的。他發願用藥物來供養大眾僧,所以他就得到這個藥王的名稱。這是名稱由來。

第二個,我們看他的開悟過程。

「《大佛頂經》云:我無始劫,為世良醫。」藥王過去他就是生生世世做醫生的。那做醫生怎麼辦呢?「口嘗娑婆世界所有藥味。」因為每一個藥的味道就產生它不同的治療的效果。後來「承事如來」,如來就開導他。佛陀度化眾生是最善巧的,就你今天做一個醫生的,你就就路還家,你這個因緣所生法對味道特別敏感,那好了,就「分別味因」。

反正法身,就像《楞嚴經》說的,法法消歸心性,每一個法門都可以回歸心性。因為你當初就是一念心性,然後向外流轉。雖然每一個人流轉也不太一樣,有些人一念妄動是從色法流轉,他對色法特別執著;有些人從感受流轉。沒關係。那麼回家也是一樣,你過去跟什麼熟悉,那你也可以從色受想行識五蘊回家。

你生生世世跟味道的緣,跟這個舌根接觸味道這個地方緣結得特別深,那就不用改變了,就就路還家了,就是「分別味因」。你不要去注意它的味道,要知道這個味道的起因。你嘗到苦味的時候,你要問你自己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這個味道怎麼有苦因呢?這個味道為什麼是苦的?你嘗起來為什麼是苦的?

你說,它本來就是苦。它本來就是苦,你不去嘗它,你也感覺不出苦的味道出來。所以,哦,原來是唯心所現。就是,這個味道是你心中本具的,你本來就具足酸、甜、苦、辣的滋味,假借這個東西,這個黃連的因緣去刺激你,所以你的心中就現出苦味出來。就是「是我心具,是我心造」,所以叫做如夢如幻。所以,你透過味道,反聞聞自性,回歸到你的真如本性,從味道而迴光返照開悟。這個時候,如來印證我兄弟藥王、藥上兩個菩薩,得到這個名稱,就是從開悟得名。

前面是發願得名,這是真正開悟了。

這一品就是講到藥王菩薩過去的一段因地的修學。他當時是作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因為他身相特別莊嚴。他生生世世替人家看病,所以得的果報特別莊嚴,也特別健康。

他得到這個健康莊嚴的身體,他怎麼做呢?他總共做了兩件事:他第一生,把他的色身燒掉了,「頓捨一身」。燒掉以後他就死亡了,死亡以後他成就了三昧力。他第二生果報的時候,他又把他的雙臂給燒掉,他為了供佛。

他第一生頓捨一身,第二生復燒雙臂。那麼這個到底是要說什麼呢?講到菩薩的精神——「輕生重法,命殞道存」。就是說,色身是輕的,因為它是暫時的,而道法是重的。就是我寧可捨掉短暫的色身,也要追求永恆的道法。這個道法就是法身。

「又則舉昔顯今,故名本事品。」為什麼叫本事品呢?因為他把他過去的一段事蹟講出來,跟他今生的因緣對照,叫做本事品。

這個地方意思就是說,我們應該學習菩薩的這種苦行所表現的精神,就是「輕生重法,命殞道存」,學這種精神。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佛學漫畫】《法華經》故事之髻中明珠的譬喻

髻中明珠的譬喻...

成佛之道的兩個階位

智者大師把整個成佛之道簡單地判作兩個階位:一個是般...

夢參老和尚:妙法蓮華經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1講 跟法華經...

火宅三車喻

有一位大長者,年事已高且家財萬貫,擁有無數的田宅僕...

沾到三寶的邊,為何都能都成佛

【諸佛滅度已。供養舍利者。起萬億種塔。金銀及玻璃。...

【佛學漫畫】《法華經》故事之化城寶處的譬喻

不管前途有任何考驗與危險,都要信心堅定地向前邁進。...

慧能大師與法達

一天,從江西南昌來了一位手持錫杖的僧人,名叫法達。...

《法華經》開示面對事情的三個態度

《法華經》說: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捨...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婆提城祇樹給...

去極樂世界有什麼好處

世人念佛,求生西方,如果成功往生,即成為極樂眾生,...

念佛法門原則:寧可少、不可草

我要老實告訴大家,念佛法門一個原則:寧可少、不可草...

涅槃的四種差別

我們來看一看,那麼這個涅槃跟菩提,到底它會發生什麼...

為什麼古來有些祖師能把腿一盤,要走就走要來就來

我們修行的人,首要目的是了生脫死。那麼何謂生死?生...

最輕鬆的方式還是誠實

魯宗道是北宋大臣,在他住處旁有個著名的仁和酒店,店...

聖嚴法師:慈悲沒有敵人

可憐人、同情人、原諒人、愛護人、關懷人等,都可以算...

一句佛號創造生命奇跡

宗實老和尚是黑龍江省大慶市人。九年前的劇烈心絞痛,...

悲智等運 嚴土利生——惟賢法師談「人間佛教」思想

3月2日,中國佛教協會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了會長擴大會...

持念觀音聖號,能從水難中逃生

十四無畏的第三是水難無畏。因為觀世音菩薩已成就了水...

憨山大師開悟的經歷

佛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即是佛。釋迦牟尼佛在菩...

泰國高僧阿姜查大德的精彩開示

★切記!你不是為了得到而禪坐,而是為了捨棄。我們不...

【推薦】善業必須要有正確思想來引導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叫做須賴的居士,名叫須賴。這個居...

吃素與持齋

所謂吃素,乃指不吃葷(五辛)腥(動物肉)之食物。五...

單持佛號力量小,需要兼持咒語嗎

問: 有一種說法認為,單持佛號力量小,兼持咒語力量大...

轉定業與因果律的悖論

我曾經講過,定業要是可轉,沒有因果了;定業不可轉,...

如何能夠保持精進念佛的道心

問: 念佛同修如何做才能有效地保持精進念佛的道心?...

【佛教詞典】法瓶

指寺院中,行大布薩法會(於固定日期聚眾宣讀戒條之儀...

【佛教詞典】舍衛國

本名憍薩羅,舍衛是都城,今以首都代國名。位置在今印...

【視頻】淨界法師《目犍連尊者預言下雨卻失誤》

淨界法師《目犍連尊者預言下雨卻失誤》

【視頻】《雜阿含經》女聲念誦(音頻)

《雜阿含經》女聲念誦(音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