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善業必須要有正確思想來引導

淨界法師  2015/02/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善業必須要有正確思想來引導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叫做須賴的居士,名叫須賴。這個居士他受了三皈五戒以後非常精進地修學,嚴持五戒,供養三寶,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專修忍辱,他給自己的條件就是一生絕對不發脾氣。任何人對他的刺激,他選擇忍辱,安忍不動。

後來他就從年輕開始學佛,到晚年的時候,他的福報非常地強大,因為他修布施、又持戒、又能夠忍辱。他晚年的時候福報大到生命程度呢?連忉利天的天王王帝釋都感到害怕。因為帝釋看到人世間有一個這麼大的福德之人,他很害怕這個人死掉以後會來奪取他的天王的位子。所以,人總是會保護自己啦,帝釋就派他的眷屬想要去破壞這個人的福報。就派了很多人下去,在須賴的家庭外面跟他吵鬧,甚至於拿棍棒去打須賴。

但須賴他本身修忍辱啊,他告訴他自己:我寧可選擇忍辱,我要保護我忍辱的功德,我也不能做出負面的回應。所以這些人雖然去打他、罵他,須賴還是選擇忍辱。這個時候帝釋天他又換了另一個方法,他又派他的天女下來以美色來誘惑須賴,希望破壞他的戒體,但是須賴也是選擇——我寧可選擇我的持戒的功德,我也不放縱我的煩惱。所以,在順逆兩種因緣的刺激之下,須賴都能夠保存他的福報。

這個時候,帝釋就非常緊張了,他只好親自下來跟須賴溝通。他說,你福報這麼大,我很害怕。你死了以後,你肯定福德力比我大,來奪取我的天王位子。

須賴說,你不用害怕。他說,我的所有的善業,我是發菩提心的,我要把我的福德往無上菩提的方向走,我的福德絕對不會在人天裡面得果報。帝釋聽了以後就非常歡喜,也安心地離開。

所以就是說,一個美好的善業,它必須有一個非常美好的、正確的思想來引導。因為他的菩提心的引導,使令這個善業不會在人天得可樂的果報。我們都知道,人天果報是雜染的,帶業的,帶有煩惱和罪業。

所以說,「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就是說,當我們在作意我們來生要去哪裡的時候,你一定要注意你現在的思想是什麼思想,因為它是生命的主導者。

你現在的思想是跟三惡道相應,你一定會到三惡道去,即便你造了善業,你也是在三惡道裡面享受福報;

你現在的思想是人天的五戒十善的思想,你一定會到人天去享受應有的果報;

你現在的思想是淨土的思想,你也一定往生淨土,你所念的佛有多少、你的福報力有多少,只是影響你品位的高低而已。

所以我們要永遠知道,我們的生命是由我們的思想變現出來的。前生變現今生,是這個道理;今生創造來生,也是這個道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每一次的投胎,我們生命不斷地在歷史重演。假設我們不做出一些改變,我們就活在《楞嚴經》說的「輪迴性」——你前生是什麼思想,你今生還是什麼思想,然後又去創造一個生命體,生命體又產生一個等流的思想,我們就在那個地方轉轉轉轉轉……

我們就永遠轉不出來,直到有一天你遇到了佛法,直到有一天你真正地覺悟,直到有一天你告訴你自己——我一定要改變,你的生命才能夠從過去裡面跳脫出來。這個就是我們說的「諸法因緣生」。

我們現在可以做一個總結,什麼是「諸法因緣生」?六祖大師有一句話講得好:一切法「不是風動,不是帆動」,是「仁者心動」。

你念頭一動,你看看你日常生活當中從白天到晚上,你經常起什麼樣的念頭。一天的念頭大概就是你一生的寫照。你平常待人處世、順境逆境,你習慣性用什麼思想來面對你的外在的環境,你大概就知道你來生會去哪裡,除非你做出改變,否則你的生命已經產生一種強大的等流性。

尤其是你到了五十歲以後,如果你還不改變,你的生命就會定型,你來生的雛形在你內心的世界大概已經規劃出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出離心跟菩提心生起的標準

問: 出離心跟菩提心它生起的標準? 達照法師答: 出...

三大輪迴之根

今先說輪迴二字之義,這輪迴之義就是人間所共知的一句...

【推薦】先求認命,再求改造命運

《唯識學》上說:我們凡夫的執取,它不是普遍的,它是...

世俗人為了面子,很容易造惡業

修行以後,不要貪面子,世俗人為了面子,很容易造惡業...

平安就是輪迴對你最大的賞賜

森林當中有一隻獅子,野獸之王嘛;它去吃了一隻鹿、飽...

佛弟子最大的事情是什麼

在《法華經》裡面佛陀告訴我們,釋迦佛以一大事因緣出...

修行要了生死,不要做顛倒事

一個人生到世間上來,他是有他的標準的。給他吃的東西...

【推薦】站在一個本來就沒有的角度去面對人生

如果你的情執是很重,把世間的事情,每一件都看得很重...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不必計較以往的得失,但種未來的福田

佛說:一切世間人們為善作惡所得的因果報應,就像影隨...

善惡果報歌

因果分明定不差,古今種豆豈生麻。 善惡如無罪福報,...

藥師佛健康長壽七法

吃好;睡好;心情好;多放生;敲打膽經;按摩心包經;...

養貓捕鼠,能滋生無量惡業

【原文】 人造惡業,如植葛藤,一本既發,枝葉蔓生。且...

其實回頭並不難

大和尚與小和尚結伴下山去鎮上購買寺院一週必需的糧食...

須知真妄原同體,迷悟由來總在人

須知真妄原同體。 我們一定要了解,這個真和妄是同體的...

我們的安排,怎比萬佛之王的安排

院子裡的某鄰居身材五大三粗,十分壯實,言談舉止十分...

一心念佛即能往生嗎

竊謂末法世界,於禪、教、律中,能斷惑證真,現身即出...

咱就信阿彌陀佛

汪居士是我們念佛堂的同修,年近七十。她朴實、勤奮,...

道證法師:把世間的雜音變佛聲

我們無法要求環境都順我們的心,但是要練習把一切都當...

求地藏菩薩卻「事與願違」的背後

我們都是佛弟子,皈依三寶了,我們對佛法有沒有疑心?...

《阿彌陀經》的三大註疏

古來註疏,代不乏人,世遠就湮,所存無幾。雲棲和尚著...

嗔心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嗔心的過患最大,它的果報是什...

湛山倓虛大師傳

自稱湛山老人的倓虛法師是中國佛教界盛傳的三虛虛雲和...

拜佛和拜舍利有沒有差別

問: 師父剛剛講到這個舍利,我就想到幾個月以前,這個...

往生西方極樂與行德積善有關係嗎

問: 尊敬的法師請問,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與平時做...

【佛教詞典】非有非空

乃唯識論所談之中道。一切諸法有計所執、依他起、圓...

【佛教詞典】董其昌

(1553~1636)明代書畫家。江蘇松江華亭人。字元宰(...

【視頻】妙華法師《大方等如來藏經》

妙華法師《大方等如來藏經》

【視頻】尊勝咒(法鼓山唱誦)

尊勝咒(法鼓山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