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妙法蓮華經

淨界法師  2023/05/2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十三講)

辛五、問他土修菩薩行分三

這一科是我們經文當中的「約跡門開權顯實」的一個序分。這個序分就是一般說的發起序,它帶動了整個經文:佛陀為什麼要先為實施權,最後開權顯實。整個經文的序分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放光現瑞」這四個字。佛陀在講《法華經》之前,是先從白毫放大光明,然後再從光明當中顯現十法界的因緣果報的相狀。佛陀等於做了兩個動作。這兩個動作,蕅益大師把它判作:那一道光明叫做此土六瑞,就是發生在當下的瑞相;十法界因緣果報相狀叫做他土六瑞。我們簡單解釋一下。

首先,為什麼有這一道光明的出現?從本經的解釋是,前面有五個方便:佛陀說法、入定、雨花、地動、眾喜,最後才放光。最重要的有兩個,說法跟入定。佛陀要發明那一道光明之前,先要講無量法門。佛陀要講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必須要先有一些破障的法門,增長善根的法門。佛陀講阿含、方等、般若,讓我們善根慢慢地增長,煩惱慢慢地輕薄,所以他必須要講《無量義經》,開顯無量法門。然後開始入定,就是把無量法門會歸到內觀的真如,開始內觀。也就是說,一念心性,其實那道光明就是本經的核心思想,就是整個《法華經》的安住處,整個《法華經》的所觀境。其實我們整個修觀就是從那道光明修起的,那就是整個十法界的一個共同的基準的平台,這個是整個《法華經》的思想。

當然,心性跟因緣是互動的。因為真如受熏,所以從一念心性當中開顯出十法界的因緣果報。這個地方,佛陀在解釋這個光明所現的相狀,先分兩大塊:第一個叫做流轉門,就先講眾生法界;第二個再講佛菩薩的法界。

眾生法界,從那道光明來看,它是背覺合塵。其實我們凡夫是違背光明的。因為我們墮入輪迴以後,我們生命有兩大問題:一個叫做生死業力,一個叫做顛倒妄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樣內憂外患,外有生死業力,內有顛倒妄想。從你投胎開始就是這樣。你投胎以後,你的生命就是兩個東西互撞:你的業力創造了果報,不管快樂痛苦,就刺激你;刺激你,你就打妄想;打妄想以後,你又造業;等到業力成熟又現一個果報;這個果報又刺激你,你又打妄想……所以,從凡夫的角度,唯識學對凡夫的定義是:人生是無解的,這是解不開的。因為它落入一種業力跟妄想的惡性循環,叫做生死流,它是輾轉相續的。

直到有一天,佛陀出世。佛陀為什麼出世呢?因為眾生在業力跟妄想中間還有善根,他過去生曾經供養佛陀,曾經聽聞佛法;這個善根就會創造一種感應道交。佛陀在講那道光明所現的凡夫法界以後,雖然凡夫受了業力跟妄想的牽動,但是你把業力撥開,把妄想撥開,他可是有善根的。你只要有善根,佛陀就有辦法了。偉大的佛陀他有無量的方便力,他還真不怕你的業力重,他也不怕你妄想深,他怕的就是你沒善根。所以,你要有善根,佛陀就來到世間了。

來到世間以後,我們看那道光明所現、彌勒菩薩所描述的,佛陀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個,佛陀講《華嚴經》。佛陀先講六度的法門,成就十地的功德,把佛菩薩的功德開顯出來,把這些根熟菩薩都先度了。當然凡夫在座,但是我們只能隨喜讚歎,對我們來說沒什麼幫助。所以,度了根熟菩薩以後,佛陀必須從千丈的盧舍那身從本垂跡,變現一個跟我們一樣高、一樣大的丈六比丘相來陪著我們。

也就是說,其實凡夫是背離光明的,凡夫是趨向黑暗的,越流轉越糊塗了。佛陀出世以後,就把我們往光明的方向帶,叫做背塵合覺。所以佛陀出世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把九界眾生想辦法往一念心性的方向帶。

第一個他帶動的是《華嚴經》的菩薩,叫做直趣佛道。佛陀對這些菩薩不需要施設方便,因為他沒有障礙。他也沒有煩惱,也沒有業力,他差的就是善根的增長。菩薩是直趣佛道。

然後就是面對凡夫了。凡夫就比較複雜了,因為我們凡夫的心,我們長時間在娑婆世界流轉,產生一個習慣,就是我們一定要得到一點東西,有所得。你說學佛什麼都得不到,那我不學了。所以佛陀必須怎麼樣呢?佛陀面對凡夫,叫做兩階段的引導。佛陀先丟一個假相,讓你先到這個方便的假相裡面安住,然後再趣向佛道,叫做為實施權。佛陀如果把我們每一個眾生直接帶入光明,沒有一個人受得了,也沒有一個做得到。所以他必須怎麼樣?要有一個過渡。

這個過渡,每一個人的過渡不一樣。有些人,你說讓他學佛,他就喜歡到人天裡面享受快樂。他高興了,他才願意往前走。他就喜歡修人天乘。當然,《法華經》這個(人天乘)水平太低了,所以在本經裡面是沒有現出人天乘這一塊。就是說,有些人他就喜歡涅槃寂靜,他厭惡生死,但是他可也沒有好樂佛道,他只是討厭生死。佛陀說,好,那沒事!佛陀講無常觀、無我觀,先把這些厭惡生死的二乘人帶到涅槃,讓他安住寂靜。享受寂靜以後,佛陀再開權顯實,再往佛道帶。這第一個,面對二乘人,先施設一個涅槃寂靜的假相。

第二個,有些人是厭惡生死,而且他好樂功德。他覺得說,僅僅好樂寂靜,這個人生也太消極了吧?他喜歡諸佛菩薩的功德。欸,沒事!佛陀先創造一個功德的假相讓他安住,佛陀講六度:佈施的功德、持戒的功德、忍辱的功德乃至般若波羅蜜的功德。這個菩薩先住在功德當中,最後再迴向佛道。

也就是說,佛陀面對凡夫是兩個階段的引導,一個階段他受不了的。先讓二乘人住在涅槃寂靜,先讓菩薩住在功德莊嚴,然後再趨向光明。這個是佛陀不得已的,因為眾生有這個需求。

那麼,前面講到阿含經,就是趨向涅槃寂靜。這個他土菩薩,就是我們今天所要探討的。就是說,有一類的菩薩他在光明中出現了。這一類菩薩他學佛必須要兩階段:他必須要先成就功德,他以功德為榮耀,然後再把功德迴向菩提,所以他成佛是兩階段成佛。那麼他是怎麼兩階段成佛呢?

佛陀在講《法華經》之前,成佛之道只有兩條路:第一個,先到涅槃寂靜再成佛;第二個是成就功德莊嚴再成佛。如果這個人是一個菩薩種性,他是通過功德莊嚴再成佛。那麼這是什麼一個情況呢?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主題,問他土。這個他土就是光明中所現的國土。

壬一、總問。

這個地方,有方等、般若這些權教的菩薩修菩薩行的相貌。彌勒菩薩看到以後,他請問文殊菩薩是怎麼回事。這個地方有三段,我們先看第一段的總問,就是一個總相的請問。

我見彼土  恆沙菩薩

種種因緣  而求佛道

這個「我」就是彌勒菩薩。佛陀放光現瑞,他是在場。那麼他看到什麼呢?他看到了《華嚴經》的菩薩成就了光明;阿含經的聲聞人趨向了涅槃寂靜;他也看到了菩薩,「恆沙菩薩」。這些菩薩是做什麼事呢?「種種因緣,而求佛道。」

其實這個地方是省略了。我們前面在長行文說過,權教的菩薩——就是方等、般若的菩薩,雖然沒有入《法華經》的真實,但是他學佛有三個重點,叫做種種因緣、種種信解、種種相貌。

種種因緣,就是你要發菩提心,你成就功德要有個目標,要有一個願望。當然菩提心有兩塊:有些人是悲增上,他把思想放在「眾生無邊誓願度」。因為我要度眾生,所以我只好學法門、斷煩惱、成佛道。所以他整個核心是在「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一種人;第二種人,他的發願是把核心放在「佛道無上誓願成」。因為我要成就佛道,所以我只好度眾生、斷煩惱、學法門。都沒關係——這兩種不同的因緣而發菩提心。總而言之,你一定要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你要有智慧,叫信解。這個智慧不是一般的智慧,那是大乘的空正見,就是你怎麼看人生。大乘菩薩看人生是通過因緣,「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他看一切法,本體是空的,但是空性裡面它不妨礙緣起,緣起性空、性空緣起。這是第二個,信解。

有大乘的菩提心跟空正見,他就能夠實踐他的菩薩道,就是六度的法門。這個就是他的相貌,表現出身口意的佈施、持戒的種種的相貌。所以大乘菩薩,他的根本就兩個:一個是菩提心,一個是空正見。這是一個核心思想。所以彌勒菩薩必須把它總問,先總標出來。

壬二、次第問  分六

有了菩提心、有了空正見以後,他就必須要有種種相貌。我們看看他有哪些相貌。看壬二的「次第問」。前面是一個總相的請問,這以下是別相的次第的請問。

癸一、問施

第一個問的是佈施,佈施的相貌。

或有行施   金銀珊瑚

真珠摩尼   硨磲瑪瑙

金剛諸珍   奴婢車乘

寶飾輦輿   歡喜佈施

迴向佛道   願得是乘

三界第一   諸佛所嘆

或有菩薩   駟馬寶車

欄楯華蓋   軒飾佈施

復見菩薩   身肉手足

及妻子施   求無上道

又見菩薩   頭目身體

欣樂施與   求佛智慧

這個佈施有兩種情況:一個叫做佈施,一個叫做佈施度。我們解釋一下它的差別。

你要是學佛以後,心中也沒有菩提心,也沒有空正見,但是你就一念慈悲的惻隱之心——哦,你看到哪一個眾生痛苦了,你把你的東西佈施給對方,這個叫做佈施。它是一個善法,一個善業,但這個善法並沒有把你往佛道帶動的力量。它就是讓你得到人天快樂果報,因為你缺乏了菩薩種性:菩提心跟空正見。

這以下所說的這些佈施,跟我們一般的佈施不一樣,這叫做佈施度。這個度就是波羅蜜,就是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是發自他的菩提的願力、發自他的空性的智慧的觀照,而產生的這些佈施的行為。

這個地方古德是分成三塊:一個是捨財,一個捨身,一個捨命。

我們看捨財。方等、般若這些權教的菩薩,經過方等、般若大乘經典的教育以後,開始行佈施了。或者以「金銀珊瑚」佈施。這個珊瑚是熱帶海洋中的一種動物,它是一種動物,是多群體的結合,就像樹枝的相狀。「真珠摩尼」就是一種如意珠,古代的如意珠,讓你所求如願。「硨磲」就是大海中的貝類。「瑪瑙」它是石英礦石中的一種變體,但它的質地較這個石英較為細緻,而且色彩較鮮艷,這是瑪瑙。「金剛」就是我們一般說的鑽石。這以上種種諸多的珍寶,還有「奴婢車乘」或者是「寶飾輦輿」,就是帶有珍寶的這些車乘,旁邊有很多珍寶裝飾的車乘。

那麼幹什麼呢?「歡喜佈施。」你為什麼做這件事情呢?「迴向佛道。」因為權教的菩薩沒有安住一念心性,那麼怎麼辦呢?他只能通過迴向。就是說,我先創造一個功德,我心就住在這個功德,然後把這個功德再迴向無上菩提。他為什麼做這個動作呢?「願得是乘」,就是成就大乘的波羅蜜。那麼佛陀就讚歎「三界第一,諸佛所嘆」,這是三界有為諸法當中最為殊勝的。

我們注意看,這以下的六度基本上都有四個字,叫做「迴向佛道」。也就是說,權教的菩薩其實做了兩件事情:第一個,創造六度的功德;第二個,把它迴向無上菩提。那麼迴向菩提跟直趨菩提有什麼差別?當然,直趨菩提就是我們《法華經》說的,你站在一念心性,你根本不需要迴向,你站在三世諸佛共同的平台——一念心性,觀即空即假即中,你修的一切法門不需要迴向,直接就是菩提。

套一句咱們淨土宗常說的話,有人問印光大師說,念佛可以往生,那我通過佈施持戒修善法也可以往生,那有什麼差別呢?印光大師說,念佛往生叫做直接,就是「即眾生心,投大覺海」,它不需要迴向。因為你念這句阿彌陀佛,它跟阿彌陀佛是直接感應。直接感應你還回什麼向?你不多此一舉嗎?就是,你已經是「即眾生心」,已經進入佛陀的大覺海,你還回什麼向?

迴向就是說,你本來要到B,但是你到不了B,先到A。先到A,那沒關係,我再想辦法通過一個方法,把A轉成B,就是迴向。就是我想要到B去,但是我到不了B,我到不了佛道,我只能成就功德,那我把功德創造出來以後再通過迴向。淨土宗也是這樣,我不能一天到晚念佛,我做做佈施、做做義工。但是這個東西如果你沒有迴向,那就不是往生的資糧,因為它本身不是往生的因緣。

本段經文也是這樣。佈施本身不一定是成佛之道,不一定。但是如果你通過一個動作,「迴向佛道」,那就不一樣了。所以這個動作是一定要有的。因為權教的菩薩他不能夠直趨佛道,他不能站在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來修佈施,他只能夠通過他的空正見跟菩提心來佈施,所以必須迴向。

「或有菩薩,駟馬寶車」,這些菩薩用四匹馬的寶車。這個車就很正式了,它不是一匹馬、兩匹馬。一旦一個車子是四匹馬拉的,這個車子就很尊貴了。或者是「欄楯寶蓋」,上面有寶蓋的車子;或者是軒飾(古代做官的車子,它是有各種的步輦),珍寶裝飾的車子來佈施。

這個是財施。

我們看第二個,捨身。

「復見菩薩」,有的菩薩他在一種特殊的情況(他也會遇到特殊情況),用身肉手足或者妻子來佈施。那麼幹什麼呢?追求無上菩提。比方說,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時候割肉餵鷹、捨身飼虎,都是捨身。

再看最嚴重的佈施。「又見菩薩」,以「頭目身體,欣樂施與」。那等於是捨命了,把頭、身體捨出來。那麼幹什麼呢?也是「求佛智慧」,也是迴向無上菩提。

也就是說,權位的菩薩在沒有接觸《法華經》之前,他不能直接契入光明然後再創造功德,他只能在光明之外創造一種功德莊嚴,然後再迴向菩提,把它往光明的地方帶。

菩薩的功德是有六個。現在有個問題了,為什麼把佈施排第一個?佈施是一個福報,跟佛道其實沒有直接關係。是的,福報跟智慧、跟菩提沒有直接關係,它只是一個助緣。為什麼佛陀把佈施放在菩薩第一個功德呢?它的理由,佛陀說:「貧苦多怨,橫結惡緣。」他說,你如果不佈施,你這個菩薩整天就修止觀,沒錯,你的智慧會慢慢靠近佛陀,但是你有一個問題,這個是現實問題。因為菩薩不到涅槃去,所以他是生生世世行菩薩道。假設他沒有求生淨土的話,那麼他必須要借假修真,他要借這個五蘊的果報來進行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如果他不修佈施,他會墮入到一種非常貧窮的境界,比方說貧民窟。在沒有福報的加持之下,即便他有智慧、有道心,但「貧苦多怨」。因為你是一個凡夫,如果遭受到太多不公平的刺激,你很容易個性偏激。

其實我們很難相信,一個大乘菩薩自己很痛苦,卻會去關懷別人。很難!你不能對一個凡位菩薩用這麼高的標準。所以佛陀知道,凡位的菩薩必須有福報保護。就是你有福報撐著,至少你不能墮入到太過貧窮,否則的話,你自己很多很多怨恨。然後,還不是這樣子而已,還會「橫結惡緣」。你沒有福報,別人看到你也不歡喜。別人看到你不歡喜,你怎麼度化攝受他呢?

所以,兩個理由:第一個,你沒有福報,可能會破壞你的菩提心。所以很多人為什麼走上聲聞道呢?他其實痛苦刺激太厲害了,他對三界有一種偏激的怨恨,所以他就離開了。你看聲聞人,他不強調佈施,因為出離心越痛苦越好,他不差痛苦的刺激。但是你要行菩薩道,對不起,你先要有福報。這是兩個不同的路。你要走聲聞道,沒有佈施這回事,聲聞道只有戒定慧這三件事情,佛陀並沒有把佈施放進去。因為聲聞道有沒有佈施差別不大,它根本就不列入考慮。但是你要走菩薩道,佈施就很重要:第一個,你要有個安穩的環境來保護你的菩提心;第二個,你必須跟眾生結善緣。

那麼這個佈施的概念是怎麼生起的呢?經論上說:「諸未施財無常滅,由施反成有財庫。」就是菩薩他養成一種佈施的習慣,需要有一種智慧帶動。他怎麼觀察?就是說,我這一生有很多的資財,我有的用得到,有的用不到。用得到的也就罷了;用不到的,我如果不把它佈施出去,我死亡的時候就完全消失了。如果在我死亡之前把我用不到的東西佈施出去,我會創造一種來生的財庫。

比方說,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講一個譬喻說,森林裡面起火了,那麼有兩戶人家做了兩個不同的事情:有一戶人家就用水去救火,但這個火太大了,最後房子燒了,什麼都沒有了。他想救火,這個觀念錯了。有一戶人家是有智慧的,他不救火,他趕快把裡面珍貴的珍寶拿出來。房子燒壞了,但是他珍寶拿出來以後,他到了其他地方又蓋了一個房子,繼續生活。龍樹菩薩說,去救這個房子的是凡夫菩薩,他愛著自己的身心世界,結果死了以後什麼都沒有。菩薩知道他還有來生的生命,他會事先為來生的生命佈局,趕快把裡面的東西通過佈施轉成來生的財庫。所以,佈施的觀念就是說,想辦法把你暫時用不到的果報換成來生的資糧。你反正還有來生嘛。

你說,欸,我到淨土去了。到淨土去你也要福報!我們以後會講到三輩九品。這個判教,除了智慧,福報也是影響品位的一個因素。就是說,「諸未施財無常滅」,反正你不佈施最後你也帶不走。那麼如果你還有生命在的時候,你通過佈施,它會轉成一個來生的財庫。這個是菩薩佈施的概念,把暫時的果報換成未來的波羅蜜、未來的功德。

癸二、問戒

我們看癸二的持戒。

文殊師利  我見諸王往詣佛所

問無上道便捨樂土  宮殿臣妾

剃除鬚髮  而被法服

前面的佈施是成就福德,這裡的持戒是斷除有漏,斷除有漏的因緣。我們看它是怎麼斷除有漏?

彌勒菩薩就說,「文殊師利」,就稱呼了文殊師利菩薩。我還看到什麼呢?我還看到在光明當中有很多的國王。這個我們解釋一下,為什麼舉國王呢?因為菩薩從資糧位開始修學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修佈施以後,到了資糧位的末段,來到人世間,他只有兩種情況:第一個,做大富長者;第二個,做國王。因為他佈施的福德力很大,這個自然招感的。

作為一個國王,他當然是尊貴榮耀。他去親近佛陀的時候,請佛陀開示無上甚深微妙的法門,佛陀可能跟他講出世的解脫道或者講大乘的菩提道。假設佛陀跟他講出離的聲聞之道,那麼這個人聽到以後,就捨棄了心中好樂的國土(捨棄國土等於捨棄王位了),也捨棄了宮殿,把自己住的地方也捨掉,乃至於自己的臣妾奴僕都捨棄了。幹什麼呢?就剃髮出家而被上法服,走上了修出世的道路。

這個佈施以後為什麼加一個持戒呢?因為佈施很自然會讓菩薩積集廣大的福德,他的福報會現前。福報現前以後,有可能會激發菩薩的放逸。一個人沒福報,什麼事都沒有,你不會放逸。有福報的人一旦高慢,他就放逸。放逸以後他就創造很多的生死業緣。

諸位!我們的人生只有兩種力量:一個叫做願力,一個叫做業力。一個是往上超升的,一個是往下墮落的。淨土宗也是這樣。淨土宗你可不要把生死業緣拉得太重,否則你這個佛號上不去。生死業緣跟福報是有明確關係,福報越大的人,就很容易創造一些放逸、享受,然後就創造很多生死業緣。所以佛陀必須要制戒,讓菩薩有所克制。

所以《大智度論》講一句話說,佛陀為什麼制這些戒法呢?他說:「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雁能遠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佛陀舉出兩個例子:一個孔雀、一個鴻雁。他說,作為一個菩薩,你有兩個選擇,你最好選擇做鴻雁。如果你把過去生的福報開始享受,那麼你就像孔雀一樣很莊嚴。但是孔雀身體太重了,所以你飛不起來。鴻雁不是。鴻雁知道福報的時候,它把福報當做一種自利利他的資糧,結果它變成鴻雁,它可以高飛。

佛陀講完佈施以後,他提醒所有的菩薩一件事情:我不管你福報大不大,你最好有所節制。就這個概念。福報一大的時候,你一享受,你就變成孔雀了,你再也飛不起來了。就是說,你是想做一隻孔雀,還是想做一隻鴻雁!就這個概念。

就是說,福報有兩種可能:第一個,它障礙你往生,障礙你成就菩薩道。這第一種可能。因為你不會善用福報,你在福報裡迷失自己。第二個,你善用你的福報,它變成你修道的資糧,它能夠保護你的善根不受干擾,不受外界的干擾。

所以佛陀講完佈施以後馬上就講持戒。第一,你用佈施創造了福報;第二個事情,你最好善加利用你的福報。你如果福報操作錯誤,你就變成孔雀,就這樣子。

福報沒有對錯,所以佛陀就必須制戒,講三皈五戒,講八關齋戒,講出世的戒法。在家就受三皈五戒,出家眾受聲聞戒。重點就是,通過持戒,佛陀畫出一條紅線,就是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能做,佛陀把這條線畫出來。你踩到這個紅線,就碰到了生死業緣,就提醒你了,請你注意了。是這個概念。

癸三、問忍

好,我們看忍辱波羅蜜。

或見菩薩  而作比丘

獨處閑靜  樂誦經典

菩薩通過佈施創造福報,通過持戒好好地善加克制自己的慾望,接下來就是要保持自己的功德,讓它不退失。怎麼保持?我們看。

「或見菩薩」,或者在光明當中見到有一種菩薩,「而作比丘」。這當然是以比丘為代表。蕅益大師說,菩薩其實是通於四眾了,只是說比丘比較尊貴,以他做代表。你要是在家居士,也是這個道理。

他是怎麼修忍辱呢?「獨處閑靜,樂誦經典。」這個忍辱有兩個重點:一個叫生忍。作為菩薩,你要經常遠離憒鬧,在一種安定的環境當中來修學,這個是眾生法忍。眾生法忍就是對於惡逆的因緣,比方說你要閑居靜處,你要忍受色身的飢寒,或者是內心的躁動、內心的寂寞等等。這種對內外環境的安忍隨順,叫生忍,叫「獨處閑靜」。

第二個更重要,就是法忍,「樂誦經典」。誦經為什麼要忍呢?這個忍就是安忍隨順。就是說,大乘佛法跟聲聞法最大的不同,它是一個不思議境。你說,欸,你業障深重,你好好地念這句佛號,臨終的時候,「但憑六字出乾坤」,就離開三界了,這件事情不可思議。不可思議,那怎麼辦呢?我們只能選擇相信。就是對於甚深不可思議的法門要選擇相信。

佛法是這樣,佛法跟世間法是相反的。世間法是先懷疑,再找答案;佛法你一懷疑,你就永遠找不到答案了,永遠沒有答案了。佛法信、解、行、證,第一個叫做信。這個忍就是說,對於甚深法,這個道理我不懂,但是我選擇相信佛陀,這個叫做法忍。

生忍、法忍,還有一個無生法忍。無生法忍是特別對空性,對我空、法空的真理安住隨順,就是無生法忍。這個是初地以上境界了,我們凡夫只有兩種,叫做生忍跟法忍。

其實忍辱它不是一個什麼法門,它是一種個性。忍辱跟精進這兩個都是一種性格。懺公師父說,修行的成敗跟個性有關係。他講的就是忍辱跟精進。一般來說,比較有道心的人、出世心比較強的人個性都比較剛強。這個時候如果你個性調不過來,你的成就就不大了。一個菩薩的個性要剛中帶柔、柔中帶剛,就是忍力中有行力、行力中有忍力。

初學者最重要的,我覺得一個人忍力很重要。一個初發心的在家居士或者初發心的出家眾,我可以告訴你,你的成敗前面五年大概決定了。為什麼呢?你說,我的時間還很長,我那麼年輕!這跟年不年輕沒有關係,這叫做先入為主。你五年當中什麼都不學,你也不想去學教理,就整天做慈善事業,你這一輩子就走上這條路了。你說,欸,我晚年再來學。你不可能學了,你養成習慣了。出家眾更明顯。我個人帶過佛學院,我帶過一兩百個出家師父。你大概看他前五年的表現,把它拉長就是一輩子。你看他後面就是這樣子了。所以你這五年一定要忍得下來。

其實學佛是這樣,菩薩道也是這樣。它是三階段,前面這一段要好好靜下來。你千萬不要學佛以後就開始做有的沒的,你先搞清楚什麼是佛法的道理,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你做什麼事有個分寸。前半段是先自修,然後才去行菩薩道,最後才是收尾,又回到靜修。如果你學佛以後,教理什麼都不學,就在日常生活裡面做義工,你這輩子就這樣子了。因為什麼?因為定型了。

這個人他走這個路,他今天走一次、明天走一次,你看這個草,走久了以後,這個草叢就走出一條道路。你看,有些人不學教理,他自己也會搞出一套道理出來。愚癡不可怕,但是你長時間愚癡會變成邪見。因為你有樣學樣,沒有樣你就自己亂想,你會想出一套道理出來,而這個道理往往是似是而非。諸位!如果道理你想得出來,那麼佛陀幹麼要出世?是吧?你想想看,說你自己從生活中能夠體驗道理,那佛陀就不需要出世了。

我們看看佛陀講忍力,說「或見菩薩,而作比丘,獨處閑靜,樂誦經典」,這初心菩薩就是這八個字!「獨處閑靜」,你一個初心菩薩,什麼都不知道,你好好地學教理,搞清楚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什麼是功德、什麼是過失。你不要一輩子創造了功德,也創造很多過失,到晚年再來後悔,來不及了!你一開始就要把這條道路怎麼走搞清楚。

這個就是忍力。這個大概五年是關鍵。

癸四、問進

好,我們看精進。

又見菩薩  勇猛精進

入於深山  思惟佛道

我們前面說過,菩薩的個性,一方面忍,調柔善順;一方面要勇猛精進。我們看這個行力是怎麼回事。

「又見菩薩」,彌勒菩薩說,我又在光明當中見到某一類的菩薩,他「勇猛精進」。這個精就是專一,他在某一個時間鎖定一個專一的法門,或者念佛,或者持咒,或者拜懺。第二個是進,它是輾轉相續不間斷。專一、相續。

那麼他是怎麼專一、相續呢?「入於深山」,就是他遠離憒鬧,息諸緣務,到人煙稀少的地方。幹什麼呢?「思惟佛道」。什麼是大乘的中道實相,什麼是父母未生之前我們本來面目。當然這個思惟也包括學習了,學習思惟、思惟學習。

這個精進有兩個內涵:第一個,專一;第二個,相續。但我個人覺得相續更重要。我自己在佛學院做教務主任的時候,我很怕一種人,就是,「主任,三年之內我都不下山!」就這種人,我很怕。「主任,我一天拜一千拜。」這種人我更怕,因為這種人過不了多久就離開了。這種偏激式的修行,他沒辦法持久。所以你看看你身邊的人,週遭環境看一看,只要在修行的跑道上一開始跑得很快的,到最後,跑道上找不到這個人了,反而只見到那些慢慢跑的。其實,我最喜歡聽到一句話說:「我一天拜兩百拜。」我起大歡喜。你去注意看吧,凡是一開始起跑點跑得很快的,到最後這個跑道找不到人了,人沒了。

所以,懺公師父說,修行是點點滴滴的功夫。所以這個老人家,真的薑是老的辣,能夠有經驗。諸位!我告訴大家一件事情,修行是馬拉鬆賽跑,它不是短跑。你跑得快沒有用,看誰跑得長才算。所以你一定要有一個合理的定課。我們很怕初學者就開始亂衝,你知道嗎?因為你修行遇到了挫折,當你退轉以後,心中會產生一道很深的陰影,你的自信深受打擊。而這種打擊,你除非修空觀修得很深,否則很難磨平。而且你太過激進,很可能你急於速成,在《小止觀》說,你很可能會心外求法,追求感應神通,很可能著魔,因為你太快。所以我們很怕一個人說,我閉關三個月、我一定要成就念佛三昧!這個很危險,因為你急於速成,很容易著魔。

修行,我講實在話,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把結果放掉;然後老老實實,該幹麼幹麼。時間到了去拜佛,時間到了去打坐,時間到了去看經典,就是點點滴滴。你有成就,你自己會有感覺。這個是幾十年、三四十年這樣子幹下去的,可不是三年兩年。

所以,精進,就是你要創造一種相續的修行。諸位!你一天只拜一部八十八佛,沒關係。你拜三十年,不可思議!你說我一天只念一千聲佛號,你念三十年,也不可思議!為什麼?因為它輾轉相續。這個就是修行,滴水長流則能穿石。你看過哪一個暴風雨把石頭穿破沒有?沒有!暴風雨只會把石頭帶走,會把石頭穿破的只有一種,叫做小水滴。

所以你一定要知道,這個忍力跟行力,雖然不是特殊的法門,但是你的忍力跟行力的性格養成,影響你一生的成敗。基本上初學者把核心放在忍力。老參沒有什麼忍不忍。老參他事情看多了,他就是沒有動力了,悠悠泛泛。老參要把重心放在行力。總之,忍力跟行力都很重要。

其實前面的四度都是道前基礎。修佈施,成就福德;修持戒,佛陀畫出一條紅線,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能做,你踩到這個紅線就是生死業緣;忍力、行力就是菩薩的個性的剛柔併濟。禪定跟智慧就是整個菩薩道成就無上菩提的正修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佛學漫畫】《法華經》故事之髻中明珠的譬喻

髻中明珠的譬喻...

成佛之道的兩個階位

智者大師把整個成佛之道簡單地判作兩個階位:一個是般...

夢參老和尚:妙法蓮華經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1講 跟法華經...

火宅三車喻

有一位大長者,年事已高且家財萬貫,擁有無數的田宅僕...

沾到三寶的邊,為何都能都成佛

【諸佛滅度已。供養舍利者。起萬億種塔。金銀及玻璃。...

【佛學漫畫】《法華經》故事之化城寶處的譬喻

不管前途有任何考驗與危險,都要信心堅定地向前邁進。...

慧能大師與法達

一天,從江西南昌來了一位手持錫杖的僧人,名叫法達。...

《法華經》開示面對事情的三個態度

《法華經》說: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捨...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婆提城祇樹給...

去極樂世界有什麼好處

世人念佛,求生西方,如果成功往生,即成為極樂眾生,...

念佛法門原則:寧可少、不可草

我要老實告訴大家,念佛法門一個原則:寧可少、不可草...

涅槃的四種差別

我們來看一看,那麼這個涅槃跟菩提,到底它會發生什麼...

為什麼古來有些祖師能把腿一盤,要走就走要來就來

我們修行的人,首要目的是了生脫死。那麼何謂生死?生...

最輕鬆的方式還是誠實

魯宗道是北宋大臣,在他住處旁有個著名的仁和酒店,店...

聖嚴法師:慈悲沒有敵人

可憐人、同情人、原諒人、愛護人、關懷人等,都可以算...

一句佛號創造生命奇跡

宗實老和尚是黑龍江省大慶市人。九年前的劇烈心絞痛,...

悲智等運 嚴土利生——惟賢法師談「人間佛教」思想

3月2日,中國佛教協會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了會長擴大會...

持念觀音聖號,能從水難中逃生

十四無畏的第三是水難無畏。因為觀世音菩薩已成就了水...

憨山大師開悟的經歷

佛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即是佛。釋迦牟尼佛在菩...

泰國高僧阿姜查大德的精彩開示

★切記!你不是為了得到而禪坐,而是為了捨棄。我們不...

【推薦】善業必須要有正確思想來引導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叫做須賴的居士,名叫須賴。這個居...

吃素與持齋

所謂吃素,乃指不吃葷(五辛)腥(動物肉)之食物。五...

單持佛號力量小,需要兼持咒語嗎

問: 有一種說法認為,單持佛號力量小,兼持咒語力量大...

轉定業與因果律的悖論

我曾經講過,定業要是可轉,沒有因果了;定業不可轉,...

如何能夠保持精進念佛的道心

問: 念佛同修如何做才能有效地保持精進念佛的道心?...

【佛教詞典】法瓶

指寺院中,行大布薩法會(於固定日期聚眾宣讀戒條之儀...

【佛教詞典】舍衛國

本名憍薩羅,舍衛是都城,今以首都代國名。位置在今印...

【視頻】淨界法師《目犍連尊者預言下雨卻失誤》

淨界法師《目犍連尊者預言下雨卻失誤》

【視頻】《雜阿含經》女聲念誦(音頻)

《雜阿含經》女聲念誦(音頻)